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儿童心理疏导的语言运用 | 教育观念大讲堂⑯

白玉萍 人民教育 2024-04-05


民小编说

在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是目前教育改革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孩子?如何认识成长规律?怎样学习才效率高?……《人民教育》特开设“教育观念大讲堂”栏目,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精心遴选了十余个针对性话题,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校长教师共同探讨,希望能够释解思想困惑,凝聚教育共识,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帮助孩子们走出心理困境,教师和家长有必要了解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在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时,语言运用应遵循哪些原则?需要采取哪些策略?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都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即在孩子有了心理问题、困惑甚至危机的时候,要能给予及时、正确、有效的帮助,引导孩子走出来。教师和家长如果忽视孩子的心理问题,或者给予了错误的处理,往往都会加重孩子的心理问题,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会引发长期的心理问题。怎么才是正确、有效的帮助?从根本上讲,教师和家长要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具体的操作上看,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最重要方式,如果教师和家长了解心理疏导语言运用的原则,掌握心理疏导语言运用的策略,那些迫切需要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处在心理困境和危机状态的孩子,就能朝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01

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的语言运用原则


教师和家长发现孩子遇到了心理问题,对话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原则,有悖于这些原则的做法往往都难以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一)目的性原则


心理疏导中助人者与受助者之间的对话是一个语言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对话不是随意聊天拉家常,而是要有明确的目的。针对经历成长中的适应困难或遭遇危机事件冲击的孩子,心理疏导的目标是帮助他们调节认知偏差,减轻内心冲突,提高问题处理能力,解决困惑烦恼,迈向积极成长。因此,作为助人者的教师和家长应当控制对话的进程和节奏。无论使用陈述性语言提供信息,表达对孩子的真诚理解与共情;还是使用提问和反问,用于收集信息、讨论或面质等,每一句话都要有的放矢。


(二)适度和避免对抗的原则


语言顺应理论认为,对话的过程也是发话人与受话人不断作出各自判断选择的过程。选择既在语言结构层面上发生,也在策略层面上展开,选择的过程是语境和语言选择二者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1] 在心理疏导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需要通过一步步不断转换话题、推动与孩子合作、应对孩子的抗拒来准确领会孩子的问题。心理疏导中语言的运用应当赢得孩子的信任,从而实现疏导的目标;要避免一言不慎引发孩子的抗拒或不满,导致事态恶化。特别是对于一些个性敏感或者处在应激反应的高焦虑状态中的孩子,我们的言辞合适、分寸拿捏尤为重要。


(三)一致性原则


心理疏导过程中,在运用语言信号系统的同时还伴随着非语言的信号,包括目光注视、面部表情、身体状态、声音特性、空间距离、衣着步态等。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应当和谐一致,协同发挥作用。非语言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等既可以伴随语言内容一起出现,对语言内容作补充、修正;也可以独立传情达意,提供语言不能直接提供的信息。


(四)轮换性原则


在一般对话过程中,对话的参加者在整个过程中要轮流说话,遵循“A-B-A-B-A-B”的秩序,这就是语言研究学者所谓的“话轮转换”。[2] 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时的对话也不例外,教师和家长切忌对孩子长篇大论,展开一言堂式的发言,而是要善于适时将自己转换为听话者,引导和促进孩子成为发言者。孩子的发言既是一种宣泄,同时构建自己的话轮也意味着进行思考,意味着要担负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把问题全部推给别人。


02

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的语言运用策略


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具体该如何去做,这里有一些符合教育心理学的策略,教师和家长可以参考运用。


(一)认真倾听的策略


倾听是指以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认真耐心地听取对方说话。倾听是心理疏导的第一步。倾听不仅是为了了解情况,明确孩子的问题、原因和程度,也是为了建构信任的关系和氛围,鼓励孩子更加开放自己。倾听实际上是向孩子传达一个信息:“我正在很有兴趣地听着你的叙述,我很关心你并且愿意帮助你。”心理疏导过程中倾听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


1. 要全神贯注地听。要消除外在与内在的各种干扰,不仅仅是用耳朵听,更要用心去听。我们要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对方的身上,不仅要听懂孩子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善于听出弦外之音,即听出在交谈中省略的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从而抓住主要矛盾去探寻深层的心理症结。


2. 给予鼓励性的回应。倾听不是一声不吭、毫无反应地听,适当的参与和回应是必要的。在倾听时既可以通过语言回应,比如用“嗯”“是的”“请继续”等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还可简短地重复孩子所讲的某部分内容,表达对这部分内容的重视或寻求孩子对这部分内容的确认,也可以请孩子对某些内容作更详细的说明,还可以通过微笑、目光的注视、放松并适当前倾的身体姿势、相呼应的点头等非语言的方式回应。


3. 可以用温和的方式中断倾听。一般认为,教师和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疏导帮助时,随意打断孩子的讲话、转移话题等属于不当的行为,会消减帮助的效果,应尽量避免。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听任孩子滔滔不绝地讲下去,我们可以用商量、客气的口气来中断倾听。可以说“对不起,我想插句话”“我可以提个问题吗”,用这些智慧的话语中止对方过于重复的倾诉,转移到下个阶段的对话。


(二)共情理解的策略


共情,也称为同感、同理心,是一种感悟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罗杰斯认为“共情是指咨询员能够正确地了解当事人内在的主观世界,并且能将有意义的讯息传达给当事人”。[3] 共情技术后来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被认为是教育者应当具备的核心能力。[4] 教师和家长要做到真诚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去体会孩子的想法与感受,从而促进孩子的自我认同、自我表达、自我探索。


1. 共情是动之以情的表达。研究发现,心理疏导中情感成分越多,越是聚焦于此时此地,所谈内容越是个人化,互动越深入,或者说疏导的质量越好。[5] 不是说一句“我理解你”,就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我们要抛开自己的参照标准而进入孩子的参照框架,把自己的心态放到孩子的处境中去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要“动之以情”,要用充满情感的体贴的话语、亲切的语气以及温和平缓的语调来传达真情。


2. 可以进行自我开放的分享。教师和家长可以“现身说法”,将自身与孩子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特别是从挫折磨难中走出来的经历遭遇讲给孩子听,以期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对孩子产生示范作用并获得启示。当然,这种自我开放应比较简洁,适可而止。教师和家长的自我开放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始终把重点放在孩子身上,借助自我开放来表明自己理解并愿意分担孩子的苦恼,促进其更多的反思与分享。


3. 避免讲道理、给建议。共情不是讲道理、说教。对于陷入负面情绪中的孩子,教师和家长一旦开始说教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感,让孩子觉得“你根本不理解我”。共情也不等于给建议。有的教师和家长还没有问清楚情况就给出一堆建议,以便尽快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对这些建议不予理会,教师和家长就会很不高兴,要么否定孩子“怎么这么不识好歹”,要么自我否定“我怎么连这件小事都处理不了”……有的教师和家长继而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又启动了批评指责模式,孩子就会产生抗拒,共情也就不存在了。


(三)巧妙提问的策略


有人把心理疏导称为“提问的技术”,[6] 可见提问在心理疏导中的重要性。提问是我们掌握孩子情况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善用或不善用语言的教师的主要差别在于提问的艺术。不当提问可能给孩子带来压力甚至伤害,好的提问则可以启发思维、激活资源和力量。


1. 要交替使用不同提问方式。提问方式总体上可以分为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前者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等词来发问,允许求助者自由发表意见;后者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而回答也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在心理疏导中应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不同时机宜使用不同形式的问句。刚开始建立信赖关系时,既要有封闭式的提问,又要有开放式的提问,其比例要适当;当求助的孩子产生抗拒时,宜用开放式提问,不宜用封闭式提问;当孩子的阻抗心理减轻,愿意表达和宣泄时,应以开放式提问为主;当希望确认某个信息时,宜用封闭式提问。


2. 提问要突出重点。无论采用哪种提问方式,都要围绕谈话的主要目的来设问,避免把谈话引到无关紧要的话题上。提问的问题不能太少也不宜太多。提问太少会让孩子怀疑你是否理解了他们,或者会认为你对他们的思想、情感没有足够的重视;提问过多又会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引起他们的反感和防御。如果密集的提问还没有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可以在一段时间后再发问,控制好发问的节奏。


3. 要因人而异、巧妙施问。对性格内向、年龄小的孩子,应当亲切、耐心、有序展开询问;对问一答十、打开话匣子停不下来的孩子,则要以简洁具体的语句提问并提醒他们要简洁具体回答;对犹豫不决、闪烁其词以及情绪抵触的孩子,比如有的孩子可能会用沉默甚至十分强硬的态度拒绝回答,这时就不要再开门见山地问了,而是通过迂回的方式提问,从容易回答的问题着手,以缓和气氛,拉近情感,建立信任,让孩子有一个比较从容的思考机会,慢慢转向正题。


(四)积极转化的策略


心理疏导的实质是助人自助,我们一定不要认为孩子很可怜很弱小,不能过度关怀。要相信孩子都是可以改变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优点,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每个孩子都可以快乐健康成长。要对孩子情感、认知和行为的积极面给予重点关注,善于在困难中看到资源,发掘希望和力量。


1. 澄清与核实问题。对孩子陈述中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或表述不完整之处要适时提出来,以求获得更具体、明确的信息,这个确认的过程也是让孩子有机会进一步审视和剖析自己的过程,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便他们能更清晰地作出决定。常使用的语句如:“我还不太明白,你能不能具体地告诉我……”“根据我的理解,你的意思是不是……”等。


2. 做积极解释和积极暗示。要敏感地发现孩子的负面情绪,将孩子陈述中的“总是”“永远”“不能”“没办法”“不可能”等绝对化的否定词语加上具体界定,作出善意、乐观的积极解释和暗示。例如,孩子:“我体育很差。”教师:“你是说你打篮球打得不好?”;孩子:“我从来就没有过好记性。”教师:“你是说你上次考试时英语单词没有记好?”;孩子:“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教师:“你是说你正在思考可以做些什么,是吗?”等。要引导学生把困难置于时间中,将能力的局限性置于空间中。[7] 多肯定、赞扬孩子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看到挫折和失败是局部的、暂时的,个人能力的不足是可以改变的,从而拓展自信、增强希望。


3.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相比较,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实施解决问题的行动更为重要。促进孩子探索问题解决的常用语言包括:“你觉得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对你最有利,也最有助于解决问题呢”“为了解决问题,你觉得可以做些什么呢”“你认为什么人、什么事能帮助你解决问题”等。我们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但建议不等于要求更不是命令,建议是给孩子提供参照和资源,选择权与决定权在孩子自己。提出建议的常用语言包括“我觉得可以……,或者也可以……”“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不过这只是我的想法,你自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等。


注释

[1] 李捷,何自然,霍永寿. 语用学十二讲[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刘森林. 语用策略[M]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 林孟平. 辅导与心理治疗[M]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 刘珊. 共情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J] . 江苏教育, 2021(16):40-41.

[5] 朱旭,江光荣. 咨询过程的深度:一个三维模型的探索[J]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24(1):7-12.

[6] 廖国彬,叶丝. 系统式家庭疗法提问技术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应用[J]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4):66-68.

[7] 王世华. 运用乐观解释方式,助学生战胜挫折[J] . 班主任,2015,(2):12-14.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优先关注课题“中小学生危机处理的有效策略研究”(立项编号:CEEA2020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3年第23期文章作者|白玉萍责任编辑|程路微信编辑|陶玉祥 实习编辑 贾舒婷

推荐阅读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育家型校长成长|弘扬教育家精神
老师,您如何鼓励孩子勇敢提问?|每周一问
教育部举行2023年年终总结会
凝聚合作智慧,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