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卫东:回避阴暗面的教育是怯懦和愚蠢的
关注 学者荟,分享传递价值
微信号:xuezhehui_bj
学者荟作为公众传播平台,关注时事,关注热点,关注民生,亦传播系统化的理论,学术论文,偶发一些时事人文观点以示读者。
坚持做负责任的传播平台和渠道,服务读者,传播价值。
| 回避阴暗面的教育是怯懦和愚蠢的 |
茅卫东
许多人热衷于转发各类励志故事、名言警句,即使有时被指出转发的内容是虚构的甚至就是造假,他们也会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护:“我这是传播正能量!”而看到有人直面现实,揭露真相时,这些人又很是痛心疾首:“怎么能把社会阴暗面暴露出来呢,这是负能量啊!”
这种事,教育圈尤甚。
为了下一代,传播正能量,这本是一种指令行为,久而久之,许多老师将之变成了自己的信念。于是,很奇怪的现象就出现了。比如,许多人喜欢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可是一旦有人提及某些过去的或现实的“风雨”,边上就会有好心人提醒:“不要传播负能量!”
连告诉学生生活里有风也有雨都成了“负能量”,真不知道这些人是否真心愿意学生见到彩虹。
如果还有正常的智力水准和基本的逻辑思考能力,赞同以下的结论就不是难事:生活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事,告诉学生社会存在阴暗面,让他们对此事先有个心理准备,并学会勇敢面对和积极应对,这是教育应有之义。
当然,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如何告之社会阴暗面肯定会有不同策略。
比如,不要把社会阴暗面直接告诉学龄前儿童。孩子太小,无须面对,家长和老师就应该是一棵大树为孩子遮风挡雨。这时候,要培养的是孩子安全感,有关责任、义务的教育可以先放一放。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绘本、寓言和游戏等方式告诉孩子,世界上有坏人,但好人最后一定能战胜坏人,播下一颗普世人性的种子。
小学阶段的策略可以是不回避,不主动。学生不提,老师可以不在课堂上把社会阴暗面主动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遇到问题,并向老师提了出来,老师也不用回避,可以将之作为一个讨论的话题,尽可能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如果老师觉得自己也说不清楚,不妨让学生发表看法。可不要小看了学生,有时候他们的视角、心胸远非成年人可以比拟。
中学阶段,最好采用“代入法”。如果有学生对社会阴暗面义愤填膺,不妨先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当事人会作何选择。以我之前的教学经验,“代入法”是把学生由情绪发泄引入理性思考的妙招之一。当老师营造出一个“威逼利诱”的氛围时,很少有学生能够继续站在道德制高点挥斥方酋。
既然社会存在着阴暗面,为孩子健康成长计,一味掩饰回避就不是正确的选择。真正的智慧做法,是让孩子逐渐认识、理解社会阴暗面,并做好应对的心理准备。
更为重要的是,将社会阴暗面问题放到桌面上讨论,会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其实都是善恶一体的,没有人天生是野兽,也没有人生来是天使。人之好坏,既是个人的选择,更是制度的塑造。好的制度,可以抑制人的兽性,让人不能不敢不愿变坏;坏的制度,伤害的是人之善良天性,让人欲做好人而不得。
我们的教育,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忽悠学生修身养性,更要告诉学生,良好的制度才是人性美好、社会进步的最大的保障;人生的最佳选择,不是期待明主,也不是洁身自好,而是为建立一个民主自由法治的社会制度而努力。
许多人之所以反对把社会阴暗面告诉孩子,并不是真的担心孩子会因此受伤,而是或怕因此暴露了自己,或怕因此被领导打压。所以说,不要告诉孩子社会的阴暗面,这或许本身就是社会阴暗面的一个策略。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个策略不可谓不成功。
原载微信公号“教育自由谈”(ID:maowd121)
来源:群学书院
文字来源搜狐网
如果你没空看书,就关注这个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