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与创新 | 编者按
文 | 闻琛 图 | Rawpixel
前段时间,有读者在“菁kids上海”公众号后台留言,询问上海的双语小学中有哪些是特别重视中国文化和语言的。这一方面让我们颇感欣慰,因为读者有疑问时会第一时间会想到我们;另一方面,其实也在鞭策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学校,在信息爆炸但有效信息依然匮乏的时代,更好地发挥媒体的作用。
这一期封面故事,我们选取了“创新课程”这个话题。所谓“创新”,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学方法创新,比如近几年一些学校开始在尝试的跨学科大主题融合式教学;二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在我们走访的三所学校中,诺德安达双语学校的STEAM课程既有学科融合的特质,同时也培养创新思维,通过“动脑+动手”的形式让学生逐步具备用创新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加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IGCSE预科开设的“世上有无人人追捧之美”(Is there a universal beauty?)主题课,结合了数学、历史、地理、科学等学科,让七八年级的孩子们从不同的维度去探讨“美”的话题,让人印象深刻。
而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则着重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高中生的设计思维。
除了设计思维,本期还涉及创意思维。在“对话”栏目中,我们采访了touchBOX小创客艺术总监罗贯庭博士,听这位科班出身的美术教育者谈创意美术。与我们通常所以为的“美术就是一种美育”不同,创意美术在帮助孩子养成审美趣味的同时,更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思维跳跃就是有想象力吗?涂鸦就只是随便乱涂吗?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你也能在这篇文章中找到。
本期专题“校园媒体达人”,我们将认识来自上海中学国际部的校刊主编和媒体团导演、来自上海英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浦西校区TEDx组织者。这些敢想敢做、充满锐气的年轻人不仅是校园里的意见领袖,也理应在我们这本教育杂志上获得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因为他们将成为未来创新的主力军。
说到教育创新,专栏作家道道用《写一篇无意义的作文》呼吁语文教学特别是其中的作文教学能更灵活,而另一位专栏作家竞波则通过两个女儿的经历,强调“个性化学习”在激发学习者内在潜能上有多么重要,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先进的教具,也不是大数据,而是老师!
此外,师偃继续在“父母笔记”中与我们分享他的育儿经,这次讲的是“课题分离”;俞恺、俞皓蓝父子要和我们聊聊他们各自的童年游戏;而我们也整理出了菁kids线下沙龙“父母的情绪压力该如何科学管理”的文字精华版,希望没能到沙龙现场的读者也能通过文字有所收获。
阅读愉快!
-End-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查看
2018年4月21日,国际、双语学校和幼儿园将齐聚2018年上海国际学校博览会,扫描下图中二维码即可免费报名,来现场与学校当面交流。
菁kids上海
www.jingkids.com
国际教育|家庭生活|社区活动
更多菁彩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