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最新通报!事关秋冬疫情防控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湖北发布 Author 湖北发布
11月17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武汉市秋冬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武汉秋冬疫情防控
采取哪些措施?
(一)盯住“人”,严把“四站一场”关。强化当前邀请外国人来汉管理工作。按照“谁邀请、谁负责”原则,压实邀请单位防控责任;强化来汉事由审查,严格邀请函件审发,严肃追查溯源。强化境外返(来)汉人员排查。
7月30日以来,境外返(来)汉人员16147人,其中集中隔离4547人;对境外人员隔离点参照“红区”标准,采取全封闭、全覆盖管理。强化重点地区来(返)汉人员排查,7月30日以来,国内重点地区来(返)汉人员在“四站一场”申报登记12822人。强化重点场所从业人员监测,7月30日以来,抽检16277位冷冻海产品生产、经营、运输场所等重点场所从业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二)抓好“物”,严把货物“入城关”。加强对境外输入商品的风险排查。严格证明查验制度,要求对2020年6月下旬以后进口的海鲜产品、冷冻冷藏肉品必须查验“两证明一报告”(海关通关证明、检疫证明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细化全链条消毒和防控。按照关于冷链食品的“四全”要求,对经武汉入关入城的冷冻冷藏冷链食品采样全覆盖、样本全检测、包装全消杀、商品全追溯。
实施《武汉市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防控导则》,按高风险标准对冷链食品实行专区、专库、专人“红区”管控。拟定冷链食品管理责任分解清单,要求各区和市市场监管、商务、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部门对冷链食品全领域、全品类、全环节开展排查,摸清底数、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在冷链食品出库环节,督促物流企业对集装箱、装卸货工具、运输工具、货物包装实施全面消毒;在运输环节,督促指导冷链物流企业,落实运输车辆、船舶等装载运输装备的消毒和一线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的措施;在储存环节,单独存放冷链食品,并安排专人专班。在流通环节,督促冷库企业冷链食品入库前查验货物所附的消毒证明,专库储存进口食品,硬隔离冷链车辆与其他的车辆通道,并对仓库和车辆全面消毒。与居民区比较近的冷库,全库硬隔离,严格对进出的车辆实施整车消毒。督促各区和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在市场环节加强冷链食品销售和市场管理,规范市场卫生环境,做好销售场所的日常消毒。结合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疫情开展清查监测。
7月以来,累计抽检60387件动物性食品样本(其中包括冷冻海产品32115件),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冷链食品专项监测中,全市共对3126个(户次)冷冻库中的32115个(批次)冷冻海鲜、81578个(批次)冻肉及269622个(批次)环境样本进行了监测,除发现3份巴西进口冷冻牛肉制品外包装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全面清查巴西牛肉,对涉及的冷冻产品全部封存,开展环境全面消杀,武汉中食冷库200个环境样本及其112名职工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三)守住“地”,严堵场所“风险关”。落实农贸市场、商超、冷库等场所开办方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做好健康管理和卫生管理。7月以来,累计抽检超市、农贸市场、公共交通工具、交通站点、公共卫生间、快递站点、医疗机构等环境样本446836个(含冷链物流运输车辆和大型超市冷冻环境样本269622个),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开展生活饮用水和污水检测,采集市政水厂、乡镇水厂、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等样品924件,检测结果全部合格。监测污水污泥样本1437件,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四)精准施策,保障入境人员安全分流。强化转运环节精准防控。采取“一机一方案”的原则,对每趟入境武汉的临时包机制定人员转接实施方案。优化天河机场工作流程。开辟境外航班专门停靠区域和入境人员专用通道,安排专人专车直通式全流程封闭转运。封闭国际直达航班旅客通道,实现检验区按风险等级有序排列,确保有序分流。加强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足额配备防护用品、定期开展核酸检测、严格做好消杀,强化防控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五)严密隔离观察,落实有关防控举措。进一步加强隔离点管理。按要求做好场所设置、人员配备,按照消毒防护标准,做好内外环境消杀,加强隔离点日常督导。统筹开展核酸检测,为解除隔离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完善隔离期间患者突发疾病就诊预案。建立转诊对接渠道,确保第一时间送医治疗。做好境外来汉隔离人员的关心关爱。提供个性化的温馨服务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定时对隔离点做好安全隐患排查。
(六)密切后续跟踪,落实社区管理闭环。落实入境人员信息“推送——比对——排查——反馈”的信息闭环。提前汇总解除隔离人员名单,督促各区隔离点与隔离人员目的地辖区做好对口衔接,确保人员结束隔离后及时纳入社区防控,对目的地是省内其它地市州或外省的,提前报省外事组告知目的地做好接收准备,强化信息共享。隔离结束后,收集各区工作信息,跟踪掌握人员纳入社区的属地落实情况。
(七)全面加强医疗机构院感管理。指定市金银潭医院为该市输入性病例定点医院,对该院整体封闭,作为“红区”管理。下发关于严格发热门诊接诊管理的通知,加强发热病人闭环管理,落实首诊负责制,要求各医疗机构负责人深入一线查摆问题,严防院感漏洞。委托市院感管理质控中心对27家医疗机构院感管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促落实院感管理各项措施,防范院感事件发生。
(八)全力应对秋冬季可能的新冠疫情。改造62家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开建5家平战结合传染病医院等项目。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核酸检测能力,到今年底实现所有二级综合医院和疾控中心均能开展核酸检测。组建流调、消杀、检测、管控4支千人防控队伍和1万人协查员队伍,确保一旦出现疫情,队伍能“拉得出、顶得上、用得好”。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提早建立动态储备,做好防疫物资的采购,按照30日消耗量储备日常防护消耗品。
(九)全力做好“多病同防”。在全市59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开展流感哨点监测,加强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监测分析。落实预防接种措施,自3月14日逐步恢复预防接种工作以来,提高儿童一类疫苗接种率,任务完成率超过94%。针对流感疫苗短缺问题,积极协调疫苗生产企业扩大产能,保障该市流感疫苗的供应。
武汉市疾控中心提醒:
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外包装
目前,进口冷链食品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现在大家比较关心的是,进口冷链食品到底能不能吃?在选购和烹饪进口冷链食品时应该注意什么?武汉市疾控中心表示,武汉市正规场所出售的进口冷链食品安全性还是非常有保障的,但选购和清洗时都要注意消毒。
武汉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自6月11日北京新发地发现进口冷链食品相关疫情以来,全国先后有十余个省份在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成为个别地区疫情反复的主要原因。说明在疫情之下,与冷链物流相伴而来的是潜在的感染风险。但是随着防控手段的增强,通过关口前移,扩大检测,全流程全链条监测消毒,冷链食品导致疫情的危险完全可以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进口冷链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答案是肯定的。普通公众接触或食用冷链食品的感染风险很低。现有研究和防控实践显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未发现通过摄入食物导致感染的情况。消费者感染风险极低。
大量科学数据也表明食品不会感染新冠病毒,但有可能被污染:一是受到含有病毒的水、包装材料的污染,二是受到携带病毒的食品加工者的污染。因此所有进口冷链食品在进入销售环节之前必须要进行全面消毒。我国已制定了《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我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同时实现可追溯的全流程闭环管控,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
除采取预防性消毒的措施,武汉市持续强化“外防输入”和“人地物同防”各项措施。从7月份就开始对全市冷链进行监测,实现监测全覆盖。目前对进口冷链食品实行专人专库管理。因此武汉市正规场所出售的进口冷链食品安全性还是非常有保障的。
(二)选购冷链食品时应注意什么?
一是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生鲜产品,选购时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挑选冷冻冰鲜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外包装,造成接触外包装可能存在的病毒,同时正确佩戴口罩。
二是购买境外冷冻食品,要关注海关食品检疫信息,购买预包装冷冻冰鲜食品时,要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保证食品在保质期内。
三是购物后要做好外包装消毒。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洗手前,双手不碰触口、鼻、眼等部位。
(三)如何清洗生鲜水产肉类?
处理食材前应先洗手,处理过程中也要经常洗手。若有可能带手套清洗也是一种方式,但最后清洗完食材,取手套前后仍要洗手,保持手部卫生。
家庭应该准备专门清洗生食品的容器(盆),对生肉和生海鲜用浸泡法进行清洗,防止被食材污染的水飞溅到面部,造成面部污染。
处理生的食物也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砧板;切完生食后,要及时清洗、消毒砧板等工具,并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生熟分开的目的是避免生的食物上携带的致病菌污染到直接入口的食物,引起食源性疾病。洗完食材后也要洗手再接触其他熟食或物品。
(四)烹饪过程应注意什么?
一是处理食材应生熟分开,处理冷冻冰鲜食品所用的容器(盆)、刀具和砧板等器具应单独放置,要及时清洗、消毒,避免与处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二是食物彻底煮熟煮透。新冠病毒在56度30分钟条件下即可杀灭,而安全的食物加热温度为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度以上,能有效杀灭新冠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尽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海鲜。
三是冷冻冰鲜食品放置冰箱冷冻室保存,不要存放过长时间,与熟食要分层存放。
四是厨房要保持通风和清洁,必要时进行环境和餐具炊具消毒处置,有效降低和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五是未食用完(已经烹调熟)的海鲜,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尽早食用,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中心温度要达到70℃以上。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提醒:
不要随意网购进口冷链食品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表示,武汉市高度重视进口冷链食品带来的输入风险,分别强调要做到关口前移,做到人员检测、货物检测、货物消杀三个全覆盖,实现管控的闭环。为推进各项管控措施的落实,市场监管部门在生产、加工、销售环节采取了“三查”措施。
一是查“红区”管理。要求进口冷链食品必须落实“红区”管理要求,做到“六专”管理标准,即:专库、专人员、专通道、专工具、专台账、专消杀。坚决防止疫情风险通过食品流入武汉市。
二是查证明材料。根据防控要求,要求进入销售环节的进口冷链食品必须要查“三证明一报告”,即:海关检疫证明、通关证明、消毒证明和核酸检测报告。凡是不能提供合格证明的,一律不准上市销售。
三是查进销台账。要求进口冷链食品经营户必须建立健全进、销台账,详细记录产品的名称、产地、数量、进口商信息、流向、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信息,确保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随意网购进口冷链食品,尽量去正规商超购买,在购买前一定要主动查验合法证明。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目前新冠疫情在少数地区还时有出现,秋冬季疫情防控的弦时刻不能松。武汉市疾控中心提醒,对于市民群众来讲,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
一是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的好习惯。口罩能有效阻止病毒传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空间,前往医院就诊、有发热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从事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高风险暴露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年老及体弱者、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
二是保持社交安全距离:到人多密集场所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能有效降低飞沫传播风险。客流较多时,有序排队等候,避免人员拥挤。适度运动,按时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三是保持良好个人卫生:要勤洗手,研究证明洗手是有效的阻止疾病传播的方式,用香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清洁双手前不要用手触碰口、眼、鼻。咳嗽、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后弃置于垃圾箱内。
四是保持室内良好通风:居室和办公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避免空气污浊能有效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密度。冬季使用空调前应进行清洗和必要的消毒,保持一定的空气流动和自然通风。
五是自觉坚持安全出行:杜绝带病上班上学。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尽量避免外出,特别是近期与发热、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人员,尽量不搭乘公共交通。乘坐公共交通时,尽量选择刷卡、扫码等非接触方式充值、购票。遵守公交、地铁等部门防疫规定,如戴口罩、测体温等。
❒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黄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