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绝古城的考古真相 它究竟缘何被一夜废弃?
关注 学者荟,分享传递价值
微信号:xuezhehui_bj
合作邮箱:497436836@qq.com
学者荟作为公众传播平台,关注时事,关注热点,关注民生,亦传播系统化的理论,学术论文,偶发一些时事人文观点以示读者。
坚持做负责任的传播平台和渠道,服务读者,传播价值。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尼雅(精绝)古城的突然废弃?
有人说,可能是因为尼雅的急剧衰落。理由是,它在汉朝之后就不成其为国家了。
但曾经的尼雅并不缺少辉煌。今尼雅遗址中发现的诸多文物证明,精绝国民和邻近的小宛、戎卢一样,同为塞种,在伊犁河流域的家园被大月氏占据后,便顺着雪水翻滚的尼雅河,来到下游的茵茵绿洲上。《汉书·西域传》记载,尼雅河下游有一片绿洲,住着480户人家,3360人,养着500名士兵,这就是“西域36国”之一的精绝国。此地遗留的瓷片中,居然画有奔跑的鹿,由此可以推断,汉代的精绝国,是一个碧水环绕、丛林密布、野兽出没的绿洲。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
1995年,尼雅遗址一座高规格古墓中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刘文锁先生介绍,此锦为汉代内地所生产。
图为尼雅遗址的废墟。本版图片由中山大学历史系刘文锁先生提供
图为斯坦因拍摄的当年挖掘的现场。
图为佛寺发掘的壁画佛像。
遗址出土的雕花木桌。
小说《鬼吹灯》10年前开启了盗墓小说热,奠定口碑的正是首篇《精绝古城》,眼下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也在热播,剧中很多情节自然是荒诞不经的,但吸引主角们和几代探险人冒死深入的精绝古城真的存在过吗?真的有一个精绝女王吗?
《走进尼雅·精绝古国探秘》作者、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刘文锁教授日前接受了大河报记者专访,为我们还原了考古人视角下的真实精绝。刘文锁先生1965年生于新疆精河县,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毕业,1988-1997年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工作,目前担任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主任兼考古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90年、1991年、2014年,他曾骑骆驼或乘坐沙漠汽车三次进入尼雅遗址考察,尼雅遗址文化研究也是他一生从事的最重要课题之一。
1、古墓、外国探险家、消失的文字都真的有
精绝国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酷,很多人以为是天下霸唱的原创,其实不然。刘文锁先生笑言前不久才上网络浏览了一下大名鼎鼎的《鬼吹灯》,“我有点佩服这位作者,他竟然知道精绝这样一个生僻的西域古国名,还有它那部湮没在沙漠里的历史。不过,这些年我和一些学友、学生也不时地提及尼雅遗址和精绝,看上去大家都没有留意到《鬼吹灯》”。
这个富有想象力的名称目前还找不到确切的源头,或者说,它是突然就出现在汉语史书里的。东汉班固《汉书·西域传》最早记录了“精绝”:精绝国,国王驻精绝城,距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人口四百八十户,三千三百六十人,其中胜兵五百人。设置有精绝都尉、左右将军、译长各一人……地形闭塞,交通不便
……
三千多口人在今天只相当于一个大村,不过在当时,这个国家并不是西域三十六国里最小的。刘文锁曾经考察走访过三十六国大部分故址或遗存,他说,根据《西域传》的记载,这些国家按人口可以分为三类,大型的在数万至10万人,中型的1万人上下,小型的从几百人到一两千人,精绝在小国里面算大的。
史书中有关精绝的记载极其匮乏。后来这个沙漠绿洲王国令人神往,是因为探险者的惊世发现,回溯这段历史,沙埋古国、外国探险家、古墓和消失的文字,小说中的这些元素某种程度上说竟然都是真的。
1901年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来到塔里木盆地南缘、如今新疆民丰县附近的尼雅河绿洲,偶然看到了当地寻宝人从北方沙漠带回的简牍,竟是用已经死亡的文字佉卢文书写的。“佉卢文是同为西域三十六国的楼兰(后改名鄯善)的官方语言,而楼兰正是精绝的强大东邻。今天学者们已经基本确认,精绝正是佉卢文的本地称呼Cad’ota(曾经音译作‘凯度多’)的汉代译音。在汉代,精绝与西域都护府或内地政府间的公文来往使用汉文,其王室也习用汉文,约公元3-4世纪,精绝曾被鄯善征服,佉卢文成为精绝的官方文字。”刘文锁说。
寻宝人发现的或许正是这一时期的文书,很快,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斯坦因找到了尼雅遗址。漫天的沙海,大片被掩埋得只剩木柱的房屋废墟,包括民居、寺院、政府机构、王宫残迹,还有一座经过1600年沧桑之后仍然矗立的佛塔呈现眼前,这不就是东方的庞贝城?斯坦因几乎“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悦心情”,大挖特挖,他获取了数百件佉卢文和汉文简牍、皮革文书,以及数量巨大的木、铜、金、陶、玻璃器和纺织品等遗物,此后直至1931年,他多次进入遗址,每次都挖掘出数量巨大的文物,这些东西都被运到了印度和英国,按照探险前达成的协议,根据资助金的额度进行了分成。
小说中,那名美国探险家只身幸存走出了精绝国,但神志不清。现实中,斯坦因和这些文物回到欧洲后引发轰动,斯坦因暴得大名。不过,围绕他的争议始终不断,众所周知,他跟敦煌藏经洞文物的流失也有着莫大关系。在今天的考古人看来,这些探险家的身份是复杂的,他们的动机和目的是获取别国文化遗产兼搜集各种情报。尽管斯坦因在尼雅遗址的调查和发掘方法是当时最为科学的,尤其是他的田野记录系统,多数文物也都保存至今,但由于普遍采取的发掘后不做保护性回填处理,他的发掘导致了沙埋遗址的致命损害,并使文化遗产脱离原本的文化环境。
2、精绝男尊女卑,不大可能存在女王
尼雅遗址跟精绝国到底什么关系?
刘文锁说,斯坦因猜测尼雅遗址正是精绝国故址,王国维根据斯坦因的考察报告和尼雅遗址中发现的汉代残简,发表论文《流沙坠简》,“在汉为精绝国地”,肯定了斯坦因的推断。而斯坦因在最后一次探险中,曾从编号N12的遗迹中获得4枚汉文木简,包括一枚“汉精绝王承书从”简,这是汉代公文的格式,它说明此时的精绝国属于汉西域都护府之下。
新中国成立后,尼雅遗址陆续又有了一些发现。1990年,刘文锁第一次从民丰县前往尼雅遗址,队伍骑骆驼加徒步,用了三天才到达遗址中心,但几乎没时间考察就返程了。一年后,他作为中方骨干队员参加了“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考察队”,乘坐沙漠汽车,只用半天就到了,这是他三次尼雅之行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因为他所在的小分队发现了19枚佉卢文简牍,这是1959年之后发现最多的一次,以后也再没有出现过,刘文锁至今回忆起来还满心激动:“到处都是沙丘,我们走着走着迷路了,天蒙蒙黑的时候发现了一座民宅废墟,里面有个残破的红色陶罐,竟然堆着一批简牍。原本还担心找不到大部队,一发现这个,兴奋得什么都不在乎了!”
通过历代学者对简牍的破译,精绝古国的大致面貌也被今人知悉。这是一个佛教盛行、曾经实行奴隶制度的国家,包括被楼兰吞并期内,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世纪初至西晋王朝末期的4世纪初。
《鬼吹灯》小说中,精绝是个女王支配下的强大国家,史实却非如此。“精绝国并非黩武之国,倒是时常受到周边国家威胁。”刘文锁说,精绝实行一夫多妻制,男尊女卑,不大可能存在女王,倒是西南方向一度对精绝国构成极大威胁的SU-PIS人可能有女王。刘文锁倾向于认为SUPIS就是史籍中的苏毗国,这是一个母系氏族国家,社会形态虽然原始,但打起仗来非常凶猛,在精绝人的眼中,他们是一群像魔鬼一样野蛮、凶猛、可怕的敌人。
有人据此认为,精绝国的消失就是“SUPIS”人造成的。不过,考古学者通过对遗址的探查发现,这里并不像因为战争的破坏而被遗弃,很多建筑和生活用品就像主人突然消失了一样,仍然平静地待在那里。佛塔西北3公里多的一座房间内,斯坦因曾发现了115件佉卢文木简,它们多属法律文书,有些则是契约,这里因此被推测很可能是一处官署,所以会保存这些重要的东西,但奇怪的是,这座官署在公元4世纪的某个时刻连同尼雅遗址的多数建筑一样突然被废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主人仓促离开,其他部族的威胁还是河流突然改道造成绿洲消失?这已成了历史谜团。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平台原创或转载文章均不反映“学者荟”的意见与观点,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及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所载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微信号:obsessed0911,将尽快改正或删除。
常瑞峰
编译
《蒙古秘史》
彩色插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