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放假了!老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值得所有老师收藏)| 干货

人民教育 2020-11-14

民小编说


说起教学反思,每位老师都不陌生。通过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教师能够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提高业务能力,更能与自己对话,理解教学对象,理解自己。暑假期间,正是总结反思上学期教学过程的好时机,让我们看看以下建议,做好反思,为开启新学期充个电吧!




01

围绕一个“点”



“点”就是问题,问题是反思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反思。不针对问题的反思是没有实效的反思,因此基于问题是反思走向深入的前提。

对教学现象进行针对性分析,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找出学生学习行为方面的共性问题,然后围绕问题,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反思。

主动捕捉典型的教学问题,用心感悟、用心反思,反思才有深度。


02

需要一个“理”



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的支撑,基于理论对课堂中发生的问题作出理性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才能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

没有理论的反思只能停留在经验层面上,不能深入到问题的本质,致使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针对问题去学习相关理论,进而站在理论高度去剖析问题的成因,提出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可以避免反思在同一水平上反复。

基于理论进行反思,不仅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而且使我们更加理智地、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03

找到一个“标”



反思就是自省。而自古就有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说法,可见,反思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它要求当局者能够跳出自我,另眼看“我”,做清醒的旁观者,做明白的自知者。


所以教师要找到一个标,进行对比,自己上一节,听他人一节,两相对比优劣自知,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发扬自己的长处。


当然,一个教师所呈现出的每堂课都与他自身的文化积淀有关。


学识渊博,游刃有余;学识浅薄,左支右绌。找到一个标,也有利于我们加强自己的积淀。



04

在对话中提高



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对话——与史对话,与事实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

所以反思不能局限于个体,还应该有同伴的参与和合作。一方面,反思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之上的,其中他人的反馈是个人反思不可缺少的资料来源。

另一方面,实践性知识作为一种隐性知识,必须通过共享、外化、组合才能得以内化、转化和传播。

个体行为不仅受个体内部条件的影响,而且受群体环境的制约,正是群体与成员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才构成了群体行为的动力场。

在这个动力场,个体的角色和群体的角色相互发生作用,产生巨大的智慧。

集体备课机制为教师提供个体与整体和谐共融的良好环境,合作其中能使自己从各个角度获取反馈信息,促进反思的深入有效的进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在合作反思中进步,在互补共生中成长。


05

做“造影”更要做“CT”



教学过程尤如人们的身体,是否有病状需要做造影更要做CT,做造影,对某个部分做一个整体的分析是必要的;


做个CT,把整体切开进行断层扫描,搞清楚细节更是必须的,总之是要敢于保留、勇于否定,这是反思的难点。


教师的每一次反思都意味着对过去的教育理念和行为的扬弃与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它既是一种自我否定,也是一种自我超越。


所以教师要对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传统习惯进行挑战。


06

把智慧的灵光全息记录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灵光”常常会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很有可能它就是这节课中最为耀眼的亮点,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扼腕。


“吾日三省吾身”,“省”了就要及时的全面的加以记录,写就一章,必欣喜非常,因为那“灵光”比发现的自身缺点还要弥足珍贵。


总而言之,教师写教学反思不是为了反思而反思,而是为了提高自己教学的水平和能力,为了让学生学有所成。



文章来源 |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微信公众号

微信编辑 | 魏倩


推荐阅读


孙春兰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致词

致校长:丰盈的暑假,需要一个怎样的自我设计?| 荐读

太励志!这位盲人考生的高考成绩上热搜了!| 围观

疫情之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毕业大课上,这位校长向孩子们提出了三个问题 | 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