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型肺炎”心理危机干预(武汉建议)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心理医院 是富有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专业三级甲等医院,参加过汶川地震以来所有的重大危机干预。其免费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武汉市卫生健康系统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027--85844666”不仅是广大武汉人民的心灵家园,二十多年来,它也为国内和海外华人所熟悉。在本次“新型肺炎”被揭示后,我们一直通过这个热线为广大市民服务。

  近两天,我们整理了热线近一月来的心理危机问题,各项咨询问题大致内容与数据如下:



一、新型肺炎导致的心理危机现状


(一)、“新型肺炎”心理咨询热线常见的公众咨询问题:

1、单纯咨询有关预防“新型肺炎”知识的人数占比过半,如体温、躯体症状、预防用药及能否治愈,治疗后遗症等等。(感谢武汉市很多教学医院的关于“新型肺炎”的权威医学知识的解答,帮助了我们为咨询者普及了医学知识。)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心理咨询师是以与患者或来电者建立关系开始的,在这种信任的前提下,心理咨询师的回答可以帮助来电者建立确定感,而确定感是目前这个非常不确定的时期,大家都需要的。

2、对“疑病”产生恐惧者占20%以上,有些出现低热病人因担心去医院看病被留下而不敢去医院;有些感到被“新型肺炎”包围着,听到各类新媒体的报道,都心惊肉跳,有些患有躯体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为此而导致病情加重。有些怀疑自己患了“肺炎”,多次到医院就诊,要求医生尽快给予确诊和治疗。

3、封城后焦虑症状占50%以上,如感到心神不安、坐卧不宁,有失控感。总担心“肺炎”会降临到自己和家人的身上,以至于有的出现出汗、心跳增快、口干等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有的变得爱发脾气。

4、躯体化占20%以上。主要表现反复量体温,喝水(热水),然后体温增加(喝热水后量体温,体温会增高),感无力、疲乏、没有食欲、胸闷、憋气等,导致发热门诊量增加。

附:遇到发热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不要着急去医院,1500名三甲医院专家义诊,极速回复,告诉你怎么应对,怎么判断,怎么就诊,注意事项等等,减少去医院传染风险!

5、抑郁情绪占10%以上,感到悲观,精神振作不起来,易哭泣、心情不愉快,觉得没意思,食欲不振或暴食,有些出现体重下降。

6、睡眠障碍者占30%以上,出现难以入睡和睡眠时间缩短。

7、强迫症状占10%。主要是反复洗手,手被洗得快要破了;有的出现强迫性思维,不能控制地反复想有关“新型肺炎”的严重后果,为此感到非常痛苦。

8、咨询能否当“志愿者”,许多民间心理咨询机构,个体从业者咨询做危机干预志愿者。

9、抱怨政府,同情医务工作者。但有些就诊者因不能马上被收治和确诊对医护人员不满。

10、对封城及疫情控制需要多久没有确定感,因而给各种谣言得以产生提供了土壤。

(二)、“新型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人以及家属的心理问题

1、否认或抱持侥幸心理

2、焦虑抑郁 

3、恐惧和绝望

4、孤独和悲伤

5、愤怒(有少数极端者因为愤怒而成为了移动的传染源)

6、有些出现反向的防御,表现为兴奋或激越。

(三)、医务人员和在一线公务员的心理应激:

1、长期过劳导致的身心疲惫,大量付出后因为“新型肺炎”并未理想地控制而导致情绪压抑和耗竭,面对民众批评时的绝望孤独,压抑和悲愤。

2、面对大量涌入的患者感到压力、无助和恐惧

3、对自己患病的担忧,对家人或幼小孩子的担忧

4、对何时是个尽头的不确定感

5、对家人的愧疚

6、看见同事在工作中被感染后的悲哀和无助等等

7、公务人员对追责的恐惧,情绪极端压抑



、现阶段心理干预的建议: (一)、“新型肺炎”心理干预必须在下列基础上进行:1、正确客观掌握“肺炎”的有关知识:心理咨询师必须对“新型肺炎”相关知识进行科普。2、政府对疫情的通报保持公开透明及时,以增强人们心理的确定感。3、政府需要对医疗物质和封城内民群生活必需品有保证。4、封城后要保证运行城市功能人员的交通。5、对弱势群体的照顾要有保证。6、对于如此重大的社会危机,必须政府先行!!!7、封城后的前几天,很多应该由政府执行的功能在由民间志愿团体承担,比如接送医务人员,提供医务人员住宿饮食和接送封城后由外地返程工作的医务人员,运送海外来的救助物质等等。这些民间志愿组织表示在政府功能运行后自动退出(准备大概工作十天,这种志愿者水平已经很专业化了)至今,他/她们也很疲惫了。8、合理利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倾听、理解、同情、支持、鼓励、宣泄等。9、积极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鼓励在家锻炼。



(二)、心理咨询的专业队伍和咨询技术:


一、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危机心理干预水平已成体系,各地都培养了足够能支撑专业化心理危机干预的人才。建议在国家层面组织专家顾问团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包括对公众和各专业团体进行公开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以及对一线心理咨询工作者的督导等等。各地可以组建地方团队,但是可以保持联系,资源共享。可以利用视频会议、微信等新媒体形式沟通指导。

咨询技术各个专业团队都不难掌握。

二、专业支持:

        目前我们的支持团队有由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北大精研所著名心理危机干预专家马弘教授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赵旭东教授带领的国家级团队: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系统专委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中国分析心理学会;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与临床心理学专委会;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中国学组(筹);海外华人心理学家等。

三、工作形式:

1、在目前已有的一条热线(027—85844666)以外,再增加一条热线,目前已报武汉市卫健委。(热线招聘志愿者通知另发)

2、建议微信、视频形式进行个别和团体干预

3、如有特别需要进入现场时,必须在专门的疾控人员的指导下,由卫健委安排。

四、工作内容:

1、定期由行业内著名专家利用新媒体形式对全民进行心理辅导;

2、定期由行业内著名专家对病患及病患家属进行心理干预。

3、定期由行业内著名专家对医护及其家属,公务员及其家属或其他团体的心理辅导。

4、随时根据抗疫形式进行调整。

5、新媒体技术支持:

壹心理技术团队;糖心理技术团队

五、责任:

行政负责: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心理医院:李毅院长、刘连忠副院长

技术负责:童俊教授

 

 

起草人:童俊教授

2020/1/26于武汉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2020.01.27

● 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