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苏苏州田家炳初中:家校社协同,构建全场境心育支持系统 | 封面主题

黄裴莉 人民教育
2024-08-31


民小编说

强化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全场境心育系统,对促进学生更好适应学校、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构建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支持系统,加强课程、物态环境与师资队伍建设,为提升学生生命质量和家庭教育水平提供专业支持,并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助力作用,深入开展全场境心育研究。一起来看他们的探索与实践——


现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复杂环境,只有建构并不断强化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全场境心育系统,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更好适应学校、社会生活,健康快乐成长。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简称“田家炳初中”)开发适切的学生心育课程,培育学科教师心育素养,关注家长自身素养尤其是心育素养提高,引入驻校社工链接社会资源,逐步形成以校家社为主要维度交互滋养的全场境心育支持系统。


交互滋养是一种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强调师生、家校、社会资源、线上线下等多方互动的重要性。全场境视角则考虑了学校内外环境因素并充分融合现代科技力量,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线上线下育人的无缝衔接。全场境心育的实施路径主要是构建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素养和全面人格养成的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支持系统。


一是学校支持系统。我们把重点放在课程建设、物态环境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上。


1.青少年成长辅导课程:学校2011年开始实施“共创成长路”课程,聚焦学生健康成长的八大关键素养(能力)和十种积极品质。八大关键素养是社交能力、认知能力、分辨是非能力、采取行动能力、与成人益友联系能力、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亲社会规范、自我效能感。十种积极品质是真诚、友善、互助、坚持、自律、责任、感恩、希望、创新和公益。课程通过每周一节心理课时、由心理专职教师和社工一起实施。与课程配套的还有系列课程活动,如“成长先锋队”服务于学生心育委员的团辅活动;“成长工作坊”服务于教师工作;“成长家园”服务于父母成长;“成长向导计划”服务于处境不利的家庭;“微个案”服务于有特殊成长需要的学生。学生通过课程与活动,对心理健康知识和能力有了更深的学习和体验。


2.指向时代新人的初中生抗逆力教育课程:基于当前学生心理韧性表现比较薄弱,面对逆境时处理应对能力较弱等现象,学校聚焦抗逆力提升开发了相应课程。课程着眼抗逆力相关知识和技巧的学习与了解,内容围绕自尊自信、对经历的认知和情感加工风格、自我掌控感、自我效能感、良好的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计划能力等积极的个体特征;同时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团体活动(如素质拓展训练、专题讨论、逆境想象、团体沙盘、心理剧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各种生活技能、交往和沟通技巧、合作能力、决策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最终以一种积极的信念指导自己的行动,把应对不利情境当作促进自己成长的契机,培养坚强的人格。


3.学生成长中心:学校的学生成长中心是一幢三层教学楼,共1000多平米。我们建设了共创教室、梦想教室、田家炳学堂、人工智能(AI)减压赋能舱、沙盘游戏室、团体辅导室、心理咨询室、教师教研室、学生个案中心、父母学堂等10个室场,旨在拓展心理辅导和课程实施的功能区域,给师生一个“心”的家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AI减压赋能舱”,把心理学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实践中,聚焦为学生减压赋能:先用生物传感技术结合机器人智能访谈进行压力普筛,然后针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减压赋能干预。AI减压赋能舱让学生处在一个精心设计的全封闭可控环境中,利用传感技术、AI技术实施个性化心理监测、干预服务,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释放过度压力、提升心理承受弹性。人工智能心理服务是心理教师的得力助手。


4.心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十多年间,通过引进和校本培养积累了专兼职心理教师10人。通过与高校开展项目合作,不断推动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着力提高班主任的心育意识和能力,每年在校级培训中都会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5.学科心育渗透:学校积极推进全科心育实践,将学科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倡导营造良好的校园积极心理环境。每年开展“学科心育”优秀课例评比,激励教师在学科教研中注重学生积极心理的研究;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的因素,设置心育教学目标,让传统的学科课堂具有心育功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是家庭支持系统。大量研究发现,家庭教育的良莠直接关系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败。形塑健康的家庭生态环境,是促进青少年正向成长的关键所在。学校要为提升学生生命质量和家庭教育水平提供专业支持。


1.父母成长课程:在交互滋养理念下,学校开展了“父母学堂”系列课程(见下图)。该课程以沉浸式活动为主,突出活动性和体验性,运用心理学方法促进家长的主体参与和积极反思,强调在团体活动中促进家长自我人格的修正和重构。


(图:“父母学堂”课程内容)


2.家长服务中心:学校于2014年成立了家长服务中心,56平米的室场位于离学校校门最近处。德育处、心理专职教师、驻校社工共同参与服务中心的工作,通过来访来电接待和咨询、个案追踪等方式对学生家长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让家长的困惑和焦虑在第一时间得到呼应,及时调适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和谐。


3.田园家育平台:随着时代发展并尊重家长学习(成人学习)的特点,学校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了“田园家育”服务链接,包含田园心育、家育课程、家校活动、志愿服务、个人中心等模块,便于家长“随时、随地、随心”进行针对性问题的学习。这种形式非常有利于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的理念、技巧和常识,提升家长的心育意识和能力。


三是社会支持系统。交互滋养的学生成长支持系统离不开社会教育资源的助力。


1.驻校社工:从2012年开始学校引入驻校社工,积极实践专属于青少年的社会工作服务系统。社工是心理教师的最佳助手,是心理课堂的“观察者”“参与者”,是学生个案的“编辑者”“支持者”,是校家社资源的“链接者”。驻校社工可以在“面”上参与青少年成长辅导课堂(心理健康课、成长辅导课、成长班会等),通过专业介入为学生成长提供服务。驻校社工也可以在个案“点”上进行服务,如咨询(微个案)、个案辅导等,十多年间我们积累了近百个专业个案,不仅助力有成长需求孩子的发展,而且助力心理和德育教师专业成长。驻校社工还可以提供支持“网”服务,基于“人在环境中”发展的理念,驻校社工组织家长工作坊、教师工作坊、成长向导陪伴、社区倡导等活动,营造青少年成长支持“网络”环境。


2.社会实践体验站:学校设立了以地方文化场馆、自然科学场馆、历史文化场馆为主的十大体验站,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其亲社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八大员专班支持系统:重视学校安全风险防控,固化联防联控机制,明确安全保障“八大员”(督导员、宣传员、排查员、联络员、巡视员、应急员、卫生员、后勤保障员)制度,合理有效分配安全责任,落实和加强安全风险的科学防控与精准施策。


田家炳初中基于“交互滋养”理念的全场境心育支持系统建设经历了近20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已升级为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和人工智能大模型的3.0版本。未来,我们将聚焦伴随式教育的育人方式转变,从学生、教师、家庭三个维度继续深入开展全场境心育研究,期望能让更多家庭、孩子享受优质服务和帮助,实现共创、共享、共生的教育高质量和公平的价值追求。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4年第9期,原标题为《校家社协同共育视角下的心育实施路径》文章作者|黄裴莉封图来源|《中国教育报》 通讯员 王树成 摄责任编辑|邢星
微信编辑|贾舒婷

推荐阅读

教育部党组开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一周年专题学习
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
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奋力开拓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 | 教育强国建设一年间
迈出教育强国建设的铿锵步伐 | 时评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