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个人选择与命运共同体:立国之轨|BetterRead

2016-02-26 刘苏里 BetterRead

文 | 刘苏里

万圣书园创始人


所有肩负世界历史使命的人群,大约只有以色列和美国这两个年轻国家的建国轨迹,犹如白纸上的笔迹,清晰无比。




《我的应许之地》

[以]阿里·沙维特 著 简扬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6年1月


现代以色列扎扎实实建基于以土地为本的基布兹(集体农庄),沿此逐步形成现代农业、服务业、制造业、高科技产业⋯⋯以及以本·古里安为代表的精英集团搭建的政治、教育、军事等框架。其战争与和平,成就与衰败,生存与危机,荣耀与失落,希冀与绝望,信仰与世俗,再生与毁灭⋯⋯皆有迹可循,历历在目,惊心动魄。读者从它种下“复国”种子以来近120年历史,及现代立国近70年历史中,或许能找到理解自己的钥匙。


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正是因为它的每一页史实,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读,但事实本身无可争议,剔透如水,因而它的教科书意义,怎么比喻都不为过。沙维特的这本大书,正是对这洼水池淋漓尽致、震撼人心的素描。作者笔尖上跃动的激情和理智,近乎残酷的平衡感,以及超乎寻常的洞穿力,带给读者的远不止阅读的享受——它就是一部难再的现代启示录,对以色列如此,对人类亦如此。


沙维特讲述的故事,是以人为核心的。它不为消沉而写,但足够警醒以色列人,从而警醒世人;它不惟批评,更多检省;它站在和平主义立场,但绝不以和平马首是瞻,而是深刻指出以色列生存困境下理应采取的策略;它揭露以色列拓殖、“占领”中的黑暗面,但也对其中深含的逻辑和悖论报以谨慎的理解和同情;它对来自以色列内部不同层面的抗议,以及精英集团重新规划国家未来的无能造成的撕裂,有着惊人的洞察和刻画⋯⋯作者身在左翼阵营,但毫无左翼的幼稚甚或反动,痛斥政治正确可能给以色列带来的毁灭性危害。这一姿态具有的意义,远远超过本书议题,垂范世界左翼阵营。


这是堪与赫拉利《人类简史》媲美的、以色列人贡献给人类的又一部旷世巨作。它是以色列人文明创造、反省能力的又一例证。它的诞生再次证明,以色列人有能力正视自己的过去,不畏惧今天的困境,并勇于面对未来挑战。它证明了以色列的希望,或许包括人类的希望。



《天谴行动:以色列针对“慕尼黑惨案”的复仇》

[加拿大]乔治·乔纳斯 著 蔡天驰 译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6年1月


本书是电影《慕尼黑惨案》的底本,但比电影更好看。主角们短暂的人生更加饱满,且穿插了不少背景评论,乃至哲学意义上的探讨,让读者享受故事一波三折的同时,也有大量扼腕思考的余地。1972年发生在慕尼黑奥运会期间的“慕尼黑惨案”,是巴解组织旗下“黑色九月”针对以色列教练和运动员的恐袭事件,真实可考。随后,梅厄领导的以色列政府的“复仇”行动,至今也只是传说——因为以色列政府否认行动与之有关。但与惨案有关、被锁定的11名幕后指使,最后有9人丧命,还连带名单之外一名“巴解”高官。但如果故事仅限于“复仇”,其意义将大打折扣。乔纳斯的作品,给读者揭开了更为深远的历史背景,以及“复仇”的生存论意义上的一角。


作品更为精彩的部分,是主角最后的选择与以色列统治集团意志之间的巨大张力,通俗点说,是不计代价为国效命与个人自由、尊严之间的冲突。书中“复仇”小队领导人阿夫纳的个人抉择,在彰显天职、智慧、勇于承担、献身精神,以及个人尊严的同时,揭示了以色列生存的残酷和紧张,以至以色列远远不止地缘上的悲剧宿命。阿夫纳的“出走”是否具有某种象征?这道空白题,是本书更蕴含意味的一笔。



《决战葛底斯堡》

[美]迈克尔·夏拉 著 付满 译

译林出版社 

2013年10月


另一本有关个人选择与共同体命运的作品。写作和翻译均属一流。原作得了普利策小说奖,译作却被大大忽略了。


葛底斯堡因林肯震古烁今“民治、民有、民享”著名演说垂名中文读者,但葛底斯堡战役,尤其其中饱含的启示,却鲜为中文读者所知。作品原名The Killer Angels,“杀戮天使”,极富隐喻,绝非“决战葛底斯堡”所能传达。“天使”代表和平,如何与杀戮匹配?作品至少从两个方面,予读者以指引。首先,作为南北战争关键性战役,葛底斯堡是赎罪之战——不关乎国家统一,而关乎美利坚联邦存在的道义基础,虽死伤枕藉,却可能捍卫了联邦根基,保证了永世和平;其次,南部“分裂势力”为何而战?即便正统史观也很少注意(如果不是有意忽略)的向度,作者通过南军将士之口阐发:“为了权利!”否则,如何解释战争结束后,愈来愈被奉为神明的南方将领罗伯特·李的选择?关乎联邦存废的道义基础与地方自治权利,如同天平两端的砝码,长远计算,孰轻孰重?事实上,直到今天,争论仍未结束,实践中更是日久天长博弈的阵地。


作者摈弃先见,文学笔法背后却不输史家严谨,客观再现了战役中关键人物各为其“主”的道德立场。从南军李将军,到北军张伯伦上校,效命疆场,各显其能,背后隐藏着更大政治乃至深邃哲学,赋予他们(Angels)的行为(Killing)远比表面呈现的含义更加耐人寻味的紧张。本书获得普利策奖,绝非偶然。

    

《里根——想象的胜利》

[美]理查德·里夫斯 著 梁卿 译

商务印书馆 

2014年11月


在共和党内,里根愈加被神话,犹如小罗斯福之于民主党。这不仅因为后者“二战”结束前后对苏俄所作所为给世界带来的后患,更可能因里根天生的乐观、靠直觉和常识做出政治决断所展现的“想象力”,与美国人的精神气质相符。要不,怎么理解里根卸任以来,已有上千种写他的作品出版?两千年来,写耶稣的书,也就那么多吧?若此,里夫斯怎么还知难不退,再添一本里根传记?


传统观点认为,里根任内对美国的最大贡献有二,一是将美国人“小政府大社会”的理想向前推进一步,二是为结束苏俄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本书作者里夫斯开篇则谈了里根的第三个贡献:把美国人从卡特的悲观论调中带了出来,重新找回美国人的自信。而这一切,都归因于里根无人能比的“想象力”。这一说法,上承北美殖民地人民的立国决心,下接那片广袤土地孕育的人民精神气质,不啻击中里根所象征力量之要害。


这部将近50万字的大书,只写了里根执政八年的历史,诸多细节得以游刃有余地展开,且不失紧张节奏。这是作者继写尼克松、肯尼迪之后又一传记力作。


本文原载“财新文化”,最有文化深度的微信公号,推荐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