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艺术野疯狂
部分图文丨成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
提到西方艺术,你会想到谁?
是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的“当家人”提香?他对于色彩出神入化的运用,在艺术史上独树一帜;
是“光影魔术师”伦勃朗?荷兰黄金时代的领衔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用光方法成为了摄影艺术上的经典;
是让睡莲大放光彩的莫奈?印象派的创始者,他革新了色彩的认知,改变了光影的呈现方式;
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的高更?走上了艺术“歧路”的商人,半生遁避莽荒,却成为绘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丨圣马太(约1610 - 1614)埃尔·格列柯 希腊(1541 - 1614)
丨格列柯《揭开启示录的第五封印》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除了他们,还有格列柯、鲁本斯、凡·戴克、雷诺兹、戈雅、透纳、毕沙罗、雷诺阿……如雷贯耳的名字、赫赫有名的大师,从14世纪至20世纪初欧洲艺术发展史上代表性流派的代表性画家,首次汇聚一堂,即将“组团”登陆蓉城!
丨君士坦丁凯旋罗马(约1621)彼得·保罗·鲁本斯 佛兰德斯(1577 - 1640)
丨鲁本斯《玛丽·德·美第奇抵达马赛》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2020年9月29日起,成都博物馆一层特展厅,60幅来自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的世界顶级艺术典藏作品将在“光影浮空:欧洲绘画五百年”展览上同台争辉,以其非凡的绘画技艺和重要的艺术价值,再奏形与色的交响,重现光与影的诗章。
丨“光影浮空:欧洲绘画五百年”属通史性欧洲艺术展,可对表检索。
▪白色代表参展艺术家
▪灰色代表未参展艺术家
丨基督进入耶路撒冷(约1617)安东尼·凡·戴克 佛兰德斯(1599-1641)
丨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老手》现藏于美国得克萨斯州金贝尔艺术馆
丨中国青花瓷罐静物(1669)威廉·卡尔夫 荷兰(1619 - 1693)
作为美国最古老、也是规模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简称IMA)以46000余件百科全书式的馆藏闻名于世。本次展览为该馆首次组织其常设展品赴海外巡展,中国为其巡展首站。巡展展品是该馆常设展中最优秀的绘画精品,大部分为镇馆之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如此众多的殿堂级大师油画真迹汇聚一堂,不仅在蓉城乃至西南地区尚属首次,也是近年来国内艺术展展品规格最高的一次特展,而本次展览的作品,除了部分最能体现他们绘画特色的代表作,也有不少是艺术家绘画生涯中具有深远意义的经典之作。
丨自画像(约1629)伦勃朗·凡·莱因 荷兰(1606-1669)
戏剧化的布光和阴影效果、斜打在脸上的三角形光,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张意气风发的年轻脸庞。这幅生动的《自画像》,出自荷兰历史上最著名的画家伦勃朗·凡·莱因之手,也拥有本次展览单幅作品的最高保值。
之所以在本次精品荟萃的展览中也稳居第一,在于这件展品不仅完美体现了伦勃朗的最大特色“伦勃朗光”的运用,更可能是画家最早的一幅自画像。在伦勃朗的绘画生涯中有超过75幅自画像,贯穿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也成为后人探索他人生轨迹与思想变化的一本“视觉日记”。本次展出的这幅,很可能就是这本“日记”的开篇。伦勃朗从声名赫赫到穷困潦倒的坎坷人生、以及对艺术终其一生的孜孜探寻,从这幅画拉开了序幕。
丨男子画像(约1508-1510)提香意大利(约1488 - 1576)
丨菲利克斯·哥伦布·德·拉里亚特吉画像(1794)弗朗西斯科 · 何塞·德 ·戈雅·卢西恩特斯西班牙(1746–1828)
从庄严肃穆的宗教画,到激情澎湃的文艺复兴,从优雅华美的洛可可人物,到色彩精妙的印象派风景……本次精挑细选的60幅大师作品,勾勒出14至20世纪初欧洲绘画艺术的发展轮廓。展览所涉及的画家覆盖意大利、荷兰、英国、法国等不同地域,几乎遍布大半个欧洲,堪称西方绘画史的生动教材。
本次展览精心打造“以光之谜”沉浸式体验项目,利用现代技术,以声、光、电组合,虚拟交互全方位环绕的方式,赋予作品新的艺术生命,在观众与大师作品之间搭建起互动对话的情感桥梁,完成一场艺术经典的现代表达。
展览以深入浅出的知识传递、极强的视觉冲击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不出家门即可近距离感受西方经典艺术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美育职能,更推动生活美学深度融入城市肌理。我们期待本次展览在天府之国迸发出独特的魅力火花,为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共存,为城市文化风貌的建设与繁荣,构筑一场美与创造的艺术之旅。
盛行于18世纪欧洲上流社会的洛可可艺术,因精致、优雅、细腻的风格,在今天依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塑、设计等领域。法国画家让·安东尼·华托出身平凡,却才华横溢,凭借着独特的舞台场景的构图方式,以及对人物瞬间动态和表情的敏锐捕捉,一跃成为洛可可时期当仁不让的代表画家之一。本次展出的《乡村舞蹈》是目前已知存世最早的华托作品,画家成熟时期的绘画特点在这里展露无遗,人们可以观察到舞台式的构图法和用白垩表现人物肌肤颤动的精妙技巧,以及将普通生活场景描绘得如梦似幻的温情笔触。
丨戈雅 《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现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在英国风景画领域,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名字。他将壮观的神话和历史事件融入风景画中,营造出一种史诗般的雄伟气势。本次展览展示了特纳第一幅以历史为主题的大型绘画作品《埃及的第五次灾祸》,也是他目前已知的最大一幅作品。在这幅画中,透纳描绘了《圣经·旧约》中的灾难故事,用城市上方狂风骤雨的天空烘托出毁灭的氛围,呈现出震撼人心的效果。其时20来岁的透纳凭借着这幅作品参加了1800年的皇家学院派画展,随后又成为了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史上最年轻的院士。
巴洛克的起源,要从一场改革起。16世纪,历史上第一场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爆发。这场为了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兴起的革命运动,也深刻地打击了西班牙的主流宗教——天主教的权威,为其时已渐成燎原之势的宗教改革添了一把火,欧洲人民纷纷转头奔向“只要信仰即可得正义”的新教怀抱。
丨河流景观(1612)老扬·勃鲁盖尔 佛兰德斯地区(1568-1625)
丨逃往埃及(约 1635)克劳德·洛兰 法国(1604–1682)
不甘坐以待毙的天主教会为了争取信徒,一方面用暴力镇压新教,一方面用艺术吸引、征服人心。为了让信徒充分感受到教会的宏伟、豪华、高贵,从而产生向往与臣服之心,天主教会开始大肆修建庞大浮夸的教堂,各种壁画、浮雕塞满了巨大的空间,恨不得把整个天国都摆在信徒的眼前!这种努力效果显著,底层市民面对金碧辉煌的教堂被震慑得五体投地,欧洲各国都刮起一阵修房炫富之风。
丨埃及的第五次瘟疫(1800)约瑟夫·马洛德·威廉·特纳 英国(1775-1851)
到18至19世纪,刻薄的评论家们用“巴洛克”这个词去嘲讽这种“土豪风格”。这个可能源于葡萄牙的词语本意是“形状不规则或有瑕疵的珍珠”,后来引申出“古怪”“不均衡”“有缺陷”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巴洛克风格本质上蕴含着对规则的破坏力。它虽然为教会服务,但却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挑起人性中对于享乐的欲望、对于荣耀的渴求,打破了教会原本的禁欲克制观念。
丨白杨沐风(1875)保罗·高更 法国(1848-1903)
在艺术领域,巴洛克风格的作品也同样的磅礴大气、富丽堂皇,它毫不犹豫地背叛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和谐平衡的准则,动态感十足的画面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欲望与激情。巴洛克风格最鼎鼎大名的代表画家,就是彼得·保罗·鲁本斯,本次展览展出了一幅他的作品《君士坦丁凯旋罗马》,这幅作品是为了制作以君士坦丁大帝生平事迹为主题的系列挂毯而创作的十二幅油画草稿之一。作品中,君士坦丁大帝被描绘得有如天神下凡,闪亮耀眼,人物和马匹都充满动态,在白色基调的画面中显得格外浪漫。
洛可可风格可以看作是巴洛克风格的一种延续。18世纪,吃腻了“巴洛克大餐”的人们开始想要有点变化,在巴洛克的基础上,抛弃繁杂的累赘、增加生动装饰的洛可可风格开始流行。而真正将其发扬光大的,则归功于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夫人。这位极为受宠的夫人也是一位政治家、设计师,她用小碎花和蕾丝装饰衣裙,引领了欧洲的时尚,还凭借独特的审美指导了凡尔赛宫、爱丽舍宫等一系列宫殿的改造。在她的主导下,充满女性意味的洛可可风格从法国宫廷流向欧洲各国,纤柔、典雅,以粉红、嫩绿为主色,充满曲线和自然元素的洛可可谱写了一曲属于上流社会的田园牧歌。
丨母爱的乐趣(约1754)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法国 (1732—1806)
丨戴帽子的小女孩(1894)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法国(1841-1919)
中国艺术对洛可可风格也有不小的影响。中国的花草纹样与推崇曲线美的洛可可不谋而合,随着瓷器的输入,黄色和青蓝色也成为其追捧的色彩。
丨雷诺阿《红磨坊街的露天舞会》现藏于巴黎奥赛美术馆
在绘画领域,来自宫廷的洛可可风格弥漫着情欲与享乐的气息,画作的主题也通常是贵族男女的爱情或者游山玩水。代表性的画家华托、布歇、纳蒂埃等都曾受到蓬帕杜夫人的资助和庇护,绘制了大量充满情趣的作品。
本次展览中,展出了多位洛可可风格艺术家的作品,如让·安东尼·华托、弗朗索瓦·布歇、卢卡·焦尔达诺、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让·马克·纳蒂埃等。其中华托的作品《乡村舞蹈》就十分典型。一对夫妇踏着舞步,身后的孩童模仿着女士的动作,旁边的音乐家们演奏着乐器,又羞涩地把目光投向观众。华托赋予了画面一种优雅的风度,让观众忽略了画中人物卑微的处境。这一时期田园主题的日益流行,也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对法国小说和戏剧中和谐、简单乡村生活的全新喜好。
丨查令十字桥(约1900)克劳德·莫奈 法国(1840-1926)
而弗朗索瓦·布歇的《女子垂钓的田园风光》则更为明显。在这幅画中,法国乡村一些标志性景观,如牧民、垂钓的女子、充满艺术感的破败废墟、茂盛的植物和绚烂的天空都被生动地捕捉下来。这些元素与路易十五时期用来装饰剧院舞台的田园背景图相似,让观画者远离巴黎的喧闹街道,置身于田园美境之中。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相继而生,它们一个是男性的权杖,一个是女性的裙摆,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皆有相似之处,却又因为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产生很大的差异。它们所代表的奢靡的上流生活最终也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王权被推翻,巴洛克和洛可可也逐渐消散于历史的滚滚波涛。
然而,这些艺术依然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无可替代的宝藏,它们所创造的辉煌直到现在依然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对后世的建筑风格、设计风格及服装、室内装饰、绘画、音乐等多个领域都产生了绵绵不绝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