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球物理学家告诉你股市为何崩盘|BetterRead

2016-05-10 阿博 BetterRead

文|阿博

 

我很喜欢Why Stock Markets Crash书中这幅插图,所有影响交易员的心理和社会因素都在这里。


 “股市,疯牛,泡沫,崩溃……”看到这些词你想到了什么?是对才过去不久的千股跌停心有余悸,是交易大厅里焦灼的眼神上下翻飞的手语,还是对老生常谈的一点点不耐烦?


对于我自己来说,刚拿到此书的时候,有很大一部分是后者。先读了读前言和后记。


前言不用多说,后记”(最后一章,这本书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后记)就让人不得不怀疑。在最后一章里,作者预测2050年经济增长停滞,崩盘,人类社会出现危机。


你真的确定?


我真的不是在看圣经?


带着这样的疑虑我看了看作者的背景:地球物理学家,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教授,曾在加州洛杉矶分校工作。科学背景很牛,但也许这本书只是大牛物理玩腻了来金融市场玩玩票?

 

然而两个月的零散时间读下来,我不得不说:作者很严肃地构建了扎实的理论框架;实证检验的效果也不错。


由于背景知识储备不足,这里不能对作者的工作做出精准细致的评价,仅就我通读大概之后的想法做一点记录。


书的前半部分致力于描述股市的一些经验事实和金融学原理,比如用随机游走(random walk)模型描述股价的优点和不足,收益率肥尾(fat tail)的普遍性,动量效应(positive feedback, 或momentum),无套利原理(no arbitrage)等等。


这些内容本身并不新奇,但作者通过新的视角审视,并以此逐步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这其中的核心观点是:金融数据的非正态性可以用复杂系统(Complexity theory)和临界现象(critical phenomena)的理论建模。这是一个很好的新尝试,尤其当作者受过的科学训练背景无可质疑之时(本书2004年出版,虽然已不新,但我在读到这本书之前对经济物理学,Econophysics,一无所知)。

 

在本书的核心部分中,作者建立了关于市场“泡沫--崩盘”的“对数周期幂率模型”(Log-Periodic-Power-LawModel, LPPL)。


“泡沫--崩盘”的发生机制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投资者在市场中并存,非理性投资者呈现出羊群效应(herding),导致了泡沫的形成。当这种因投资者扎堆形成的趋势达到某个关键点附近时,一大部分的投资者会转而形成一致的卖方头寸,引起崩盘。


崩盘在这个模型里不是一个确定的事件,而由一个概率分布描述:因此,投资者们的继续追涨是合理的,因为崩盘的风险将由价格的继续快速上涨补偿。既然崩盘只是一个概率,泡沫也就有自行消解的可能。投资者在与魔鬼赛跑。

 

我们需要注意模型的关键假设:市场中存在一组理性的投资者,以及另外一组非理性投资者。理性在这里的定义是:对价格形成理性预期;无套利原理成立。所谓非理性是指另一类投资者不考虑股票基本面,投资选择只取决于他周围投资者的头寸(买或卖),以及他自己的一个独立的随机决策。因为这类投资者受周围人群影响,所以他们形成的网络非常关键。在此,作者借用并扩展物理学界的Ising模型来描绘非理性投资者网络。

 

在最终推导出来的结果中,“幂率”描述的是价格形成泡沫的过程:崩盘的概率越大,则价格的增长速度越快(数学上,价格增长速度是崩盘概率的指数函数),以此来补偿日渐增加的崩盘风险。“对数周期”来源于对非理性投资者网络的描绘:价格的幂率加速由于非理性投资者网络的结构形成周期性的反复。

 

这个模型符合现实中的数据。作者对1929、1987美国的股市崩盘,香港1987、1994、1997金融危机,美国2000互联网泡沫等等做了检验。在本书之后的一些其他工作里,作者也对其他市场,例如黄金,甚至房地产做了预测(Zhou & Sornette, 2006)。近几年作者也和中国学者研究了2005-20072008-2009A股市场


从实际数据来看,模型在某些样本中的确有不错的预测能力。然而,我们对此不应太过乐观。正如题图所示,经济体中影响因素众多,拟合数据也许是因为模型正确,也许只是好运气。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要严格观察模型基本假设的原因:那些眼花缭乱的推论都是从哪里来的?当市场数据符合模型推论时,市场的结构是否与模型的假设相差不远?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对模型就有了更多的信心;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对模型的解释能力还是要多放几个问号。因此,对于本书最后一章作者所作的预测,我并无太多的信心。

 
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特点,或者说困难之处,在于模型太多而可检验的太少。或者换句话说,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不足。


可证伪性基本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是重复可控实验,二是作出具体的预测并用新的相关数据检验。这二者对经济学研究来说都很难。这是由经济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学者是否具备科学素养关系不大。


拿泡沫来说,Tirole说理性泡沫在代际交叠模型(Overlapping Generation)中就可以存在; Scheinkman & Xiong说投资者过度自信导致了泡沫;Abreu & Brunnermeier说崩盘要求的卖方头寸需要投资者“统一”行动,而“统一”这东西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会造成泡沫的持续,即使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并且都知道存在泡沫……等等等等。


且不说泡沫的定义尚无定论,假设股票的内在价值可以准确计算,再假设泡沫已经公认存在,那么,在一个真实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解构泡沫的成份?哪一部分是上述模型所谓的“理性泡沫”,哪一部分又来源于“过度自信”,哪些又来自于羊群效应?崩盘是因为投资者内在地(endogenous)踩准了“统一”的时间点,还是来源于外部(exogenous)的某个轻微的扰动?我们如何在实际数据中检验上述模型?


学者们研制了精巧的统计模型来考察历史数据,然而市场风云变幻,变量的不可控使结果几乎不能被证伪,所以经济学里从没有一个模型真正的“死亡”。一堆又一堆的模型告诉你这个是可能的那个也是可能的,怎么玩怎么用全凭喜好造化。物理学从不惧怕模型的复杂,但用于金融市场建模,大概也跳不出这个限制。

 

在谷歌学术里输入书名,可以看到本书有一千多被引用次数。然而再进一步看引用本书的文章,却发现几乎都属于经济物理学界,极少经济学界文章。我大胆推测,这本书深刻影响了经济物理学界,却对传统的经济学、金融学界几乎没有多少影响(尽管有 Robert Shiller, Nassim Taleb 等人注意到这项工作)。另一方面,本书的参考文献有463篇,涵盖了经济学、金融学、物理、数学的方方面面。可见经济学虽然看不见经济物理学,作者Didier Sornette教授却并无门户之见,对金融学经济学经典文献信手拈来,对理论、数据的熟悉在全书中处处可见。求真求实,博采众长,我想作者当之无愧。

 

本文为英文书漂流瓶计划读后感

英文书漂流瓶计划

又见海底两万里

告别单身的不靠谱秘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