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学后孩子学习状态不好怎么办?15个建议帮孩子找到最佳学习状态!

人民教育 2022-07-18


开学初期是孩子们找回学习状态最关键的时期,怎样让孩子实现开学大超越,这15个诀窍一定要牢记,建议各位老师、家长收藏!


新学期不少家长表示松了口气,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就万事大吉,学习问题不用再担心了。但资深班主任透露,开学第一个月,很多孩子还沉浸在假期的余味里,貌似在听课,其实思想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上课走神的问题很普遍。

注意!开学初期是孩子们找回学习状态最关键的时期,15个建议让孩子找到最佳学习状态!

怎样让孩子找到最佳学习状态

面对相同的学习资源,孩子的学习效率高低关键在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多长。开学前一个月是为整个学期打下基础的重要时间段。

如果孩子刚开学的表现出现小问题,家长一定要配合老师,及时帮孩子调整好状态,争取能以饱满的精神给整个学期开个好头。

下面为你推荐一位名师关于学习效率的体会,家长让孩子读一读,也许对提升学习效率有一些启发!

怎样衡量自己是否进入高效学习状态

进入高效率学习状态的人,存在以下明显感觉或特征:

1.清楚地知道今天比以前多学了哪些新知识

2.每天的学习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遇到疑难问题如获至宝;

3.解题、记忆觉得极其顺畅,学过的内容感觉像刻在脑海中一样;

4.充满自信,并且感觉自信心不断增强

5.从不低看自己,不会为学习成绩所左右,善于反思自己学习行为,并不断调节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能不断吸收他人长处为自己所用;

6.感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自己的学习脚步;

7.有相对稳定的学习计划,各学科学习普遍能得到兼顾,且学习主动性强,发现问题总期待能在最短时间内予以解决;

8.做过的题目标注到位,并能采用长时记忆的方式不断循环性地复习笔记和做过的练习;

9.有主动翻看各类参考资料并进行知识对比、吸收、归纳的意识

怎样才能进入高效学习状态

要想进入高效率学习状态,不妨试试这15个诀窍:

1.要有明确的学习计划表
拿到学校的课程表后,便能模拟课程表安排好每天课余时间学习计划表,列出每天的学习科目和学习时间段,并尽量详细地列明早晨几点到几点读什么书,中午几点到几点午睡,傍晚几点到几点体育锻练或课外阅读,晚上几点到几点各安排哪几科学习,最好将星期六晚上或星期天上午设定为一个学习弥补调节时间点,为自己准备一个弥补时间。当然,能在近一两天内挤出一些时间补上则更好。

2.保证合理的睡眠时间
有了合理的睡眠时间,整个高效率学习环节才能有保证。

早上尽量不要过早起床,六点多起床就足够了。早晨能低强度锻炼十几分钟,一整天精神会特别好。早读一般安排两科朗读、背诵(可侧重安排语文、英语科,其它科也可安排读一读),尽量不要在一科朗读或背诵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否则对长时记忆不利。

晚上的学习安排要注意,将思维科(数、理、化)与识记科(语、英、史、地、生)岔开,睡前不要安排思维科练习和阅读,只适于阅读一些课外内容,这样容易入睡。

如果上课常打瞌睡,说明时间安排上肯定存在问题,学习效率一定很低。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上课时能精神抖擞,便能最大限度吸收教师传授的内容

如果感觉一周学习很累,则有必要安排星期六晚上或星期天白天好好休息一下,在家看看电视或去看看电影,也可外出走走,爬爬山或逛逛街都可以。这样做身心既可得到充分休息,又可观察外面的世界,接近大自然,从中汲取灵感,寻得一些文章素材,得到一些启迪,写出有血有肉带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休息的时间最好不要有过长时间剧烈的活动,这容易造成此后两三天时间内身体过度疲劳,上课注意力也难以集中,极大地降低课堂吸收效率。

3.学会放下架子向他人求教
如果碰到个别存疑且深入思考后还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好当天就向同学或老师求教,尽量不要拖到第二天。当一个人具备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时,才可能比别人多懂得一些知识。

4.力求化别人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
平时做完一道题后,不妨问问其他同学,看他们有没有想出其他更加巧妙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有就尽量向他们求教。即使自己平时成绩比别人好,这时也应放下架子谦虚地向别人学习,毕竟每个人都有其长处。

5.每天学会吸收一些课外知识
每天力求抽一点时间看一两张含有数、理、化、语文、英语等各种内容的参考性报纸或杂志。自己若没有订,可抽空到校学生阅览室看看。着重看别人怎样分析和评价一个问题,想一想别人从哪个方面入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主要思路和观点是什么,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评价训练便会发现,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处理问题带有自己的见解和特色。

看理科杂志时,看别人文章时偶尔可停下来思考一下别人是怎样巧用公式、定理、定律和图像去解决问题的。学习相应学科时,可找一些类似的题目试用一下,看能否行得通,行不通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若遇到文章看不明白处,可找时间向同学或教师求教。一旦方法试用熟了,别人的方法便会成为我们自己的方法。这样,解题时思路便会比别人开阔得多,思维也不易受到限制,答题心态会比别人好得多。

6.尽量利用参考书自学和解疑
学习某一章节时,感觉不太清楚,不要动不动就拿问题问老师,可先找一些参考书来看一看相应章节的解读。若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再考虑问同学和老师。这时不要怕问同学和老师,看参考书后还有不懂的地方,往往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地方,老师会很高兴给你解答。

7.学会对比和选择
如有条件,尽量通过翻看几本不同的参考书,了解对某些问题的不同视角和看法,力求在某些知识的了解上比同学甚至比老师都多,这样才能在知识与能力上远远超越别人。

8.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感觉哪一科学起来比较吃力,哪一科就要花一些时间做相应的笔记。课后适当花费一些时间整理一下笔记,当天老师上课的情境就会重新浮现出来,有助于你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另外,每天做作业之前,先将笔记翻看一下,在哪里卡住不懂,可以问问同学或老师。如果当时没法问老师,第二天无论如何都要想方设法问老师,不要把问题堆放太久,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知识的学习。

基础好的同学,遇到一些新问题、新难题也需适当进行记录,尽量记在随身携带的疑问记录本上,有空就拿出来看一看,实在无法解决时尽量在两天内向同学和老师求教。基础差的学生,更有必要做详细的笔记,力争将其作为复习和参考资料,便于随时查看。

9.学会发散性思维

解题过程中千万不要满足于得出答案,关键要清楚答案如何而来。一本练习册要力求发挥其十倍功效,要想办法使它变成一本参考书,变成新公式、新方法运用的实验场和解题方法的记录本。个别实在简单的题目可以只标答案,甚至可以跳过去不做,对于那些需要思考一番才能确定答案的题目要做适当的标注(即批注)。对于数、理、化、生、史、地等一些学科,个别选择题除标明正确答案外,要力求把每一题错的选项改成正确的选项,或指明错误原因,或标出证明性实例和反驳性实例。

做一题要力求发散思维,争取用多种方法做出来。对于那些有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题目,要将其视为最优题,尽量一题多解,写在一张白纸上再粘贴在练习册相应位置,便于复习参考。

10.养成归纳的习惯,将书读薄

数、理、化、生、地几科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归纳的习惯,力争将书读薄。为达到这一目的,学完一章后,尽量归纳一下该章典型题型有哪些,高考热点问题是什么,解典型题时有哪些思路、方法和技巧,运用这些思路、方法和技巧解题时容易错在哪里。通过归纳可以提高复习效率,真正把握各种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

11.摸索和尝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摸索和尝试每一科学习方法,通过平常的练习和试卷分析,确定每一科要学什么内容,确定什么是该记的,然后有目的、有方向去看,并选择题目加以训练。别人的学习方法不要轻易借用,但可以尝试着运用,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2.懂得长时记忆的方法

从记忆角度看,量少且频繁性记忆可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要想高效率长久性记忆某些知识,力求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忘,非得采用间断性、频繁性背诵不可(一些有助于加深记忆的方法也可以相应采用)。

例如,要背诵某篇文章,可以今天读一次,明天读一次,过一星期又读一次,再过二星期又读一次,然后一两个月后加读一次,有时间再隔一年甚至二年再读一次,平时坐车或走路无聊时也可读读背背。这样做,以后想遗忘也困难,学语文和英语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两个学科从属于语言学科,需要靠平时积累,多看多读多揣摩才会有浓厚的文学积淀。

13.反复推敲、检查、纠正自己学习内容

平时做作业也好,打作文底稿也好,每次做完后尽量复查几次,看有没有错的地方,有没有字词用错或写错,描述有无不当或多余之处,有就立即改正或加以删除,养成认真自查的好习惯。

14.多看名篇名著,吸收精华为己所用

平时多看些名篇名著,多读一些有益于身心的课外读物,适当记录和背诵一些好的段落或不同题材的素材,恰到好处地用于语文和英语作文上,可为文章增色。多品味名篇名著,了解作者生平、文章评述,可吸收精华为己所用。

15.计划要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个别科目在安排和调节上要有一年甚至三年的计划,不要因一时看不到结果或暂时的后退而放弃这个计划,只要坚持并充满信心学习,一定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深刻体会到高效率学习带给你的种种好处。

万事开头难,让孩子利用好新学期的开头,认真反思和总结开学初期的经验教训,对于孩子新学期的进步,会有很好的帮助,和孩子一起加油!




文章来源 | “人教教材培训”微信公号
微信编辑 | 魏倩


推荐阅读


《人民教育》专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本刊专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基础教育最紧迫最核心的任务
专访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推进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 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
教材字号不得小于“小5号”,近视防控强制性国家标准来了!| 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