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刊】校园欺凌现象频发,教育如何应对?
如何有效应对校园欺负行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文/寇彧(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欺负者知道欺负行为不被社会规范接受而隐瞒,被欺负者会因被欺负严重伤害了自尊而隐瞒,所以欺负行为有时很难观察到。因而,研究者更多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欺负发生的状况。
大量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抢财物、谩骂、殴打、围攻、起外号、诽谤等都是校园欺负行为的常见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欺负是语言伤害,例如恶意嘲弄、恐吓威胁等;另一类欺负是身体伤害,例如打、推以及抢钱物等。
研究者还发现,学生在同龄群体中的受欢迎性也与欺负和被欺负有关。受欢迎性,是依据学生来自同伴的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而划分,如果一个学生在同伴积极提名时分高,而在同伴消极提名时分低,他就属于“受欢迎的”。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在同伴积极提名时分低,而在同伴消极提名时分高,他就属于“被拒绝的”。
同理,在同伴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时都获得高分的就属于“有争议的”,在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时都获得低分的属于“被忽视的”,而在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时都获得中等分数的属于“一般的”。
影响欺负及被欺负的因素还存在于文化或亚文化层面。不难理解,学校和家庭环境与欺负及被欺负有关。如果学校和教师单纯注重学业成绩,不关注学生的欺负行为,就必定助长欺负行为,欺负者可能会有恃无恐,而被欺负者则诉苦无门。
家庭中专制的、放任的教养方式也可能造成学生的不良行为,孩子一方面从父母的行为中模仿着攻击行为,另一方面偶尔做出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也得不到有效的纠正。所以,欺负者习得了攻击和伤害行为,被欺负者习得了逆来顺受的应对方式。
此外,同伴群体是影响学生欺负行为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在成长中,中小学生与他人结识、交往的心理需求非常强烈,他们热切地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
而当学生处于同伴群体中时,往往会被群体气氛感染,忘记自我,于是会随着其他成员做出欺负行为;如果群体中弥漫着欺负的文化或风气,其中的成员就会感觉到群体助长着欺负,此时自己不欺负他人都不行。
而且,在群体中法不责众,成员受到责任扩散的驱使,也会从众做出欺负行为。当然,在群体中的另一些成员可能因为害怕被群体排斥而不得不忍耐他人的欺负,最终成为被欺负者。
拥有一些好朋友是防止被欺负的强有力的方法。一项对10岁左右的美国儿童展开的纵向研究发现,学生的性格内向和情绪焦虑(如孤独、爱哭等)也是被欺负的危险因素,但如果这个学生有好朋友的话,其被欺负的危险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学校、家庭或个人层面,都可通过帮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来减少或消除校园欺负,形成健康、和谐的同伴群体亚文化。以下介绍我们经过学校教育实践检验的、能有效改善同伴关系的课程。
建立关系课程。该课程分五个步骤:
第一步,开场热身活动“寻人信息卡”,引导学生讨论“大家愿意与什么样的人建立同伴关系”(第一课时独有的开场活动,后面的课时都从第二步开始)。
第二步,向学生展示具体的同伴交往情境。例如,“你刚进入新班级谁也不认识,你发现座位后面的同学课间活动时也独自坐在座位上”。
第三步,评估任务环境。引导学生就某具体情境分组讨论并解决以下问题:在此情境中应该确立怎样的社交目标;哪些是积极的社交目标;如何从社交情境、熟悉性、他人的年龄、性别、可能的想法等方面进行评估。
第四步,提出和筛选策略。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可接受性、可行性等标准尽可能多地提出策略并选出最合适的策略(不限于一种)。之后,由各组选出代表在全班报告本组讨论的情况,教师引导全班分析汇总各组提出的合适策略。
维持关系课程。该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同伴相处过程中,双方怎样才能维持良好的关系”,由此引入主题。
然后给学生提供维持关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情境。例如,“你回家路上和同学小林聊得高兴,就把小学时的糗事和他说了,还告诉他不要告诉别人,他答应了。
结果第二天,你就听见他在和别人说这件事(关于信任的问题)”;“你们四个朋友一直玩得挺好,一天A和B吵架了,A就跟你和C说不要理B,B也和你们说A不好,要是你们还和A玩,B就不和你们玩了(群体交往中的问题)”。
通过干预,学生从老师和同伴那里寻求帮助的愿望增加了,学校形成反欺负的风气,老师、家长、学生都了解了防范欺负和被欺负的策略,特别是被欺负者增强了信心,有了同伴的支持。
编辑:冀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