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陶西平:未来10年,什么样的孩子不会被“无情淘汰”?| 名家

2017-10-29 陶西平 人民教育

文章来源自微信公众号“现代教育报”



当今世界存在着两个失衡和一个机遇。一是人与人关系的失衡,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这两个失衡都直接威胁到人的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


同时,现在的世界也面临着一个机遇,这个机遇就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其兴起速度之快以及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的速度之快,超出我们的预料。面对这样的一个既有失衡,又有机遇的状况,人类社会应该怎么做?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一份由193个会员国共同达成的成果文件,即《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是一项包括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的纲领性文件。


其中17个小目标的目标之一指向教育——“确保包容性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这个目标强调了三个概念,即强调教育的公平、教育的优质和终身学习。教育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途径,可以理解为教育就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价值观的三次调整



我们的时代呼唤教育价值观的反思,在不同的时代,对教育价值观都有不同的侧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年以来,有三个关于教育的重要研究报告。



报告一:1972年《学会生存》

当时世界总体经济比较繁荣,报告提出来教育要为经济发展服务,教育要为科学发展服务,促进经济更加繁荣,以科学主义和经济主义为主体来设立教育目标。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及终身学习的思想。




报告二:1996年《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这个报告提出的背景是在20世纪末,当时全世界经济都比较萧条,大家寄希望于新的世纪,因此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主张,充满了乐观主义的色彩,提出了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这四个学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指导着我们教育的改革。




报告三:2015年《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

报告提出教育应该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教育应该把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包容性、环境的可持续性三者的协调作为立足点。



这三个报告反映了全球教育价值观的调整方向,从最初的科技主义、经济主义转向乐观主义、理想主义,调整为现在立足于人文主义。这引发了人们对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反思。


知识,不仅仅被广泛的理解为通过学习获得的信息认识、技能,也包括价值观和态度。学习的过程也要改变:不仅仅是获得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的过程。


而教育,就是有组织地进行这样的过程,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有学校以外的教育。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国家所确立的核心素养。


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中最重要的特点,是把知识的概念进行了拓展,知识不能只是传统的信息的认识,而是把“知识”、“品格“和“能力”融合在一起。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抓住四个特性


我国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把这个目标具体化,提出了“核心素养”问题,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引领课程改革。(在美国,称为STEAM课程,包括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立德树人”,所以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品德”。

核心素养有以下四个特性:


☞ 共同性。共同性是对中国所有学生的共同素养要求,素养既有后天影响,又有先天潜能的后天开发,由于人的潜能的多元性和后天影响的多样性,人的核心素养结构和水平也会呈现不同的个性特点。


☞ 基础性基础性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时代与社会需要的基础品格和能力。


 关键性。关键性是指经过选择认为相对来说最为必要的关键性的品格和能力,当然不是素养的全部,甚至不是核心素养的全部,因为从不同的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也会有不同的强调点。


☞ 生发性。生发性指核心素养有助于生发其他优良的品格与能力,包括专业的、专门的、个性的、变通的。核心素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能力),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能力),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



加强课程融合性有其必要性


目前我们存在着多种跨界的问题,但最终要解决融合的问题。比如学科跨界,是单学科教学,还是多学科教学?环境跨界,学校内教学好,还是学校、社会、家庭结合好?教育目标和任务之间跨界:工作和教育目标捆绑,原本德、智、体、美都是教育目标,被分成了不同的学科,分工之后,教育目标就没有变成全部教育活动的目标,而是单一学科老师的教育目标。


STEAM教育对中国的影响比较大,STEAM教育的理念体现在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创性。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形成以工程为核心把其他学科综合在一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的综合性无疑是必要的。目前在国家课程里面,仍以单科课程为主,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里加入综合课和STEAM课程,加强课程的融合性是必要的。


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思考的能力。强调学生发明的同时,更要强调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


去年和今年,我们两次组织学生去瑞典跟诺贝尔奖评委会主席、诺贝尔奖获得者对话,北京今年去了300多个小学生,诺贝尔奖评委会主席介绍诺贝尔奖的来历,之后诺贝尔奖获得者演讲。


孩子们给诺贝尔奖评委会主席提出一个问题:现在的发明都是合作发明的,为什么诺贝尔奖只颁给个人,不颁给团队?诺贝尔奖评委会主席想了半天,的确,有的时候一个奖颁给三个人,但是这三个人是单独的个人,而不是一个团队,为什么?


诺贝尔奖评委会主席考虑了半天,是这样回答的,值得我们思考:“因为当初诺贝尔就是那么定的,只发给个人。诺贝尔奖只颁发给科学家,不颁发给发明家。”


所以,发现跟发明是两个东西。所有学科贯彻STEAM精神,应该把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善于试图解释问题也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未来的科学家打下基础。



文章来源 | 微信公众号“现代教育报”

微信编辑 |  孔佑明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合作请联系90536687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