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志摩72岁嫡孙在成都,他花两个小时给我讲了一堆秘密

成都商报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22-12-25

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高先生,我到楼下了,可行李太多,能不能叫你的朋友下来帮一下忙?”这个叫Tony的男人这次是要到艺术家高小华的工作室看一件大作品,他的爷爷是这件作品上的主角:徐志摩。

- -  徐志摩

我斟酌再三,最终选择了民谣诗人洪启创作的新版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听一回,感伤一回。

这件作品名为《徐志摩和他的朋友》,高小华和徐善曾从构思到目前最后阶段,花了四年。三联作的布面油画上,泰戈尔、胡适、梁启超、徐悲鸿、沈从文、鲁迅、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这些人物栩栩如生,不动声色而又惊心动魄地揭示着徐志摩的一生。三联作的布局安排,源于中国传统屏风的构思,又像一扇烟尘之门被折推开阖,“其中三个女性人物,张幼仪,蓝色,沉静,陆小曼,粉色,浪漫梦幻,林徽因我上了淡淡的黄色。”高小华给72岁的徐善曾介绍。“很美,一切都按照我的预料,太棒了,背景是不是要加一些颜色?”高小华想了一下,“我会慎重考虑你的建议。比如有一些淡金色,回忆感,像时间做旧。”

- -  徐善曾和高小华

这件作品一开始就是“私人定制”,徐善曾前几年在国外看到一部关于高小华的专题片,其中就有他创作《周恩来和他的朋友》这幅历史人物群像的介绍。2010年,徐善曾就带着他的夫人和女儿来成都,2013年夏天,徐高两人在美国再次见面商量作品创作思路。期间素描稿画了数版,成都商报记者曾在2015年于高小华西南民大的工作室见到过,这次徐善曾特意借徐志摩诞辰120周年来华参加一系列纪念活动,折道成都关心这件大作的创作进展。高小华计划在夏天完成。“就像完成一个大承诺。”

--徐善曾、西南民大艺术学院院长穆兰、高小华

徐善曾拿出一本书交给高小华,书名叫《Chasing The Modern》,记者问他怎么翻译最合适,“追寻徐志摩时代他所开创(或引领)的‘现代文学’,祖父的诗改变了旧中国的文学发展方向。”他数年前就计划这本由家人写的传记终于完成,英文版即将在8月问世,这也是首部以英文写成的以西方人视角撰写的徐志摩传记。“中文版目前还没找到合适的出版商。”徐善曾数年间走边8个国家,执笔两年完成。作为耶鲁大学工程学博士,一句中文不会说的徐善曾要在浩如烟海的徐志摩文字档案资料里逡巡搜罗并分拣出客观的表述,难度很大。“我的祖父对后来读者的影响不止其作品,他的生活方式也对身边的人甚至当代人有深远的影响。”徐善曾用理科的严谨思维面对爷爷飘渺又浪漫的一生,“今天有很多中国孩子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比如成为医生、工程师等等,但这或许并不是他们的‘理想’,叫‘工作’更合适。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当年移民来美国,我们需要从实际的角度考虑怎么在美国立足,赚钱养家。我的家人们都有各自比较理想的生活,但这种生活不全是理想主义。徐志摩的父亲是浙江一位成功商人,这次我也将去杭州、海宁探访,他有能力追梦,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徐善曾要用一件作品来完成他心目中徐志摩形象和交际圈的重构。他想到了高小华。他给高小华提供了数百张精彩的独家照片和资料。徐志摩和张幼仪育有两子,大儿子徐积锴,次子徐德生,小名彼得,四岁不到即夭折。徐积锴育有徐稘、徐放、徐行、徐善曾四个孩子,徐善曾是独孙。“最先,他是想把这些资料送到海宁徐志摩博物馆。后来我们正在研究,哪些人应该被列出来。我考虑还是要把林徽因、陆小曼放进去。他也同意,说‘这也是历史。’”这个可爱的理科博士老头给高小华发了近百封邮件,详细提供徐志摩“朋友圈”人物的生卒年月、各个年代的照片,与徐志摩的关系远近等。“这幅作品真正打动我的是,在我祖父生活中出现的人,都出现在了这张作品里,让我感觉我们是在重建他的历史。”

--贴满白板的素材照片和作品

现在看来,这本书如果翻译成《弄潮儿》似乎更合适。书的封面有故事:这件徐志摩的肖像画作由徐志摩的家人珍藏,首次曝光。画作由闻名中国的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陈从周在1947年委托大画家胡亚光和张大千合作完成。胡亚光完成了徐志摩的脸部,张大千则负责画出他的衣着部分。胡亚光名文球,字亚光,号梦蝶楼主,又号安定居士。为胡雪岩曾孙,大书画家戴熙曾外孙。作为一个现代画家,能中西绘画,尤擅“写照”,早年曾为章太炎写像,后曾为周恩来、徐特立、宋庆龄、蒋介石、吴敬恒、张大千等人造像。

--我把这本书放在办公室桌面上拍照,封面上徐志摩好看极了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刻有徐志摩这26字诗句的纪念碑2008年被立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康河河畔的石桥边,永久纪念这位诗人。实际上今年1月15日正是徐志摩诞辰120周年的日子。从2014年开始,剑桥大学每年都会举办以徐志摩为名的文化交流活动。一些重要展览很特别,包括展示徐志摩的生活场景和诗作,徐善曾每年都去,展览地点在剑桥的地标建筑CONSHOP教堂。徐善曾认为徐志摩的四大导师分别是梁启超、卢素、狄更生、泰戈尔,“这是我在有关祖母的回忆录中看到的。”

- -  是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一颗有纪念意义的石碑,为了纪念徐志摩和他那首著名的诗歌“再别康桥”,这石碑在2008年被安放在剑桥的河边。

大家都很关注这件作品的安排。“哦,之前我从未向外界透露过,但我希望高小华先生完成之后,会制作三或四份复制品,一份给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一份给海宁博物馆,一份给台北或香港,现在还不确定。原作由我自己保存。我对这件很满意,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人物表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似乎原景再现,我知道这需要很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完成。大概三周前,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来洛杉矶访问,晚餐时,我提起希望捐赠给国王学院一份画作的复制品,并且谈到该画融合了中国视角,画作中的人物不只中国人,还有卢素等西方形象,麦克法兰当即表示欢迎,并表示每周剑桥都会迎来中国观众和学者的参观访问,届时会将该画作展览出来。”

- -  一艘平底船停放在剑桥河,邻近国王桥

- -  徐志摩在康桥的时光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在1921年,他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诗歌的创作。

- - 佛罗伦萨的维奇奥桥,这个城市在1925年激发徐志摩写了“佛罗伦萨的一夜”,这个标题取自于他诗歌的第二卷。

- - 当年徐志摩的护照签证,1918年8月9日

关于这幅画的构思和尺幅,两人讨论了很久。后来,人越加越多。徐善曾先是加了很多不是徐志摩亲人的形象上去,后来又有一些是高小华提议加的。“我把他的父亲、叔叔还有他的曾祖放到了画上。一是对内容和画面的考虑。我觉得如果全是死板的成年人在画面上,不好看,有些小孩,会让画面好一点。然后,我和他商量,把画作变为三联作,好拿,叠起来正好是一个方块,方便国际托运。第二层考虑是三联画很像中国的屏风。很中国,就像中国的文人一样。”

- -  高小华《徐志摩和他的朋友》

“画面上每个人的形象和位置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得出来的。他建议,把泰戈尔放到画前面。沈从文在徐悲鸿的旁边。刘海粟是跟徐志摩家很熟,和陆小曼的母亲也很熟。正是他劝徐陆合了又分。徐悲鸿与徐志摩还是有交往的。”徐志摩的豪华朋友圈里还有哈代、法国哲学家卢素……

--素材板墙,还有我之前采写的那一版报道

来看看徐善曾如何评价徐志摩和他的几位“知己”。徐善曾对祖母张幼仪的印象?“我小时候对祖母的感觉像母亲一样慈爱,我和姐姐的童年都是和祖母度过的。一方面,她对祖父的种种,有谈论的兴趣,她会讲一些自己对某事的看法,以及为什么有些事会演变出最后的结局。各种细节,我的这本书里会有。但另一方面,她也接受既成事实,我必须很谨慎地说,她不一定百分之百原谅了徐志摩。这一点很重要。当然,作为一个有信仰的人,她知道自己该如何谅解别人。”

- -  张幼仪 拍摄于1930年代早期

- -  张幼仪和她的四个孙辈,怀中抱着的就是徐善曾。1947年,在tony hsu(徐善曾)还是小男孩的时候和她姐姐(从左至右)Margaret、angela、fen以及祖母张幼仪在上海法国租界的花园里的合影,在照片拍摄不久后,一家人将离开中国内地,去香港开始新的生活。

“我的祖父?我说了,他是一个复杂的人,和时代一样复杂,是个浪漫的人,假如徐志摩没有经历那些大的人生变故,他的作品不会这么好,徐志摩的一生有太多戏剧性的成分,太多故事发生。”

- -  徐志摩在他三十几岁的时候

--徐志摩为张幼仪买的新衣

林徽因?作为徐志摩疯狂追求的对象。徐善曾说:“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祖母并没有经常提起她。林徽因是一个很优雅得体,并且受过良好教育的女人,在之后的生活中,她也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人都是复杂的,很难一概而论。我认为她只是一个徐志摩没有实现的梦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女人的出现都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我无法说出哪一首诗是写给谁的,但是我相信有文献记载。在我大概2岁的时候,林徽因曾请求我的祖母带我们去医院看她,也许我真的见过她,但现在已完全不记得了。这件事,让我觉得很好奇,为什么一个病重的女人会要见徐志摩的子孙,在我看来,这或许是她对徐志摩还有着一种感情,她认为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希望看到传承了徐志摩血脉的后代。”

- -  在北京的紫禁城,摄影师拍摄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坐着那位)以及他中国的随行人员,包括(从左边顺时针方向开始)林徽因、kalidas nag、徐志摩、leonard elmhirst、kshitimohan sen、gretchen green(elmhirst的朋友)、nandalal bose以及isabel ingram(皇帝溥仪私教的老婆)

如何评价陆小曼?“唉,我很难对一个没有见过的人进行评判,我对陆小曼的了解也仅限于报纸、书籍等,虽然陆小曼的部分选择确实伤害到了徐志摩,但总的来说,陆小曼还是帮助了徐志摩很多,尤其是在生命的后半段。”

- -  陆小曼,是诗人、作家、舞蹈家以及上流社会人士,在她的桌前

- -  1926年,8月3号,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的北海花园结婚。他们都和第一任离婚然后两个人再结婚,过程很艰难,但是他们婚姻的幸福时光却没有支撑多久。



一个可知的事实是,徐志摩曾把许多重要的私人信件和书籍交给知己凌淑华。盛放这些私人物件的“宝箱”到目前都是一个谜。“祖父的一生比起他人的一生是相当非凡的,甚至对现在的我依然有着深深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宝箱’的故事,宝箱里面保存有徐志摩的信件,但在他遇难后,宝箱似乎也失踪了,之后的故事就围绕在林徽因和凌淑华之间。‘宝箱’对我来讲确实是宝贝,里面的信件可以验证历史的真实性。我也试着寻找过宝箱,但很遗憾,没能找到。它浪漫地消失了。”徐善曾还补充说,剑桥学院对徐志摩十分看重,大概五年前,剑桥大学600周年校庆时,学校选出了“十五佳校友”,其中就包括达尔文和徐志摩。“其实我很清楚徐志摩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我知道他是中国文学上不可多得的奇才。虽然他去世90年了,但仍被人们所纪念。我现在依然经常读祖父的诗集,虽然有人说他的诗有些消极,或者说不够积极,但那是他爱情中的一部分。”

- - 张宗祥题,徐志摩墓碑


嫡孙徐善曾接受我的独家专访并撰文:


他同他所处的时代一样复杂

文:徐善曾(徐志摩嫡孙)

据说人都有寻根问祖之本能:探寻与祖先共同拥有的生命特点,感受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如何生活,了解那些特殊的天赋和深刻的缺陷。如果进化论能告诉我们一切,那么他们的智慧与经验就存在于我们的DNA中,他们的性情、精神和身体特点也影响着我们。了解自身的祖先就是即是了解我们自己,就是这种了解自己祖先的内在驱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一直以来对我的爷爷徐志摩抱有好奇心。

- -  徐善曾

作为一位来自上海的移民家庭的孩子,我在纽约皇后区的一座不大的房子里长大。房子的餐厅里挂着一幅爷爷1920年代装裱好了的照片,我曾经无数次从它面前走过。照片上他穿着普通的丝质立领夹克,戴着圆眼镜,这与我每天穿T恤和牛仔裤不同。作为一名诗人、知识分子,他与我的工程师父亲以及少年时期毕业后送过报纸的我截然不同。有时,我会在照片前驻足,想象镜框里的人和我聊天。

- -  1925年 徐志摩从俄罗斯、欧洲和英格兰等地回来后拍摄于北京的家中

直到我后来成为一名密歇根大学工程学学生(那时这所大学少有中国学生)后,我才意识到爷爷的精神遗产对我的影响。一次,一个大学朋友捡到一张传单,讲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东方语言系教授白芝(Cyril Birch,美国著名汉学家,翻译了中国明代多部著名戏剧,包括《牡丹亭》首译本)最近在校园里做了一次关于徐志摩和英国著名诗人托马斯·哈代之间关系的演讲。当看到上面的中文名时,朋友给我看传单,开玩笑说,“嘿,他是不是你亲戚?”这个小插曲也成为我寻访爷爷如何成为一个中国诗人埋下了伏笔。

- -  徐志摩在江西庐山

踏上探索之旅,我走了三大洲一个次大陆的8个国家,采访到无数学者、作家、我的家庭成员、熟人,还有徐志摩朋友的后人。阅读了大量关于他的论文、文章和书籍。有幸同哈佛大学、加州大学等数个名校的东方文学系教授做了深入探讨。我感触很深的是,透过剑桥大学享有盛誉的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的办公室和剑桥国王学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那间小教堂的屋顶,英格兰斯旺西破旧的小屋乌云密布,徐志摩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就是我的奶奶张幼仪),曾在那里度过了困厄不快的几个月。还还曾在附近一个俱乐部喝过茶,这座俱乐部是亚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诗人泰戈尔以我爷爷的名字命名的。我还到过徐志摩生命终点的山脚下——1932年,两名中国航空公司的飞行员载着他,撞向了开山。他和两名机师全部遇难。

- -  张幼仪,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作者的祖母,他儿子徐积锴在1930年中在上海发表

- -  作者的父母,徐积锴和张粹文,1940年拍摄于美国

- -  一架在泰山阴影中拍摄的中航底特律飞机类似徐志摩失事的那一架,徐志摩失事的地方在麓山所描绘的区域。

徐志摩生活在中国历史上也许是最混乱和充满变数的时代。20世纪初,中国人决意穿越国界,放眼看世界。“天朝上国”的地位被提出了疑问与挑战,国家的精英们开始以西方的视角来积极探索社会习俗、结构,并思考着将西方思想融入中华文化。在他相对短暂的一生中,徐志摩不仅见证了中国社会政局发生的巨大变化。

在我多年的研究中,我发现了许多徐志摩作为作家和社会先锋的天赋,也见到了更多震惊与失望——关于他的性格与选择,关于他如何对待最亲密的人……总的来说,我在努力细致地描绘一名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中国文学和社会进程的人,他的激进有时甚至影响到了祖国,他的作品完全展现出了他的激情、多面的人格和矛盾的视角。如果要我用简单一句话来概括爷爷的一生,我会说:他同他所处的时代一样复杂。

- -  徐志摩在马萨诸赛州,伍斯特的克拉克学院。这是他学习历史和取得最高荣誉的地方。

但愿我说这些能偶尔激起各位阅读徐志摩的兴趣,并像一个世纪以来许多中国读者一样,充分享受他的诗歌。


 

文:谢礼恒   图片来自徐善曾《Chasing The Modern》

特别鸣谢:高小华

  美编:小茜  实习生:曾培华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