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样训练专注力,超有用!家有2—13岁孩子的赶紧保存~

人民教育 2020-08-29


民小编说


有研究表明,专注力是孩子应该具备的关键品质之一,对孩子的学业表现有重要影响。专注力有遗传作用,但通过后天训练,专注力是可以提升的。此外,我们在陪伴孩子时,有些举动可能破坏了他们的专注力,家长们一起来对照一下吧~


  01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评价注意力:“注意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注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所以注意力被人们称为心灵的门户。


如果孩子在注意力上出现问题,就会影响知识的吸收,从而严重影响学习质量。


如:上课听讲不到几分钟,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着急开小差;刚开始做作业,就要嚷嚷上厕所;如果专心读完一本书,更是雪上加霜。


要想帮助孩子改善这种糟糕的情况,就需要了解影响注意力的三大影响因素:

 

一、生理因素,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延长。有研究数据显示:



二、环境因素,学习环境混乱、嘈杂、干扰过多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三、心理因素,因被父母忽略、缺失陪伴而故意吸引父母的关注,被骂也是一种关注。


综上,一个人的专注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涵盖了身体发育情况、学习氛围和习惯,以及心理健康等。


  02  


那么,如何根据这些因素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呢?


1.鼓励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


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很多件事情同时进行,一定会引起混乱。尤其是指孩子在完成某一项任务的时候,同时被其它事情打扰,这样就会损害注意力的有效集中。


所以,强烈建议家长,鼓励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


2.引导孩子制定时间计划。


引导他们做好时间管理,一是能明确任务,二是能增加时间观念。为目标加个“紧箍咒”之后,便能增加完成任务时的“专注力”。


如果孩子能完成出色,且一次比一次优秀,可以尝试逐渐增加做题时间。


3.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环境。

 

这个环境就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室内安静,保证孩子读书写字时,不被其他声音打扰;

 

第二:整洁单一的书桌,将那些容易吸引人注意的漫画,贴纸,小玩具统统收起来。


4.不要轻易打断孩子。


当孩子对某件感兴趣的事情全神贯注时,不要去轻易打断。


例如,孩子在专心玩积木或者研究玩具时,虽然耽误了全家出门的采购计划,但是也可以耐心的等待几分钟,鼓励孩子持续思考。


正如蒙特梭利名言所说:“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5.坚持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能在短时间内,要求眼、口、心、手相互协调,并且高度集中精力。


如果每天能让孩子在固定的一段时间内(10-15分钟),坚持朗读训练,也能在一次次尝试中增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6.鼓励孩子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对于其它事情来说,他们更容易沉浸在感兴趣的事情上,这也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

 

7.多一点关注和陪伴。


曾经听到一位家长说,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总是故意捣乱,或者弄出一些小动作来引起关注,虽然孩子受到批评,但却表现地很开心。


为此,家长感到费解。其实,缺乏陪伴的孩子,会在做作业的时候,故意分心来吸引家长关注,而这种行为只会被认为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须知,如果家长能主动多一点关注和陪伴,能为孩子增加一份稳定的情绪。



8.配合孩子做一些有效提升注意力的小游戏。


例如:复述数字
大人开始先报简单的几位数,让孩子复述,大人再不断地增加一位数,让孩子复述。

 

每次只增加一位数。比如,大人报“135”,孩子重复一遍,大人再报“1354”,孩子再重复,大人再报“13545”,孩子再重复,以此类推。


坚持每一天比前一天增加一位数或者更多位数,相信在不断的训练中,能增强记忆力,也能增加注意力集中时间。此类游戏还有很多,家长可以在网上查阅。


  03  


另外,心理学上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所谓“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注意,这种注意带有目的性,并受到人的主动控制。比如,读书是有意识地关注书中的内容。


“无意注意”是一种无目的的注意,这种注意往往受到外界影响,并因此改变注意力。比如,忽然传来某种声音,并成功吸引了注意力。


对于孩子来说,无意注意在他们身上表现突出。

 

不过随着成长,以及后天在环境、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慢慢地就会以“有意注意”为主。即有意识地让自己注意力集中。



因此,面对容易走神、分心的孩子,家长更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更重要的是,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去培养。如上文谈到的8种方法。

 

培养专注力,不能期望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事情,也希望家长们都能多点耐心。成长,本来就是一个慢慢来的过程。



文章来源 | 转自“我是娇娇妈”微信公众号

微信编辑 | 魏梦瑶


推荐阅读


未来教育、未来学习、未来教师……什么样?答案在这里 | 独家

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把“落实”作为2019年教师工作的关键词和主旋律 | 独家

最新!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给教育“划重点” | 两会之声

独家对话:如何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解决这些问题最关键…… | 两会之声

最新统计!2018年教育事业发展大数据来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