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让生命保持成长!来看老师、学生和家长分享阅读的力量|“阅”动生活

民小编 人民教育
2024-08-31


民小编说

在生命成长的不同阶段,阅读带给人的力量都是巨大的,小时候读书也许是培养兴趣、拓展眼界和视野,长大了阅读能够提升专业素养、解决现实问题,还能以身体力行影响我们下一代的阅读习惯。与大家分享三篇分别来自老师、学生、家长的阅读感悟,一起来看看阅读给予了他们怎样的力量——

悦读正当时,书香润师心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有一种力量无形而深沉,它滋养着每一位教师的心灵,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行,这便是读书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诲犹在耳边:“读书,读书,再读书。”这句话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中,成为我们提升教育素养的关键所在。


读书是教师精神食粮的重要来源,犹如饥饿者对于食物的渴望,我们应将阅读视为第一精神需求。当我们沉浸于书海之中,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享受,仿佛乘上一艘船,从狭隘的知识边界驶向无限广阔的智慧海洋。每一本书都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世界的多元和复杂;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座桥,引领我们跨越知识的江河,抵达理解的彼岸。


以《非暴力沟通》为例,这本书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沟通视角,更是倡导了一种尊重、理解和关爱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自我表达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自身的教育方式也得到升华,更加人性化且富有温度。


另一本《正面管教》则聚焦于教育方法的探讨,提倡以积极、鼓励的态度进行教育管理,让教师在实践中领悟到,教育的目标并非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格,激发潜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在面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时,正面管教的理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如同茫茫大海中的指南针,使我们在教育的航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航线。


每当我在教学工作中遇到困惑,或是面临挑战的时候,我总会选择回到书籍的怀抱,寻求答案和启示。书本不仅解答了我实践中的疑问,更让我在每一次深入阅读与思考后,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读书是我们教师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进步的阶梯,又是心灵的灯塔。唯有热爱阅读,广泛涉猎,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之路越走越宽广,使我们的教育之心永远充满活力与创新。让我们共同沐浴在书香之中,用阅读的力量滋润师心,点亮教育的未来。


(作者徐志慧,系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东区联校教师)



感谢那双无形的手


小时候,一双温暖的手,常常拉着我,在蹒跚学步和牙牙学语时,给我许多呵护。如今一双与众不同的手,它时常将我带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可它没有具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却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关爱。


那双手,在我每次翻开书本时,便陪伴在我身边,只是我一直没有发现它。


它在我尚幼时就开始陪伴着我。幼时的阅读,是母亲口中有趣的文字与故事书中精美的故事插图。神笔、女娲、牛郎、狼外婆……它们似一幅幅锦缎上的刺绣,吸引着我。听着母亲嘴中绘声绘色的描述,稚嫩的我好像真的进入到插图中,与小动物们做着游戏。各种奇丽的寓言、美好的童话编织入耳,书中的王宫、魔法深深将我吸引,也让阅读的种子生根发芽。


上了小学以后,我开始了独自一人的阅读,但我并不孤独,因为那双手始终对我不离不弃,我似乎比之前握得更紧了,也正因如此,这段时期我接触到了不少名著。还记得第一次阅读《三国演义》,我就被里面“张飞长板桥大败曹军”“赵云孤身救阿斗”等故事情节震憾了,我宛如寻到了新世界大门开启的钥匙,便囫囵吞枣般地翻阅,对一些内容就算一知半解,也抵挡不了我读下去的兴趣。


但即便如此,这双无形的手,似乎在指引着我更深入地探索。那时,我摸索出了一些好的阅读方法。那段时间,我不仅常被书中惊险刺激、振奋人心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我的内心也随着一同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懂得读后的思考。


现在,临近毕业,这双无形的手时时刻刻关注着我,我的阅读内容也开阔起来。从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 到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古今中外的名著我都有兴趣。我真正认识到,阅读带给我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和宝贵的精神财产。时隔许久,当我再一次拿起那本《三国演义》,我感到这双无形的手仿佛已经刻在我的心里,我居然能够读懂诸葛亮那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心有余却力不足的报国之心。还有那古之圣贤留下的短短几句话,却蕴藏着如此强大的力量。我被深深地折服了,对阅读产生了新的理解。


这一双与众不同的手,伴我成长。当我跌倒时,是保尔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告诉我,勇气与毅力是在无数次失败与跌倒后才会产生的。当我迷茫无助时,是圣地亚哥在《老人与海》里提醒我,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坚持与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当我对现实不满时,是海伦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指引我,先接受并努力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读书不仅使我开拓了视野,还让我与先贤对话,提升了个人的素养。感谢那双无形的手,它已经成为我心灵的翅膀,带着我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作者李沛宸,系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半岛卓立小学学生)



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日子


算起来,和孩子一起阅读已经十年了。我自己喜欢阅读,阅读让我养心,带给我愉悦的感受。所以,自然而然地,我希望我的孩子也喜欢上阅读。


我知道,让孩子喜欢阅读没有捷径,只有让她们从小就接触书,不断地给她们读书。事实上没有孩子天生不喜欢阅读,关键是我们家长的用心引导。我的孩子是从4岁左右开始阅读的,第一套书是绘本,大图少字,画面简约优美,语言简洁易懂。孩子非常喜欢听,记不清重复讲了多少遍。只要她喜欢听,我就一直讲,这是最省钱也是最省力的投资,何乐而不为呢?她不但喜欢听,还喜欢把故事情节表演出来,一遍一遍地表演,乐此不疲。


读书,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却蕴含着无尽的人生智慧。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个小小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体验。那么,阅读带给了孩子什么呢?


大量的阅读让孩子的知识面更宽,尤其是科普类图书,不但能消除她们脑袋里不断出现的小问号,而且让她们更加自信。记得有一次,孩子和同学一起走在放学的路上,下雨了,雨滴滴在了她的脸上,她说:哦,下雨了。正好那段时间我们看了《十万个为什么》,于是我问她:小雨滴是从哪里来的?她说,地上的水被阳光照射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又变成水滴,水滴聚集在一起成了云,水滴积聚太多就落回了地面……同学们羡慕地问,你怎么知道的呀?孩子自豪地说,因为读书。


阅读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识字量的迅速加大。刚上一年级,别的孩子还需要父母读题时,我的孩子不但能自己读题,而且基本能自主阅读了。事实上,我并没有刻意教过她识字,甚至连指读都没做过,但她是怎么识字的呢?我后来回忆,她应该是在符号敏感期阶段大量的反复阅读中识字的,这个时期她不再简单地盯着画面看,她的眼睛会跟着我读的字走,识字量就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了。而识字量的增加会加快由父母陪读转向自主阅读的进程,识字量越大,越喜欢自主阅读,二者相辅相成。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它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困境、如何去珍惜当下、如何去追求梦想。每当我们翻开一本书时,仿佛就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那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希望。所以,让我们珍惜每一次翻开书的机会吧!不论是为了增长知识、还是为了寻找快乐,读书都是一种最美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系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国开实验学校学生常凯歌的家长)


微信编辑|陶玉祥

推荐阅读

学前教育普惠保障,特殊教育学生关爱,让每个孩子幼有优育、学有优教|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⑤
缩小区域教育差距,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优质教育 |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④
统筹兼顾、协同并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③
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协同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 党建德育与学校安全②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