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2016-02-26 刘朝辉 BetterRead

 


春节除了支付宝咻敬业福和微信抢红包,也翻两页书。看《Facebook 效应》(The Facebook Effect)让我想起了自己接触社交网络的经历,从较早的 MSN,QQ、到2008年注册 Facebook,之后是豆瓣,人人,QQ空间,LinkedIn 再到近年的微博微信,使用之初无不欣喜网络社交之美,只可惜国内不翻墙登陆不了Facebook。


《Facebook 效应》作者 David Kirkpatric采访了 Facebook 创始人、员工、投资人以及合作伙伴等130余人,讲述了 Facebook 从大学宿舍萌芽,创始人之间思想碰撞、广告业务新模式、融资、估值、图片产品上线及与 Google 竞争等细节。


这本书印象至深的还是扎克伯格(“小扎”)倡导的公开、分享与透明的理念,让网站有趣比让它赚钱更重要。12年前的小扎在宿舍创业之初也许想不到 Facebook 今天用户超过10亿,成为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而他也身居全球富豪榜前列。


我们现在都从微信朋友圈中分享小扎女儿诞生、慈善捐助及新年拜年等信息。书中的小扎是个标准的80后理工技术宅男,笃信黑客文化,清一色的体恤及拖鞋,思维清晰执着。


2010年公映电影《社交网络》让大家更多了解 Facebook。现在翻看《Facebook 效应》,应该说此书更详实客观。作者是《财富》杂志网络科技栏目高级编辑,因此对 Facebook 成长过程、IT行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个人认为本书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还是有启发的,特别是创业环境、产品至上、关注用户需求、团队组建,管理层分歧,融资等方面。Facebook尽量避免被风投掌控太多,更不希望被全部收购。MySpace 被默多克收购的后果可以看出小扎的先见之明。小扎专注在用户产品上,他把产品和用户体验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还是那句,让网站有趣比让它赚钱更重要,正是基于这种信念,扎克伯格才免于Facebook被巨头并购,而是不断创新使之更加强大,强大到天下无敌。


Facebook 的目标是帮助人们理解身边的世界,使人们过上更加开放和互联的生活。小扎常说 Facebook 的目标绝不仅是一家公司。不想运营公司的小扎成就了杰出的公司。每家杰出企业似乎都有着改变游戏规则、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独到之处。微软、谷歌、苹果、Facebook、Uber,Airbnb 等无一例外。


看罢此书,环顾现在使用的社交网络平台,多少都有 Facebook的影子,深深感到我们不是独立的孤岛,希望分享感悟,渴望被关注认同,Facebook 等社交网络的出现发挥了作用,它把远距离的人们拉近,改变了沟通方式、信息互通模式,其拥有的用户资源也无限量。


在隔空互动的平台,隐私的拿捏体现了个人修养与商业道德。Facebook 实行实名制,在隐私保护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尽管还是免不了一些纠纷。如何发布信息、辨别信息、合法有效发起倡议、传递正能量、真诚善良的沟通、保护隐私和数据安全变得尤为重要。我们都希望在世界互联中秀出别样的自己,发挥积极作用,社交网络及每个用户都把握好各自角色和分寸,这台演出才更加完美。


本文为BetterRead英文书漂流瓶计划读后感系列之三,如有意参与漂流计划,请在公号主界面上点击“漂流瓶”。


英文书漂流瓶计划

给你拾起统计学的勇气|读后感系列之一

垄断有利竞争有害?看你站在哪边了读后感系列之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