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新刊 | 2021年两会热点透视、中小学教师评价改革、创新精神培养……第六期杂志亮点来了!

人民教育 人民教育 2022-07-18


民小编说


今年两会,教育话题频频“出圈”,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未来五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任务。教育工作者从何突破、如何作为?公平和质量如何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人民教育》第六期聚焦2021年两会热点,编辑部全员参与,广泛采访两会代表、委员以及局长、校长,聆听他们对实现这一总任务的所思所想、所探所闯。


本期杂志我们还关注党的教育方针百年演进及其思想光辉、中小学教师评价改革、创新精神培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只等您打开杂志,一起品读。





核心议题





2021年两会热点透视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刊记者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主题,分别就如何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评价改革如何落地、如何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等热点问题进行广泛采访,力图深度透视问题关键节点,汇聚思想火花,提供解决路径,启发智慧灵感,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走出一条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高质量教育之路》(本刊记者 李帆 刘群 邢星


今年两会,“高质量”是热词,也是一个动词。


迈进“十四五”,如何走出一条适合本地本校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教育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采访中我们看到,许多教育工作者从当下做起,从根本做起,努力寻找能够满足人民美好教育需求的“最佳组合”。

 

《从“对人的评价”到“为了人的评价”——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本刊记者 任国平 钱丽欣 程路 宋佳欣)


教育评价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以评价改革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构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本刊记者就此深入采访了两会代表委员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寻求评价改革落实落地路径。

        

《让家校社协同回归“育人”初心》(本刊记者 施久铭 董筱婷 魏倩 谭希)


新形势下,如何看待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价值?如何形成、释放协同育人的合力?在缓解家长焦虑上学校教育还可以做什么?“社会教育”在协同机制上究竟应发挥哪些作用?这些都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为回答好这些问题,今年两会期间,《人民教育》记者采访了部分两会代表委员和家长代表。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党的百年教育路


《党的教育方针百年演进及其思想光辉》(翟博)


党的教育方针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事业的总方向和总指针,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根本要求,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教育方针的制定和落实,事关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时代要求,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调整、不断完善和演进的历史过程,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方向、目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解读与传承②


《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历史地位及时代价值》(张泰城)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中国共产党面临被敌人瓦解甚至消灭的严重危机。面对这种严重危机,要不要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亟须解决的两个根本性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受到挫折后,毅然引兵井冈山,到农村去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启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井冈山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


《通过情感德育让学生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井冈山精神”课程开发案例》(周卫华)


在对井冈山精神进行课程开发时,我突出情感德育的力量,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培育,从社会实践活动开始,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整合多学科德育力量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最后回到思政课主渠道,以议题式教学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飞跃,让井冈山精神真正抵达心灵、铸魂润心。






智库





《新发展阶段中国基础教育的战略思考》(高书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教育发展新方向和新目标。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开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境界,构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新局面,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体系,创造高质量发展资源配置新模式,推进中国基础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区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重构与实施方略》(张婧)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针对目前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重构,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方略:一是理念创新,促进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的综合发展向度;二是教育与学习形式创新,促进区域在地化教育的行动向度;三是机制创新,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文化向度。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中小学教师评价改革的关键与路径》(操太圣)


为了根治教师评价制度的顽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不仅整体分析和构建了教育评价制度建设的思路,而且针对性地明确了中小学教师评价改革中的难点,诸如师德师风评价、教师回归教学工作、关注学生成长、班主任激励等问题。这些议题的破解将成为撬动教师评价改革的关键点,只有将这些顽瘴痼疾进行有效根除,教师评价的指挥棒功能才能更好发挥积极作用。






专业





《在线教学走向新常态需要再升级》(钟柏昌)


作为应对重大突发灾害事件的教育应急手段,大规模长周期的在线教学还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及时进行经验总结与反思亦不可缺少。人们尤其关心的是,“战疫”过程中广泛应用的在线教学究竟存在哪些根本性问题,突破改进的方向在哪里?未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观察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唤起儿童的共鸣》(柳玉国)


要让传统文化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就必须与儿童的思维特点、理解能力和生活氛围相吻合,必须能够让孩子对传统文化有所感,更重要的是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埋进孩子的心中,成为能够影响他们人生信念和价值观的营养。




【精彩目录】


微信编辑|谭希 

推荐阅读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中小学组织开展 “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 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弘扬“红船精神” ‍ ‍ ‍培育时代新人 |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解读与传承①

“红船精神”如何穿越百年与学生对话?——以上海市高中学段“红船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为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