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谢维和:受教育,首先要不断地修炼自己

2017-06-06 谢维和 人民教育

民小编说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该如何切实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呢?为了系统思考和分析这个问题,《人民教育》杂志已经连续刊发了谢维和教授的四篇文章:

谢维和:陶行知先生留下的“作业”

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学习成绩好,主要的秘密是这个……

谢维和:德育搞不好,就是教育最大的失败

谢维和:中小学德育究竟应该是公德优先,还是私德优先呢?

谢教授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德育工作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对于在实践过程中如何落实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今天继续为大家推送“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研究之五——学以为己的德育传统”,谢维和教授认为“学以为己”并不否定学习与德育的社会责任,而是强调两者的一致性,并且认为这种一致性的基础和出发点正是个人的修行与道德修养。




1

“学以为己”的中国德育思想传统

私德的培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出“学以为己”的中国教育思想传统,也是中国传统德育理论一个十分鲜明的特色。


“学以为己”出自《论语·宪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它的基本含义是,学习必须以自己本身的道德修养作为目的,通过学习与修养,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品格和德性。它反对一种外在的、功利主义的学习目的,倡导和体现出一种内在的学习目的。对此,荀子在《劝学篇》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解释。


他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馈献之物)”。他还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历代学者都十分推崇这个观点,也对此有进一步的阐释。


例如,《太平御览》中记载墨子所言:“古之学者得一善言以附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后汉·桓荣传》道:“为人者凭誉以显扬,为己者因心以会道”;《颜氏家训·勉学篇》则更加清楚地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等等。


这种“学以为己”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一个十分基本的理念。它至少包括了两重含义:


第一,它强调道德修养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领会和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弥补自身的某些不足,进而不断完善自我,再由内而外地进行。所谓的“内圣外王”也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这种“学以为己”一定是身体力行的,即必须把学到的东西贯彻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中,而不能仅仅是作为显摆自己或者换取名利的资本。换句话说,“为己”本身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而且应该是一种实践的原则。


必须进一步说明的是,“学以为己”的思想并不否定学习和德育的社会责任,而是强调两者的一致性,并且认为这种一致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个人的修行与道德修养。在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个人的修行本身具有内在的公共性,也就是国家和社会的目的所在。



正如《礼记·大学》中所说的那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孔子的学生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孔子曰“修己以敬”,进而曰“修己以安人”,又进而曰“修己安百姓”。什么叫“敬”呢?敬就是能够对自己有约束,不断自我修养,其实教育的最大收获就是要自己不断地修炼自己。


2

“学以为己”就是从修养自身做起

“学以为己”的德育思想与理念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传统。曾经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一文中非常清楚地说道:“孔子于《论语·宪问》曰,古之学者为己。而病今之学者舍己以从人。”他所讲的“病”,就是批评的意思。“


“今日学者舍己以从人”的意思是现在有些学者的学习首先不是为了加强自身的修养,而是为了取得某种功利性的效益,因此迎合某些外在的需求。在孔子看来,古代的学者通过学习修养自己,反思自己,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做人的水平。


而当时某些学者不是这样的,学知识不是为自我修养,而是去讨得别人的欢心,得到某种外在的奖励和回报。梅贻琦先生说:“曰安人、安百姓者,则又明示修己为始阶。”就是说要为他人、为社会、为老百姓提供很好的服务,首先要以修己为第一个台阶。


他还说:“(修己)本身不为目的,其归宿、其最大之效用,为众人与社会之福利,此则较之希腊人之人生哲学又若更进一步,不仅以一己理智方面之修明为已足也。”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的教育传统与西方不同的特色之处。苏格拉底说的是“认识”我自己,而中国哲学强调“修养”我自己。


“认识”与“修养”的境界当然不一样,中国教育讲的是基于认识之上的一种道德的修养,一种道德的实践。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说,学子自身之修养是中国教育思想中最基本的部分,是儒家哲学之重心所寄,也是“今日大学生之生活中最感缺乏之一事”。这种缺乏又何止于大学生呢?



重视和强调个人修养的理念不仅是中国文化和德育的传统与特色,也得到了西方文化的认同。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闻名遐迩的墓碑。从外表上看,它与其他墓碑没有什么区别,相比地下室里那些质地上乘、做工优良的20多位英国国王墓碑,以及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名人的墓碑,它甚至显得微不足道。


而且,这块墓碑上没有墓主的介绍文字,甚至没有姓名,没有生卒年月。但就是这样一块墓碑,却吸引了诸多造访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旅人,他们在拜谒那些曾经显赫一世的英国国王们以及世界名人们的墓碑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这块普通的墓碑,而且都被这块墓碑深深地震撼着,准确地说,他们是被这块墓碑上的碑文深深地震撼着: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据说这块墓碑还有许多故事,有些著名的世界性人物也曾经为它所影响。其主要精神与“学以为己”如出一辙,就是从自身做起。


3

“学以为己”的德育传统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中

“学以为己”的德育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要求一种学科学习与自我修养相结合的教学机制,在不同科目的学习中贯穿与体现学生自我修养的取向,包括在学习内容中提供个人修养的空间,在学习评价中形成自我修养的要求,以及在学习方法中涵盖自我修养的途径,等等。


换句话说,这种“学以为己”的德育传统不仅仅是德育本身的问题,而且是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它的具体实现路径则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导学生把认识外部世界与认识自己结合起来,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结合起来。



更加重要的是,它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学校育人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氛围与空间,在学校管理体系方面形成了一种新的挑战与要求,也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调与统一构成了一种新的更加综合的平台。


总之,“学以为己”的德育传统正是立德树人逻辑与实践的历史和文化基础,是中小学深化改革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以及推进基础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显然,“立德树人”具有严密的逻辑依据和历史基础,同时,它也体现了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现实的教育需求。如何从中小学现实教育的改革实践中说明“立德树人”的这种意义与价值呢?这是需要继续深入说明的问题。(未完待续)


(作者系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教授)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杂志2017年第11期,原标题为《学以为己的德育传统——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研究之五》

责任编辑 | 余慧娟  邢  星

微信编辑 | 杭金亮


推荐阅读

学校党建:把嘴和脚的距离尽量缩短 | 红色气质①

我的孩子,你还好吗? | 周六茶话会

儿童节只有一天,但是这些值得一辈子思考的“教育经”每天都要看

上课时间有长有短,课时重组为哪般?秘密在这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合作请联系90536687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