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精耕细作 | 编者按
文 |闻琛 图|szolkin
最近在看《19分钟的眼泪》(Nineteen Minutes),一部以校园枪击案为主线的小说。作者很高明,能不断变换叙述角度,潜入主角们的内心来发声。在这个过程中,校园霸凌、亲子沟通、自我身份认知等原本隐而不察的问题慢慢浮出水面,让人不禁感慨——教育是一件多么精细的事情。
常有人把教育比作农业,农人们得精耕细作,耐心等待作物有机生长。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教育往往涉及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需要紧密的家校沟通来确保所有人劲往一块儿使。
本期“封面故事”,我们采写的就是在家校沟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家委会。大家可能依稀还记得一度把家委会“玩坏”的那些段子,家委会真的如段子手们所说的那样是一个秀场、名利场吗?喧嚣过后,我们希望借由这一选题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家委会的本来面目。
我们选取了包校小学部、德威浦东、协和尚音、浦外中学部和西华这五所学校。从招生类型上来看,有些只招中国籍孩子,有些只招外籍孩子,也有两者都招的,这就意味着他们面向着不同的家庭群体,家委会的工作重心也因此不同。
对于主要面向中国家庭的学校来说,家委会花了更多的精力在孩子们的课外拓展上,或者协助学校,或者完全由家委会牵头,总之,是想让孩子们在学校教育的大框架之下,有更多发展综合能力的机会。
而对于德威和西华这样面向国际家庭的学校而言,家委会除了搭建起学校和家庭间沟通的桥梁,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帮助海外家庭在上海更好地安顿下来,融入这座城市——“家庭社区”的意味也因此变得更加明显。
尽管工作内容不尽相同,称谓也各有特色,但无一例外的,这些家委会都有着清晰的组织架构和明确的职责分工,成员们也都充满热忱。用曾经在国内外三所学校参与过家委会工作的Jenny的话来讲,那就是:履历和背景皆浮云,时间和热情才是真。
本期特稿《YFU金牌接待家庭》则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教育和交流都需要沉下心来,才能有更真切的收获。上海的辣椒妈妈一家申请成为YFU(Youth for Understanding)接待家庭,在五六年间先后有三名外国孩子来到他们家。在一年时间内,交流生与接待家庭同吃同住、节假日走亲访友外出旅行,真正像家人一样相处,通过非常接地气的日常生活学习语言、了解中国文化。
正是在这种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接待家庭和交流生都观察到了一些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并有机会做深入的探讨。而这种状态下的语言学习和文化浸润,都不是蜻蜓点水式的短期交流所能比拟的。
怎样让一个粘人事儿多的高需求宝宝成为自由自律的小天使?这恐怕是很多年轻父母苦寻答案而不得的。在本期“父母笔记”中,“奶爸”师偃分享了女儿弯弯的成长故事。这一家人选择从北京迁居大理,在苍山洱海边让孩子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生长空间。
身为家长,作者会用心体察孩子的情感需求并及时回应,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和安全感。但与此同时,也会慢慢帮她建立起规则和界限,获得日后与人愉快相处的能量。正所谓“事归事,情归情”。
专栏作者李梓新说“我们将进入一个育儿成果充满随机性的时代”,因为教育正在告别整齐划一。
整齐划一是机器化大生产时代留下的印记,是时候让教育告别工业模式,复归农业的精耕细作了。
-END-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查看
2018年4月21日,国际、双语学校和幼儿园将齐聚2018年上海国际学校博览会,扫描下图中二维码即可免费报名,来现场与学校当面交流。
菁kids上海
www.jingkids.com
国际教育|家庭生活|社区活动
更多菁彩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