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敦煌》邓敬民作品全国巡回展(成都站)
策展人:薛小梅
主办:成都访梅轩 北京和顺轩
协办:诗婢家美术馆
时间:4月20日至4月24日
地点:诗婢家美术馆
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在读到英国资深专栏作家琼·邓肯·奥利弗的《佛陀说》时,我是被一种异域情调的佛陀语境打动的:真正的友情充满了这样的美德,慷概的帮助、和善的语言、互相的支持、长久的陪伴,因为不仅是值得的,而且是高尚的。
“我与佛教的第一次相遇是鲜活而难忘的。我被那种宗教的仪式感深深吸引,尽管对那些仪式的宗教意义毫无头绪,我仍感觉到了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我们一直被“不同”所吸引,我惊讶于一位画家能在这些佛像面前一坐、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感到不可思议。虽然我与画家邓敬民相识多年,一直说要有一次深彻的沟通访谈,但好像都因各种事务错过。4月12日的下午,我才闯进他芳草地画室的门。4月20日他在琴台路诗婢家美术馆将举办《回望敦煌》邓敬民作品全国巡回展(成都站),其没骨佛像系列作品《回望敦煌》将和部分青绿山水作品联袂全新亮相。
实际上对于邓敬民来说,佛像作品已是一个鲜活的印记投射在他的个人生命中。中华佛教在线把他称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佛像画家”,而我最初几年对他的大致印象则勾勒成三点:满世界游走的艺术家、佛像画到惊人的程度、一位健谈健行健观的生活达人。我只是难以想象,他当初在武汉大学以图书情报专业毕业,随后开始绘画历程。--“图书情报”在非电脑时代是一项令人难以捉摸而又颇显苦修的学科。如同对佛像描绘阶段的信息检索、线索取舍的艰苦与虔诚,在他看来貌似完全没有任何联系的学科对撞,在我看来,则是一种暗合、勾连:邓敬民在电脑时代的刻苦创作、笔墨探索,满世界游走的亲身体验,几十年来的相关主题收藏,正是他创作在萌发、构思阶段连贯到作品创作时期的“情报收集与整理。”当然,这无论如何都是技术层面,最重要的是,邓敬民的创作,是在为了表达内心体验和情感的原创表达,细读他各个系列的佛像作品,往往能从一些细节里注意到其中描述的那么多的声音笑貌,表彰和树立的一种理想的人格,智慧的内心和脱俗的风度。如果说他描绘的石窟佛像本体是雕塑感、神性力量、法相庄严等多重内涵结合的文化精华,他的佛像绘画,则以生宣的薄薄一瞬,谦恭严谨地完成了这些穿越百年千年的艺术映照,撩人低徊,直达人心。
在研读他《回望敦煌》系列作品时,更有必要对他之前《石窟梦幻佛像系列》《石窟梦幻佛龛系列》《东方意禅山水系列》《田园牧歌系列》等作品的回望。
“大部分人总觉得我的创作总是集中在宗教、佛教方面,其实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艺术品,能让人震撼的,几乎都是宗教和美学相结合的艺术,走进敦煌的石窟壁画,走进云冈、龙门,包括四川的大足,你更多的感受到的是艺术的震撼。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通过某些宗教的角度和眼光来解读,这是我创作的‘心灵梳理’的过程。我们中国艺术说到美,这个美学的意味和宗教是完美结合在一起的。这些震撼的感受,需要通过一种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我的创作,吸收了很多这方面的精神养分。”
绘即世事,佛陀世容。
- - 回望敦煌之四 138cmx48cm 2017年
- - 回望敦煌之七 134cmx35cm 2017年
- - 回望敦煌之八 138cmx48cm 2017年
邓敬民佛像系列作品是在1993年跟从艺术家彭先诚学画画开始萌生的。直到他被艺术界和收藏界广泛认知,则是在《石窟梦幻系列》开始的2003年。那一年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创作了20幅作品。
邓敬民到现在都感恩1993年的学习。“我的绘画历程离不开省画院那个培训班,我能接触到四川最优秀的这些艺术家,包括彭先诚、刘朴等,他们是一个高点,给我在思想上有一个新的认识。而不仅是技巧的层面。彭老师并不是从技巧上教我,而是给我提到,要到传统中去,学习一些寺观壁画,其实寺观壁画面很广,永乐宫壁画、敦煌壁画,很多东西。后面我就是从敦煌壁画入手的。”
- - 邓敬民和彭先诚老师
中华艺术宝库几千年,其沉淀是很重要的。邓敬民认为完全直接的临摹没有任何用处,它必须在吸收的基础上发扬:第一批《石窟梦幻系列》,到后来的《石窟佛龛系列》,前者的创作更倾向于立体的某种梦幻、主观的色彩,而佛龛系列则以整块的平面的处理倾向给观者全新的印象:作品更为苍茫古意,一些残缺的块面效果忠实而诚恳地描绘,带着东方文学的神秘主义色彩,还能够从中看到其中吸收的东西,比如碑帖、壁画、甚至类似日本岩彩画的味道。
- - 回望敦煌之二十 98cmx59cm 2017年
- - 回望敦煌之二十二 98cmx59cm 2017年
- - 回望敦煌之五十二 98cmx59cm 2017年
如今的《回望敦煌》系列,在彭先诚看来,绘画技法更娴熟,画面更单纯、语言更强烈。在我看来,这批没骨佛像自我表现的能力更强,而在背景面,一些色泽大胆的色块处理,甚至有了欧洲或中东古老艺术的痕迹,“我很单纯地从美学的角度,加上现在自己跟当代的审美,使它在视觉上更接近现代人的一些处理。”
传统的中国佛像绘画,一般在熟纸上作画,勾线填色,浮到表面,缺乏厚重感,邓敬民则利用中国画的生宣纸张特有的渗透效果去表现佛像,这样在画面形式、墨色上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在某些作品中甚至看到了类似于水彩的西画元素。由于生宣的厚薄属性和效果追求,邓敬民采用双面敷色的独特方式,把背面一些颜色渗透到正面,也把正面一些颜色去渗透到背面,这渗透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可掌握的变化,不可预估,不可捉摸,而这恰好是其中美之天成。
邓敬民第一次去敦煌是1986年,那一年他的足迹遍及敦煌、云冈、龙门,这一次行旅极大改变了他的艺术世界观。包括麦积山石窟,“麦积石窟以壁画、泥塑和雕塑为主,而敦煌莫高窟以壁画、泥塑为主,其地理环境决定了它只能以壁画和泥塑为主。”如果说云冈石窟是鲜卑文化的活体遗迹,它高高在上,坐拥云卷云舒,但他来到四川的大足石刻时,又忽然觉得如此烟火气,贴近人的温度,甚至有一些浪漫柔情、漫漶凄迷的味道。
美的历程往往艰苦的。邓敬民第一次出国游走是在1995年,到现在为止已游历了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他选择那些小众的旅行线路,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去触摸文明古国或古老艺术源头的心灵历史,这是一种艰辛而幸福的过程。
他去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接受传统艺术的古典主义熏陶,但其实他内心对当代性的艺术更加迷恋,“当时的技巧确实很强,后人也无法比拟,当代性的作品则是把自我思想更加融入到绘画中。我想把我的所看、所想、所思融入到这个绘画中,所以这批作品,和前期作品的形式感不一样,但内容的本质属性,还是属于我们文化血脉里的宗教和美学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应该说,《回望敦煌》系列作品更加简练了。当一位观者和一位朝圣者身处在石窟佛像面前时,其心灵震感是迥然不同的,真正的朝圣者在它们面前时心会颤抖,是感动是迷恋甚至是悲恸。邓敬民如今的创作,更为凸显自己原创的艺术语言,以这“来自内心的平和而又深彻的感动”为基础,发掘,发挥,再融汇创作者的思想,成为新的表现形式。技法难度、作品境味、表达程度,又上了一个层面。
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
佛像是当时人间的形体、神情、面向和风度的理想凝聚。尽管同样向神像祈祷,不同人的苦难毕竟不同,对佛的恳求和憧憬也并不一样。但这祈祷本身是一种共同的纯净度极高的心理状态。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到,魏晋时期有些佛像雕塑更完全是门阀士族贵族的审美理想的体现:某种病态的瘦削身躯,不可言说的深意微笑,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摆脱世俗的潇洒风度,都正是魏晋以来所追求向往的美的最高标准。
我在邓敬民的作品中读到了诸多别致的信息:华贵的姿态代言的是一种气定神稳的表达,圆润流利的线条,丰满柔和的构图,一些作品中衣襟飘动的舞蹈美替代了动作强烈的运动美,场景、气氛、韵律……不类北魏壁画是用对悲惨现实和苦痛牺牲的描述,来求得心灵的喘息和精神的慰安,而好似隋唐时期的作品,以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来取得心灵的满足和神的恩宠。
我迷邓敬民画室里那些古旧的收藏,来自真正历史中散发出来的味道。我请摄影师拍了部分华美的角落,为各位读者如数家珍地对某一件进行一番收藏的回忆,带着沉淀的浮光一影,让人有把故事听完却又一直听不完的感觉。他一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边又不断从这些收藏中寻找内心的慈悲、平静与和美。和他作品呈现的一样:要关注我们内心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和鼓舞--大可简单地提醒自己关注呼吸,待人宽容,活在当下,尽量保持正念。这种慈悲、平静与和美,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学习如何“接受并安住于无常。”
《回望敦煌》邓敬民作品全国巡回展(成都站)
策展人:薛小梅
主办:成都访梅轩 北京和顺轩
协办:诗婢家美术馆
时间:4月20日至4月24日
地点:诗婢家美术馆
文:谢礼恒 摄影:陈佳乐 美编:西子
▽ ▽ ▽
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赞赏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