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关注
民小编说
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延续往年风格,稳中求进。命题人基于考生认知水平,创设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多样化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历史、生活、学术研究、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本文从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和教考互动三个方面对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
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延续“宽广融通”的风格,立意深远,视野开阔,题材丰富。三套试卷在坚持“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1] 的同时,呈现出稳中求进的特点。
“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试卷考查了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以及“四史”、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有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文化自信,彰显历史学科的文化意涵和育人功能。其次,试卷聚焦核心素养,彰显新课程理念,贴近时代、贴近教材、贴近教学实际,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再次,试题以丰富多样的素材为载体,呈现古今中外重大史事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中的生活,思考、探索生活中的历史,关注国家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重要议题,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意识和时代使命感。
“进”,突出表现在两个层面:纵向来看,三套试卷保留了开放性试题,加大了对学生叙事能力考查的力度。横向来看,新课标卷的变化最大,一方面选考题退出,试卷结构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试题立足于统编教材,考查内容更加丰富、立体。
试卷的题型和形式与此前文综试卷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保证了考生的稳定发挥,实现了平稳过渡。试题的新变化,并没有给考生的作答带来障碍,保证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发挥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作用。
一、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时代主旋律
新高考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铸魂育人的有效途径和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风向标。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注重品德修养、关注世界与时代的变化。试题中巧妙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追根溯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丰富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新课标卷第24题着眼于此,考查了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发展状况,以南方的良渚文化和北方的龙山文化为例,引导考生发现南、北方发展的共性,即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现象出现。试题聚焦“新石器时代晚期”,题干中的“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提示学生关注“由公有制社会向私有制社会的转变,由军事民主选举制向君主世袭制的转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巨大变化”[2],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历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统一性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主线,多样性则从不同维度丰富着中华文明的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新课标卷第43题聚焦中华文明“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气象,呈现了中华文明融汇各地域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影响逐渐扩大的过程。本题启发考生深入思考中华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之间的关系,在作答过程中认识到“各大文化区系既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3]
(二)以文化人,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多彩的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试题聚焦文化中的人,引导考生理解文化“以文化人”的内涵,认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今天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试题引导考生发掘传统文化之“根”,理解文化植根于时代沃土。另一方面,试题聚焦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多角度考查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深刻的理解。
横向来看,中华文明是各地域文化的融汇交流。如前文提及的新课标卷第43题就聚焦于此,引导学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中华文明“同风”“共贯”特点的成因。
纵向来看,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积淀了深沉而独特的美。文综甲卷第47题由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切入,引用典型文献材料,聚焦孔子对“乐”的理解,即“乐”不仅仅是声乐、器乐、歌舞等形式,也是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考生依据材料,分析孔子提倡“乐教”的原因,深入领会和理解孔子“乐教”思想的深远影响。文综乙卷第30题选用了20世纪50年代《神笔》《骄傲的将军》两部国产动画片的剧照。从内容上看,《神笔》是一部表达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惩恶扬善”意愿的木偶片,《骄傲的将军》传达了“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从形式上看,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如《骄傲的将军》的人物造型借鉴了京剧脸谱艺术。从立意上看,两部影片为考生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长卷中渗透了各种传统文化元素,呈现了隐藏在影片背后的国家和民族鲜明的传统文化特征,也反映了艺术创作者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再如,文综乙卷第47题聚焦孔尚任的《桃花扇》,作品借助主人公的悲欢离合这一主线,折射出明末的社会现实,考生通过探究文学作品成功的原因,认识到作品背后独特的时代印记,展现着时代的精神风貌。本题的第2小问聚焦孔尚任的仕途浮沉,将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引发考生关于时代与个人的关系,以及个人责任的思考。
(三)紧扣时代,彰显“四史”“五育”的教育价值
试题选取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等相关内容,展现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程,有助于考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如文综甲卷第30题围绕中国共产党“一大”设置情境,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创新性。文综甲卷第42题要求考生阐释新中国的“国家记忆”,有利于深化考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认知。文综乙卷第41题引导考生结合具体史事,理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难题的理论自觉。
“五育”之于历史学科,既是一个生动的历史议题,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文综乙卷第42题聚焦德育,以“民德”为切入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试题中,意在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综甲卷第28题以戏剧为题材,文综乙卷第30题的材料是两部融合中国传统戏曲、诗歌元素的国产动画片,第25题考查了“诗歌唱和之风”,均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是美育的典型体现。文综乙卷第29题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者地位的变化,关注了劳动和劳动者的重要作用。智育的考查贯穿三套试卷,如文综甲卷第25题考查了从地图中获取信息,运用时空观念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解释的能力,这也体现了命题人在引领历史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方面的努力。
(四)植根社会,品味历史中的生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简称《课标》)强调“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4] 新情境包括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等。试卷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多维度创设情境,考查考生在新情境下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水平。
以生活情境为例,试题以生动的素材将历史生活中的点滴展现在考生面前。如文综甲卷第26题明确指出“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引导考生将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判断其出现的可能性。此题的选项也充满“烟火气”,如“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到指定市场用银圆购物”以及“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让考生真正走进古人的生活,感受宋人的生活风貌。当然,探究生活中出现的新变化不应仅停留在“是什么”层面,还应该思考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因素。新课标卷第28题描述了15、16世纪我国东南沿海某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变成了“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的“小苏杭”的故事,引导考生结合时代背景寻找变化背后的原因。文综甲卷第27题则是聚焦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实践“圣人之学”的现象,引导考生寻找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即“百姓日用即道”。当然,生活也是历史的一部分,生活中的变化同样会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文综乙卷第26题展现了南宋时期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等在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试卷聚焦历史中的生活,实则是关注历史中的人,考生用“望远镜”观察生活的发展变化,感受历史发展的脉络。探究生活中的历史,则是使用“显微镜”将日常生活与历史联系起来,以小见大,尝试在生活的细节中窥视时代的演进。
(五)察古知今,培养开放包容的胸襟
2023年全国卷历史试题贴近时代、贴近社会,以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引领考生察古知今,彰显了现实关怀和人文关怀。
试卷将中国史与世界史置于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中加以考查,呈现了世界背景下的中国与中国视野中的世界。如文综甲卷第41题围绕《塞尔登中国地图》展开,地图展现了当时中国人眼中的世界,其辗转流落英国的过程则展现了世界背景下的中国,即随着殖民扩张时代的到来,殖民国家为抢夺更多的殖民地展开厮杀,明清时期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需要在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理解、接纳和吸收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优秀文化,正所谓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弃自身的立场和特点,更应该站稳立场,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新课标卷第42题以新中国的外交关系为切入点,展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同东南亚各国在政治、经济和人文交流方面的发展。考生通过分析此阶段外交成就的原因,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外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在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等方面作出积极努力。材料中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共同繁荣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论述,也彰显了面向未来、放眼全球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风采,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贡献了中国方案。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发现,试题对于考生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也反映了高考试题命制过程中“核心价值”的方向引领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以丰富多样的素材为载体,呈现重要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在树立正确历史观基础上,构建纵深开阔的认知框架,倾听时代主旋律,关注社会和生活。由此,凸显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意识和时代使命感,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聚焦核心素养,彰显新课程理念
《课标》指出“历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5],教学评价须聚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与学科核心素养相向而行,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服务教育教学,弘扬道德情操和学术品格,凸显学科的文化意涵与教育功能,传递正确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一方面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真正实现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由“输入”到“输出”的转变;另一方面与时代同频共振,既服务选才,也引导历史教学实现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转变。
(一)基于时空定位,建构联系,把握历史发展大势
时空定位是“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6] 的基础。文综甲卷第25题选取公元2年和公元140年两张地图,呈现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其中江浙一带人口小幅增长、湘江流域人口增长迅速。考生结合具体时空信息,探究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特殊因素。聚焦这一时段,结合所学可知,在两汉之际的北方遭受战乱和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且赋税负担相对较轻,于是北人南迁,大量人口顺沔水(汉水)沿湘江南下,带来了湘江人口的大幅增长。B选项也可以通过准确的时空定位排除,人口数量的确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但是两汉之际南方并未得到大规模开发,全国的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同在南方的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会特别大,但是湘江流域人口的增长明显高于江浙一带。可见,经济发展水平无法解释其间的巨大差异。
再如,新课标卷第44题要求考生分析抗战胜利后解放区人民政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范围调整的原因。此题的关键信息就藏在时间和空间之中。时间是抗战胜利后,空间是解放区。考生基于时空定位可以发现,抗战胜利后解放区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矛盾为主转变为阶级矛盾为主。特别是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解放战争胜利在即,解放区日益扩大,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了建立人民政权的尝试,并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运用唯物史观,由表及里,深入认识历史本质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文综乙卷第24题通过分析孟子言论的时代背景,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联系孟子的言论和思想的具体时空,理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及其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的重要影响。
新课标卷第25题通过分析荀子、韩非和李斯在治国方略上的共同主张,引导学生理解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因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而存在差异之外,也有共同之处。其中A选项“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则反映了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突出了荀子所提倡的“隆礼重法”,希望统治者能够抓住这两项关键因素实现天下大治。此题反映出天下大乱人民渴望统一的诉求,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典型例证。
(三)合理运用史料,辨析互证,客观而全面地认识历史问题
“运用史料就是理解历史,需要秉持大胆怀疑、多源互证等原则。对不同类型的史料,需要了解其产生的具体情境,需要掌握读懂它的技能,才能对其反映的历史信息形成准确的认识。”[7] 教学评价同样要注重考查整理、辨析史料以及利用不同类型史料进行互证的能力。新课标卷第27题围绕唐人李元谅身世出示了三则文献材料,包括《旧唐书·李元谅传》《李元谅墓志》和《李元谅颂碑》,要求考生对三则材料进行辨析、互证,客观认识李元谅的身世。作答过程中,考生需要辨析不同文献材料的特点和长处,《李元谅墓志》和《李元谅颂碑》出现时间较早,不可能借鉴《旧唐书》的记载。虽然《旧唐书》成书于五代,但代表了后世的官方评价,流传更久,更具权威性。从记载内容上看,墓志与《旧唐书》所记内容高度相似,但是关于其“少为宦官骆奉先所养,冒姓骆氏”的描述在墓志中并没有得到印证。李姓的由来,颂碑中并没有记载。因此,史料因其记载时间、类型、用途等差异,在记述史事的过程中会有所增减、侧重,无法做到所有信息都可以互证。此题引导考生关注不同类型史料的长处,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搜集不同渠道、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辨析、互证,才能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更丰富的解释。
在对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上,文综甲卷第41题另辟蹊径,选取了《塞尔登中国地图》。地图反映了特定时期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古代中国的地图则是不同时期中国人天下观的形象写照。此题要求考生“说明学者判断这幅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对比往年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此前的考题主要是比较和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强调要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本题则是给出结论,由考生去寻找证据进行论证。通过“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图中明朝信息最为丰富,北京城、黄河、各省边界等都有详细描绘”“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形成一个网络”等信息,即可作出推断。
(四)凸显解释能力,由内而外,用历史眼光分析阐释问题
对历史的理解是进行历史解释的关键,解释的过程实则是素养由内而外的输出过程。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材料类型丰富,重点考查了考生解释不同类型史料的能力,引导学生辩证、客观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新课标卷第33题取材于1808年欧洲的一幅时事漫画,名为《蛛网里的科西嘉蜘蛛》,此题对考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熟练解读漫画的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考生需要综合运用学科核心素养,调动所学知识,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合理解释漫画中的信息和作者的意图,有助于提升其对历史问题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漫画创作的时间和名字,考生完成时空定位。观察漫画,寻找漫画的象征物,其中拿破仑被描绘成蛛网中心的蜘蛛,尽管欧洲其他国家大多都被网住,但是“约翰牛”这只大苍蝇仍旧自由自在。考生由此理解作者的用意,认识到在拿破仑战争中,互相封锁了一年半之后,带来了欧洲大陆的混乱,阻碍了可能与英国竞争的欧洲大陆工业的发展,保证了英国工业化的优势,也证明了谁掌握大海谁就掌握主动权。
(五)立足家国情怀,联系中外,展现历史学科的价值关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8] 试题聚焦家国情怀,关联中外,既有助于考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历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9],也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2023年全国卷立足家国情怀,从以下三个维度入手,展现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价值关怀。
首先,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知。文综甲卷第42题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通过阐释新中国的“国家记忆”,引导考生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文综甲卷第46题聚焦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的侵略活动,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有助于学生理解14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其次,试卷强调了学习历史应具备国际视野。《课标》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部分指出,家国情怀素养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10],应引导考生“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11] 如新课标卷第31题展现了古代西亚地区以《汉谟拉比法典》为代表的文化,呈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第34题描述了日本明治维新前社会生活的变化,特别是大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政治思想和军事等方面的译著或著作的出版,以及各类讲习所聘请各国专家直接授课或指导技术实践的现象,有助于学生拓宽国际视野,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最后,试卷引导考生深入思考个人在时代和社会中的定位。如新课标卷第25题、文综甲卷第30题分别展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中国人对于历史发展大势的判断,以及个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的目标指向非常清晰,即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历史教学应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引领学生在情境中对历史进行探究;以核心问题为引领,使教学内容结构化;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实现教学内容活动化。此外,试题通过各类史料考查历史学科诸素养的达成度。这也要求一线教师应基于史料研习开展教学活动,在具体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之中,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辨析和运用各类材料来解释历史和现实问题。
三、注重教考互动,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发展新方向
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与教学同向同行、同频共振。试题与《课标》保持一致,契合学业质量标准,注重全面性,突出主干知识,充分发挥了高考“引导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坚持基础性,凸显学以致用
试题强调基础性,关注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如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世界古代文明、多样化的近代化历程、外交等。特别是新课标卷,注重必修与选必教材的整合,紧扣主干知识,引导中学历史教学关注新课标、新教材。新课标卷第25题考查点涉及必修的“百家争鸣”和选必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26题考查了两汉时期“州”的设立和发展过程,内容涉及必修的“西汉与东汉”和选必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31题、第32题考查了“古代世界的帝国”“中古时期的欧洲”,这也是统编教材新增加的知识点。
试题同样注重应用性,引导考生学会用历史思维去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如新课标卷第35题围绕当今部分发达国家关于世界环境问题责任划分的热点话题设置情境,引导考生探究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背后的真实意图,认识到其实质是推卸其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只有建设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才能真正解决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
(二)增强创新性,鼓励探究意识
运用历史材料、探究历史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教学中必须落实的学科目标,也是等级考试的考查目标。2023年高考历史三套试卷从材料信息的丰富性、试题要素的灵活性、解题路径的多样性等方面增强试题探究性,强调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鼓励考生多角度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鼓励创新意识。如文综乙卷第42题以梁启超的“民德”观点为切入点,给予学生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自选角度、自选时段,可以肯定、否定材料中的观点,也可以进行商榷补充。此题考查了考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周密论证的能力。
(三)强调开放性,体现素养达成度
《课标》指出,学习历史应“对历史有具体、深入的理解,提高搜集和运用历史材料解释及书写历史的能力”。[12] 叙事是学生认知过程的外显,是调动、运用核心素养诸要素的过程,是核心素养的“输出”和“表达”。学生的叙事能力在开放性题目的答题过程中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因此开放性题目的设置使得对考生核心素养达成度的考查更加有的放矢。如新课标卷第43题聚焦中华文明的特点,要求考生选择一个地域,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阐述该地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文综甲卷第42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成就为切入点,要求学生阐释新中国的“国家记忆”。两道题目均给予考生很大的自主选择权,新课标卷第43题考生可以选择黄河流域、中原等地区,文综甲卷第42题可以选择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教育等多个角度。作答过程中,考生须综合运用核心素养的诸要素,将史事置于时空框架之中,“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将若干分散的历史事实组织成为一个有头有尾、有意义的整体”[13],并赋予其价值和意义。如第43题不仅要做到史实清楚,所选地域须与史实吻合,也要有价值判断,表达出对于中华文明的全面认知,以及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
(四)明确新方向,实现以考促教
我们强调要重视高考的导向性作用,其实质就是厘清高考“考什么”“怎样考”,进而思考历史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基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突出方向性,反映时代性,体现民族性,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
首先,历史教学应实现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变,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和养成正确政治立场、理想观念以及道德品质的过程,这种理念应贯穿于教、学、评整个学习流程。需要指出的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有机融合,既不能孤立培养,更不能仅强调落实而忽视输出。课堂上应该有输入、有输出,有学习、有生成。此外,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是否可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也需要教师合理设置任务进行检测。例如,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教师设计了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主题的策展任务。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围绕主题,自主搜集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并确定各展厅的主题,还要撰写前言、结语和解说词。这个过程就展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输出”和“表达”。
其次,历史教学应关注中外重大主题、重要史事的发展和联系,课堂教学应将这些内容进行有跨度、有深度的整合,引领学生以更广阔的历史视野去认知,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整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与选择性必修3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梳理其发展线索、背景、内涵和价值,并联系《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特有文化,扩大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理解,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和关怀人类共同命运的观念。
最后,历史教学应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学生而言,陌生即是难度。试卷中丰富多彩的情境,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挑战。作答过程中,学生需要拨开现象之外的“迷雾”,寻找背后的真相,这需要历史学科的专业性、科学性指导和练习。因此,历史教学应以学习主题为依托,实现教学内容的情境化,创设多种类型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记忆和背诵,而是运用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分析、理解历史中的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真正践行“同情之理解”。另外,应对陌生的情境,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性知识。基础性知识不仅是指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重要的历史概念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还包括历史思想方法,即方法性知识。这需要教师设置科学、合理、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着力培养学生运用学习所得创造性地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面对陌生、复杂的情境,勤思考、敢说话,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学习任务。
综上所述,在新老高考并行、新旧课标和教材并存的过渡时期,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坚持依标施考,坚持“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14] ,强调宽广融通,稳中有进,为高考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释
[1] 教育部考试中心.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6.
[2] 张帆. 中国古代简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8.
[3] 苏秉琦. 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J]. 考古,1991(12):111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7,1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7.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71,72.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71.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7.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9.
[13] 杜维运. 史学方法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0.
[14] 教育部考试中心.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7.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3年第15-16期,原标题为《宽广融通 稳中求进——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文章作者|孙玲玲责任编辑|钱丽欣微信编辑|谭希、实习编辑 贾舒婷
推荐阅读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