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阅读】亲爱的老师,今天你读书了吗?

2016-01-29 朱永通 人民教育

文/朱永通


现代教师为什么需要读书


在我看来,作为一位现代教师,其核心的特质表现在,他的观念是否与这个世界,与校园里的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血脉相连,并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教育的首位


观念是教师教育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教师一旦在观念上出了毛病,无论他在专业上有多高深的造诣,也无法弥补他因观念上的偏差而给学生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演员李冰冰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时提到,她从小到大就是一个特别没有自信的人,因为小时候数学成绩不好,她一直笼罩在这样的观念阴影下:“小时候不会算算术的人都很笨。”她说,数学不好,导致什么都不好,以致一直没有安全感,恨不得自己能丑一点,“我现在一直有点驼背,我从小的时候一直是这样走路,就希望老师不要看到我”。爱美之心乃人之本能,却硬生生地被扭曲为“恨不得自己能丑一点”,可见,观念是一只多么可怕的“看不见的手”,它甚至可以让人类这个“物种”慢慢地“变异”。


教育上出了偏差的观念,犹如枷锁,学生的心灵一旦戴上它,可能花一辈子的时间都解不开。麻烦的是,有些观念有其时间性的一面,最容易过时、落伍,教师一不小心,可能就以这些过时的观念建立起铜墙铁壁,在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赏、自以为是,对外面的世界一概保持封闭和无反应的生命状态。


基于此,就有了衡量现代教师的三个标准:一是做一个开放的教师;二是做一个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三是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这三个标准既有次序上递进的关系,又互相关联、交叉,比如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对达到前面的两个标准有直接或间接的帮助。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总是抱持开放的生命态度,与这个世界,与他人,与自己时刻进行积极的对话。在书本的滋养下,一个开放的教师,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精神性状:一是在不断正面回应环境的各种挑战的过程中,他确立了自己的信仰和职业追求的方向,努力去寻找并获得一个“更高的自我”(尼采语)。


二是他乐于学习,善于悦纳不同的人,并批判性地吸收、消化不同的观点。谈到学习,达尔文可作为我们的典范。曾有人要达尔文写一份自传,他作了如下答复:“我先是学习,尔后是环球旅行,然后又是学习,这就是我的自传。”


三是他放下成见,以崭新的方式看世界,伴随着好奇心、责任感,并在与他人自由的交流、分享中,不断学习、转化、创造、发展,在生命不同的季节里,其思想总有恰如其分的成长。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内心敞亮,知道自己在专业上追求的方向在哪里,正如梭罗所比喻:“好像水边的杨柳,一定朝着有水的方向伸展它的根。”在书本的滋养下,一个有专业素养的教师,是而且必须是一个有专业伦理和专业能力的人。叶圣陶先生对教师有一个基本要求:肯负责,有本钱。“肯负责”,指向专业伦理;“有本钱”,指向专业能力。


先说专业伦理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欣赏,即成全生命、呵护人性,应该成为其专业伦理的根本标准


许多老一辈的教师,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尤其在恪守专业伦理方面。我有一次听于永正老师上作文课,课题是《写保证书,转述通知》,当他和学生互动结束后,学生开始按要求写保证书。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报告!于老师,孙×看我的!”于老师当即答道:“看你的?人家是在向你学习,没关系,因为一个人考虑问题总不会那么周密。”放眼望去,班上确实有几个可能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正在左顾右盼。


于老师接着说:“看来‘政策’不能放宽。同桌写的,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抄。”于老师边说边走到一位男生跟前,问道:“你抄了同桌几条?”那个男生很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抄了一条。我怕写不好。”于老师于是换了一个方式:“这样吧,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讨论,交换一下意见,然后再写。”


学生抄袭,其实质是他学习上发生了困难,于老师不但给足他们“面子”,而且迅速转换教学方式,组织全体学生讨论,相互启发,同时给足他们突破困难的空间。这种课堂应变的机智和能力,因恪守专业伦理而焕发出温暖人心的力量。



再说专业能力。今天的教育备受诟病,其中有一个我们无法绕过去的重要因素,即人们对教育者的专业能力普遍不信任。虽然现在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但有一个事实确凿无疑:家长有文化素养不一定等于有教育素养,他们许多对教育非理性的质疑、指责,往往造成教育更混乱的局面。当然,这跟教师没底气,没自信,尤其在专业能力方面,有很直接的关系。


教师的专业能力并非局限在教学能力这一狭隘的范围里,它自然还包括爱的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等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在可见的将来,能让学生考出好分数,不过是一个教师最低限度的“本钱”。作为现代教师,他最大的“本钱”是,在读书中扩展教育视野,回归教育常识,并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的思想,从而建构起支援他作为现代教师的“思想资源库”。


有“本钱”的教师,对日常生活和教育中似是而非的繁杂现象,不盲从权威的声音,也不轻信流行的观点,而是保持自己的敏感,屡有独到的见解,因为他始终眷念健康的人类精神,视“读书明理”(郑板桥语)为天职。比如,关于减负问题、学生跳楼事件、学校文化建设、杜郎口现象和教学模式、好教师的标准等教育“热点”,有“本钱”的教师不仅有自己冷静的思考,而且往往能透过现象,直指教育的本质。


亲爱的朋友,读到这里,不妨请你问问自己:“我是现代教师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你不妨先问问自己:“今天,我读书了吗?”


现代教师怎么读书


古人云:开卷有益。这是一句很笼统的励志“口号”,很像小时候大人哄我们的招数:乖,听话,才给你糖吃!糖吃多了,不仅牙要坏,脑袋瓜也会不灵光的——光听话,就不思考了。同样道理,如果所开之卷皆是糖之类哄我们听话的东西,除了可能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蠢,何益之有!


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作为现代教师,需要怎么读书,才能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一曰须开有益精神发育之卷,获得现代教师所必需的基本常识和内心生活


浮躁与功利,是这个时代的传染病,其病毒之蔓延无孔不入,殃及教育,最明显的恶果是,教育日益平庸化、世俗化,且逐渐露出僵化和滞后性的面孔。作为现代教师,如何在庸俗的空气中增强免疫力,自觉去突破现状的呆滞和体制的局限,让自己多一点教师味,多一点书生气?这个问题,可用《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一句话来回答:“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世俗去了。”


当然,“拿学问提着”,指的是在思想上下工夫,这是精神发育之关键的关键,而提高思想能力的关键途径则要“直扑经典”(黄克剑语),读点哲学,回到人类的思想源头——轴心时代的伟大人物(比如孔孟老庄,帕拉图、苏格拉底)那里去吮吸精神发育必需的奶水。今天之教育,虽流派林立,杂象丛生,但若有哲学之慧眼烛照其间,我们一定不会因被遮蔽而迷失,因为哲学有益我们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回归教育之常识。


话说回来,今天的中小学教师,不管是学生时代,还是走上讲台,皆在应试教育的大道上前仆后继,几乎无暇亦无心去吮吸哲学原典之奶,久而久之,精神的肠胃根本适应不了“原奶”。


这时候,当然要退而求其次,先吸收一些“奶粉”式的解读本,比如《论语》,可以先借助杨伯峻的译注本、黄克剑的解读本、李泽厚的今读本等等,至于于丹的心灵鸡汤版,最好别碰,因为她只是从《论语》中舀了一丁点的“奶粉”,却用了一吨以上的水去冲泡,偶尔尝尝倒也无妨,若喝多了,喝上瘾了,只能导致营养不良。


精神发育犹如身体发育,除了必需的营养外,还需运动,所以,现代教师的精神生活需要经常“运动”、调理,也就是说,现代教师既需要满足生存的职业生活——教书,也需要丰盈灵魂的内心生活——读书。


就精神享受而言,读文学类的经典作品,犹如听经典音乐,可以滋润心灵,让生命伸枝展叶,保持旺盛的活力。


叶嘉莹教授有一次讲座后,与学生曾有过如下问答。一学生问:“叶先生,您讲的古典诗词我们很喜欢听,可是学了它,有什么用呢?”叶教授回答道:“你这话问得很现实。的确,学了古典诗词既不能帮你找到职业,更不能帮你挣钱发财,但学之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使你心灵不死。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如果你的心完全沉溺在物欲之中,对其他一切都不感兴趣,那实在是人生中第一件值得悲哀的事啊!”


叶先生的回答,让我想起《圣经》里的一句话:“神说:‘如果你内心的光明熄灭了,那黑暗多么可怕。’”是啊,很难想象,一个“内心的光明熄灭了”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如何能做到以人间情怀之灯去引领学生观照、眷注人生世相呢?


二曰须开有益专业发展之卷,获得现代教师所必需的专业素养和思想能力


谈到读书,许多专家学者言必兴趣,使读书成为人生之乐事云云。从理论上来说,一点都没错,因为人要把一件事做好,最需要的是动力,就人选择读书而言,其动机有二:一是喜欢其“无用之用”;二是确信其“有用性”。第一是全凭兴趣、爱好去读书;第二是抱持一定的功利心去读书。


对于久经应试教育锤炼的教师,除非从小培育了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否则,很难让读书成为他的生活方式,因为常识告诉我们,任何兴趣一旦错过早期的开发,缺乏一点一滴的能力积累过程,长大后不管怎么努力,也很难真正开发出来。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虽然无法尽情享受到把读书当消遣的乐趣,但至少还有第二个动机,可以让他们拿起书本,即把读书当成工作的一部分。


我们无需囿于道德感,觉得缘于第二个动机去读书多少有些不光彩,其实,当我们与有益专业发展之书——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专著朝夕相处之后,所受到的潜移默化的熏陶足以改变我们的气质,提升专业素养,并显露在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当中。


作为现代教师,当你在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到了理解儿童的知识之后,自然会运用它来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突破了专业伦理的底线。比如,当学生在你的课堂上不听课,而是埋头有滋有味地读起课外书,你会怎么处理?


举这个例子,源于我一个好朋友的小孩D在学校的真实遭遇。D有一次在语文课上偷看课外书,结果语文老师走到他身旁,抢起课外书,咆哮着把它撕烂掉,然后扔进教室的垃圾桶。朋友说,D从此恨死了语文老师,虽然上课再也不敢偷看课外书,但压根听不进去,成绩从此一落千丈。


我相信,一个有专业素养的教师,不可能采取如此粗暴的惩戒方式,因为书本上随处可见诸如此类的告诫:“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产出和蔼、高贵和聪明的人民,要求细心的教养。”(迈克尔.施瓦布语)一个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除了先天遗传的因素外,后天的教养至关重要,有时候,教师的一个眼神,或一句话,或一个动作,都有可能产生深刻的影响。


以上案例,教师的表现毫无专业伦理,即他用一个更大的错误去纠正一个小错误,无视学生的心灵伤害。如果教师事后有所反思,应该找到学生进行“安抚”式教育,尽可能修复学生因自己的冲动而受到的损害。


当然,或许这是一个相对极端的例子,但我想借此进一步谈的是不读书的可怕后果:当一个教师躲在以一己经验筑成的硬壳里,不读书,不反思,其硬壳遮蔽住他的眼界,让他见不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此把僵化的教条和自以为是的自大当成教育的全部。


作为现代教师,当你依据有益专业发展的原则来精选书籍,并认真地一部部“啃”下来,你的专业能力自会潜滋暗长,获得意想不到的提升


比如,在与诸多中小学语文教师交往中,笔者发现,他们的文本研读能力甚差,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除了阅读课本的选文外,对该选文作者的其他作品从不涉猎。


于是,笔者分别在福建厦门的一所中学和小学成立了读书会,以“教学文本解读及拓展性阅读”为专题,要求读书会成员每人挑选课文的三个作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年内集中精力读完三个作者的所有作品,包括部分研究他们的专著或文章。每次研讨,让其中一个成员主讲,专门介绍他最近研读某个作者作品的收获。一个学期下来,这些教师越来越享受大家共读的时光,而且觉得自己在课堂上更得心应手了。


此外,作为非消遣性阅读,你还可以尝试做读书札记,一则有益记忆;二则有益思想能力的提升。这个读书札记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摘引书中作者的核心观点,二是记下自己的心得、见解。


约三年前,笔者去拜访特级教师陈日亮老师,在他的书房里,聊起彼此最近读的书,他捧起笔记本,读了几则他的读书札记。听完,我接过来一看,不得了,整个本子记得密密麻麻的,在一行行娟秀的文字里,时现思想的灵光碎璧。


一问,才得知,陈老师自年轻当老师开始,就养成记读书札记的习惯,尤其是前几年退休后,边读边记,成了每日必修的功课。看到陈老师翻箱倒柜找出的一大叠笔记本,笔者兴奋不已,当即力邀陈老师把这些札记输入电脑,筛选、整理后交由我们出版社出版。今年下半年,陈老师终于把读书札记整理出来发给我。


我把它打印出来,带着身边,抽空就读。经反复斟酌,我把书名定为《救忘录——一个特级教师的读书零札》,这个书名蕴含了我阅读的感受和由衷的敬意:我们总是纠缠于读书究竟有用,还是无用,殊不知,书读多了的人,他们一举手,一投足,一张口,一落笔,处处闪现书籍赐予他们特有的气质,一如陈老师,他花了一辈子时间当读者,记下的是一个现代教师的样子。



原载朱永通专著《教育的细节》,华东师大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内容有删减。

文章来源:教师博览微信公众号



【微阅读】为什么我们要读长篇、读诗歌、读哲学?(深度好文)

【微阅读】二孩时代,龙应台告诉您,怎么安抚老大的情绪

【微阅读】毕业后,优秀的“心肝宝贝”和让人头疼的“差生”,谁更记得老师的好

【微阅读】鲁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道德,而是为了美好的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