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苏常州:聚焦“减负提质增效”,擦亮“常有优学”教育名片|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⑧

江苏常州市教育局 人民教育 2023-05-19


民小编说


2021年10月,教育部部署在12个省市区建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旨在进一步探索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年多来,首批实验区建设聚焦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多个方面取得成效并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为总结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先进经验,挖掘推广各实验区在综合改革各方面的典型案例,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下,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推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栏目。今天,我们一起来看江苏省常州市如何聚焦“减负提质增效”,建设良好教育生态——

常州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实施“减负提质增效”工程,切实提高学校育人水平,建设良好教育生态,擦亮“常有优学”教育名片。


一、突出两个路径导向


1.突出综合改革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出台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双减”、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减轻教师负担等重要文件,市教育局出台课后服务、作业管理、幼小科学衔接、课堂教学改革等配套文件,综合发力推进校内“减负提质增效”。强化改革协同,将“减负提质增效”工程纳入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任务,制定“减负提质增效”工程行动方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落实。


2.突出系统集成导向。系统推进“减负提质增效”工程,集成做强学校育人主阵地。统筹课堂内外,深化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改进和加强作业管理,多元化开展课后服务,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统筹校园内外,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开展教育评价改革,综合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区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营造教育良好生态。


二、实施七大变革行动


1.课堂教学改革行动,提高学科育人实效。指引教学改革,出台深化新时代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3年内中小学好课率达到85%。指引课程改革,深入建设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国家信息化教学改革实验区、省市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区。指引课题研究,建设100项“减负提质增效”专项课题。


2.作业管理改进行动,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建构作业管理规范,出台改进和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指导意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将作业设计列入好课标准,提出作业设计先于教学设计,要求小学、初中、高中作业平均正确率分别达到95%、90%、85%以上。建构作业管理模式,形成“三体系、四严管、三机制”管理特色。


3.课后服务提升行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全时段覆盖,创新课后服务“5+2+1”模式,即每周5天、每天2小时、每周六1次“常老师在线”服务,吸引46.22万中小学生参与,参与率达95.40%。全空间实施,免费“常老师在线”答疑辅导,丰富“云上课堂”优质教育资源,视频点播量超过52万次,受益学生逾6万人次。全渠道拓展,出台校外机构参与课后服务指导意见,钟楼区先行先试,遴选出35家机构79门课程列入优质课程资源“白名单”。


4.学生身心强化行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建立三级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和体育夏令营制度,系统推进学校体育课程“私人订制”。促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出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开发心理健康云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普测,分类指导,定向服务。促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每年组织中小学优秀学生社团评比。


5.教师减负关爱行动,激励潜心安心从教。营造良好从教生态,出台减轻教师负担实施办法,实行清单管理制度,进入校园事项减少75%。营造关爱教师氛围,建立教师荣誉制度,评选“龙城十佳”教师,颁发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探索实施教师弹性上下班、弹性午休等制度,倡导有条件的学校开展教师子女照护、邀请专业人士为教师提供健康服务。营造校内减负环境,减会议频次、减文字材料、减低效培训,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工作效能。


6.协同育人建设行动,凝聚家校社教育合力。建校外实践基地,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建成467个市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劳育协同体系,发放中小学生学校、家庭劳动清单,建设122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课程群。建家庭教育平台,中小学100%组建家长学校、100%开展教师“大家访”,打造“父母学堂”品牌课程,开展“真爱护航”公益讲座,形成140个主题400多门课程的“主题式课程菜单”。


7.教育评价改革行动,牵引育人质量提升。突出学科实践,定期组织全市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创新实验、技术作品、实验操作比赛,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突出实绩考核,实行绩效工资“1+X”改革,向教育教学质量突出教师倾斜。突出多元评价,实施“优质学校”建设综合评估,评定思政育人、体育、艺术、劳动教育等特色学校,落实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


三、建立五项运行机制


1.总结研讨交流机制。定期召开“减负提质增效”工作研讨会。每学年组织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彰显“常州的老师•常州的课”特色品牌。学校建立课例研究、学业诊断、作业设计、考试命题评价等研究中心,深化教学改革校本研修,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对外教学展示活动。


2.专题调研指导机制。每年开展辖市(区)“双减”工作调研,有效指导区域提升教育质量。定期组织学校教学视导,五年一轮全覆盖,针砭改进教学管理。建立学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加强学科教学指导力度。实施中小学学业质量监测,跟踪学校指导教学改进。


3.典型示范推广机制。定期遴选“双减”工作优秀实践案例,召开研讨会、现场会和推进会,扩大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典型案例成果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首批评选全市中小学“双减”工作优秀实践案例242个,确定重点实验项目20个。


4.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建立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确保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到位。建立课后服务合理取酬机制,制定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管理办法,按照每课时不低于60元的标准核定发放。


5.督导检查问责机制。将落实“减负提质增效”工作情况及实际成效,纳入对辖市(区)党委和政府督查督办、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教育督导部门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作为责任督学日常督导内容,适时开展专项督导。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学校及相关责任人,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


一年以来,常州实施“减负提质增效”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教育生态发生明显改变。学生作业负担普遍减轻,实现参加课后服务“小学生回家没有书面作业、初中生基本不带书面作业回家”。转变育人方式,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日益凸显,师生家长、社会进一步凝聚“双减”政策共识。学生普遍不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全市线下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446家,压减率95.91%。二是教育质量实现明显提升。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2022年中考总分优秀率、合格率达到近五年最好水平;全省中小学艺术展演获奖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取得历史性突破。教师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分别有3项、14项教学成果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特等奖和一等奖;2021年基础教育类省教师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12个,省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22个。三是常州经验产生明显影响。常州市作业管理,列入教育部第四批学校落实“双减”典型案例、省教育厅首批“双减”工作典型案例进行推广。课后服务成效得到普遍认可,在全省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质量评价和社会满意度调查中,常州市均位居第一。天宁区课后服务,入选江苏省首批“双减”工作典型案例。《为未来而学:整体推进‘智慧教育’视域下的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入选教育部区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案例。


立足新时代,常州将进一步深入开展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聚焦“减负提质增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新路径举措,为“常有优学”建设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和更具活力的基础教育。


文章来源|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文章作者|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

微信编辑|陶玉祥


推荐阅读


安徽铜陵:聚焦教育发展第一资源,打造“铜有强师”教育新名片|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⑦

上海:整体、持续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幼儿园|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⑥

广东深圳:大力提升学生创新素养,全面形成科创育人生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⑤

湖北宜昌:纵横协同贯通,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成效显著|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④


(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

感谢您读到这里。明天的推送更加精彩。

不想错过的你,就把人民教育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色“人民教育”,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