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访谈/魏学峰:素心若雪

成都商报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19-04-14

艺 术 野 子 的

艺 术 野 史



| 2016.8.22


写字做人问心


魏学峰《万岁舍砖》




 艺 术 圆 桌 



——



美术评论家林木先生认为魏学峰的书法别出心裁,从汉隶的古拙平正出之,而融入行书的潇洒。“其书法之精到别致处在于,其书既具碑刻古拙厚重之长,又因结体的自由奇崛而有灵动诙诡之态。结体的自由使其章法参差穿插,于突兀倚侧之中而获辩证平和气象,所谓奇中求安,以侧取平是也。至于行笔,更是或疾或徐,或粗或细,或实或虚,或提或按,或浓或淡,自由随意,灵动天成。学峰的书法,在书界当为突破书家常格而成标格特出自家之体。所以如此,学问也。”中国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举办的《魏学峰书法展》前言里提到:魏教授的左笔书法巧拙相生,以魏晋风尚为主,融合了篆、隶精髓,古雅雄浑,自成一家,著名书画家孙其峰老先生认为其艺术是“自出手眼”。一些艺评家认为其作书喜大面积的造势设险,讲究字的奇宕、放逸,追求造型的开合自在、曲伸随意,尤其他在书写行草书时总流露出一种超越自我的豪情,令观者为之感动。贵州大学教授、书法史论家姜澄清则认为:“他不特娴于翰墨,更知经史,无怪乎他之论艺,虽广征博引,都能循其本质。此种功力,非浅尝稍涉者所能善事。”




书画家、艺评家陈滞冬说每观魏学峰的书画时,总要时时提醒自己那些都是他用左手来完成的,这也令人格外感动,“魏君自幼右体偏痹,字无论大小,均以左手为之,故其书法每多奇诡之趣。然天性沉静,加之内修缜密,字法更增蕴藉。经验告诉我,即使惯用右手的人,也几乎无法做到如此完美。”




 魏 学 峰 : 素 心 若 雪 



——



李松教授《魏学峰印象》一开头,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学峰成名很早,二十多岁就受聘为大学兼职教授,三十三岁又被破格晋升为全国最年轻的文物考古专业研究员。没有文化名人的傲气,但总保持着深沉的气质,胸机直抒,落笔见性。




与著名学者丶书画鉴定专家魏学峰对谈书法,着实不算常见之事。一访,才知他不单在书法理论体系的营构上有着独到见解,而且他在当代书坛也早早成名:连续四年获得四川大学大学生书法展一等奖,随后又是中国书协早期会员。魏学峰不算一个职业的艺术家,但书法,成为他探索生命的方式、心灵追索的路径、品性世态的良方。“我的作品是我用生命书写的最长的一封情书。”了解他命运传奇和艺术经历的人,一定明白,此言不差。




访谈给记者最大的感受是,魏学峰对“书艺”的理解和对“人艺”的理解一脉贯通,写字做人问心,一颗“素心”甚为珍贵。他给自己刻了一方章,“素心若雪”,希望艺术这盏明灯能照亮他走更远的路。




只 有 梅 花 耐 岁 寒



——



魏学峰从少年时代提笔那一刻,注定充满艰险。生下来72天即患上小儿麻痹,身体右部完全瘫痪,7岁勉强能走。刚学书法时,没想过要成为书家。他认为用左手写字,“要比人家用右手写得更好,为家里争气。”朴素的愿望带着那股子挣扎与奋斗,在他的少年时期留下了浓重烙痕,实践过程的磨难可想而知。





他学书法虽没专门拜过老师,但却领受过众多前辈的提点。陈无垢、黄稚荃、黄原等老先生,给了他莫大鼓励。1980年,魏学峰首次参加四川一次书法大赛,竟得一等奖。当时,很多老先生都不相信这古拙苍劲的字出自一位十七岁的青年之手,组委会邀约他去文联复试,要求当场写,魏学峰左笔以自然逆锋入势,将篆隶笔意带入行书,出笔不凡。真人真迹,众人释然。这当时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当时甚至有媒体评他是继费新我以后“中国书坛的又一支左笔”,上海103岁的老书家苏局仙,知悉他获奖,还专门题诗一首给他寄来:“有用身躯不怕残,尽教辛苦倍加餐。世间红紫群芳呈,只有梅花耐岁寒。”而从来不为别人题字的文坛巨匠巴金,听说他的故事后也特地为他写下,“离开了艺术,生命是不会开花的。”此间种种,使魏学峰受到极大鼓励,增添了他在书法方面的信心。




四 川 书 家 的 调 和 能 力 很 强



——



魏学峰最早是从甲骨文、金文开始习书,后又研习汉碑、魏碑,一直到明清书法。学习书法,他认为不管从哪种书体入手,首先是要熟练笔法,体会汉字的空间造型结构,用佛家的话说,这都是探索艺术的“方便之门”。


访谈中得知,他个人喜篆隶和小行书,为里面那种内敛和静美的东西着迷。他尤推怀素、王铎、弘一、于右任、谢无量和林散之等名家,“他们之审美意趣跟我自己比较靠近。”在他看来,技法最后总是要为情感服务的,是一种从最初的简单,到探索过程中的复杂,最后又回归单纯的过程。很多人写字讲究路数,他独不同,“我一旦汲取了他们的营养后就马上抽身,进而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其他一些书家看我的字不露痕迹、无影无踪,实际上我是把古代艺术的某些东西从精神层面化为了我自己。虽然我也曾系统地临摹、学习过很多大家,但根本上还是围绕着自己的东西一路走来。”




魏学峰当然有自己的书法偏好:古拙、质朴、典雅,“古朴与典雅并不矛盾。当代书法的发展包括四川书法的发展,两样东西至关重要:第一,虽四川处长江流域,从地域分水岭来说属于南方,但四川书风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它‘兼容南北’,既有北方书法之雄强,又有南方书法之灵秀。近一百多年来,在四川无论是刘孟伉、谢无量还是其他大家,都证明了这一点;第二,四川书法擅于把自‘二王’以来的文人书风和民间书风融合在一起,既吸收了大家所推崇的经典,同时又注意吸收了包括汉碑、汉简以及敦煌残纸这些民间物件。我们能够把那些看似很俗的东西做得很雅,这不仅是四川书风的特点,也是四川文化的特点——即把所有有用的特别是民间那些尚未被发掘、生朴的东西融入自己的书风。所以四川书法既有文人之士气和书卷气,又有民间野朴之特点。从这方面来看,四川书法家的调和能力非常强,既能调和南北的书风,又能调和文人与民间的书风、不同流派的书风。其多元化跟它的调和能力有很大关系。从三星堆文化开始,四川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多元格局是无处不在的”。




要 把 书 法 创 造 成 一 种 生 命 形 式



——



谈及魏学峰的书法创作历程,他自有心得。二十多岁在国内外频频获奖后,他突然冷静下来,从对笔墨的探索转入到对理论的探索。他也是第一个以书法理论角度获得中国书法“书谱奖”和巴蜀文艺基金奖的书家。在理论探索的过程中,他也在思考中国书法究竟要追求什么。他对美学大师宗白华的一句话印象深刻,“如果不懂中国的书法,你就几乎无法读懂中国的美学。”




他对书法的理解大致有四点:“第一,把书法当成一个抽象的生命形式来看待,你最终的目的是要把书法创造成一种生命形式;第二,把书法当成人所感悟的生命形态来营构;第三,把书法作为民族文化、民族哲学、民族美学的直观形象来表现。它不仅仅是表现书法的线条、结构或者是章法问题,它是把你所理解的民族文化、民族哲学、民族美学通过书法这种形式来展现,第四要体现出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质。




艺 术 从 体 贴 生 命 的 伟 大 处 得 来



——



1995年魏学峰到省博物馆任分管学朮的副馆长,“因为工作原因,得以有机会和国宝相随,亲近真迹和看字帖完全两回事。印刷出来后是有隔膜的。我在世界各地博物馆看到自己曾心仪已久的大量原作时,其内心震撼无以复加,自然地就会产生‘念天地之悠悠’之感。对我来说,有两点很重要,要使自己沉静下来,要对历史做一个追溯。“我以前写字可以说是在跟命运抗争,字里有一种挣扎感,现在就显得平和,心如止水,我的面前是大量先贤的作品。自我书写应有更高的呈现。”针对当下的一些书法现象,魏学峰认为书法放得开不是真本事,收得住才是真本事。“‘收’是你内心的收敛,而非形式的张扬,这更难。”他觉得书法家不应仅仅只有对于各类书体的记忆,还应当有一种“天地之心”,即对整个宇宙生命的感悟。在他看来,书法的微妙不仅在于它的二度空间,书法家还应追求书法的三度空间,即它的立体效果。“书法所传达的感受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情绪,即内在心理秩序结构和外在宇宙秩序结构相碰撞、相斗争、相调节、相协奏的伟大的生命之歌。”访谈当天,魏学峰认真写下这响当当的书法感悟。




“一切艺术都是从体贴生命的伟大处得来,艺术家的生命之流已经灌入了更大的创造力,所以能臻于更高的成就,这是自然到人的精神的一个重心转移。”魏学峰说,书法最后要欣赏的是一个“大写的人”,是书法意象的人格化观照,而不仅仅是笔画的问题。“艺术需要‘养’,包括你去钻研古代的法帖法碑,玩砚台,其实都是‘养’;另外在艺术创作时须得保持童心,保留你对艺术真挚的爱,不掺杂任何功利之目的。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写字的人很多,总体的写字水平在提高,但鉴赏能力却在下降。古代那些大书家哪个不是鉴赏家?哪个不是站在哲学和美学的高度来对文化进行反思?”




值得一提的是,要了解魏学峰的书法,观照他的学术方向颇为必要。他所从事的美术考古是美术史与考古学交叉形成的学科它着力追溯的是古人在创造时的审美理念和意趣,这些年他所从事的学术研究工作其实就是在用考古材料来填补美术史,“我习惯于把一种艺术现象放在一种时代大文化背景中去考察,考察它的美学意义和哲学意义,其次才是它的工艺。”




书法于他来说,是他儿时努力的一个方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他基本上从书坛隐退,希望自己更多的把书法当作历练情操和修心之物。从写字到写心,这对他而言是个很大转变:从个人的奋力拼搏到内心变得内敛平静。尽管他早年的生活充满了艰辛苦涩,但他还是为上苍赐给他的命运而感到自豪。“艺术于我而言,就是每天痛苦与狂喜的激动情感,是一场永无终了的搏斗,我愿在这浩渺无涯的艺术海洋里永远地飘泊下去。”



编撰协力:实习生冯川幸

摄影:秦天


简介.


魏学峰:美术史及美术考古学家,书法家。

1963年生于成都,四川大学考古学研究生班毕业,1985至1985年在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任编辑,副编审。1995年至2015年任四川博物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2015年后专致学术,改任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


四川省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四川大学文物与艺术史兼职教授。
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美术史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END


艺术野疯狂
长按二维码关注



听说酷的人都关注了艺术野疯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