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厚甜:包容和穿越 一如纸上的禅心
艺术圆桌
其代言了那一代人的艺术劳动和精神丝缕
和文学一样,当代书法艺术的近三十年历程,也正是当代社会文化思潮的缩影。对传统的理解、对历史的反思、对艺术的人文阐释,都可以在当代书法的创作中得以呈现。书法家洪厚甜的成长,更多人通过媒体的阅读,认识到的是他从厨师到书家的角色转变,中间自然颇多传奇曲折。而更多的业内人士,则是从他恰逢这当代书艺三十年沉浮与融合的角度来看待他的书法创作,显然,作为个案,他身上代言了那一代人的艺术劳动和精神丝缕。
川内的当代书家,大多擅行草,洪厚甜为什么独选楷书?在早期书法的学习过程中,唐楷固然相对比较容易书写,但他也有着对于相关历史现象的考虑和反思。“四川的书法以灵气、灵动见长,以奇崛见长,但我选的不是走奇,而是正。就是把这种灵气建立在一种比较纯粹的技术体系之后,让它作为一个潜在的支撑。四川的书法能走到今天,肯定是具备了这个领域内比较优秀的素质。我的几位老师在楷书上造诣都很高,蒲宏湘老师真正的成就在魏碑,也是正体书。何应辉老师真正的成就在隶书,张海老师的成就也在隶书。我通过学习发现,四川的正体书有很多闪光点可供挖掘……”
散文家伍立扬认为,当今中国书法界百舸争流,对于古代传统的格局,既能入又能出,在对传统辩证考量的基础上予以突破,可谓名家辈出,而洪厚甜即是其中极为突出的一位。“他笔下的世界,是当今书法界有口皆碑的顶尖作品,行笔恣肆,气象朴茂,时呈逸宕之势,无雷同刻板之弊。是吃透线条内涵律动、及其技术内涵的精髓,酿造出来的艺术奇葩。新时期书坛有所谓‘流行书风’的铺开和论争,如果说洪厚甜是流行书风的灵魂人物,则其笔墨较同仁更加的自由解放,变化无端,有的笔画处置看似松散,实则出于故意,裨使间架笔画流动连贯,从断简残碑中得来的古人的心曲,犹如文章巨擘化用经、史、子各种典籍,书风著实深沉,不求秀逸之表,而自出其风神高致,使笔墨生成一种浑然天成的醇厚妙味。运笔飞动,而意念丝丝入扣。”
一块碑,现重光。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中心城区的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明代洪武元年改宅为祠以祭祀三苏,期间经过了数次的重建和营造,历来是文人墨客和广大民众拜祭三杰,感受其文章器识的人文场所。著名书家洪厚甜经半月准备,于今岁五月十九日,三个小时一口气创作完成了为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所作《苏祠重光——三苏祠灾后维修记》(楷书 210cm×105cm 纸本墨笔)。他坦言,由于三苏祠是蜀中乃至全国极负盛名之人文景观,受托书写碑文时,压力巨大。而这场自雅安芦山地震以来刚刚竣工的苏祠修缮,耗时三年,有史以来,规模最大。
作品成碑,高2.2米、宽1.1米。在书写过程中,追求北魏楷书技术与唐楷技术的融通,拓展和丰富楷书的笔墨语言是他创作实践的方向。他作楷书有三想:一是以篆隶之线质入楷,破楷书因描绘点画形状而致轻薄之弊;二是结字因势生形,增加字形大小落差、字势参差错动,破楷书结字易板结之弊;三是以字的错动而引发行与行挤压生势,破楷书章法静态易、动态难,机械易、鲜活难之弊。
“迄今为止,这是我最满意的一块碑。”洪厚甜如是说。
这碑的历史意义显而易见,其对书写碑文的书家自然有着学术涵养方面的较高要求。洪厚甜希望通过此碑来展现自己的书法面貌和艺术追求:立足于楷书、在包容了北魏的雄强朴厚和隋唐的精丽典雅之后的娴熟穿越,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
卅年积淀 一路风霜
洪厚甜自1980年始拜师学艺,作为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书家之一,如今已成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无论是对传统的理解、对历史的反思还是对艺术的人文阐释,他都将其呈现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
和一般的四川书家不同,他曾是一个起点很低、高中差半年毕业后来直接到餐厅当了厨师、仍然强烈渴求文化的年轻人。在两次采访中,他都对当年厨师生涯里的苦苦习练记忆犹新:每月要值十天班,夜里,餐室的老鼠脚下乱窜,他趴在八仙桌上写字。家里空间极窄,晚上睡觉时还得把堆在床上的书搬到旁边的桌子上,第二天习练时再搬回去。狭间苦学,一经数年。30年前从什邡到成都要花4个小时,那时他半年去一次成都,在老师家里住一宿。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书法,一路风霜。
洪厚甜的幸运在于,一开始学习书法就是有老师的。他曾经说过,书法自学便是相当于自杀。这无疑是跟他过去几十年学习书法的经历有关。由成都的李良栋、蒲宏湘两位启蒙,其均为齐白石再传弟子。1980年到1990年,他开始跟随陈振濂学习,陈振濂是书法学科建设第一人。他的整个学习都是结合他的书进行,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进行,系统地学习书法教育学、书法美学,并且每年跟陈老师一起从事教学、教育活动。这段经历真正奠定了他现在的基础。后来在河南书法函授院,张海老师教他隶书和《龙门二十品》,他又从这些开始写碑。而他参加中青展的第一件作品就是写的《龙门二十品》。跟随陈振濂完成专业学科意识的构建之后,1996年他开始在名家何应辉的工作室学习,一待便是十年。班上十来个同学,每周到何老师的工作室上一次课,他是每个月到何老师家里单独上一次课,不跟班学,何老师出差就带着他。当时何老师问他,“厚甜你跟着我想学什么?”他说,“何老师,我想学两个东西,一个是汉碑,一个是‘二王’的书法”。何老师很高兴,因为秦汉是质,“二王”的书法则需要非常细腻的技巧技术,成功书写质朴、富有格局的东西,这就是技术的问题。
洪厚甜学书法从唐楷入手,之后对篆书,汉隶和魏碑有系统的学习过程。经过了三十多年积淀,他愈来愈感到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主要是由三个因素构成的:
第一,丰富的人生阅历。如果没有几十年的体验,人生没有这个积淀,一般人的艺术是不能够能称之为艺术的。
第二点,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丰富的人生阅历里面,一定要将所想所悟上升至文化的高度,唯有上升到文化层面才有价值。
第三,对于一个书法家最重要的莫过于精湛的技艺。书法离开技艺便不能成为书法。一流的技艺好比一面高清晰的镜子,所有的学问、学养都要靠它照出来,由它来记录。技艺要能够承载、反映、记录艺术家生命最重要的信号。
楷法开悟
他以自己的创作为径,出入楷法,醉心于“二王”的逸韵、秦汉的大度,透过格局,造境和技法三个窗子来探看书法世界的瑰丽与雄奇。在他眼里,魏碑的雄强与唐楷的精丽是“质”与“文”的关系,其本质依旧是线与线的空间关系。这种楷法无古今的认知使得他能够忘掉书体的分别,轻松穿越于魏碑和唐楷之间。而在书写中,他以褚遂良为本的点划则兼具了《石门铭》的放纵,“墓志”的精致以及“造像记”的奇崛。他一再强调楷书与行草的并列关系,而非是各类书体的基础。他认为,相较于楷书,其他书体都有外在的炫耀,“行草书依靠节奏感,篆隶书依靠整体感,而楷书如老僧诵经的木鱼声,在舒缓中超越了一切依附,而跨越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对于书法学术方面的精准定义与书法艺术教育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何选择楷书开悟?洪厚甜自解,第一,唐以来楷书的发展呈现低沉的状态,不是没有突破的可能,而是我们没有找到突破的点。要看到北魏和唐代的局限,才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希望。
局限在哪里?北魏不知道唐,北魏结束六十年之后才有唐,唐也不知道一个完整的北魏书法。那个时候石头尚未被开采,大量埋在地下,墓志是北魏时期书法最大的一个板块,他们肯定没有大量的看过。
第二,古代大书家对民间不太关注。那时文人士大夫真正感兴趣的是碑板。对于民间碑刻,他们不关注。他们不知道有甲骨文,也没有看过汉简。他们关注的是王羲之的正统书法。现在的优势在于,我们的书法史是通过学术梳理过的,不光是一块碑,与这块碑相关联的全部学术资料均梳理得非常清晰。
第三,篆隶书的学习对楷书学习的贡献价值。很多人说楷书是其他书体的基础,他向来反对这种说法,因为它是所有书体里面最复杂的,技术难度最高的书体。篆隶书解决的是书法本身的质的问题,行草书解决的是一个点画变成有机体,或从有机体中断开的问题,靠行草书的技术体系完成。楷书是两个技术体系的叠加。唯有两个体系都吃透,才有话语权来谈楷书。为什么当今中国没有优秀的楷书,因为写楷书的不写篆隶。
一个运用得最为普遍的书体,其文化成就反而最低。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洪厚甜敏锐地看到了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楷书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在他眼里也同样意味着当代楷书实现里程碑式历史价值的机遇:“楷书方面我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最后能够推动楷书前进一步,才能把我们这一代人在专业领域中的全部智慧融入进来。可能没有太多书家像我这样在这么长的时段里以实现个人楷书的全面积累为目标,完成所谓的实践的。”
纸上禅心
什邡是洪厚甜的家乡,一千多年前,也是主张任心为修的洪州宗的祖师马祖道一的家乡。如今,书法于洪厚甜也有了一种类似禅宗反观自心,洞见真如的境味。“有人写字,总是胸有成竹,我做不到。书法有无法预知的美,就像人打喷嚏,次次不同。每次落笔,都是心与世界的沟通。”洪厚甜于书法,豁然开朗,喝茶聊天,待人接物或放眼山水,不异于用笔的轻重、提按、迟速与避让,甚至“当风吹过,也有书法在里面。”
他常爱跟友人说,“学书莫求速成,一根火柴就能点响的,只有爆竹”、“艺术是面镜子,人照镜子是为了看清自己,不是为了看镜子”、“想到高处去,没有梯子不行,有梯子不爬也不行”、“书理通禅,得‘应无所住’”、“写字的时候要忘掉书体,就像人会忘掉书体一样”、“不能只写一种书体,只写一种书体的人容易成为祥林嫂”……
在他看来,“经典的碑帖就如乐谱,而书法家则是使乐谱焕发出蓬勃生命力的演奏家。当然,乐谱和音乐是不能划等号的。乐谱无生命,须得演奏家在演奏时赋予它生命,同理,支撑我笔下线条的不仅仅是我书写的技术,更多的是我对于世界的理解,我的审美和情感,甚至是我的生命。”而这里边又蕴含着多少书法之外的“书道”?个中滋味,只不尽待言。
对于当代艺术的历史责任,洪厚甜认为,那其实就是一些睡醒的人所感受到的压力。“大家都躺着睡觉时,谁坐了起来谁就是大师。”洪厚甜喜欢比喻,一如他喜欢镜像,在里面他能够看到时代、人心,看到艺术作品的核心价值—即以艺术独特的形式所呈现出来并永久保留下来的绝对真实的历史价值。
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实习生 冯川幸 摄影记者 张直
洪厚甜艺术简历
洪厚甜,号净堂,1963年生于四川什邡。
师从李良栋、蒲宏湘、张海、陈振濂、何应辉先生。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专职副院长兼秘书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正书专业委员会主任。
2007年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七子”之一;2009年获“翁同和书法大奖”;201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青年书法家”;2012年受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邀请作《洪厚甜楷书教学》八十讲系列讲座;2013年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三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