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呀挖呀挖,这下挖到了蚌埠3万年前…
在中国的版图上,一线淮河二分南北,京沪铁路纵贯上下,其交汇之处便是被誉为“淮上明珠”的城市——蚌埠。
蚌埠建市于1947年,经过日新月异的发展,已成为江淮大地上生机勃勃的城市。同时,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也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蚌埠地区拥有璀璨的古代文明,留下了众多让后世传颂的故事。
西尤的旧石器划破了淮河流域的蒙昧,双墩刻划符号氤氲着中华文字的曙光。沱河侧畔,史前城址历经千载风霜;涂山脚下,禹合诸侯共襄万国盛会。古墓恢弘,补钟离佚史;霸王末路,奏垓下悲歌。曹魏同孙吴对峙,南梁与北魏交兵。涡口的水流回荡着宋金冲突的战鼓,淮河的波浪激荡起元末义军的怒号。清朝末年,怀远、灵璧、凤阳三县交界置三县司,蚌埠城市的雏形呼之欲出。
民国伊始,津浦铁路横亘淮河穿过蚌埠,列车呼啸代替了犬吠鸡鸣。淮海蹀血,剑指江南,“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呐喊仍旧在孙家圩子的天空中回响。
开埠百余年,这座城市走过了很多辉煌……
今年4月中旬以来,因热播剧《长月烬明》,蚌埠成为八方游客的打卡地,然而,蚌埠除了有出圈的美景美食和温暖蓬勃的城市精气神外,更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为了让广大网友进一步了解蚌埠,探索蚌埠,蚌埠发布客户端特别策划推出“溯源蚌埠”系列,让我们一同溯源,去探寻来自蚌埠这片热土的前世今生。
今天推出第一期,晨光破晓……
在距今三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时期,淮北平原湖泊众多,河流密集。这里气候温润,植被茂密,为古菱齿象等各类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也为人类的繁衍进化创造了条件。蚌埠市五河县境内的西尤遗址是这一时期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典型代表,出土了8件旧石器及大量古生物化石。
▲旧石器时代场景复原
在地质时期内,全球的气候特点体现为寒冷时期与温暖时期交替。在距今约3万年左右,当时的年平均气温普遍较现在低约10-12℃,大量陆地被冰川覆盖,或是成为植物难以生长的冻土。动物们为了躲避严寒,纷纷迁向相对温暖的地区。而此时的淮北平原气候温暖,植被水源丰富,正是动物们理想的生存环境,于是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了多样的生态系统。蚌埠地区出土了许多这一时期的动物骨骼化石,真实再现了远古动物的生存环境。
▲古菱齿象化石 蚌埠市博物馆藏
古菱齿象是生活在华北和江淮地区更新世晚期的一种大型哺乳动物,成年个体体重可达10-14吨,是地史上最大的象类之一,也是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
▲肿骨鹿上颌骨化石 蚌埠市博物馆藏
肿骨鹿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在多个旧石器时期遗址中均有发现,是史前人类狩猎的主要对象之一。
▲披毛犀化石 蚌埠市博物馆藏
披毛犀生存于更新世时期的亚欧大陆北部,平均体长3.5米,肩高2米左右,重约1.8吨,于距今1万年左右灭绝。
▲固镇水牛头骨化石 蚌埠市博物馆藏
固镇水牛生存于更新世晚期,是新发现的亚种,因1974年在固镇首次发现而得名。
▲丽蚌化石 蚌埠市博物馆藏
丽蚌为珠蚌科的一属,始见于侏罗纪,于新生代特别繁盛,一直延续至现代,主要分布于淮河、长江中下游的河流、湖泊中,是古代沿河居民的食物之一。
这一时期的蚌埠,气候温润,植被茂密,为各类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也为人类的繁衍进化创造了条件。蚌埠市五河县境内的西尤遗址是这一时期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典型代表。
西尤遗址位于五河县城北约11公里的双忠庙镇西尤村,距今三万年左右,是淮北地区至今唯一发现的旧石器时期遗址。该遗址不仅出土大量动物化石,还出土了8件旧石器,证实了至少3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在淮河流域生存、繁衍。
下期预告
文明肇始——双墩
怀远最新发布!
蚌埠市教育局最新通知!家有萌宝的家长速看
事业编!23人!最高20万元购房补贴!蚌埠一地招聘紧缺专业人才
中西合壁!蚌埠中医药发展又有新动作
《长月烬明》剧终,但爱情故事还在蚌埠传说、上演……
增开,蚌埠南站→上海虹桥!
公开招聘6人!仅需面试!
容纳近50台车停放!蚌埠此处新添一停车场
拟表彰公示!
文图资料提供: 蚌埠市博物馆
策划: 朱素贤 编辑:侯靖 校检:成凯 审核:朱素贤
监制:王静 总监制:孟儒存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