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弹性放学,能多方共赢吗? | 周六茶话会

2017-03-18 人民教育




上周我们的话题是你怎么看“弹性放学时间”?」,随着“弹性放学时间”试点工作的开展, 关于“弹性放学时间”可能引起的问题以及它是否能真正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引起了家长们和老师们的热议,这一次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关于“弹性放学时间”,你都担心些什么?


上周话题


你怎么看“弹性放学时间”



@萧萧 

我们这里是农村,学校大多四点多放学。有些孩子离家比较远,而且要步行回家,离家近的约半小时到家,离家远的需近一小时。夏天好说,回家天色尚早,但是冬季,许多孩子回家天已经完全黑了,而且有些老师住在县城,放学需要回家照顾孩子,回去天也已经黑了,早上又要很早起来到学校。所以说下午四点放学已经算迟的了,农村教学真心不易!


@夏玉珍

在我们乡村没“弹性放学时间”这一说,老师得听家长的,家长什么时间来接,老师就要在家长来接之前管好孩子。有的家长忘记了还要打电话给家长,有时家长一个 “忙”字,还得老师把孩子送回家。乡村老师习惯了无怨无悔,一天忙到晚没什么空当,也就不在乎放学后的那点时间了。


「小编插嘴」

城乡教育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存在不同的差异,施行“弹性放学时间”也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


@半闲真人 

面对“在校时间不超过六小时”的规定,早早放学的孩子成了“漂泊”一族。因为下午放学的时间,工人正在做工,农民正在种田,学生的大把时间被白白浪费,于是电子游戏厅成了首选,放学后的安全成了硬伤,家庭作业的质量不佳,学生的教育出现“空白期”。而“弹性放学”可以把这段时间有效利用起来,进行社会综合实践,进行学生个性培养,进行学生兴趣发展培养,进行家庭作业辅导,进行体育运动训练,等等,这对学生的培养是利大于弊的,也是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行者无疆 

弹性放学时间有效地解放了家长,使他们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增加了社会效益,并且这也是对老师和学校的一次挑战!如何让不同知识接受水平、不同时间基础上的每个学生“”得饱、“吃”得好?这是一个有待于研发的课题!


@金红接

弹性放学时间,其实早期厂办学校就有这一规定。早上在工人上班前四十分钟安排值班领导、教师到校,学校早读一般早于周边学校15分钟,下午放学同样推迟半小时,最后半小时主要是学生活动,如下棋,跳绳,球类等活动。当然这期间家长可以接孩子回家。这些工作因在工厂属于后勤保障,延迟放学产生的工作属于教师的合理工作范畴。


@王从斌

把弹性放学这件好事做好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弹性放学必须坚持公益的原则。之所以要实行弹性放学的制度,就是为了减轻家长在时间和金钱上的负担。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对实行弹性放学的学校给予财政补贴的制度,一方面用来支出实行弹性放学的学校因为推迟放学而带来的相关费用,另一方面对留校值班管理的教师给予适当的补贴,当然还可以对当天轮值的教师实行弹性工时制度,让值班的教师可以晚来晚走。


弹性放学必须坚持公开的原则。弹性放学并非适合所有的学校,也并非是所有家长的需要。哪些学校的哪些家长需要弹性放学应该事先公开征求学校、班主任、教师和家长的意见。


特别关键的是学校要向家长公开学生实行弹性放学后的安全管理措施、留校的学生活动安排、人员的交接等相关制度,以供家长选择、考虑并做出自家的孩子是否留校的决定。


弹性放学必须坚持公诺的原则。弹性放学涉及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班主任、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要把弹性放学这个好事做好,需要链条上的每一环都尽职尽责。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到管理的责任、家长不能把孩子扔给学校、学校要对家长、对学生、对上级负责、班主任要配合管理老师做好本班学生的教育工作、值班教师要尽职尽责服务好留校学生、学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安排和值班教师的管理。在我国依法治国和建立信用体系的思路下,应该让相关部门和涉及到的人都公开承诺,明确责任。


(以上为上期「周五茶话」精选留言,有删改)

(请以上精选留言作者联系微信后台,我们将免费为您送出一本《人民教育》杂志。)


实行“弹性放学时间”就必然要考虑到课后服务改革,我们的目的是方便家长、为学生服务,但也不能把这个担子一股脑地推给老师。所以,课后服务政策调整过程中,规避服务与补课界限不清、提防课后自主异化为学校做主、避免公共服务初衷被消解或扭曲、保障教师的补贴到位,很有必要。

课后服务改革应追求多赢结果


课后服务政策调整,仅仅靠立规矩还不够,还必须做好配套能力建设。应追求多赢,不能把一方的受益建立在另一方的受损上。 


孩子下午三四点钟就放学了,家长没办法按时去接,长期为此揪心挠头。为解决这一现实困难,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同时强调,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3月7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讨论时也表示,为此将考虑实行弹性放学时间。


相比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托管班,让中小学校主动承担课后服务责任,或许更能让家长放心。然而,把课后托管的责任放到学校,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防止变相“补课”,其次是如何厘清学校的责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过去几年间,包括南京、北京、长春、上海、成都、青岛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已经开始了弹性离校的试点工作,通过把少年宫的活动搬入学校和课后一小时“课外活动计划”“家委会托管工作”等多种形式,探索课后服务的具体实施路径,切实解决学生放学照顾的难题,解了家长的燃眉之急,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好评。但如何确保政策落实不走形,还是让教育主管部门颇费脑筋。


尽管国家和相关部门三令五申,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但在当下补课还是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或明或暗的补习班许多都得到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在此前的试点中,如何对教师的额外劳动合理给予补贴,是一个尚未完全破解的难题。《意见》提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这一办法在实践中能不能立得住,还要看具体议价过程的合理性及当地政府的补贴能力。


可见,在这一课后服务政策即将在全国范围普遍推行之际,提前规避服务与补课界限不清、提防课后自主异化为学校做主,避免公共服务的初衷被消解或扭曲,并非多虑。事实上,这样的利益调整,仅仅靠立规矩还不够,还必须做好配套能力建设,应追求多赢,不能把一方的受益建立在另一方的受损上,否则就很难形成课后服务工作的合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推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教师是最关键的角色。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对政策不变形、不走样的落实,不可或缺。确保补贴合理到位很重要,从制度上树立对教师劳动的尊重和信任,同样重要。


从深层次看,落实好这一政策,还要完成教育从管理向治理的观念转型。这件事,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保证投入、建章立制、督查考核、责任追究、规范管理,顶层设计要做好;合理完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要求,区分好集中学习与课后服务的界定标准,政府部门也责无旁贷。


同时要意识到,没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只是政府一头热,这件事很难办好。政府不缺位也不越位,促成共同参与、多元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多方共赢,让家长不再为接送孩子而发愁,教师不为额外加班而焦虑,而学校也能用最大的善意去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


(文章摘自新华网发展论坛)








近期,关于教师惩戒权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办法》一出,引发了多方热议。适当惩戒不等于体罚,那么该如何把握好尺度?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意识到“棍棒教育”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用体罚的方式惩戒犯错学生的现象越来越少。可是有些时候我们也会发现,没有了惩罚手段的约束,学生似乎越来越难管。惩戒权是不是必需的?惩戒是否一定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教师应如何使用惩戒权,使用中需要注意什么?除了惩戒,还有哪些好的教育方法?


本周话题

 

关于教师惩戒权的那些事



加入「茶话会」


在后台直接回复「茶话会+你的回答」

 


推荐话题


后台留言

「推荐话题+你想推荐给我们的话题」

 


有其他问题也可以点击文章右下角「写留言」留言给我们。


下周,我们再见。



微信编辑 | 宋晨曦

儿时的安全感如何影响你的一生?

杜威的16句教育名言(送给每一位教师)

上海市西中学校长董君武:尊重无差别的劳动,缓解中国教育焦虑

为这位给家长带来“麻烦”的校长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