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新刊】看清华附小思考的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2015-07-14 窦桂梅 胡兰 人民教育
点击上方“人民教育”可订阅哦!


民小编说

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和谐、完整的人,必须指向人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追求完整的生活、完整的人生。


当今世界,各国教育部都在聚焦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年磨一剑,百年铸名校。清华附小作为百年老校明确提出了学生发展五大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1+X"课程设计。这些经验,接下来我们将一一呈现。
文/窦桂梅 胡兰(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为了给学生“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制定了《办学行动纲领》,开展了“1+X课程”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指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特别是去年年初,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后,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核心素养”在立德树人中的基础地位。因此,我们发动全体教职工,群策群力,认真学习,反复研究,制定了清华附小的学生发展“五大核心素养”,使我们的课程改革更加有“魂”,更加有“根”。


基于人的全面发展与历史传承的思考

一个人从出生成为家庭的一员,再到成为社会的一员,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一个大写的“人”,应该具有强健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应该有自我认知和学习的能力,还应该能够理解他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中,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校为其确定怎样的发展目标,提供怎样的“营养”和帮助,与学生的当下乃至今后的发展关系极大。

过去那种知识本位,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和谐、完整的人,必须指向人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追求完整的生活、完整的人生,要在一个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中,在一个“不偏重知识”“不唯能力”且“情感态度不缺失”的学校环境中实现生命成长。

清华附小是一所有百年文化积淀的老校、名校。“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无数先辈的所言所行昭示我们:选择清华,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依据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我们将“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立为校训。



如何“立人”,怎样“成志”?早在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就指出“培养人要从小学做起”,之后周诒春校长又提出“完全人格教育”。在经历岁月的更迭之后,我们把“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确定为办学使命。

如何在守正中传承、传承中创新呢站在百年历史的征程上,我们认为,对人的塑造还应该传承“完整人格”的思想;而完整人格应该既有聪慧的头脑又有高尚的品格,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国际视野,应该是健康、阳光、乐学的现代的人格形象。

如今,为顺应国际教育的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国家将全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的素质教育,转向了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国际发展趋势密切相连的核心素养提升。这既是国家人才战略发展的需要,又是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在构建“1+X”课程时,力图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融入其中。

清华附小学生发展的五大核心素养


我们在认真总结清华附小100年来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初步拟定了清华附小学生发展的“五大核心素养”。


1.身体健康
“身心健康”源于原清华附小校董马约翰先生身体力行,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精神,这里指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清华附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达到身体发育良好,视力达标,体态匀称,体质强健。每个学生至少要有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有较强的身体活动及协调能力、疾病抵抗能力,面对危险逃生自救的能力。
要热爱生活,自信向上,悦纳自己;学会微笑、感谢与赞美,尊敬师长,友善乐群,乐于助人;要学会情绪管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拥有朝气蓬勃的“精气神”。

2.成志于学
“成志于学”源于清华附小前身“成志学校”的校名,取义于清华附小 “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校训。这里指学生永远葆有积极的学习状态。志存高远,通过学习成长、成人,努力成才,成就未来事业。
清华附小学生应当学而不厌,拥有扎实的基础、广泛的兴趣进而形成志趣。要增强学习内驱力,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能自主学习,又能与人合作,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究,并能够把学习所得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3.天下情怀
“天下情怀”源于清华大学“厚德载物”“中西合璧”的办学思想及清华附小百年来一直坚持的公益情怀。这里指我们的教育要使学生扎中华根,铸民族魂,做具有国际视野、天下情怀的现代中国人
清华附小学生应自尊自重,自立自强,拥有爱家人、爱家乡、爱集体、爱人民、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要有为社会服务和奉献的公益精神;要有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要有较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理解、尊重、包容多元文化,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平等交流,友善相处和交往。

4.审美雅趣
“审美雅趣”源于清华大学四大国学导师“至真、至美、至情”的美学境界。这里指学生应该具备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美的能力

清华附小学生应向往与追求美好形象和美好事物,学会感知美,善于发现美、体验美、理解美,在对生活、自然、科学、艺术的欣赏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此基础上传播美、发展美、创造美,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和审美品质,进而做到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

5.学会改变
“学会改变”源于清华大学“人文日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念。这里指学生主动适应、超越自我、勇于创新

清华附小学生应具有敏锐的环境感知能力和信息捕捉能力,面对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和生活,能够悦纳,学会适应,顺应发展,不断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实现自我超越。要勇于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并发展积极的人生态度,敢于实践,动手动脑,大胆尝试,不怕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周边的人和事,传递正能量。还应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具有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清华附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外显为“健康、阳光、乐学”的样态,通过学校课程、教育教学、管理、校园文化等工作以及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杂志2015年第13期

插图来源:清华附小学生作品

责任编辑:施久铭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我的理想学校”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