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拔尖创新人才④ | 以钱学森名字命名,这所学校用科学教育培养时代新人
民小编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重要论断,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推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栏目,聚焦基础教育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今天一起来看这所以钱学森名字命名的学校,如何将课程建设、学生活动、教育评价与科学教育结合,让科学家精神照亮校园。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和全球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全社会共同营造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氛围的任务更显紧迫,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家思想,刻不容缓,亟待行动。
作为浙江省第一所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名字命名的学校——浙江省杭州市钱学森学校,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系统建构,努力将学校的课程建设、学生活动、教育评价等与科学教育紧密结合,让科学家精神照进校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沐浴在科学思想的光辉下,继承和发扬科学家优秀品质,自觉践行科学家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
系统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科学素养
丰富的课程是传播科学思想、孕育科学思维的最好方式。钱学森学校自创办以来在科学家思想的挖掘、科学精神的培养上下足功夫,结合学校资源和校园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学素养课程体系。我们坚持科学学科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将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主阵地。学校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初中部的学生在科学组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运用植物学知识在教室里举行“百花大会”,观察染色后的水如何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改变花的颜色,他们用科学知识揭秘原理并撰写实验报告,用科学知识创造心中最美的花。
除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我们还校本化研发了“森森学子”德育品牌课程、航天育种劳动课程、第二课堂实践课程以及美育课程等,多样课程,多管齐下,共同培育学生科学精神。例如,德育课程中有晨会课程,学校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搜集、整理、提炼科学家的资料,向全校师生播报科学家的事迹、精神和启示,迄今为止已经推出钱学森、袁隆平、于敏、屠呦呦等科学家的小故事,润物细无声地在学生心中播下科学思想的种子,营造了向科学家学习的浓郁氛围。航天育种劳动课程中,引进太空育种技术,建立太空农场,学生可以在这里学习种植技术,种植太空番茄、丝瓜等,在劳动实践中观察、研究、探索,培养认真踏实、严谨求知的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本学期开学,央视新闻对学校的航天育种劳动课程进行了特别报道。
作为以钱学森名字命名的学校,我们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方面必须担负起责任。在课程规划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因地制宜筹划了第二课堂实践课程。在校内钱学森纪念馆里,我们创建了“学森讲解团”,开设了小科学家社团、文创设计社团、红领巾梦工厂课程等,让学生了解航空航天的基本知识,全方位多角度感受钱学森科学精神,增强他们科技报国的意识。
二
设计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培育科学家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学校设计开展多主题、多类型的创意活动,让科学家精神自然地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浸透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钱学森曾说过:“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我校每年都会邀请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到学校给学生上爱国主义思政课,讲述钱学森求学和工作中感人的故事,加深学生对“爱国、奉献、求真、创新、协同、育人”的钱学森精神的理解。
学校定期举办科技讲座,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2021年12月7日邀请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副馆长王益钢为学生开设“飞机上天的秘密”讲座。学生小戴听完后说:“讲座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钱学森,一代伟人!作为钱学森学校的学子,我们也要担得起这个名号。我立志,要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历史的长河中汇入一湾清浅的水流。”一年级女生小胡听了钱学森纸飞机的故事、参观了小火箭制作后,在日记里发誓:长大了要造导弹!
在引进科学家、科技人才宣讲科学精神的同时,学校还鼓励师生走出去,与科学家面对面,零距离感受科学思想和科学家精神,体验祖国不断强大的科技实力。2022年5月25日,我校学生代表参加了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浙江省主场活动,接受了中国工程院喻景权院士的赠书,将科学精神薪火相传。2022年8月29日,在“科学启航逐梦苍穹”2022浙江省科技馆“科学有观”特别活动中,我校学生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英雄杨利伟亲切交流。暑假期间,学校教师带领部分学生前往海南文昌参观航天博物馆、钱学森纪念馆,见证7月24日“问天”实验舱飞天这一历史时刻。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我们把增强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玩出智慧,玩出新意,玩出名堂。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节中,学生“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是一大看点,充满浓浓的科技色彩,赋予校园别样的科学韵味。每年五月师生一起创设特别的舞台,举办“星光灿烂露天音乐会”:“最美校园五月天,星光灿烂伴和弦。”音乐会不仅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华、张扬自我个性的机会,还能够涵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钱学森曾说:“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让我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音乐会取名“星光灿烂”,也源于钱学森夫人蒋英女士对科技事业、科学工作者的关心和理解,她曾以巨大的热情,不顾连续几个月的劳累,参与组织、指导一台大型音乐会——《星光灿烂》,歌唱航天人。
2021年,在钱学森诞辰110周年之际,全校多学科联动、跨学科融合设计了多个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悟科学家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在“绘一卷童心飞天梦”活动中,学生共绘110米长卷,感受钱老人生的波澜;在“我的航天梦”活动中,学生共读科学家的书,共讲科学家的故事,共建火箭模型,共唱美好未来,启蒙科学精神,描绘航天梦想,致敬钱学森先生。
顾明远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校园活动是培育科学家精神的载体和土壤,学生在学校精心设计的丰富活动中,深切感受到科学家身上的力量,潜移默化树立了自己成长的榜样。
三
完善正向多元的评价体系,激发创新潜能
科学精神的本质在于创新。如钱学森所说:“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基础教育阶段要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究的兴趣。分子遗传学家沈岩也说过:“从培养科学工作者的角度来讲,最核心的就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如果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他才会考虑想知道点什么事,才有可能往科学道路上走。”学校教育要唤醒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识,保护他们的创新热情,就要改变评价学生的单一方式,破除唯分数的陈旧观念,注重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联系,鼓励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统一,提倡作业评价与作品展示相参照,实施统一评价与适性评价相结合,从而形成多元的评价维度,助力科学思想照进校园,激活学生创新动力。
理想的评价能够呵护学生积极向上的好奇心,不急于判断“对与错”,而是不断逼近真相,引领学生探索更多未知的科学知识。在我们学校,小学生制作出了水火箭,“飞”上高空;在平板上搭建出坚固的桥;用不同色彩的颜料调出了彩色的花;在农场种出了1米长的丝瓜……有了今天的小制作,才有将来的大创造。这些学生日常科技活动的成果,我们都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
学校教育面对的是一群鲜活的生命,教育者的眼里不能只有“分”没有“人”,有了“人”才有“人才”。我们要发现他们显著的个体差异,顺势而导,发展个性,激发潜能,因此我们倡导统一评价与适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完善多维评价,关注不同年级、不同个体,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保持他们的科学热情,激活他们的创新灵感,在校园里营造出勇于创新的积极氛围。
我校小学二年级学生小姜,是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年纪最小的围棋业余5段棋手。入学以来,她每天都是上午在学校学习,下午到杭州棋院进行专业训练。为了保护她在围棋上展现出的过人天赋,学校召集任课老师一起反复商讨,为她订制个性化助学方案,通过视频连线、传送微课、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孩子成长。我校曾有一位学生痴迷科技创新活动,有一次做实验把学校的水池“炸”裂了,我们对这个学生的奇思妙想和古灵精怪并不责备,而是加以包容和保护,我们相信唯有如此,将来学生才有可能萌发科学猜想、实现科技创新。
我们坚信,只要学校坚持弘扬科学精神,做好科学普及,让科学家精神照亮校园,让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会科学、创科学,总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会实现各个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成为世界科技创新高地。
(唐彩斌系浙江省杭州市钱学森学校校长,沈华系浙江省杭州市钱学森学校教科研中心主任)
推荐阅读
让创新人才得以及时发现、科学培养、持续成长 |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①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②|小小科学家如何养成?这所学校让“开甲精神”在校园里遍地生花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③ | 怎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屠呦呦母校宁波中学这样做!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② | 党的二十大代表胡金波:纲领性文献 新征程指南
感谢您读到这里。明天的推送更加精彩。
不想错过的你,就把人民教育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色“人民教育”,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