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起源于学校1978年建校所创办的首个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40余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是我校品牌特色优势专业,河北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就业领域
学生在各领域就业方向
专业构建“3.25学年理论学习+0.75学年实践训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行业领域输送了一大批“专业基础扎实、就业口径宽广、实践能力突出”的毕业生。
历届毕业生考研院校
近三年,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毕业生考研率最高达到37%,其60%的学生进入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双一流大学深造学习。
高端3D扫描实验
大型3D打印实验
本专业部分校友(更正:85级校友为清华机械厂分厂厂长)
该专业始建于2004年,是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主要面向国家航空航天、新材料、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钢铁冶金、交通运输、钢结构建筑等领域,培养从事新材料开发、制造工艺开发、装备与结构设计、质量性能检测、失效分析、无损检测、生产调度、设备调试、产品销售等方面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金属材料专业主要就业单位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历届考研地图
16年来,不断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标准,坚持“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 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学理念,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带动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100余项,学生年均就业率98%以上,学生考研率连续3年位居学校专业前三甲,学生考取双一流院校研究生占比50%。
校友代表
做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多学科交叉新型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围绕服务航天航空领域和京津冀区域新材料产业战略发展需求,以培养应用型复合材料领域高水平人才为目标,专业拥有博士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的师资队伍,建设有河北省绝热保温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石墨烯学院等科研平台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正在形成独特的专业办学特色和科研方向。一大批学生毕业后深入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绿色建筑、能源化工等行业,在复合材料的原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与结构设计、成型及应用等领域,成为从事工艺和产品设计、设备和技术研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复合材料主要应用领域
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缩影
近三年,共有22人进入航天科技、科工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工作,40余人进入新奥、华创天元等知名民企工作。27人考取中科院、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研究生。
复合材料系实验室建设
学生在航天企业等单位实习就业
该专业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战略,面向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工业自动化、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车辆工程、钢结构建筑等领域,围绕服务区域、行业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培养从事焊接材料、结构与工艺设计、焊接设备及自动化、焊接质量检测与评定等相关领域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同时为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优质生源。
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竞赛获奖
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及设计作品
近三年,达40%毕业生进入航天科技、科工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工作,30%毕业生进入新奥、长城汽车等知名民企工作,30%毕业生考取东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多年的办学积累,专业教师全部为中、高级以上职称,其中博士教师占比63%,汇聚了焊接机器人、自动埋弧焊机等先进焊接设备及全套性能检测设备,为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学生实验开放中心
毕业生近年来就业单位及考研院校
功能材料专业是在材料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科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于2019年开始专业招生。该专业主要以服务京津冀区域内功能材料行业需求为导向,目前设置无机功能材料和功能涂料两个方向,侧重于纳米材料、耐高温粉体材料、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以及水性涂料的研究与学习。
学生未来就业方向:
学生实习场面:
优秀毕业生代表
部分学生获奖证书
专业拥有博士占比62.5%、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的教师队伍,五年来,专业教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获得省、市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为学生配备可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实践训练、学生科技创新等活动的设备精良专业实验室。学生毕业后可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陆海交通、新能源、新材料、涂料等行业的科研院所、企业从事功能材料产品的研发、制备以及涂料技术研发等工作,并且具备从事企业生产组织、技术管理以及材料性能检测等技术工作的能力。学生就业、考研深造前景广阔。
部分实验设备
师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