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高品质课后服务推动减负落到实处 | 减负提质与数字化战略⑩

人民教育 人民教育
2024-08-31



民小编说

“中国基础教育实践创新典型案例”近日正式发布,这100个典型案例是在多轮严格慎重的专家评审基础上,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面向全国分批征集的“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典型案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小学党建德育等主题的近1200个案例中遴选得出。案例主要呈现出直面新时代基础教育痛点、聚焦根本任务与关键要求、注重区域教育顶层设计等方面的特点。


按照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主题,实践创新典型案例分为党建德育与学校安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素质教育深化发展、减负提质与数字化战略等五大类。100个案例的具体内容将陆续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今天,一起来看减负提质与数字化战略主题下教育数字化发展、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9个案例——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七步工作法”赋能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向上滑动阅览


河北省坚持把“双减”工作摆在教育强省建设的重要位置,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省、市、县、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在实现“城乡学校全开展,有需求学生全覆盖”基础上,正大跨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省多地涌现出很多有借鉴意义的创新做法。比如,邯郸市复兴区创新推进课后服务“七步工作法”,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建设和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两项工作成效显著,《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2023年5月,河北省在邯郸市复兴区召开课后服务现场会,向全省推广其典型经验。


一、抓组织保障,制度蓝本体系化


复兴区委、区政府把落实“双减”及课后服务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研究谋划、亲自部署推动。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督导调度作用。教育、市场监管、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分工明确、协调联动。先后完善制度30余项,以制度化促进规范化,为稳步推进课后服务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抓经费投入,政府主导公益化


对自愿参加基础性课后服务的学生免收费用,教师补助所需经费从区财政核拨的课后服务补助中列支。按当地绩效工资指导线0.1倍的标准,足额安排补助资金。在此基础上,专项安排每班每天60元用于人员补贴,列入财政年度预算,足额保障课后服务。仅2023年,上述两项资金投入已达1100余万元(生均近450元),全部拨付到位,保障了课后服务高效运转。


三、抓政策解读,家喻户晓明白化


为妥善解决“家庭适度分担费用”落地难题,制定复兴区课后服务《政策落实20条》《政策解读20问》等系列宣传资料,召开政策解读会、培训会200余场,征求意见6万余人次,通过反复解读、密集宣传、重点培训,确保了政策不误读、不漏读、不走样。目前,家长和校外机构对课后服务政策的知晓度、理解度和支持度均达100%。


四、抓资金监管,阳光透明规范化


一是明明白白收费。创新采取“市场调节+承诺公示”方式依法依规收费;二是规规矩矩管钱。所有收费和支出均由区教育集中支付分中心统一审核、管理;三是清清楚楚用钱。建立家长委员会监督机制,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资金全部按月拨付,资金使用率达100%。


五、抓机构遴选,社会效益最大化


组建由社会各界代表参与的遴选团队,从报名的63家机构中遴选出53家进入区域“白名单”,供学校和学生家长自愿选择。机构与学校及其家长委员会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同时建立动态管理和评估退出机制。另外,针对机构普遍不愿进入的乡村边远学校和小规模学校,采取与城区大规模学校“结对子”的形式,促进区域课后服务优质均衡。


六、抓提质增效,服务菜单多样化


创新实施“学科+特色”作业新模式,推行“菜单式弹性作业”,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同时优化素质拓展服务,各学校高质量开设阅读、艺术、体育、科技等社团项目,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健康成长。如复兴区岭南小学铃兰合唱团、百花小学民乐团等社团已享誉全国,全区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超过5000余人次。


七、抓责任分解,协调联动一体化


建立区教体局负责政策监督、学校落实过程监管、家长实施双向监督的三级立体化监督管理体系。教体局负责指导学校和校外机构在课后服务过程中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和规定;学校负责对学校教师和校外机构提供的课后服务进行监督,以协议的方式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学生家长负责对学生反映课后服务中的问题及时向学校反馈。三方联动,确保了政策精准落地,监管全程到位。

(执笔人:孙振军、张现军)






江苏省南通市:构建“双减”工作新格局,共促美好教育新生态


向上滑动阅览


南通市作为全国“双减”试点城市,坚持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做优课后服务资源、健全“五育并举”落实机制,推动家校协同发力四个维度,确保校内教足教好、学足学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以精题精课实现课堂教学提质


一是以“四精四必”推动“作业瘦身”。南通市对作业管理提出“四精四必”要求,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有练必躬、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鼓励教师面批作业,各科作业面批率每天保持在20%左右,每周实现面批学生全覆盖。2022年,该市修订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教师参加职称评审时需提供上一年度作业布置清单、教师自练自做作业本以及班级学生作业本,作为评审佐证材料。二是以“教足教好”确保“学足学好”。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绿色评价体系,分学段分类别出台课后服务、作业管理、质量提升实施意见,通过建立全市中小学教研员巡课视导、学科组集体教研、备课组互学评议等机制,向精细管理要教学效率,向教学改革要育人质量,改变单纯向时间要质量、粗放式发展的教学模式,改变重复化、机械化、无效化的学习方式,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堂教学优良课率达90%以上。三是以“立学课堂”引领“教育回归”。在全市推进“立学课堂”区域课改,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市课改现场会,各区县着力县域课堂模式构建,采取多元架构策略,初步形成了“一县一特色、一校一精品”的课堂改革格局,提炼出“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12字”基本教学要求,科研服务课堂教学、“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夯实,获评2022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省级特等奖、国家级二等奖。


二、以多样供给实现课后服务提优


一是提供全时段托管服务。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该市全面实施“5+2”“5+3”课后服务,全市100%小学每天提供2节课后服务,100%初中每天提供3节晚自习服务,全市参加课后服务及晚自习服务的学生和教师占比分别达96.58%、97.39%。2022年暑期,该市共有293所中小学幼儿园探索提供假期托管服务,63519名学生参与托管。二是做优全领域线上课程。全面推进周末线上答疑,名师骨干全员参与“慧学南通”线上课程资源开发,每周末推送序时学习资源,供学生巩固复习。截至目前,2808位名师向学生提供公益性序时教学资源3680节、在线答疑超18万人次,周末参与线上学习达60万人次。三是激活全方面社会资源。公开招募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校园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召开座谈会,出台实施办法,建立评估制度,首批遴选60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列入准入校园“白名单”,向社会公示公开,学校按需选用。同时,该市教育局主动对接科技、工信、文广旅、体育、团委、妇联等部门,建立公益性课后服务联合供给机制,充分利用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科技馆、知名企业等社会资源,形成全市公益性课后服务“一张表”,供全市中小学选择使用。


三、以四项机制实现五育并举提效


一是抓实“主阵地”,创设“五育并举”课堂教学机制。科学编制《南通市中小学立学课堂评价表》,将“价值引领正确”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首条标准。实施“学科育德南通行动”,编撰《学科育德指导手册》《南通市学科育德经典案例30篇》,秉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基本理念,全面梳理总结区域内课堂改革经验,研制自主建构的活动策略、团队合作的共学策略、踊跃展示的表达策略、案单导学的支架策略等操作要义,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水平。二是着力“固根本”,创设“五育并举”师资保障机制。注重强化教师培养,前移培养端口,在全省率先实施初中起点七年制本科培养定向师范生模式,与定向生培养院校联合培育教师。持续优化师资结构,充分发挥市级部门联合会商机制作用,积极推动协同配合,科学调配、统筹安排各类资源,及时补充师资力量。聚力提升教学水平,扎实推进南通市中小学教师“1115培养工程”。抓实全员全科“五育并举”专题培训,依托覆盖全学科的教师培训基地,扎实开展项目化、情境性、实践式、跨界类研修。三是突出“智能化”,创设“五育并举”技术赋能机制。搭建智慧平台,深入实施校园新基建、名师公益答疑、序时课堂资源等“慧学南通”系列工程。创新教学场景,注重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教学场景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融合,依托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强化实时反馈和教学策略优化。强化数字支撑,依托数据挖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立数字档案,对学生“五育”发展水平、教师教学能力、学校推进力度等维度进行评判和分析,提高区域整体教育质量管理效能。四是用好“指挥棒”,创设“五育并举”督导考评机制。通过督政强化保障落实,围绕“五育并举”内涵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督查。通过督学强化育人效能,开展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对学校开设音体美课程情况进行重点督查。通过监测强化家校协同,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组织开展面向家长的教育满意度问卷调查,发挥评估监测在数据采集、信息分析等方面的优势。


四、以家校协同实现教育理念提升


发挥学校教育阵地作用,深入开展“百名校长、千名班主任、万名教师家访活动”,与文明办、团委、妇联等部门开展联合家访,化解教育矛盾问题,做到家访覆盖率100%。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教育部门定期会同关工委、妇联等部门,创新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通过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及服务站点建设等方式,宣传科学教育理念,引导家长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减轻教育焦虑。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试行)》,积极推进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推广使用教育部编写的《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和南通家庭教育辅导读本《人生第一课》,注重培养良好的家风,培育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

(执笔人:成宾)






安徽省芜湖市:打造“数字引擎”,构建教育社会服务和治理新生态


向上滑动阅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芜湖市教育局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数字化工作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教育服务方式,提升区域教育数字化治理水平,从六个方面筑牢数字基础,实现学生“智学”、教师“智教”、管理者“智治”、家校“智育”,初步构建了“‘皖’美教育智学‘芜’优”的芜湖教育数字化治理新生态。


一、筑牢“六化”数字基础,支撑教育教学数字治理


一是夯实数字平台,实现教育教学全场景、全流程、全角色协同化。芜湖智慧教育平台面向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以及校外教育等,服务全市学生、家长、教师和各级各类管理者四类核心用户。运用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各类教育数据进行分析与治理,通过构建数据感知、测量、判断、评价、预警体系,完成服务与治理闭环。同时依照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规范,实现与皖教云、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统一身份认证。二是提高终端覆盖率,实现数据的采集无感化和汇聚智能化。早在2022年底,芜湖市已100%建成智慧学校,班级多媒体覆盖率100%,每百名教师和学生拥有移动终端数分别为32.9和32.1,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移动终端和PC端协同可以无感知采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作业等数据,数据可以实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以学定教、有效备课、因材施教。三是依托各项教育政策,实现数据体系标准化。芜湖市教育局依据国家及省、市关于教育教学的政策性文件,统一了不同技术环节间的数据交互规范和流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大数据分析标准体系。如依据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等形成教育优质均衡分析标准;依据《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和《安徽省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等形成学校办学条件分析标准;依据《芜湖市教师教学行为规范》等形成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标准;依据《教育测量与评价》形成学生学习行为标准等。四是提供下沉到学校和个人的全场景应用软件和系统,实现数据治理和分析报告科学化。芜湖智慧教育平台目前建成市级应用68个,区级应用60个,校级应用126个。应用系统涵盖了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的全领域全过程,并依据数据标准形成分析报告,助力芜湖教育服务和治理水平提升。例如智慧教育教学数据经数据治理后,形成的数据集群可为管理者提供具象化的学校办学条件报告和优质均衡报告。五是搭建教育大数据超脑中心,实现数据呈现精准化。芜湖教育大数据采取分角色、分权限、分场景进行汇聚,形成了应用监管、教育办学、教学数据、教研数据、用户画像等五大数据体系。各级各类管理者可以通过超脑中心精确掌握所辖区域及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真实状况;同时数据也可为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数字化治理目标。六是部署政府政务云,实现数字教育融入数字芜湖一体化。芜湖教育大数据积极融入数字芜湖,实现了教育数据和政府数据的交换和融通。如幼升小、小升初报名系统调用了芜湖户籍、房产等基础数据,实时进行身份、亲子等关键信息校验,并自动进行生源类型匹配及生成分配建议。此外芜湖市教育大数据严格落实三级等级保护要求,保证系统内数据的异地灾备、敏感数据脱敏、数据传输加密,确保安全运行。


二、构建“1452”芜湖模式,创新教育社会服务和治理


“1452”即依托1个芜湖智慧教育大平台,汇聚学生、家长、教师、管理者4类主体数据,围绕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文化、智慧生活、智慧管理5类核心场景,强化总集成、总服务2项支撑。一是教育大数据的汇聚及分析处理,助力解决了课程开足、开齐、开好的问题。以体育课为例,芜湖市联通智能排课系统及智慧体育监管系统,形成体育应开课与实开课数据实时对比,课程记录数据化,保障了体育课开设的有效监管。二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共享有利于缩小区域、城乡和校际间的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公平。如芜湖市“阳光云课”目前已汇聚了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课程220多门、视频5360余节。2021年—2023年,“阳光云课”观看总时长约248.8万小时,总人次约4017.3万;芜湖市特色阳光云课、五育资源、市优资源、校园文化资源等和皖教云、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的错位建设,实现了师生伴随式教与学、应急性替代。三是智慧学校建设的全面落实,促进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2023年,芜湖市106所乡村学校共开展98987节智慧课堂教学,让乡村学校师生借助智慧场景,智慧成长。四是实施大数据精准分析,促进区域教育教学减负提质。如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城东校区2023年共生成精准教学分析报告4712份,助力教师智教、学生智学。


三、打造“数字引擎”,构建芜湖教育治理新生态


一是以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为学习者推荐学习路径,提升其核心素养和数字素养。平台的多元开放为学生营造了泛在学习环境,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资源支撑和数据支撑。二是以大数据分析助推“四有”好老师成长。芜湖智慧教育平台已初步形成基于“意识形态”“服务业绩”“教学业绩”“科研业绩”的“四维”教师评价数据模型。平台通过标准接入和伴随式采集汇聚“四维”数据并构建教师评价数据模型,通过算法促进教师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三是以大数据分析赋能家校智慧育人。家长可以访问校园文化、学生成长档案等了解学校和学生情况,还可通过问卷调查等融入家校共育;另外学校通过记录家长访问平台的行为轨迹,了解家长对育人工作的关注度和关注点,为家校协同智慧育人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平台面向家长提供了包括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等丰富的讲座资源,为家校协同智慧育人提供资源支持。四是以大数据分析为学校画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校级管理者可以在教育、教学、教研、办学条件、教师画像、学生画像等方面发现学校发展的特色及不足,依据数据调整学校教育教学策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执笔人:肖玲、方媛)






福建省泉州市:创新“5G+专递课堂”,助力教育优质均衡


向上滑动阅览


针对泉州地域广阔,教育体量大,面临着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2022年3月起,泉州市借助数字化信息手段,开展“5G+专递课堂”试点工作。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福建省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引领下,泉州通过构建更具针对性与互动性的双向或多向同步课堂,带动区县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效缩小城乡差距,推进优质均衡。“5G+专递课堂”试点工作是泉州市教育局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的重点工作,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项目。项目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区域同步课堂、教师队伍、优质资源建设的突出难题,实行“五五三二一”精细化管理,健全“1+N”教育共同体,在全市开展“5G+专递课堂”试点工作,跨域联教、在线走教、多级联动,有效弥合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


围绕三大目标推进“5G+专递课堂”:一是构建“5G+专递课堂”的工作机制。深入探索市直优秀学校与城镇优质学校、城镇优质学校与乡村中小学校建立紧密型结对学校的遴选、管理、考核制度,以及相关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二是研究“5G+专递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探索结对学校教师共同备课、上课的协同教研和管理机制,建立结对学校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共商、会商机制,研究“5G+专递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以及师生“5G+专递课堂”的适应方式,不断提高“5G+专递课堂”的教学效果。三是完善“5G+专递课堂”的技术环境。明确结对学校开展“5G+专递课堂”所需的技术装备、网络环境条件、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方法、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方法,开发建设“5G+专递课堂”管理平台,为“5G+专递课堂”在全市推广提供课例资源。


泉州市正式启动“5G+专递课堂”试点工作以来,全面推进泉州市“互联网+教育”工作。利用5G技术的移动大带宽和低时延特性,服务于远程互动教学,促进5G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课堂革命,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教研新生态,形成市、区、校按需应用“三个课堂”的泉州模式,专递课堂结对联盟教师可基于平台开展协同备课、同步上课、课后研讨等工作,协同区域建设在线优质资源库,使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在区域内有效共享传播。同时,各级管理员及教研员可通过平台对“5G+专递课堂”的开课情况进行直播或录播督导、定期组织线上教研活动,建立城乡试点学校协调联动机制,保证“5G+专递课堂”的开课效果,持续发挥“1+N”名优校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5G+专递课堂”,智造泉州教育优质均衡高品质发展的新网格。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不仅市直学校与试点县(市、区)的乡镇中小学结盟,各县(市、区)的城区学校也与农村学校结盟,试点学校覆盖了城区、乡镇、农村三级,受益的学校日益增多,目前全市56所优质中小学校教师依托82间主讲教室,结对帮扶118所学校常态化开展5320节“专递课堂”,受惠学生超3万名。各试点校安排试点班级每周进行2个课时的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同步课堂”,带动区县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5G+专递课堂”从语、数、英学科切入,在5G技术支持下,授课教师可以便捷地同数十公里外的两地学生互动,分组讨论、在课件上同步操作问答,实现了“专递课堂”的常态化与互动性。除了采用双师或三师协同教学模式外,泉州市教育局还专门组织名师名校建设不同教材版本的“专递课堂”数字课程3924个,通过线上点课模式,允许各联盟校自主选择并点单名师及骨干教师授课,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一年来泉州市教科所及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围绕“5G+专递课堂”开展专题教研约3000次,充分指导基层学校开设好相关课堂。


二是“5G+专递课堂”,锻造泉州教育师资队伍高水平发展的新模式。各试点校积极探索语文、数学、英语等义务教育阶段基础学科的专递课堂开展,结对联盟共同立项省级专项课题《共同体生态圈下“5G+专递课堂”双师协同教学实践研究》,开展“1+X”课题群研究。针对双师乃至三师协同教学中衔接配合不畅的问题,探索各类教学情境下适切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5G+专递课堂”的功效。同时,依托结对联盟探索“分—合—分”集体备课模式,即播送方和接收方的教师先分头备课,再进行线上或线下的集中研讨,最终确定适切双方不同学情但又互相联系的教学设计。一方面课堂设计兼顾接收方学生学情,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参与备课的教师结成共同体,相互融入对方的教研体系,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三是“5G+专递课堂”,缔造泉州教育创新型发展的新名片。通过各级部门的不断实践探索和试点推广,泉州市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打造出“5G+专递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实现全市中小学校“5G+专递课堂”常态化按需应用,缔造泉州教育创新型发展的新名片。让5G+专递课堂改革实验成为泉州教育在教育精准扶贫,乡村教育振兴工作中先行先试,争优争先争效的一张闪亮的名片。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福建教育网、泉州电视台等1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并在《中国教育报》得到头版头条专题报告,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执笔人:黄文聪、陈义顺)






山东省:创新工作落实机制,把学生减负落到实处


向上滑动阅览


山东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违规办学行为整治等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突出问题,创新狠抓落实工作机制,科学有序稳步推进,在小切口中破解大难题,打出制度保障“组合拳”,让全社会看到教育在改变、在进步,让学生和家长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省大样本数据调查显示,全省96.64%的小学生家长、93.74%的初中学生家长认为学生负担程度适宜或较轻的,达标比例继续维持在高位。


一、严明规矩,划定红线


修条例建制度。颁布《山东省对违规从事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省政府第255号令)并根据办学实际修订完善,明确各级政府、部门、中小学校及教师具体责任和整治范围,努力实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的目标。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制定出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围绕学校办学方向、全面发展、招生分班等方面,提出了15条具体要求,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领学校和社会教育观念转变,促进教育公平。定标准促整改。制定《山东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从必须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入手,明确学校25项管理任务、104条具体内容,将教学制度建设、教师专业提升、教学方式变革、作业方式创新、学生评价、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作为重要内容,指导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对标研判、依标整改。零起点做衔接。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规范,制定出台小学语文、数学学科“零起点”教学标准,结合开学督导、日常督学等途径对各小学规范教学情况进行不定期、全覆盖、无缝隙检查指导。开展“小学化”倾向治理,公布幼儿园49条负面清单,从根本上卸去了幼升小、小升初的入学压力,减轻了家长焦虑和学生课业负担。


二、创新机制,狠抓落实


建立线索归集-转办督办机制。对于通过电话、邮箱、督查等多种渠道收到的违规办学线索,定期进行归集分析整理,根据线索确切度、证据可信度、问题严重程度等,分类发送线索转办单、问题督办单和重点问题督办单。所有表单统一制式,分类编号,及时发送,存档备查。建立流程指南-整改反馈机制。制定了中小学规范办学问题落实流程,明确各类线索办理的具体环节、查办主体、完结时限等,指导各地科学有序纠治违规办学行为。各地对问题线索的调查核实和整改处理情况,应按照流程在规定时限内反馈至省教育厅,整改效果作为进入下一个工作流程的重要依据。建立动态监测-随查随访机制。把违规问题线索有机融入当前普通中小学各类监督检查、督导评估、示范创建等指标内容,通过“四不两直”“双随机、一公开”“专项督导”等方式,对各地规范办学情况进行随查随访、调查核实,督促各地落实规范办学属地监管责任,并公布市县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建立健全机制-常态督导机制。加强督学队伍建设,推动责任督学履职尽责,山东省出台《督学管理办法》《教育督导责任区管理办法》,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相结合的教育督导责任区工作机制。将规范办学行为作为教育督导重要内容,纳入责任区督学的重要内容,每月到校开展一次督导,督促学校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做到全覆盖、齐步走、抓督查、常态化。


三、纳入评价,压实责任


建立精准监测机制。从2012年起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普通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将“开齐开足课程”“资源均衡配置”“均衡阳光分班”“作业时间”“睡眠时间”“教材教辅管理”等纳入评价范围,通过随机选取4年级、8年级学生家长,随机抽取监测结果方式,每年调查10万名左右学生家长,对各市、各县课业负担情况进行全面诊断评估,形成反馈报告。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将规范办学情况作为检视各地教育治理能力和教育履职水平的重要指标,将作业量达到规定要求,体质健康合格率逐年上升、近视率逐年下降等内容纳入对市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2年下降的市降低一个评价等次,进一步压实了市县两级政府“五项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学校主体责任。要求各学校进一步加强统筹推进、明确责任分工,全面压实“五项管理”等重点问题推进工作责任,引导教师把规范办学行为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推动规范办学行为整治规范化、实效化。健全责任追究机制。联合有关部门,对于查实的各种违规办学行为,按照《山东省对违规从事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省政府令第255号)及时给予纠正处理,并依规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2022年以来省级转办督办问题线索75条,推动对15所学校办学行为进行查处。

(执笔人:朱新峰、张永喜)






湖南省祁阳市:探索教育数字化应用的“极简”模式,为乡村学校赋能


向上滑动阅览


近年来,祁阳市抢抓“国家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建设机遇,积极探索教师移动终端新技术、新应用与现有信息化设备的融合创新,利用“一部手机+一块显示屏+手机网络”等简易设备,与城区优质学校同享“云”课堂,破解乡村小规模学校资金投入效益差、“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等难题,探索出了乡村小规模学校快捷推进数字化教育的“极简”模式,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2023年2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报《推进教育数字化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推介了祁阳经验。主要做法是:


一、找准“一个”总抓手,大力强化研学训评


成立由祁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顾问和组长的“祁阳市智慧教育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全市智慧教育推进工作。挤出经费1.98亿元,全市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多媒体教室普及率及教学点网络联校率均达100%。建立以教研员周建军、蒋杰等30余人为核心研究团队,基于《教师移动终端进课堂的应用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针对海量移动终端应用进行研究改进,精选有效应用进行培训推广,开展专题培训讲座与推广应用1000多场次,培训市、县域教师1.2万余人次,为移动终端新技术在教育教学的辅助应用、智能应用、叠加应用积淀成果。研究成果被中央电教馆被授予“信息化应用区域创新奖”,并获评“湖南省第五届基础教育成果奖二等奖”。同时建立教师移动终端进校园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自评分析,互评反馈,测评考核,形成教师专业化成长档案。


二、叠加“二个”小应用,推进教学方式变革


一是推进教师移动终端进课堂的辅助应用,实现同屏教学。教师熟练运用移动终端教育资源同步到电脑PC端和教学一体机,通过移动终端投屏技术开展有效教学。如通过手机同屏操控课件演示、链接名师直播课堂、同步拍照上传或批阅学生作业等,极大拓展数字化泛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合理运用手机制作微课,构建课前“微课导学”、课中“微课帮学”、课后“微课助学”的自主学习微课程,为小规模学校课后服务提供课程资源。还可利用手机热点链接网络,成功解决在没有网络信号的情况下,开展移动授课,呈现BYOD课堂新方式。二是推进教师移动终端进课堂的智能应用,优化互动教学。精细应用移动教学APP,玩转小程序。如借助手绘微课Pro、作业盒子、草料二维码等,利用手机软件Plickers扫码反馈学情,增强课堂互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充分利用手机终端AR技术和人工智能,在地理、生物、实训等课堂实现画面三维变换演示。推广和使用“群里有事”“班级优化大师”等,方便提高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效率。此外,在手机端安装视频直播互动APP,同步直播,实时互动,实现“1+1”“1+N”“N+N”网络联校“帮扶助学”,不仅可化解农村学校课程开设不全、师资不足等问题,农村学校教师也可将自然环境、劳动场景、农作物生长状况等进行实况直播,为城区学校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丰富劳动实践课程资源,实现双向共赢,整体提高区域内课堂教学效果。


三、建设“三个”大课堂,优化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建设移动专递课堂。指导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教学一体机、电子白板等现有多媒体设备基础上,借助教师移动终端设备,将cctalk、希沃、湖南教育大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学习强国等教育资源下载、链接和同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丰富课程资源,打通教育信息壁垒。合理规划农村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能、心理健康等课程的选课和建课,通过城区学校音体美、心理健康等专业教师在教育平台上建课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同步选课,有效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目前祁阳已在各类优质教育平台上建课600余节。二是建设名师网络课堂。分市、镇、校三级建立覆盖多学段、多学科的“千人名师”网络教研联盟,整合全市35个名师工作室团队力量,建立祁阳市智慧教育资源库;镇级层面以区域联片教研为纽带,比武交流;校级层面以校本教研为基础,推门听课。千余名教师常态化开展教师移动终端同屏技术、移动授课、课堂直播等实践应用,联动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展跨学校、跨区域教研活动。同时,借助教师移动终端链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等各类教育平台,实现与全国省市名优教师及本地骨干教师的互动和资源分享,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三是建设名校网络课堂。确定祁阳一中、祁阳七中、长虹街道明德小学等11所网络特色名校,每所名校对接1-3所薄弱学校。确定龙山街道民生小学和大村甸镇中心小学、文昌中学和茅竹中学为“暖阳网络联校”。立足薄弱学校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直播、腾讯会议评课、cctalk直播课堂等分享交流活动,开发和输送相关课程资源,实现城乡教师移动终端同步课堂、同步教研、同步评估、同步视讯、同步录播等“五个同步”。目前,11所网络特色名校在cctalk平台上开展生命安全教育、音体美、心理健康、劳动技能、读书分享等网络公益课300余节,20余万人次点击收看,效果良好。

(执笔人:黄恩鹏、周建军)






四川省: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抓手,构建区域数字教育新生态


向上滑动阅览


四川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数字化重要指示精神,将教育数字化作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教育公平均衡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四川整省试点为契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2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先手棋和重要抓手,全面优化优质资源供给服务,支撑教育重大改革任务实施。我省深入推进整省试点,做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推广应用,建强建优四川智慧教育平台,以教育数据和数字资源为要素,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创新应用,更好赋能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育管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统筹推进,夯实教育数字化发展基础


成立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健全教育数字化运行机制,强化全省教育数字化工作力量,省内三级数字化工作体系基本形成。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提高学校录播教室、智慧教室、数字图书馆、智能安防等建设水平。


二、贯通共享,提升数字资源供给服务


建好四川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制定省平台数字资源内容审核办法,持续优化平台板块。汇聚中小学校、名师工作室等优质资源,开展全省作业设计大赛、“精品课”遴选活动等,建立专家团队包片指导工作机制,深入推动资源有效应用。


三、融合创新,丰富数字教育应用场景


推进“四川云教”高质量发展,深化幼儿园观摩式、小学植入式、初中录播式、高中直播式四类远程教学模式,实现双师网络教学教研一体,教师备课、授课、教研、评价与学生预习、上课、练习、考核同步。探索课堂教学改革,重构传统课程,优化教学过程,强化自主学习。在成都、宜宾等地开展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探索开展学生学习成长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


四、数据赋能,增强基础教育治理能力


加强基础教育重点领域数字治理,建设完善四川教育数字驾驶舱,开发掌上驾驶舱,分类呈现基础教育业务数据,并对大班额等重点指标进行预警研判分析。做好校外培训监管、校园安全教育信息化管理,加强公共服务事项、行政权力事项“全程网办”“一网通办”。


取得成效:数字化条件持续改善。97.8%市县校带宽达200M以上。51.4%市县建成覆盖本区域的教育城域专网,中小学多媒体教室达22万余个,拥有多媒体教室学校比例达100%。全省12个市(州)、29个区(县)搭建网络云平台,首批遴选推广数字校园应用场景典型案例55个。资源共享赋能优质均衡。四川智慧教育平台新增基础教育各类资源2.3万节,初步构建义务教育阶段9大学科资源服务体系。开展全省作业设计大赛,征集作业设计作品2.86万件,近6万教师参与精品课遴选活动,充实一批川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四川特色资源。组建7个省级专家团队,深化国家、省平台应用,帮助薄弱学校解决开不齐开不足问题,促进教育模式创新和质量提升。四川云教直播课堂产生课程资源18万节,汇聚45所一流优质主播学校,惠及薄弱学校1700余所、教师3.5万余名、学生48万余名。数字赋能提升管理效能。加强校园安全数字化管理,省级安全应急指挥平台实现数据填报、任务管理、专项检查、视频监控、在线督导等日常管理应用,形成精准校园安全评估画像,可视化联动共治的校园安全智慧治理体系。在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部署地震预警信息接收平台,实现地震预警服务学校全覆盖,并提供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及演练支持。加强校外培训监管,依托省校外培训监管平台,对培训机构、培训课程、培训资金、购课消课等实行全过程监管。省平台注册上线机构8160家,审核上架课程2.5万门,在14个市(州)、58个县(市、区)、493家机构开展“先学后付”试点并在全省推广,进一步防控校外培训资金风险,维护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优化流程服务便民应用。开发63个便民应用,完成PC端和移动端全覆盖,实现教育公共服务事项、行政权力事项“全程网办”“一网通办”,完成义务教育入学等7件“一件事一次办”,更好服务群众,建设基础教育招生升学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整合办事事项,重塑办事流程,打通自然资源厅、省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安厅等部门数据,实现招生入学材料核验、录取、学位确认及报到的全流程数据闭环管理,提高学前、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信息化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执笔人:王艳丽、邓燕)






青海省:深化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助力民族地区扩优提质


向上滑动阅览


青海地处西部,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9%,少数民族在校生数量占全省在校学生总数的65%。受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限制,民族地区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去年以来,青海省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为契机,组织1500余所中小学校、5.7万余名教师、88万余名学生深化国家平台应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平台使用的核心作用


把用足用好国家平台作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首要任务和推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出台《青海省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实施方案》,推动平台常态化应用。疫情期间,组织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充分发挥平台在抗击疫情、保障教育教学中的主阵地作用。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后,又将深化国家平台应用、推进教育数字化作为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内容,专门出台深化平台应用的若干措施,着力夯实深化平台应用的基础,加强平台应用的组织管理,组织各地和学校结合实际深化平台。将国家平台应用纳入市州教育工作年度目标责任书和市州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内容,定期公开通报各地应用数据,并与省级教育数字化项目资金安排挂钩,督促民族地区学校广泛应用平台。


二、注重示范引领,支撑区域教育提质增效


针对部分地区教研、电教和学校自身力量较弱,示范引领欠缺等困难,加强专业指导帮助,引导民族地区学校结合实际用好国家平台。线上教学期间,编制使用国家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指南,确定了国家平台的主渠道作用,明确平台主要应用和组织管理等。评选编印优秀案例,为基层学校提供实践参考。格尔木市盐湖小学《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助力“双减”落实》作为平台应用十大创新案例在全国推广。秋季新学期开始后,组织开展深化平台应用大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厘清工作任务,逐校制定平台应用方案。总结提炼基层学校经验和一线教师智慧,组织编写应用指引等,持续编发应用案例集,为民族地区中小学和广大教师提供更多帮助。通过示范带动,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使用国家平台,有力牵引民族地区教育扩优提质。


三、突出平台效能,提升教师数字化能力水平


把提高教师能力水平作为用好国家平台的基础性工作,组织教师围绕平台使用开展培训研修。在参加教育部统一培训的基础上,面向涉藏州县开展大规模线上培训,帮助边远地区教师熟练使用数字化设备。组织电教、教研人员和校长前往对口支援省市接受教育数字化培训。充分利用平台“教研群”功能组织开展区域教研、教师研修等,结合实际开展主题教研、学科教研、合作教研等,提高校本和网络教研水平。将平台资源使用纳入教学常规管理、校本教研各环节,引导教师借鉴优秀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法,科学开展学业评价,有效实施教学反思,探索基于平台应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程实施专业水平。组织教师在寒暑期利用平台开展线上研修,参训率达到87%,促进教师专题研修资源与各级计划内教师培训有机衔接。


四、完善支撑环境,加大平台使用的基础保障


把完善平台应用所需的基础环境作为教育数字化项目资金投入的重要方向。2年来,省级统筹1.4亿元项目资金用于改善学校基础支撑环境。各涉藏州县通过对口支援等途径,多渠道争取各方支持,及时更新学校智慧黑板、计算机教室、录播教室等设施设备,提升校园网出口带宽。邀请援青省市教育数字化专家和优秀教师围绕用好现有设施设备,用足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帮助指导。目前,全省所有学校(含教学点)都已接入互联网,带宽全部达到100M以上,建立校园网的比例超过83%,网络多媒体教室占教室总数的比例达到99%。小学和初中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分别达到15.4台、26.6台,有效改善了学校教育数字化基础支撑环境,有力保障了平台的常态化应用。

(执笔人:雒海东)






宁夏回族自治区:书写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的“西部”答卷


向上滑动阅览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工程。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支持和教育部的有力指导下,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紧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锚定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迈出坚实步伐。


一、构建区市县校四级组织保障体系,确保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顺利实施


强化教育数字化顶层设计,着力构建横联政府部门、社会企业、高校专家,纵贯自治区、市、县(区)和学校的“3横1纵”共建机制。坚持高位推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将教育数字化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写入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强力推进。成立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将教育数字化纳入自治区对市县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和履行教育职责评估范围进行刚性约束,推动建立党委政府统筹抓、教育部门一把手全力抓、相关部门协同抓、学校具体抓的责任链条。坚持政策驱动。聚焦教育数字化建设、应用、管理、服务等全过程各环节,出台教育专网建设、智慧校园创建、“三个课堂”应用等制度性和规范性文件,建立揭榜挂帅、试点示范、荣誉评定、课时补贴等10余项工作推进措施和保障机制,先后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纳入市县教育数字化发展评价和智慧校园评估认定范围,并按线下教学1.5倍的标准对开展专递教学的教师发放课时补助,激励推动各地和学校积极创新落实。坚持横纵联动。按照政府搭台铺路、高校科研引领、企业技术支持、学校实践应用的原则,创新搭建多元化合作平台,通过建立发改、财政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与华中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分中心和宁夏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实施自治区“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等方式,整合政策资金、人才智库、技术服务优势,共同推进教育数字化落地实施。


二、构建覆盖全域的数字支撑体系,有效弥合城乡教育数字鸿沟


推进“云-网-端”一体化建设,打造开放共享的“知识粮仓”,构建“云贯五级、网通南北、端联末梢”的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打通平台。2015年以来,宁夏集中优势、集约资源,率先在全国建设省级教育云平台,同步上线宁教云APP,集成整合各地各校平台,推动各类平台互联互通、协同服务。2022年3月,推动宁夏平台全面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将国家、自治区、市、县(区)、学校五级应用和优质资源串珠成链,实现智慧服务“一触即达”,所有师生只需一个账号、一次登录,就能够进入国家和宁夏平台“全网漫游”,随意选用国家和宁夏智慧教育平台上的应用与资源。建强网络。实施联网攻坚行动,推进高速教育专网建设,推动构建省级骨干网、市县城域网、校园网三层贯通、全域联通的教育网络格局,全区学校互联网200M以上宽带接入率达到100%,城镇学校全部达到500M以上,校园无线网络覆盖率达过90%。聚合资源。通过购买企业资源、引入社会资源、自建特色资源,多途径汇聚名师、名家、名校、名课资源,以及试卷题库、教案学案、微课视频等各类资源5400多万件,覆盖基础教育全学段、各学科、多版本教材,涵盖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形成了多样化、精品化、体系化的数字资源,向全区师生免费开放。普及终端。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普及触控一体机、数字黑板、移动终端等智能教学设备,先后为全区1763所中小学校建成在线互动课堂教室4810间,为2.4万多个班级配备数字教学设备4.3万套,支持学校建设智慧教室、数字工坊、数字图书馆、数字化探究实验室、未来学习中心等600多间,实现数字化教学全覆盖,让城乡山川的孩子都有平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三、构建云端互助的协同发展体系,均衡配置各类优质教育资源


聚焦破解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难题,以“云端互助”为切入点,全域联结、逐级托带,推动优质资源“飞入寻常百姓家”。建强城乡发展共同体。针对农村学校“散小弱”问题,及时架起“云端桥梁”,建立城带乡、强带弱、老带新的城乡学校对口帮扶体系,推动城乡学校组建校际教育联盟500多个,实行集团化、学区化办学,鼓励教师建设1725课程社区805个名师网络工作室,实现互帮共进、共同发展。组建线上支教团。以数字化为纽带,积极引导县区、学校间广泛开展办学合作,遴选优秀教师建立“共享教师”资源库,通过跨校联教、线上走教等方式,为薄弱学校、小规模学校提供常态化、定制化的教学服务,推动教师在线流动,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开不齐教不好课的问题。普及“三个课堂”。大力推广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累计开展网上送课、同步上课65万节,让偏远农村、大山深处教学点的孩子身临其境地和城市孩子“同上一堂课”。


四、构建智能驱动的质量提升体系,赋能教育提质增效


聚焦课堂、作业、评价、教研等关键环节,推动数字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流程,着力打造适应人工智能、数字化变革的未来教师。打造智慧教学场景。立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开发智能教学助手,集成整合协同备课、互动授课、在线教学、学情分析、分层布置与智能批阅作业、在线答疑等功能,创设线上线下融合、师-生-机互动的新型课堂,推动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革命性变革。探索智慧作业新方式。应用智慧作业系统,教师利用随堂检测、智能批阅、跟踪纠错等功能,分析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设计个性化分层作业,自动生成作业报告和错题集,方便学生及时查漏补缺、精准巩固所学,促进教学减负增效。创新考试评价路径。立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建设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对学生过程性成长情况和个性特长进行写实评价;普及推广智能化机考,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听力、体育测试、理化生实验操作向数字化转型,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考试评价新模式。建立智慧教研模式。成立中小学智慧教学研究中心,在全区推动建设22个县级智能研修中心、805个网络名师工作室和1725个课程社区,构建广覆盖、多层级、一体化的大教研格局,常态化开展研-学-教-评研究、教育教学改进实践和跨区域跨学科联动教研,探索数据驱动、技术赋能的新型教研模式,引领区域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执笔人:马丽、李永涛)



〔本报告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与中国教育报刊社基础教育中心(《人民教育》杂志)联合研制;研制者:李铁安,刘琴,包昊罡,李振文,孙蔷蔷,王晓燕,张宁娟,徐金海,胡备,杨泉森,汪瑞林,程路,邢星〕

总监制:范绪锋

监制:余慧娟

策划:刘琴

组织研制:中国教育报刊社基础教育中心(《人民教育》杂志)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4年第3-4期责任编辑|施久铭、钱丽欣、程路、邢星、董筱婷、谭希、宋佳欣、陶玉祥、贾舒婷、冉楠微信编辑|贾舒婷

推荐阅读

雒军刚等:数字技术赋能中小学教育实践探索 | 关注
专家:少年儿童睡眠状况对成长发育至关重要|关注
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积极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素质教育深化发展⑧
习近平考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校的办学宗旨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