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家庭教育的这三个特点,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教育观念大讲堂⑤
民小编说
中央“双减”政策发布实施已大半年,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仍有很多家长笃信时间加汗水的训练模式给孩子加码,仍然喜欢把自己孩子跟别人家孩子进行简单比较徒增焦虑;仍有不少教师坚信大量刷题是提分良策,升学率是摆在第一位的。这说明,在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是目前教育改革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孩子?如何认识成长规律?怎样学习才效率高?为什么要让孩 子参加劳动……《人民教育》特开设“教育观念大讲堂”栏目,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精心遴选了十余个针对性话题,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校长教师共同探讨,希望能够释解思想困惑,凝聚教育共识,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具有哪些特点?对于家风和民族文化传承又有怎样的作用?我们一起来读这篇文章。
有家长认为,自己不懂教育,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否则要老师干什么?尽管现代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在促进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孩子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笔者以为,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且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以及在家风和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特殊作用,必须予以足够重视,为孩子健康发展和民族繁荣昌盛打下坚实基础。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根基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的教育。孩子婴幼儿时期接受的家庭教育会为他今后的整个人生打下基础,正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因此,中国人向来重视“童蒙养正”。
(一)家庭教育的启蒙性
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是真正的启蒙之师。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说的是儿童精力比较集中,长大成人以后生活驳杂、思虑分散,所以教育要早些开始,不要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机。
家庭教育,发于童蒙,启于稚幼。这个时期不仅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养成习惯、陶冶气质、修养品德、锻炼意志的最有利时期。孩子与父母之间天然的血缘关系,使孩子出生之后即接受自然而然的家庭教育,父母言行举止、喜怒哀乐都能对婴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
(二)家庭教育的关键性
家庭教育的关键性在于孩子的学前发展具有很多关键期。关键期是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在适当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这段时间是很短的,故称为关键期,又称为敏感期。
例如,婴幼儿期是孩子学习口语的关键期,从乳儿期模仿发音,到婴儿期掌握词汇,再到幼儿期口语表达迅速发展,在正常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下,6岁前基本掌握口语,这是自然赋予幼儿的语言敏感期。
除了语言敏感期,还有一系列敏感期都处于学前教育期,如秩序敏感期(2—4岁),感官敏感期(0—6岁),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动作敏感期(0—6岁),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书写敏感期(3.5—4.5岁),阅读敏感期(4.5—5.5岁)等。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孩子习惯的培养也有关键期,陈鹤琴认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孩子发展的这些关键期稍纵即逝,一旦错过某个发展关键期,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三)家庭教育的持续性
家庭教育的持续性体现在时间连续和效果持续两个方面。
与学校教育的阶段性和社会教育的随机性相比较,家庭教育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孩子三岁上幼儿园之前,几乎全部的时间都在家;上幼儿园及上学之后,家庭可谓孩子接受教育特别是价值观教育的沃土;上了大学,家庭教育依然是孩子成长成人的重要支撑。无论过去的书信还是现在的电话、微信,无不是家庭教育的持续延伸。可以说,家长是子女的终身老师。
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即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同样重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受的教育,加上父母与孩子的血缘亲情关系,家庭教育往往最直接、最真诚、最能形成心灵沟通,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最为牢固,可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对孩子产生持久、长期、深远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特殊性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家校社协同育人,有利于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一)家庭教育内容丰富且独特
家庭教育在时间上是一种终身教育,在内容上又是一种全方位教育,涉及孩子发展的方方面面。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有明确指引,即培养孩子家国情怀、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等,同时要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家庭教育要从各方面重视孩子的培养,只有道德高尚、人格健全、情趣高雅、习惯优良的孩子,才能行稳致远。
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血缘关系、抚养关系缔结的天然情感纽带,孩子与父母形成了信任、安全、温暖的关系,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就十分独特,其他教育无法取代。家庭教育的特殊性还表现在自然随意上,与具有明确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的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自然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孩子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陪伴就要做到平等,不能总是端着父母的架子,不妨成为一个“大孩子”和孩子打成一片,营造轻松愉悦、自然而然的家庭教育氛围。父母陪孩子一起聊天、游戏、阅读、旅游、健身、劳动,是最受孩子欢迎的教育,切不可借口工作忙碌或疲于应酬而忽视冷淡了孩子,不要让孩子成为自己身边的“留守儿童”。
(二)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附属
几乎所有关于家庭教育的调查结果都显示,关心孩子学习成绩、关注孩子将来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了绝大多数父母关注的焦点甚至是全部。这是家长对家庭教育内容和作用的片面认识,是“重智轻德”“唯分数论”在家庭教育中的反映,持这种认识的父母不可能全面完成家庭教育的丰富内容,难以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能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属和延伸。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却不能成为学校老师的助教。尤其是校长和老师回到家中,也应该回归孩子父母的角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是相互合作的“搭档关系”,学校有指导家庭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访等多种途径密切家校联系,切实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并及时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育人共同体;教师指导家长科学实施家庭教育是新时期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要通过家访、电话访谈等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指导家长科学进行家庭教育;家长要及时全面真实地向学校和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思想情绪和学习生活状况,既要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又要独立完成家庭教育的任务。
家校合作的目的是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庭教育的指导要避免家庭教育学校化,要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尊重“家长主体”,坚持“儿童为本”,既强调家校合作,又维护家庭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自身优势,促进孩子主动、活泼、全面发展。
(三)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不可相互替代
社会教育虽然缺乏计划性和连续性,但无处不在,随时发生,它的丰富性、广阔性、多样性、多变性、层次性、深刻性、复杂性、生动性远非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可比。良好的社会教育有利于孩子的社会化,有利于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增强孩子的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尽管社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辅助和补充地位,但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中不可忽略的部分。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在内容、方法、效果上各有特点,功能上各有优势,相互不可替代,但可以协同共育,创造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促进孩子和谐全面发展。
因此,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教育部对家校社协同育人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发挥学校指导作用,明确家长主体责任,研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要求学校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坚持“五育”并举,使学生的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要求家庭充分发挥“第一所学校”的重要作用,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教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要求社会发挥学生成长实践大课堂作用,统筹利用好社会各类资源,特别是红色教育资源、劳动教育资源,为强化实践育人创造有力条件,更好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更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社会和互联网是一个大熔炉,家长要在鼓励支持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接受社会教育的同时,提醒引导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政府要积极支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共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保护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三、家庭教育的传承性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促进文化延续、传递、保存和发展的功能。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家风传统等方面同样具有传承性。
(一)家庭教育的文化传承
家庭教育把文化的主流价值观生活化、伦常化,使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地习得、实践并传递文化传统,这就是家庭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传递固有的家庭文化,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在已有的旧文化中改组和重建新的文化,使之更好实现人的社会化、现代化。因此,在现代家庭教育中,既要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要与时俱进进行选择与重组。譬如传统家庭教育中教子孝亲、训子以俭、读书明理做君子等内容,都是值得传承的优秀文化,但同时需要对“父为子纲”及“卧冰求鲤”等旧家庭文化进行改造,进而构建现代民主平等的家庭亲子关系。
(二)家庭教育的方法传承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言传身教,且身教重于言传。家长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是子女最经常、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孩子是在家长的影响和教育下、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成长的,家长的一切言行举止和对待人生、事业、生活、他人的态度,都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俗语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示范者,是孩子塑造自我的镜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时时、处处、事事做孩子成长的榜样示范。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除了做传统的言传身教的示范者,还要做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语重心长的引领者和陪伴成长的帮助者。成功的家庭教育,需要正确价值观的不断引导,好的家长应该是孩子人生的优秀“领航员”。人生的道路最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家庭教育一定要引导孩子把这重要的几步走好,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孩子的人生才会顺畅。家长的引导重在方向引领,要用耐心倾听赢得孩子的心,既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循循善诱,也不排除苦口婆心地说教,不强求孩子立即俯首帖耳点头称是,但希望这些话日后关键时候能够“回响”在孩子耳边。
孩子成长需要帮助,但帮助不是越俎代庖。越俎代庖必将导致“巨婴”的产生,孩子必须自己成长。家长要尊重孩子,激发孩子成长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孩子成为自己成长的主人。最好的帮助是耐心陪伴,静待花开,与孩子一起成长。
(三)重视家教的家风传承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认可并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思想作风、生活方式、精神追求、传统习惯等的总和。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使家人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家风差,引导家人走入歧途,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他强调:“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好的家风是家庭文化与修养的累积,是家庭成员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蕴含着朴素但经得起检验的人生哲理。培育好孩子,必须传承好家风;传承好家风,必须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成长的根。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根基,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开始的时间最早、持续的时间最久,内容丰富、形式特殊,效果持续、影响深远。作为家长,要充分重视家庭教育,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文章作者|崔学鸿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2年第13-14期,原标题《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微信编辑|张璐瑶 谭希
责任编辑|刘群
推荐阅读
孩子是做一条潺湲的大河还是目标明确的自来水,这件事家长需明白 | 教育观念大讲堂④
感谢您读到这里。明天的推送更加精彩。
不想错过的你,就把人民教育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色“人民教育”,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