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阳康”后,学校体育活动如何开展?| 关注
民小编说
新冠病毒给人体带来的影响始料未及,学生“阳”前“阳”后的健康状况有了明显差异,对于学校来说,体育活动应该如何具体开展?老师们又该如何帮助学生在健康恢复和体能锻炼中获得平衡呢?一起来看文中的三条建议。
近期,因考虑到受疫情影响,学生“阳”过之后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与没“阳”之前有明显的差异,表现在力量、速度、耐力等水平下降,运动时心急气短、容易疲劳等,加上一些人大代表、部分家长发出“不适宜剧烈运动”“取消中考与健身测试”等的强烈呼吁,各地教育部门十分慎重,联合卫生健康专家进行了分析研判,并逐步出台了相关中考、学业水平测试等政策或指导性意见,总体指导思想是从“健康第一”出发,减少剧烈运动,调减部分心肺要求较高的中考项目等。
以上的决策、建议、呼吁等均从理论、实际的角度给出了指导,具有科学性,也有很强的参考价值。那么,开学伊始,面对90%左右“阳康”后的学生,学校体育活动如何开展,体育老师如何把控尺度才更为科学,更是一份摆在大家面前亟待作答的试卷。笔者作为体育人,同样在思考这个问题,在此,分享我们的做法。
一、望闻问切,循序渐进
学生开学报到前,学校就组织召开教研活动,针对开学后学生的体能恢复重点提出了要求并达成共识,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运动中教师的“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用语,指通过观气色、听声息、询症状、摸脉象诊断病情。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老师,学习过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人体生理学等,具备基础的医学知识。对于“阳康”后的学生,体育老师只要全程关注,完全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眼神、表情判断学生的状态并及时作出调整;通过听闻学生的呼吸声、咳嗽声等比对心肺功能;通过询问学生的身体感觉、最近的饮食情况、睡眠状态、运动后的反应等了解体能情况;通过常用的“心率”测试了解运动强度的大小等。而所有这些,唯有走出家门、走出教室,在操场上,在运动实境中才能“切准脉象”,厘清实况。
二是教学设计的循序渐进。
新冠病毒带给人类身体的影响确实是始料未及,其发病程度和恢复情况只有类似却无规律。但是,体育教育是有原则和规律的,“活动有方,五脏自和”,所以,作为体育老师,可以通过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大课间的安排为学生们进行身体素质的恢复。除了“望闻问切”外,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就是最好的办法。为此,在刚开学时的体能恢复阶段,“两小一短一长”十分重要。“两小”即“运动量小”“强度小”,“一短”即持续运动时间短,“一长”即休息时间略长些,这样确保了学生在开学第一周能够逐步开始适应。事实证明,两周下来,学生的速度、耐力等虽不能恢复到“阳康”前,但教师也能够胸有定见,对学生是否有基本的体能进行正常运动一清二楚。
二、尊重学生,鼓励运动
学生体能的恢复,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仅仅靠课堂还不够,所以,鼓励学生在课间、课后加强自主运动、科学运动十分重要,这同样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校纪校规与热爱运动的关系。
一些学校有明确的校纪校规,如不能自己带球到校;中午不能打球以免影响下午文化课学习;放学后要及时回家不能在校逗留;学校静校后不得有学生在操场打球等,这些从学校管理、安全的角度看,确实都是需要的。但是,一部分学生却往往不会按这些预设规章去执行。
笔者作为一名体育人,也有着二十多年学生管理的经历,在不同生态的学校工作过,常见此类情景。每当遇到放学后天黑了学生仍在操场上打球不愿回家,内心总是纠结的,有不放心:学生回家晚路上不安全,父母要担心,且学校有清场规定;却又有欣慰:爱运动的孩子健康、开朗,比起沉迷电脑玩游戏强上百倍。这种情况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之前就看到过有训斥一顿的,有收掉球的等。而我每次采取的方法总是:先观察一下学生打球的情况,然后就问:“同学们,你们看,我是再给你们3分钟还是5分钟?”或者是“你们看,是让你们再投进一个球还是2个球再结束?”如此,学生们最多也就拖5分钟,然而这样的方式却是愉快、和谐、有效的。“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独立选择和自由发展的权利,柔性点悟学生认知逾矩之错,教导学生行事规矩的尺度,鼓励学生的爱好,既赋予规章以管理的温度,又不会因噎废食,熄灭学生运动的热情。
二是处理好组织教学与自发运动的关系。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强调,我们要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这需要我们在课堂中有组织的通过“学、练、赛、评”来达成目标。因为有组织,所以,在运动量、强度控制的控制方面,教师可以科学有效的调节。但是,课外、校外学生的自发运动往往是随着兴趣发生的,尤其是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弱,对运动量和强度的控制能力弱,这恰恰是安全的隐患所在,“阳康”后运动发生事故的案例也基本是自发的运动。所以,开学后设计教学,循序渐进地恢复学生的体能、技能,既保证了学生正规的运动,又为学生课外、校外的自主运动的安全展开提供了保障。
三、创设时空,化整为零
一般情况下,学校在校园规划上,基本是学习区和运动区是分开的,既是安全需要也是避免互相干扰。但是,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如何让学生短短的课间也能运动一下肢体,需要“拾起”与“放下”。
一是“拾起”一些传统体育游戏。
我们知道,任何一项运动都是由“游戏”演变而来的,一些游戏附加了世界公认的规则成为了奥运项目,而一些游戏则散落在民间。2022版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五大课程内容之专项运动技能中把“武术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改成了“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建立文化自信。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地处有着2500年历史的苏州古城区,民间有着很多健康有益、适合个人或多人玩乐的游戏。为此,学校体育组以此为课题进行研究,挖掘、整理、改造了很多安全又健康的游戏,如“跳房子”“斗鸡”等。体育老师把这些游戏引到教室前后左右的空地,且每年更新,这既让学生了解了体育知识,又让学生随时都可以邀上同伴一起运动。“拾起”体育游戏,营造运动氛围,让运动能因时、因地、因人,更灵活便捷,富有趣味和快乐。
二是“放下”一些管理思想。
不同的校长有不同的管理思想与艺术。对我而言,校园确实需要整体规划,且角角落落除了卫生整洁,还要能读得懂其意义所在,如一棵树周边,是乱石还是绿化;停车场周边是灰暗还是有色彩;教室走廊上是空白还是文化……这些,相信每位校长都很在意。然而,作为体育人,唯独允许把体育设施、器材、各类游戏场地散落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在教学楼边上置两张乒乓桌,教室前面画上五颜六色的游戏图,教室外的走廊铺上体操垫……那是在我认为,校园最美的风景是学生读书时专注的样子,是学生运动时散发出的青春气息。
“强健的活力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疫情,让我们改变了很多,但是,只要我们还在操场上,在阳光下,我们就能守护学生的健康,让“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我们就能看见学生的未来!
(作者系苏州市第十六中学校校长,江苏省体育特级教师)
文章作者|蒋玉红
微信编辑|张璐瑶
责任编辑|谭希
推荐阅读
感谢您读到这里。明天的推送更加精彩。
不想错过的你,就把人民教育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色“人民教育”,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