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管理】家长群里诉求多,班主任应对有讲究

2015-11-12 于玲 人民教育
民小编说

随着网络技术及终端的普及应用,大多数学校班级都建有班级家长群。联系是方便了,但随之而来的是家长的多种诉求,在“围追堵截”中,班主任如何应对这个问题?今天推送于玲老师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于玲


“老师,浩浩今天在学校表现怎么样?”

“老师,小益今天喝水了么?”

“老师,小雨作业本没拿,你能借给她一个本子么?”

……


“滴滴”“滴滴”……QQ上,又有人招呼我了,仔细一看,又是班级家长群。每天,我的班级家长群的图标都会这样不停地闪烁。



也难怪,孩子刚刚上一年级,家长们也看不见孩子在校的表现,既不知道这个刚刚从“孩子”变成了“学生”的宝贝儿会不会适应学校的生活,又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像自己期待的那样成为优秀的小学生,牵挂和焦虑是肯定存在的。


但家长的焦虑往往会给班主任和老师造成压力。如何能让家长们从态度和心理上都能适应学校生活,适应班主任老师的日常管理呢?


我觉得,首先需要明晰一个情感前提:无论家长们在班级家长群里呈现的状态是怎样的,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而这,也是每一个班主任老师的心理期待。


既然我们有共同的目标,那我们为何不能与家长们站在一起,共同参与到孩子成长历程中呢?我的做法是“同理家长”,即站在家长立场换位思考。


当家长忧虑时,静心倾听,同理他的心情,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多聆听家长们的内心深处的需求,了解家长们心中理想的老师什么样。


“老师,我们瑶瑶表现怎么样?你喜欢她吗?”我正准备回复,“滴滴”,屏幕上又出来一连串的问题:“我们瑶瑶说可喜欢她幼儿园的王老师了,她温柔爱笑,经常把孩子搂进怀里,让我们家长感到十分放心。”


“对啊,我们君君也说幼儿园的老师午睡的时候都在旁边看着呢。”


“我们的也是……”家长们似乎生怕我遗漏了哪位孩子。


望着屏幕上不断蹦跳出来的担心与忧虑,我的心里浮现出丝丝不快,但怎样将此事解释清楚呢?


我将手从键盘上拿下来,安静地看着屏幕,想象着屏幕对面的家长的心情。我知道,我需要时间来向家长们证明我是值得他们信任的,但此刻,我要做的是让家长们安心。等到家长们不再就此话题发表意见的时候,我开始了回复。


“是呀,孩子们突然长大了,不在身边了,做家长的心里肯定都或多或少地有些担心。我的孩子刚上学的时候,我跟你们一样呢,总想偷偷摸摸去学校看看(偷笑表情)。”


“是呀,老师,我就这么想过呢(害羞表情)。”珺瑶妈妈说。


“孩子们都很优秀,请相信他们(微笑表情)!我可是一直坚持这条原则的哦(调皮表情)。”


“瑶瑶妈妈,您的孩子坐姿正在进步。(调皮表情)”


“君君妈妈,君君的书写越来越规整了。(大拇指表情)”

……


什么样儿的回复,都不敌老师对孩子的肯定来得有力量;什么样儿的回复,也不敌老师朋友般的QQ表情来得有趣味;什么样儿的回复,也不敌老师与家长同理来得有温度。


“是吗?原来孩子这么棒啊!我们都不知道呢!”家长们纷纷回复,表示惊喜。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特别关注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比如升旗仪式上的站姿、体育课上的游戏、大扫除中的劳动情况。对于这些场景,我会用手机拍照,传到班级家长群里,让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在快乐成长,他们的担心和忧虑越来越少了。


当家长愤怒时,及时回复,同理他的情绪,认可他的观点


群里经常会遇到心理特别敏感的家长,如果处理不够恰当,确实容易引起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冲突,这时候,及时回复,因势利导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天晚上,我刚辅导完刚上初中的女儿的作业,习惯性地看了看班级家长群。


“老师,赶快给我个说法!”屏幕上弹出的这句话透露出家长的愤怒。


这是咋回事?我头大了,赶快往上翻消息记录。


“为什么让我女儿单独坐一个座位?”这是韵韵家长第一遍的质问。


“老师,为什么让我女儿单独坐一个座位?”这是第二遍的质问。


哦,原来是这个事情。我静下心,想了想,此时,家长们都在群里面,冷眼相观,这样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好,会让其他家长对班级管理产生质疑,也会怀疑老师的事情处理能力。所以我必须将这件事处理好,最好将家长的愤怒情绪化解于无形。


从家长第一遍质问到第二三遍质问中加了“老师”两字,我知道,家长虽然愤怒,但也能看出家长内心深处还是尊重老师的,引起愤怒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及时回复她的问题。


“亲,对不起,刚才辅导女儿作业了,没有来得及回复你的问题。”一句朋友式的称呼——“亲”,让群里骤升的温度悄悄降了下来;一句真诚的“对不起”让家长体会到了来自老师的修养;一句“辅导女儿作业”让大家都重新定位老师,老师不仅仅是咱孩子的班主任,还是人家自己孩子的妈妈。理解的氛围瞬间弥漫班级家长群。


“嗯。”韵韵妈妈的口气平静了许多。


“咱班四十一个孩子,每两个孩子同桌,总会有一个孩子单桌。为了公平,我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轮一次单独座位的机会,这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成长体验。”


“哦。”韵韵家长回复。


感到家长的语气放松之后,我接着说:“今天,刚好轮到了韵韵。我今天留意了一下,不和同桌说话,她的坐姿有进步,课堂纪律也好了,书写也变得非常工整。”


“哦,原来是这样啊。对不起啊,老师,我刚才的语气比较重。韵韵也跟我说自己一个座位挺好的(微笑表情)。”


“老师太辛苦了!”一位家长感叹!


“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快点轮到独桌,体验一下。”家长们纷纷参与其中。


面对这样有情绪的家长,我们是跟他理论,争执谁对谁错;还是同理他,理解他的情绪,认可他的观点,先和他站到一起,成为朋友呢?我更同意后者。


当家长无助时,积极“搬运”好文章,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


面对家庭教育,我们总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怎么办?我积极地给家长们当“搬运工”,把在网上看到的、对我们班级的家长有指导意义的文章“搬”到群里,更新家长们的教育理念,让家长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我们要做的是静等花开。


慢慢地,其他家长也会将他们看到的励志名言小故事搬到群里来。好文“搬运工”越来越多,我觉得家校联系的纽带越来越紧地扭在了一起,班级凝聚力强大了,我的工作也越来越顺利了。学校组织活动时,家长们会帮我出很多好点子,还主动帮忙制作活动道具。


只要让家长们感受到被同理,感受到被认可、被尊重、被接纳的满足感,他们就会慢慢改变自我,就会在班级家长群里积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发挥正能量;就会和学校、老师一起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附:同理是什么意思呢?百度中的解释为非评价,是尊重与了解;是设身处地地了解另一个人,进入对方的私人知觉世界;对其感觉、意义保持敏感,包括对恐惧、愤慨、柔弱、混淆等;暂时居住在对方的生活中,但不做评断;以清晰而不带惧怕的眼睛去看待对方的世界。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文昌小学)


点击“阅读原文”,查阅“如何打理家长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