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本文作者丨谢礼恒
参展艺术家丨吕康佑
策展人丨王奇 丸子妈
特别鸣谢丨何多苓
访谈整理丨张涵
设计丨西子
“
我向自己发誓,有朝一日如果我能摆脱我的帝国,这条鳗鱼如果能逃离波罗的海,那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将是来到威尼斯,在某个宫殿的底层租一间屋子,以便过往的船只掀起的浪花飞溅到我的窗户上,在潮湿的石头板上熄灭我的雪茄的同时写几首挽歌,咳嗽和饮酒,并且,当钱不够花的时候,不是上车一走了之,而是亲自去买把小勃朗宁,当场把自己的脑壳打开花——既然我没能因为自然原因死在威尼斯。——约瑟夫·布罗茨基《水印》
”
我不知道年轻画家吕康佑喜不喜欢读布罗茨基,这位诺奖诗人的散文集《水印》倒是像写给威尼斯的一封情意款款的情书。2013年吕康佑结束在艺术家李耘燕指导的本科阶段学习,来到威尼斯美术学院绘画系深造。这里曾培养波提切利、提香、乔尔乔内、丁托列托等众多西方艺术大师。那个多愁善感、命运不济的莫迪里亚尼也是她的杰出校友。
- 在学校门口 -
她每天上学会坐船,学校船站叫Zattere,这让来自河北保定、成都求学的吕康佑很不适应,船在水上极不稳定地漂摇,坐在船上回头看岸,像是荡漾的一整座威尼斯城。吕康佑作品里的流动性也许就源于威尼斯关于这“船”与“海”的摇曳意象。威尼斯美院的一座小门,出去几米远的地方就是海。
“所以每天都是看大海。”
- 上学的船站 -
每年一、二月份威尼斯会涨水,船也坐不了。水面没过船站的高度,吕康佑只能每天趟水去上课。水漫过水城的柔滑肌理,进入“街岸”(这个名称是布罗茨基《水印》最大的贡献),非常好玩,一大群人穿着水鞋,浅浅游弋的样子像一只只搁浅的贡多拉。如果水涨得过高,把学校广场都没过了,学校就停课了。
- 上学路,途中风景 -
刚到威尼斯的新鲜感和对摇晃的不适很快度过,某次她要做一件装置,去到威尼斯周边的很多小岛。在那些陡立的岸边岩石边,她往海的深处望,水依旧荡漾,水面下漂浮着像女人头发丝一样长的海草。那给她的感觉——威尼斯的海水下面像压着一个女巫,就像雷峰塔下压着的白蛇。当时她这样的感觉非常强烈。
她把后来一系列以大海为魂、海草为形漫漶开来的创作主题概纳为“孕育”,“有些艺术我们看它的技法可能比较表面化,但这些艺术是由当地的文化蕴育而生。因为海,我围绕着‘孕育’展开了创作。”
- 那些海藻 -
对于威尼斯来说,陆地仰卧在海水中,被绿色的阴影覆盖。那些海草使得海水由绿色变成纯蓝,或许是陆地斜躺着从底下把海洋托起,再不慌不忙地拉回自己身旁——吕康佑发来一首名为《失眠》的诗,来自她喜欢的美国女诗人伊利莎白·毕肖普,“月亮从妆台镜子中/望出一百万英里(或许也带着骄傲,望着自己/但他从未,从未露出微笑)/至远远超越睡眠的地方,或者/她大概是个白昼睡眠者。”
综合水墨作品《夏夜》是吕康佑在画油画时较早期(2014年)的作品。出国后她抵抗力下降,开始对松节油过敏,那段时间她被迫开始远离油画,却被当时从国内带过去的中国墨挽救了。一开始,她在威尼斯美院用意大利当地的水彩纸画了不少四川的陶俑,画完后老师特别喜欢就都留下了。那门课叫“人体符号学”,课程不限方式,只要跟人有关的都行。这让她逐步开始思量如何打开“人体”这道“海湾”。
- 等待 27x38cm 2016 -
- 静观 30x40cm 2015 -
- 夏夜 30x40cm 2014 -
有一晚,她无意识将两张纸本作品放到台灯下重叠,一股莫名协和的观感油然而生。画面上人的曲线或叠加或交织,开始呈现一种新的构成。“我们能够抚摸这些迷人的海湾,在玻璃镜下面看上去快要开花了,又像是一只干净的笼盛放着见不到的鱼。”伊利莎白·毕肖普一首《海湾》简直完美坐实吕康佑这套原生系列的优雅动因:是的,女人身体的优雅曲线,无疑是光滑海湾的柔情再现。
那一晚,她迷上了这种叠加的效果并开始用透明颜料作画,让它们相遇并交叠在一起。白昼与黑夜,人与人,严肃遇上浪漫,一如威尼斯的大运河与小窄巷,广场与拱桥,美术馆和音乐厅,居民与游客……各种不同形式的光芒,在中国墨里得到释放,透过吕康佑练达、充满海浪韵律的笔触,呈现出从没见过的威尼斯海风。这样的作品,也一再提醒在海洋面前,凡人命运的徒劳与宿命。“即使她在加班加点,要推迟着夜晚的到来,延长那过去的白日。温柔的外壳,像一座岛屿,在夜幕中浮现出来。但终究,海洋和夜晚,都是寂静的。”
- 你是我的海底(三联幅)60x80cmx3 2019 -
- 你是我的海底1 60x80cm 2019 -
- 你是我的海底2 60x80cm 2019 -
- 你是我的海底3 60x80cm 2019 -
在三圣乡一尔(锦江区探梅路5号)呈现的这次“From the seashore 何多苓老师推荐——吕康佑作品品鉴展”,作品囊括了吕康佑从2015年到2019年刚完成的新作。其中去年的作品占的篇幅最大,今年过年她又回了一趟意大利,画了不少小作品,好像在跟那首经典的《失眠》致敬:
那里,左边永远是右边,
影子其实是实体,
那里我们整夜醒着,
那里天国清浅就如
此刻海洋深邃,而你爱我。
- 岛3 45x45cm 2019 -
- 岛2 45x45cm 2019 -
- 面具1 13x18cm 2019 -
- 面具2 13x18cm 2019 -
能够看到,吕康佑作品的中西结合特点十分明显。在国内时她曾在李耘燕老师的推荐帮助下去到央美壁画系研学坦培拉技法,后来无论是独特罩染方式还是运用丙烯等其他材料,都有所涉猎。但她现在用最基础的中国墨、意大利手工水彩纸,熟谙地描绘着自己的水印与海印。她有时会在画面墨干一半时,往里面加些粘稠性的颜料或胶质,让画面呈现出一种非凡的意外效果。
- 流年 68x138cm 2018 -
- 秘密 15x40cm 2018 -
- 私语 48x68cm 2019 -
- 狂欢节 13x18cm 2019 -
如今,她画面上的人体较为具象化、规整化,跟之前较有流动性的女人体不同。一些画面的局部灵感来自佛罗伦萨某些让人过目不忘的雕塑。比如某件作品女人体的后背,则是参考罗丹雕塑的唯美局部……吕康佑希望自己的画面里有厚重的感觉,用海绵吸出墨的肌理,或以优雅重色(比如画面上的蓝色,过去她只上一遍色,但感觉不耐看,她便等它干后一遍又一遍上色,像在一点点游向海洋之蓝的深处)凝视心海的宁静。“我很喜欢墨在女性身体上留下的某种痕迹,我觉得它既像伤疤又像胎记。那些纹路也是孕育生命的情绪,也包括当今社会给女性造成的压力、情感的创伤、忧伤的诗句……”。我想起英国作家简·莫里斯的游记《逝水迷城》,它的讴歌带着优芮的情调,像是叹息桥这样绝色的名字,“唯有孤独恒常如新”。
不得不说的是,吕康佑现在几乎有一项“神技”让人匪夷所思,从不画小稿的她每当面对画纸,即将要呈现的那些线条与色块好像都像水草一般浮现在她的眼前,线条圆润,设色奇异,浓稠适度,“我买的纸都是十米一卷的,每当我把纸摊开,就隐约能在上面看到一些东西。就感觉是自己印象中的图案像投影一样游上去了。”她随后又开始做纸面叠加、镂空,以几层剪边的纸,交叠出意求的“形”,点状的部分类似蜉蝣,那是她理解到的关于海的时间的计数与流逝,绿色的部分是她从海里水草中提取的元素,对透明水生动物比如水母的印象,则幻化成某种永远没有规律的色块,表达女性内心对情绪的弹性与应力。
- 光的方向 13x18cm 2019 -
- 闺蜜 40x55cm 2019 -
威尼斯之所以受到众多作家和艺术家的青睐,除了这座水上之都的古老历史,还可能跟同样历史悠久的威尼斯双年展有关。像著名的威尼斯电影节,现代艺术展都是威尼斯双年展的一部分,吸引世界上众多艺术家前往。苏珊·桑塔格在日记《心为身役》中写到过1977年陪同布罗茨基一起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情形。那真是世界各国作家和艺术家们的盛会,一下飞机是意大利作家阿尔贝托·莫拉维亚接机,晚饭跟匈牙利作家哲尔吉·康拉德一起吃,还有法国诗人、女演员和剧作家的陪同。晚饭后在剧院参加布罗茨基的诗歌朗诵会,“他站起来朗读他的诗作的时候,我一阵阵颤抖。他吟诵,他啜泣,他看上去华贵”。会后,他们一起吃宵夜,在夜里散步,聆听深夜运河的汽笛声,在雾气蒙蒙的街道上触摸湿漉漉的石头,凌晨两点回到酒店。这就是威尼斯的生活方式。
- 维纳斯 13x18cm 2019 -
- 港湾 25x25cm 2017 -
- 醉 20x20cm 2017 -
- 达娜厄的金色伤痕 110x110cm 2018 -
- 蓝色潘多拉 50x50cm 2018 -
吕康佑想起自己2013年到威尼斯时,正巧赶上那一届威尼斯双年展。当时她的思维还偏僵硬,完全看不懂。但那些作品独特的当代叙事性让她难忘。她刚开始去意大利艺术家的工作室,觉得人家画得“脏兮兮”的,画的什么也看不懂。后来她通过阅读、看展、上绘画课,慢慢能读懂那些画了。“如果你看到一个物体就把它画下来,那好像被认为是不可取的。但如果你能把它重构或抽象化,对元素解剖了再融在一起进行某种间接表达则很容易成为艺术范本。”她的创作,色彩上许是受到了莫迪里亚尼的影响,让它们呈现如同彩色岛一般的童话感。难怪有不少人看到她的画,想起那些海边的白日梦。
难道我们不仅得做梦,
还必须拥有这些梦?
我们可还有空间容纳
又一场余温尚存、叠起的日落?
——伊利莎白·毕肖普《唯有孤独恒常如新》
- 吕康佑工作室 摄影:苟倍睿 -
在威尼斯待了3年多,吕康佑回国在四川工商学院艺术学院教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教学对她的作品也有影响,似乎更色块化、平面化。有意思的是,她回国后的创作开始出现棱角,开始画直线,这在之前意大利时期是没有过的状态。
- 吕康佑工作室 摄影:苟倍睿 -
“我想表达时间的流逝。”这句话我印象很深。
不像罗马的过于沉重,米兰的过度时尚,吕康佑很喜欢佛罗伦萨、西西里岛。当然,最爱的还是威尼斯,不像国内大城市的直线感和僵硬感。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动的,墙已被风蚀到全是曲线,窝状的坑孔随处可见。“威尼斯到处都是软的、流动的,充满韵律感。水草如是、阳光如是。威尼斯人的纯棉床单、衣服都会晾到两栋房子中间,随风一直摆动。”
她买过一本书,《最美透明生物》,所有东西都在动,很自由,很飘荡。“这就是我眼里威尼斯的感觉。”
吕康佑
1991年出生于河北保定
2016年毕业于意大利威尼斯国立美术学院
油画系 获硕士学位
现工作生活于成都蓝顶艺术区
何多苓老师推荐——吕康佑作品品鉴展
展览时间:2019年4月25日晚19:00
展览地点:成都市锦江区探梅路5号一尔
- 一尔艺术 -
由四川浙商美术馆和都江堰江南忆美术馆出品的谢礼恒艺术随笔录《何不怜取眼前人》近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封面书名由著名书法家刘云泉题写。书内收录17位巴蜀著名书画家的文趣雅好访谈、书画精品创作幕后花絮和生活情趣故事。套装另一册《乌鸦穿过玫瑰园》更由2018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获奖设计师许天琪担纲总体设计,刚刚斩获“2018年度海峡两岸最美十大图书”荣誉,爱美的书迷不容错过。
敬请扫码关注、购买。
☟ ☟ ☟
(点击图片,阅读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