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9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观点 | 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叫怀疑

2016-09-02 吴墨 学者荟



关注 学者荟
享传递价值

微信号:xuezhehui_bj

合作邮箱:497436836@qq.com

学者荟作为公众传播平台,关注时事,关注热点,关注民生,亦传播系统化的知识理论,学术论文,偶发一些时事人文观点以示读者。坚持做负责任的传播平台和渠道,服务读者,传播价值。

怀疑是人的天性之一,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表现,是发现缺陷、谬误,寻找真相的必经之路,也是人类共同认可的探索、修正、纠正错误的路径的一条必经路径。人类文明每进一步往往从怀疑开始。

对前人认定的,或是对官方所言一概认可,一味盲从轻信,时代就难以再进一步,真相就不易最终浮出水面和最终确认。


“怀疑是智慧的开始,从书本上学习跟从大自然学习是一样的,如果你对一篇文章连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那么你就不可能期望一本书能给你一些你原本就没有的视野。”美国人莫提默·J·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一书中如是说。

怀疑,是指心中存疑。只有怀疑,才能引起质疑,只有质疑才能发现缺陷和谬误,才能澄清真相,才有可能纠正错误,探求真相、真理。

与怀疑相关的还有多疑和质疑两个词。多疑是指多疑惑,疑心重。质疑是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在当今社会中,这三个词的合理顺序应当是多疑——怀疑——质疑这样的次序,具备多疑心,方有怀疑的动机和欲望,有了怀疑并有了疑点方能质疑。

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多疑是不正常或被喻为是一种病态,但在一个假货横行肆虐的社会中它则成为必不可少必须具备的正常心态,面对形形色色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十全十美高大全式的“先进英雄”,五光十色面目诱人的商品,你能轻易地一概认可么?处于假货层出不穷骗局密布的环境中,睁大双目还防不胜防吃亏上当者时时刻刻都有发生,落入圈套跌入陷阱者比比皆是。试问,多疑多余么?在假货猖獗横行的社会里,没有多疑行吗?

今天,不是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病”,而是社会的一些现象把人逼成这样,把心智健全的一个个正常人改造成仿佛心理有病的多疑病患者。

文革中发生的刘学保“舍生护桥事件”,明明是一个杀人犯,一夜之间却变成震惊全国的“英雄”。 1968年4月24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发表由其通讯员和记者联合采写的当年的《解放军报》头版发表由其通讯员和记者联合撰写的长篇通讯《心中唯有红太阳,一切献给毛——记保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英雄战士刘学保》,新华社把这篇通讯和文章发给了全国各大媒体。文革结束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原来,刘学保非但不是什么英雄,而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凶残杀人犯。

荒诞时代还涌现出好多稀奇古怪的“英雄”。还有上海本溪中学学生孔宪凤,在“三夏”劳动中下河游泳,不幸溺水身亡。不想,此事被江青在上海的余党编造成一套“救人牺牲”的情节,制造了一场波及全国的“学习孔宪凤”闹剧。

违背常理,有违常识的东西为何不怀疑它的真实性呢?当时并非没有,而是在高压之有疑而不敢言。因而说,没有怀疑,就没有真实和真相,更谈不上真理。

怀疑的精神推动着人类文明进步,或许可以说没有怀疑,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进步。在科技领域尤是这样。人类社会每进一步皆包含着诸多的怀疑之后的质疑。

质疑是在怀疑的基础之上,经过理性分析发现疑点,继而提出质疑要求疑难解惑。质疑是人正常思维和理性认识分析事物的思想反应,而非有意挑刺儿找茬儿唱反调。质疑过后的英雄更经得起历史检验,事情真相经过认真过细地审核甄别,是真是伪更加清晰明了,每一个被喻为的真理形成无不经过这样的过程。质疑是分辨对错真伪的试金石。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真的就当不怕质疑,经得起的检验的才是无可挑剔和指责的真相真理;是人为有意作假堆砌的雪人就见不得阳光和真相,有缺陷的理论经不起质疑就不是真正能站住脚驳不倒的真理。是否真实真相真理,见见阳光拉出来走两步溜溜就行,无需多费口舌。真实真相真理不在权力如何美言,无需费劲包装宣传,经得起千锤百炼,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应当说,怀疑是智慧的开始,质疑是一种时代进步所必需的过程和标志,是对真实真相真理一种本身负责任的态度,是一种体现和发扬实事求是精神的具体体现,非但不能持逆反心理敌对眼光和态度打压,反而要加以呵护、珍惜和鼓励才是。有了不断的质疑,社会才能充满真实,社会才能进步,社会才能走向真正的法治和文明。

多疑是怀疑的前提条件,多疑是非正常状态下的必不可少和必须。在这种环境中,人们就应当养成听见遇见一个事一件物时,要先在心里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一听就信,在没搞清楚事实真相前,应保持自己头脑的清醒。多疑不犯法不犯规不触红线,又能尽可能地避免盲目吃亏上当,多疑几次有何不可?非但不是病,而是一种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的必要思维方式方法和过程。

一个法治社会,一个全社会建立起契约精神和诚信体系,多疑也罢,怀疑也罢自然会少去很多,质疑也会自然而然地随之减少。要祛除人们的多疑心态,就必须建立一个健康的法治社会,也只有这样人们的疑虑方可渐渐消退,社会的诚信才能一步步建立起来。

某些反对质疑的脑残者,此时是否该醒醒神儿换换脑瓤子了?


这里是学者荟,感谢你的阅读。

更感谢你能分享!


来源:凯迪社区

学者荟编辑转载

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杨佩昌签名版

《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学者荟微店独家发售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学者荟微店选购!


不用自己花钱,也能打赏小编,你懂的!╮( ̄▽ ̄)╭

(点击下图广告,给予支持,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