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学生学习方式的偏好有多重要?看看北京中学的经验
民小编说
“走班制”不是依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或学习内容的深浅来分类,而是根据学生学习方式的偏好来确定。
北京中学的“走班制”及综合性学习打破了学生“齐步走”的学习机制,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具体是怎么做的呢?快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系统工程。育人模式改革,学校不仅要在“学什么”上做文章,还要在“怎么学”上下功夫。自2013年9月成立以来,北京中学积极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选班、走班如何与个性化学习更贴合?
当下的课堂学习,学生相互等待的现象很普遍。“齐步走”的机制,让学生很多时间都是在等待中浪费掉的,课堂学习效益堪忧。同时,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学习风格是有差异的,而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却经常被要求以统一的方式去学习,学习效果也很受影响。如何解放学生,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最适合的进度去学习,是学校需要关注与改进的。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采用了“走班学习”的机制,但我们的走班不是依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或学习内容的深浅来分类的,而是根据学生学习方式的偏好来确定。每门学科的学习分为自修、研修、导修、讲修四种类型。
自修班,主要是以学生自修为主,教师教的成分很少;研修班,教师教的成分相对多一点,但也是以学生之间的相互研讨为主;导修班,教师教的成分更大一些;讲修班,教师教的成分大于学生自修成分。学生自主选择进入哪种类型的班级进行学习。在推进依据学习方式不同而进行的个性化学习中,我们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问题:
选班是“发现”自我的过程
在自修、研修、导修、讲修四种类型中,学生自主确定究竟选择哪种类型进行学科学习。但在选择正式确定之前,需要教师及家长的指导。
首先,学校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思维方式进行跟踪调查与数据分析,将调查分析结果提供给学生及家长参考,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指导学生更好地发现、认识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风格;同时,学校给予学生一定的“试学”过程,让学生在不同类型的课堂进行学习,在实际的体验比较中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学习类型。当然,即使在选择正式确定后,学生发现这种类型的学习并不适合自己,还是可以调换的。这样,让喜欢自学的学生在一起自学,喜欢听讲的学生在一起听讲,而不是让成绩好的在一起,成绩差的在一起。
二
个性化学习呼唤个性化教学
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是不一样的。有些教师更喜欢给学生讲,而有些教师更喜欢让学生讲,很难说哪种风格的教学效果更好些。硬是让教师们采用自己不擅长的风格去教学,也达不到好的效果。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让教师们选择采用哪种类型的教学。
但不管是自修、研修、导修、讲修,教师的作用应更多地体现在“信任、发现、支持、引导”上,都需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只不过启发引导的方式不一样。比如,对于自修班的学生,如果选择的是语文、数学学科自修,在上语文、数学课时,他们就直接进图书馆或自修室进行自修,没有教师给他们上课。那么,教师在其中起什么作用呢?自修班教师的职责主要体现在:
与每个学生一起确定个性化学习目标与计划。指导好每个孩子分析自己的学习基础,并以月为单位,制定好自己的月学习目标。自修班学生每月的学习任务、进度、内容都是不一样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的,任务明确并量化,每位学生都与教师签订“当月学习协议”。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制订自己的月学习计划,比如一个月共有20节数学课,这20节数学课分别要学习什么内容、完成哪些任务,在上月底就要确定好。
在学习困难处提供支持,并将学习引向深入。如同爬山,很可能有人会在某处爬不上去,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提供支持。这种支持不一定是用手直接拉一把,而是研发一些支撑性工具。在学生需要时,他们会想到运用这些工具。这些支撑性工具,我们更多的是以微视频、微课程方式提供。教师会预判学生在哪些知识点的学习上出现困难,提前录制好微视频放在学校的学习资源库。
当学生自修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在学习资源库中找到他们需要的帮助,教师们也会通过后台记录适时掌握学生在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的情况。同时,爬山过程中可能会遇见一些洞口,但没人引导,学生可能欣赏不了“山洞”里美妙的风景。让学生的自修走向深入,教师还需要做好引导工作。通过大课讲座、个别辅导、线上交流等形式,让学生能够进行深度学习。
进行学习的个性化评估与指导。根据每个学生情况(学习基础、任务、目标等),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与效果,指导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方法。对于一些需要加强的知识学习或能力提升,再给予一些特殊的指导。
三
多媒体手段同个性化学习内容有机融合
无论是自修、研修,还是导修、讲修,我们都会充分运用多媒体,以突破时空的界限,促进学生自由自主的学习。
一是不定期建立虚拟课堂,比如某个时段,由教师(或学生)发起,大家在微信群(学习社区)讨论某部小说的人物性格特征,学生自愿选择是否参与讨论,但讨论过程每位学生都能看见,这样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课堂学习无处不在。即使是节假日时间,课堂学习随时都可以发生;
二是网上答疑辅导,以前一道题教师往往要与10多个学生分别讲一遍,而现在是一道题在网上讲一遍,每个学生都能听到,很多时候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同学之间的讨论就把问题解决了;
三是学习资源分享,我们鼓励学生制作一些学习的电子资料放到网上,同学都能共享。比如,学习《史记》时,每个学生用最美的声音读其中的一篇,录制到网上,大家就都能“听史记”了。
学习方式改变背后是思维方式的转向
世界是充满联系的,而学习却经常是孤立的。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他们学思结合,需要让学生在联系中学习。尤其是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让学生学会在大量繁杂的信息中找到相互关联的信息点,并建立起知识的结构以及与世界联接的意义,更显重要。
先见森林,再见树木
以往的学习,很多时候要等到教师走进课堂开始讲课,学生才知道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至于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内容,这个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有什么关系,它处于知识体系中的什么位置,学生并不知道,也不关注。这样的学习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教改实践中,我们积极地改变这种状况,努力在学科教学中做到整体入手。在学习一个知识点之前,先让学生明白这个知识点是在哪个知识体系与结构中,在哪个环节点上,给学生一个整体观念,“先见森林,再见树木”;确定相关。在一个体系中,搞清楚这个知识点与哪些知识点有关联,建立起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理解反思。
深入学习理解这个知识点,以及与其他相关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结构。注重“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并学会建立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连接,不断予以结构化与体系化。在很多学科学习中,学生们都画出了大量的形式各异的知识结构图。
二
在广泛联系与比较中学习
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在广泛的联系与比较中学习,不断提升他们思维的高度,扩展思维的“视野”。
在教学中运用多版本教材。比如语文教学采用主题教学的形式,在探讨某一主题时,教师会引导学生从多个版本教材里(包括其他资料与书籍)将表现这一主题的文章找出来进行泛读,并推荐几篇精读,从相同主题中比较出思想与方法的不同,从不同写作形式中提炼出相同的元素,这样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不仅仅是过去的“仰视”,也有一定的“俯视”,在“俯仰”之间,学生的思想会产生一定的高度与广度,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在教学中注重引发广泛联想。比如地理课讨论气候时,学生们会联想到气候与生活、气候与性格、气候与饮食、气候与长相、气候与智商等话题,大家分工进行这些小课题研究,并到课堂上进行分享,从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就能引发对世界更广泛的认识。
三
探索跨学科综合性学习
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是一个课改热点,也是一个课改难题。如将道德与法治(思品)、历史、地理综合在一起上,为防止成为“大拼盘”,就必须找到一些能支撑它们的内容载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地寻找与开发跨学科学习载体。比如“家庭迁移图”的研究。
在北京读书的中小学生,很多人的父辈、爷辈或者更上辈分的人,是从北京以外的地区迁移过来的,家庭都有着一定的迁移史,有的老家是从山东搬往东北又迁到北京,有的老家是从某省搬到新疆又来到北京等等,每个孩子将自己的家庭迁移图画出来,然后绘制到一张班级家庭迁移图上。学生讲述伴随着家庭迁移发生在自己家族身上的故事,“闯关东”“支边”等这些涉及政治、历史、地理等综合性知识的话题都会被引申出来,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案例。
我们还积极开展了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实践活动。比如中英文双语阅读同本书的系列活动,学生阅读名著的同时阅读翻译版(中文版或英文版),在相互比照中总结分享其中文化的差异。我们通过STEM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领域的知识综合到一起,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开设CAME课程,将艺术、信息技术、工程等知识进行融合,让学生跨越知识的边界,综合性运用知识。
素养积淀呼唤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方式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当下的中小学生学习方式还显单一,在知中求知多,在行中求知少。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中学、在做中学,达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这里的“做”,不仅仅是动动手,更多的是实践、是研究、是创造。
在“教”中学
我们鼓励教师们尽可能让学生“在教中学”。走进我们的课堂,绝大部分时间看到的是学生站在讲台上交流与分享,学生与教师在其中都尝到了很足的“甜头”。为提高学生们“教”的效益,教师们会注意以下几个环节:提前确认好任务。
一般会提前一周由学生领好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分工负责,要求制作好讲解的PPT;安排几个小组讲解相同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输出信息与接收信息;学生是小组集体上台,分工讲解,讲解后其他小组要与其互动、质疑与评价;教师不是评判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
二
在“做”中学
有些知识的学习,不需要多讲,让学生动手做一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远比听一遍要深刻得多。比如,数学课让学生用材料直接做几何图形,地理课让学生用橡皮泥做中国的地形地貌,生物课让学生做各种生物模型,物理化学课让学生直接做各种实验等等。
学生动手做,不能总是执行教师的指示,而是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如何做到这一点?学校关键要提供:(1)动手的条件。在教室、实验室、走廊、校园角落等地方,多放置一些学生日常动手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学生想动手时会很方便,而实际上爱动手是学生的天性。衡量一所学校是否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看这所学校有多少学材在方便学习者使用;(2)作品的展示。在校园设置各种展示柜、展示台,让学生将动手制作的作品摆放出来供大家交流,自愿展示,让学生产生一种对自己成果的喜悦感。走进北京中学,校园里处处都有学生动手制作的作品,在这种环境与氛围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用动手做的方式来学习。
三
在“创”中学
我们既要解决传承的问题,又要解决创造的问题。但很多时候会发现,学生随着知识的增多反而创造力在下降。我们指望学生在传承后再去创造,往往效果不佳。是否可以让学生在创造中传承,用创造的方式学习呢?北京中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比如语文学习,尝试以写促学、以写促读。要学习诗歌吗?自己写写诗歌,从仿写到创作,只有用心去写诗,才会真正体会到好诗的魅力。学习文言文、散文、小说都是如此。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创建个人微信公众号,将自己的创作发布到微信上与好友分享。数学学科,积极开展数学建模活动。英语学科,鼓励学生进行各种英语报刊创作、英语配音活动。信息学科组织学生开展编程大赛。艺术学科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创编的话剧演出。美术学科以设计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建筑设计、电影设计、服饰设计、动漫设计等创作型学习。每门学科都会开展以产品为导向的创造性学习竞赛或展示活动,学生创造的火花被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就会高涨。
四
在“研”中学
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也是学校积极探索的一项内容。主要加强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让学生在活动的策划中学习,每项活动的开展都由参与的学生自己撰写活动策划方案进行投标竞标,并接受公开答辩质询。学生完成策划方案并通过答辩,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全面而深刻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课题的研究中学习。
每个学生都需要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并经历开题、研究、结题过程,人人需要撰写研究报告,学生在其中学会了科学研究方法,提升了学习与研究能力。学校积极支持学生科研小组到大社会、大自然去开展科学考察活动,积极支持学生走进高端实验室、走近科学家身边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很多小组几乎每周都有外出活动,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
五
在“行”中学
打破校园围墙的边界,建设蓝天下的课堂,让学生在行走中学习,是北京中学学生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博物馆课程”,引导学生走进北京各大博物馆,与博物馆对话;每学期开展“自然大课堂活动”,组织学生露营、攀岩、篝火、越野,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学习与研究;每学期开展“中华文化寻根之旅活动”,3年多来,全体学生体验过秦岭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江南文化、徽州文化、巴蜀文化和敦煌文化,学生在游历的过程中开展了各种课题研究,写出了大量的研究报告与诗歌散文;每学期开展“世界大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到世界名校进行访学,在文化的比较中让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为浓厚的家国情怀。
(作者系北京中学校长、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杂志2017年第6期,标题有改动。
责任编辑 | 施久铭
微信编辑 | 杭金亮
推荐阅读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合作请联系9053668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