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这4类家庭的孩子容易用网过度!防止孩子沉迷手机、网络可以这么做 | 荐读

人民教育 2020-08-29

民小编说


看着孩子捧着手机,却不知道孩子在看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把孩子从网络中拉出来。孩子沉迷网络已经成为很多家长、老师非常大的烦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国家出台了什么新政策?学校和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作为,一起来看看。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孩子习惯于躺在卧室里用手机上网,上网行为更个人、更私密,受到的监督也更少,这正在成为当前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形式。


如何让儿子远离手机、远离网络,成了有些家长最重要的“工作”。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对孩子的管服程度正在不断降低,对于孩子上网的限制也越来越乏力。

 


“我现在能做的,除了不断的唠叨外,只能在孩子几个常用的App上,开启青少年模式。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孩子感兴趣的App都有这个功能。”学生家长刘先生说。


“未成年人是不是沉迷于网络、沉迷于短视频、沉迷于游戏,都是现在的家长、老师,以及很多成年人非常大的焦虑,因为看到孩子们捧着屏幕沉浸其中,但屏幕中的世界我们成年人不了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处儿童保护官员苏文颖说。


01

儿童沉迷网络引发高度关注


根据卫健委的有关统计数据,全球青少年过度依赖互联网比例为6%,中国比例接近10%,而农村的情况较城市更为严重


网瘾是从小养成的,随着智能手机、电脑、游戏机的普及,现在儿童接触网络的时间越来越早。目前,游戏成瘾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列为精神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无法控制地打电玩(频率、强度、打电玩的长度都要纳入考量)、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


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自2001年至2017年,共制定颁布了47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有专业人士认为,“正如很多快速发展的事物一样,我们对互联网和手机使用的监管,无论从规则上、技术上或是内心建设方面都远未能够与其发展速度相匹配适应。”


2018年4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引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并致信全国家长,强调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家校共筑防范网络沉迷之“堤”。从通知里的“紧急”二字,足见当前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问题的严重性。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6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今年有望实行。今年10月,《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新增“网络保护”专章。草案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避免提供可能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的内容。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提供便利。它们的落地,将有利于破解网络保护法律规章滞后于现实的处境。


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提出了六方面举措:


关于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段时长的规定,在《通知》出台前便有部分游戏软件开始实施,其中用户规模超过两亿、日活跃用户数量数千万的腾讯手游《王者荣耀》便限制未成年人每日游戏时间为两个小时,随着《通知》的出台,工作日期间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将要进一步的压缩至1.5小时,即便是周末、春节和国庆假期等国家法定节假日,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也将被限制在3个小时以内。


近年来,一些互联网企业着眼于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等问题,在产品设定上推出了未成年人保护模式


腾讯社会研究中心总监王晓冰表示,腾讯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系统。比如,在游戏方面,腾讯对所有玩游戏的未成年人实行实名认证,并与公安身份信息系统打通,以提升认证有效性。


字节跳动平台责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童淑婷介绍说:“字节跳动去年成立了抖音青少年网络成长研究中心,发布了保护青少年的‘向日葵计划’,包括‘青少年模式’‘亲子平台’等产品策略。在青少年模式里,未成年人只能看到专属未成年群体的内容,提现、充值、打赏、直播的功能也被关闭。平台还加强了对内容的管理,使用人工加机器双重审核,严格控制低俗和不良内容。”


02

各国如何应对中小学生沉迷网络


随着网民向低龄化不断发展,中小学生沉迷网络也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放眼海外,各国又是如何应对这一日趋紧迫的问题呢?


部分中小学禁止学生课间使用手机

澳大利亚


《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澳大利亚中小学生对网络的沉迷现象很严重。澳大利亚的一些中学已经对此采取了措施。部分澳大利亚中小学会禁止学生在课间的时候使用手机上网。这样的禁令一开始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了反弹,因为很多学生担心如果在课间不上网,其他同学在课间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的最新消息就很难及时看到。但是由于这样的禁令是针对全校的,而大部分常沟通的同学都在一个学校,所以课间即使不看手机,你的同学也没机会去更新消息状态。因此过不了多久,学生就习惯了。


有部分澳大利亚专家认为,网络的使用很难说在什么程度可以称之为是沉迷,因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离不开网络,而网络的使用也可以分为必不可少的使用和有害的使用。例如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搜集就不应该用时间来硬性限制,所以家长不应该以时间作为衡量标准,而应该去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


学校开展预防网瘾讲座 

网瘾程度较轻的学生进行集中野营

日本


《全球华语广播网》特约驻日本观察员蒋伟介绍,日本的教育部门围绕中小学生的网瘾问题根据不同程度主要采取两类措施:第一类作为预防性手段在学校召开预防网瘾的讲座、演讲以及公开课等。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团队,让学生、监护人、教师等都参与其中。一些学校在寒暑假时还以网瘾为主题让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提高自主预防认识和能力。除学校内的活动外,日本国家电视台NHK还专门制作了很多与网瘾相关的电视节目,其中也包括中国、韩国等国家在应对该问题时的对策等内容。除电视外,国家级报纸、杂志以及普通出版物、DVD等方式向社会宣传网瘾的毒害,从而进行预防。


第二类是面向已经网络成瘾的学生。如果程度尚轻一般采取集中野营的方式规范生活习惯、增加体能训练、丰富活动内容,从而让学生规避网络的过度使用。而对于网瘾严重的学生则采取住院治疗,由国家级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干涉治疗。


禁止14岁以内中小学生接触网络

俄罗斯


此前发布的一项覆盖全球的调查结果曾显示,俄罗斯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在世界范围内数一数二。《全球华语广播网》特约驻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介绍,俄罗斯从去年开始,大力推进家校配合,防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因为俄罗斯这些年,除了时有模拟游戏角色暴力袭击等个别案件,在中小学生群体还爆发了最终波及世界网络自杀潮的“蓝鲸死亡游戏”。俄罗斯也一度成为全球未成年人自杀率第三高的国家,高达各国平均水平的3倍。


对此,俄罗斯政府紧急出手,总统普京表示,支持国家杜马对网络教唆自杀追究刑事责任的倡议。俄国家杜马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立法保护青少年免遭受有害信息影响,就入网和用户识别等制度进行了严格规定,完全禁止14岁以内的中小学生接触社交网络。俄大众传媒监督局封杀不良账号和用户个人页面。俄学校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教育工作,请儿童心理专家在青少年中开展系统有效的反自杀、反网络沉迷宣传。设立网络“家长监督”服务,过滤危险内容,监督孩子们上社交媒体的时间,不允许他们长时间沉溺在网络


03

“网络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除了沉迷游戏,直播、短视频等软件同样容易吸引未成年人,诱发网瘾问题。网络上传播乃至泛滥的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容易侵蚀未成年人的思想认识,误导是非判断,造成道德观念混乱。网络成瘾容易引发未成年人社会认知出现偏差,危害其正常的心理、人格形成,甚至诱发违法犯罪。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未成年人的信息分辨能力不高,不能分辨出其中不良信息影响。当务之急是要提升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让学生自觉抵抗诱惑,远离不良信息。


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认为,网络教育远不止于技术学习,而应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而信息素养中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信息免疫的能力。信息免疫能力就是人在网络技术使用中抵抗不良信息的能力,以及抗击各种诱惑与干扰的能力。


信息时代青少年应该具备的网络素养包括:

 ① 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对计算机网络及其使用有相应的管理能力。


② 具有发现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 具有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网络用户不同于大众媒介的受众,只接受信息,不发出信息。它们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在互联网络中创造和传播自己的信息、相互交流等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能够创造有意义的信息,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懂得网络礼仪,熟练处理网上人际关系,是一个用户成熟的标志。


④ 在网上具有保护自己安全的能力。能够处理不良信息,保护自己不受侵害。


⑤ 能够发现并利用网上有利于自己成长的信息或功能,有效地利用网络促进发展。


04

家长应主动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并积极引导


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的主要责任在家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4类家庭的孩子容易用网过度,即亲子活动少的家庭、父母抗拒网络的家庭、教育粗暴的家庭、父教缺位的家庭。这4类家庭父母与孩子亲密度降低,父母看不见孩子的需求,孩子又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度越高,越关爱孩子,孩子越不会沉迷网络


1.父母重新审视对自己游戏的态度。有的孩子游戏上瘾,父母要知道,从接触游戏到上瘾也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要帮助孩子戒除或者克制网络游戏上瘾也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的孩子不敢当着父母的面玩游戏,而是躲到自己的房间或者厕所,或者出去玩游戏,也和父母对游戏的态度息息相关。

父母也要借孩子玩游戏上瘾这个行为,反思一下自己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比如: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恋网络游戏的?自己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够多吗?除了玩网络游戏,孩子还有其他爱好吗?孩子迷恋网络游戏到了什么程度等等。

网络游戏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父母反思和纠正自己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向的工具。

2.要有丰富多彩的家庭亲子活动。不要把成绩好坏当作是否给与孩子最基本娱乐权利的标准,唯成绩论并不能改善亲子关系,以及把孩子与游戏隔开。反而,主动去发现孩子兴趣点并积极引导是一种更有智慧的做法亲子活动是最有利于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无论是平时的阅读、散步、运动,闲暇时去电影院、博物馆游玩或者去餐厅享受美食,甚至在家里一起打扫卫生、做顿饭,这些经历能带给孩子愉悦感、美感、成就感、冒险感和刺激感。当孩子在现实中得到真切的满足后,就不会去寻找网络上那种虚拟的快乐了。


3.不放弃教育权,有效监管。作为父母,管教孩子是自身拥有的权利。建议“不要把12岁以下的孩子放到单独上网的环境”。贾语凡表示,12岁以下的孩子三观非常不稳,很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很多不正的三观会侵入到孩子大脑。“父母就好像孩子的免疫系统,如果遭到破坏,危害就会侵入最终造成破坏”


4.父母做好榜样作用。电子产品既然不可避免,父母们从小就要给孩子养成好习惯,一开始就要立规矩,每天可以玩多长时间?什么条件环境可以玩?既从起点上给孩子把规矩立好,同时也要正面、乐观地让孩子了解网络到底是什么,养成拿得起放得下的平和心态。有些家长自己也是“手机控”“低头族”,一有空闲,手机、电脑平板就不离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以身作则,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



文章来源 | 文章综合整理自新华社、央广网、法制与社会、经济日报、传媒教育、中国教育新闻网、郑亚楠心灵工作坊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编辑 | 万顺顺


推荐阅读


窦桂梅专访:彼此成就是学校管理的第一哲学  | 名校长访谈

教育部长陈宝生:以狠抓落实的工作实绩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凝聚起把基础教育越办越好的强大力量 | 基础教育重大改革行动①

校长能力提升的这几道必答题,您会怎么答?| 治理

开学至今,您在学生身上看到了哪些可喜的变化?| 每周一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