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老师学会的东西 | 故事
民小编说
很多老师都是在自己最年轻的时光走进了“教师”这个职业,慢慢地爱上这个职业,虽然有焦虑,有疲倦,有沮丧,但大多时候,当走进教室时,当站在讲台上时,当和那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相遇时,那个充满热情、活力的老师又回来了……
虽然老师是传道受业解惑者,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在教给学生各种知识、情感、价值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心这个问题:“教师”这个职业赋予了我们什么?当老师,我学到了什么东西?
大家都知道,教师的工作是培养学生。但不要忘了,教师这个职业也会培养老师。这个“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贯穿在整个职业生涯里。我常听许多年轻教师面对学生的调皮捣蛋,怒声说:“换在以前,我早就收拾你了……”以前,我也是如此。但现在的我不再这样了,变得温和理智了。
随着时日推进,年华流逝,经了无数教育的坎坷,看见无数教育的“山水”,我在思考,我从这个职业里究竟学会了什么?
学会了做一个“好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样的话谁都知道,谁都会说,可要化为信念、化为行动、化为深入骨髓的教养,那就不容易了。它需要无数的细节来支撑,需要反思、需要在教书育人这条路上,跌倒了又爬起来,爬起来又跌到,反复之复,吃一堑,长一智,吃十堑,长十智,然后逐渐逐渐懂得。
你对学生好,学生才可能对你好,好是相互的。好,不是空泛的概念,指具体的细节,指可触可感的人事。我感冒了,忘了带纸巾。一个女生忽闪着眼睛,伸出手示意我看教桌的抽屉。原来她已经发现老师要用纸,趁着下课休息,偷偷在我抽屉里塞了一包。瞬间,我内心深处温软的地方被击中。一位学生带着饼干到学校,小包装那种,并不多,可她总要羞涩地送给老师一片两片,经常这样。事情虽不大,但我却看见了孩子那颗善良的心。
在漫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学会了爱。一天又一天,爱就成了我的职业标志,成了我的人品特征。迁延到家庭里,妻子会说,“你这个人性格好”;孩子会说,“我爸脾气好”。迁延到社会上,处人对事,别人会说,“李老师是个好人”。但我心里明白,这一美德,是从教师这个职业里学来的。
学会了等待
是草都要绿,是花都要开。只是,不同的花开放的季节不同。眼前坐着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个性差异很大,智力发展差异也不小,他们都是即将开放的花朵。我希望上天能借我一双慧眼,把他们什么时候开花看个真真切切、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但是不可能。
有一个学生记忆力不好,但是特别有毅力,人一能之,他十能之,别人五遍背诵,他读二十遍背诵。最后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地考上大学了。反倒是有些聪明绝顶的学生,他们自恃上天给了自己一个好用的脑子,吃不得苦、舍不得累,到头来聪明反被聪明误。我教书四十余年,这样的学生看见太多了。
我懂得等待,我学会了等待。只要孩子还在努力着、奋斗着,老师就没有理由对他失望。老师最忌恨的是懒惰,或是在懒惰中堕落,却从不忌恨笨拙,反是特别欣赏那些在坎坷的路上,仍然慢慢向前走去的人。
学会了尊重
我是个有个性的人,年轻时候,出于简单朴素的心理——我是要你好,我是为你好,也做过一些糊涂事。譬如罚学生站在教室里反思——因为你违反纪律、因为你不听老师的话、因为你不好好学习;罚学生去扫厕所——让你吸取教训,让你不再干那些乱七八糟、损人利己的坏事;在学生手臂上写粉笔字作记号——不准到河塘里洗澡,担心发生溺水事件……
从事教育工作时间长了,观察、经历、教训、反思、认识,逐渐品味出“尊重”两个字的意味,逐渐掂量出“尊重”两个字的分量。学生虽是小孩,但他和老师、和成人一样具有人格尊严。尊严是无价的,不容随便侮辱。以人为本,其重要含义就是要把人真正当作人来看待,来尊重。为人师表,有辱学生人格尊严的事不能做,有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话不能说。虽然职业赋予我们教育学生的权力,但得清醒意识到,权力是把双刃剑,既能斩断恶的须藤,也能伤及生命元气。权为教育所用,但要慎用;利为学生谋,却需多谋。尊重学生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是有话好好说, 第二是有理好好讲。
学会了宽容
假设一班学生30人,其中五分之一有不良行为习惯(其实在小学阶段,远不止这个数字。)这些不良习惯叠加起来,展示在老师面前,就会让你目瞪口呆、焦头烂额、疲于奔命。和学生的坏毛病较量多了,逐渐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大事不糊涂,小事就糊涂一些,抓大放小。事实上,孩子都有自我矫治的能力。他们犯的错误,很多不是故意,而是人生经验缺乏造成的。如果做老师的什么都认真,什么都要一查到底,什么都要有个交代,最后只能是苦了自己、累了自己、烦了自己,还让学生讨厌。
宽容是一种信任,学生知道自己错了,老师要相信学生会改正。宽容是设身处地为学生长远利益着想。人在童年的时候都会干傻事,让孩子像成人那样正确,就不叫童年,就不叫小学生。这个年岁干傻事上帝都会原谅的。我们长大了,当了老师,扮演引路人、指导者的角色,多么威严和高尚。可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让自己再回到童年,又能比孩子们高明多少?一样的顽皮,一样的捣蛋、一样的犯错误、一样的被老师批评教育、一样的劣迹斑斑。当这样想过以后,我学会了宽容学生。
学会 了商量
当老师最容易产生一种错觉:教室是我的地盘,我大我为王,我说了算。学生打人骂人,你给我站上来反思;课堂上捣乱,你给我滚出去;在校外干了坏事被人告到老师这里,请家长来;一周在学校量化中扣分太多,你们干什么的,大发雷霆……人治终不是长治久安办法,还是制度管理可靠些。制定班规班约来引导学生、来约束学生。有事和学生商量,商量教育上的事,商量学习上的事、商量违反纪律怎样处理的事。
“近来,有同学没按照学校规定戴红领巾、穿校服上学,进门出门没有刷卡。大家看看怎样来处理?”A学生发表意见:“不刷卡的就把他的卡给没收了,让她反思,改正了再将卡还给他……”C学生说:“做广播操的时候,把不戴红领巾和不穿校服的同学,请到台子上去站着曝光……”
“同学们说的都有自己的道理。老师的意见是重在教育,犯第一次给他提个醒,原谅他;犯第二次,再原谅他;到第三次,屡教不改,影响班集体荣誉,那就不行了……我们的教育是转变人,使人一天天改正错误,变得好起来,不搞一棍子打趴在地。大家同意吗?”“同意!”学生们异口同声。
学会了创新
怎么带好一个班级,教好学生,以前我并没有清晰的思路,瞎摸乱撞。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终于发现真理,并开始坚持真理。学生是千变万化的人,教育做不到以不变应万变。天变,道亦变,天是什么?是我教的那群孩子们。我逐渐在教室里“变”出比较合适的、比较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相约相携,共同经历,共同演进。这种思考和创新会使老师感觉更好教些,使学生感觉学得更好些,生出和谐、生出美好。这个“变”,就是我的工作创新。
要带领几十童稚未开的小学生,达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不是容易的事情。往往是这件事才处理好,另一件又找上门来,教师天天陷在事务里,影响教学。我遇到过、经历过、苦闷过。发现问题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学生不听话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太少;学生爱找茬,是他们过剩精力没有找到发泄的渠道。
我在班上组织各种社团,开展社团活动。读书会,每天要求学生读10页自己喜欢的书,写出不少于五行的读书笔记,每两个星期开一次读书汇报会;体育组,把一群热爱体育的同学组织起来,踢足球、打篮球、跑步……用运动来迎接一天的到来;人文讲座,定期举办,老师主讲,同学们来听,从三皇五帝讲起,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一讲接着一讲,带领学生徜徉在历史的长廊里。逐渐地,班级好管理了,学生变得听话了。你不断教学生做好事,他们就不再做不好的事了。
学会了阅读
是什么把让一位教师充盈而美好?短期看是学历,长远看是阅读。我小学时代就培养起了比较好的阅读习惯,路见一张旧报纸,也会捡起来看看。等到教书育人的时候,就怕落在学生后面,就怕没有学问,愧对了“教师”两个字。
在“教师”两个字的催促下,我一天一天地读书,一年一年地读书,不知不觉就读到老之将至,不知不觉就把自己读到书生那个行列里去、读到特级教师那个行列里去、读到教育专家那个行列里去。阅读促进了我的精神发育,阅读使我既活在现在又活在过去,使我既活在中国又活在外国,使我得以攀上知识的山峰,看见无限风光,也看见无限悲凉。
如果没有阅读,我的视野将走不出石洞小学,走不出这个有八百户人家的红土高原小村庄,我也做不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我用阅读来拯救自己、造就自己。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本不会教书,是阅读使我变得比较会教书了,比较会做教育了;是阅读使我有了自己的认识观点和独立思想,让我知道了教育的是是什么、非是什么、规律是什么、学生是什么;是阅读,让我明白了我的教育教学要到哪里去。
学会了写作
我热爱写作,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一个人的涂鸦,日后的教育写作,只是文学创作的换笔和继续。但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是教育写作。如果抛开兴趣爱好,我问过自己,一个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写作?这究竟是一种必然还是偶然?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种必然。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那就不要犹豫,拿起笔写作吧;如果你想认识教育规律、把握教育规律,在这条路上走得更顺畅些、更稳妥些、更有个性些,那就不要犹豫,拿起笔写作吧;如果你不想教到退休,只留下辉煌的分数,还要把自己的思想留下,给后来一些忠告和善意的提醒,那就不要犹豫,拿起笔写作吧;如果你想成为专家学者型的老师,冲出校园,在业界建立声望,那就不要犹豫,拿起笔写作吧。居于这样的认识,我手中这支笔总在不停的运行中。
我写作也还为我从事着的职业。我在稿纸上摸爬滚打,我在文字里出生入死,我把一行行文字和一篇篇稿子焊接起来,拼成我的教学经验、拼成我的专业技术水平、拼成我的教育思想、拼成我的教育理想。我指导起学生作文来,就比较有办法、比较有经验了。我说的、我做的,是我经历过的、是我经历着的、是我认可的、是我坚信的。
教师这个职业,从物质层面讲,它带给我一生衣食无忧;从精神层面讲,它让我学会了很多很多,塑造了我的精神品格。
素材来源 | 读者来稿精选
微信编辑 | 董筱婷
推荐阅读
【征稿】《人民教育》“阅悟”栏目,期待您来稿评论2017年第15-16期!
吴磊领唱班歌的开学重头戏《开学第一课》,带你走进中华文明的古老源头袁瑢老师,一路走好!(全国小学语文界的泰斗,于漪老师曾向她求教)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合作请联系9053668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