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破坏:“置之死地而后生”?
文|Ella
1913年,德国社会学家维尔纳·桑巴特在《战争与资本主义》中提出了“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这一术语;20世纪50年代,“创造性破坏”一词被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采用,在熊彼特看来,创新能从公司内部入手,通过革新经济结构、破坏旧有秩序、换血再造,最终达到驱动企业经济增长的目的,而这,就是“创造性破坏”。
《创造性破坏:为何“不思变”的公司会跑输市场——以及如何成功扭转这些公司的命运?》(Creative Destruction:Why Companies That AreBuilt to Last Underperform the Market – andHow to Successfully Transform Them)一书作者,在新世纪之初(此书于2001年出版),凭借在麦肯锡从事咨询工作的多年积累,以及麦肯锡的资源网络和数据库优势,向读者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思潮的快速涌动,以及信息交流的密切频繁,市场将加速变化更新,并能很快地将那些以“业务延续”作为公司战略假设的、“不思变”的公司们排除在外;而那些时刻有着危机感、渴望创新,并时刻准备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企业,将成为新的市场“弄潮儿”。
1个市场发现
作者及其同事通过追踪S&P500所覆盖的公司明细,发现:1957年,S&P 500所覆盖的公司中,只有74家在1997年仍被S&P500所覆盖;在这74家公司中,只有12家在1957年-1998年间跑赢了S&P500指数。那么,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逐渐变弱,而跑赢S&P 500指数的12家公司,又是凭什么能跑赢市场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作者及其同事进行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数据总结。
1个关键假设
在此书中,作者反复强调1个关键假设——即公司的战略规划需要建立在“业务不可持续”的假设上——这和历史上,大部分公司“业务持续性”的战略规划假设相对立。
对于大部分公司而言,公司进行战略规划时,“业务持续性”的假设可操作性强,且成效易见。从财务预测的角度说,“业务持续性”或“商业持续性”的假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在基于“业务持续”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现金流分析等诸多预测。更重要的是,通过“业务持续性”假设,可以进行更专业的数据分析,从而提高各类资本的使用效率。
然而,现实状况却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行业都在面临新的变革和冲击,因此,在进行战略规划时,适时思考业务和商业模式的“不可持续性”是非常必要的。举个例子,当某A公司还在致力于研究如何生产存储量更大的的移动硬盘时,云技术悄然而至,彻底改变行业发展方向,“强行”挤压某A公司的市场生存空间。此时,可以想象,在移动硬盘领域技术过硬,却在云技术领域鲜有建树的某A公司,终将会因无法跟随市场而被市场抛弃。
平衡的艺术
以“不可持续性”作为战略规划假设的坏处,在于无法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并及时衡量结果。因此,通过特定的方式方法,把握节奏,对以“业务持续性”为假设的运营和以“业务不可持续”的创新进行平衡,显得更为重要。书中以欧莱雅、强生等公司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创新改善经营,并适时对公司“运营”规划及与“创新”有关的战略规划进行平衡的事例。
置之死地而后生?
基于“不可持续性”的假设,公司常会倾向拥抱市场,并接受市场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公司凭借智慧和勇气,更上一层楼;而有些企业,则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那么,为什么还要进行创新和创造呢?靠着“可持续性”假设,专注行业专业性发展一百年不好吗?
答案显而易见——
在市场变化速度持续增快的今天,不创造,不创新,不看市场,没有更新,一定会被市场所抛弃。靠创新,凭智慧,搏一搏,拼一拼,说不定还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不但重新焕发出向上的活力,还能跑赢市场。
既然这样,何不一试呢?
本文为飘流瓶计划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