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在太平街,等你…

蚌埠日报融媒体 蚌埠发布 2024-01-04

声明:版权所有,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太平街
欢迎来到



地名,不仅仅是一组字符,或一个名称,她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密码,是一方水土人文历史的见证。地名里,藏着城市的过往。地名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地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展示蚌埠优秀地名文化,蚌埠发布客户端继“溯源蚌埠”系列之后继续推出“蚌埠地名故事”,聚焦蚌埠老地名,回溯他们的“前世今生”,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蚌埠。


感知蚌埠,请从了解蚌埠的地名开始。目前,已推出第一季第一期,我在青年街,等你…(点击此标题可查看往期原文)、第二期,我在火车站、小南门,等你…(点击此标题可查看往期原文)、第三期,我在二马路,等你…(点击此标题可查看往期原文)


今天,第一季第四期,欢迎来到太 平 街




『 太平街 』  


清末蚌埠集兴起后,南乡的黄庄、柳树营、陶店一带乡民,常赶着牛拉的大车,到蚌埠集做买卖,抄个近路,自然形成弯弯的道路。开埠后的蚌埠,虽有铁路和水运便利,但在西南方向,邻近的怀远、凤阳、寿县一带的商人或乡民,他们或来经商,或专门来乘火车,北上京津,南下沪宁,因此始终都有频繁的人流。于是,1917后,这条本来由乡村赶集的“太平车”压出的便道,渐渐形成街道,取名就叫“太平街”。


太平街(王新民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走进太平街,最先进入的是蚌埠老大街集市,这是联结蚌埠与西南乡村的便利街道,更是从蚌埠太平街一直向南斜去,可以连接凤阳与怀远之间的官道,而附近一带的乡民,不坐车船,走旱路来蚌埠也挺方便。由于寿县、怀远、刘府、定远一带的马拉胶轮车进入蚌埠的逐渐增多,蚌寿路上更多了一些马车槽头客栈,相当于今天的汽车旅馆,专门接待马车停留过夜,门前配有马槽。出了太平街向东到大马路,还有些专营车马輓(wan,读第三声)具的商店,为马车配备途中急需的器具服务。


有趣的是,它竟有三个街名,在蚌埠确实少见。从老大街向南进入太平街,向南的升平街与太平街交汇,那两个斜路之间,有个不雅的俗称叫“裤裆街”;继续向南经过蒋岗巷,因蒋姓堂号为“三径堂”,这一段称“三径街”。从太平街五巷向南过蚌怀路口(现为前进路),曾是通往寿县的出口,名为“蚌寿路”。解放后曾三个街名合并编统称“太平街”。1977年,把曾改名的“反修路”街名恢复为“太平街”路名。它全长1.33公里,宽10至16米。“三径街”虽然不存在了,当时有一个新开发的小区取名“三径书苑”,给这条当年的太平街增添了几分书卷气。


太平街(王新民拍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太平街上的故事很多。最早的太平街只到蚌寿路终点,即今天黄庄南面为止。在1941年时,日军曾挖沟筑土坝子,设立岗哨。控制许多与军用有关的商品不得流向抗战区。南岗就设在今天的朝阳路与太平街交会口(曾为南岗一路汽加油站)。抗战胜利后,因门台孜烟叶复烤厂成为国民党军队救治伤员的临时医院,而收购烟叶处就移至蚌埠市内太平街中段的中平街附近的花旗巷。结果,由于原料方便,开始形成了许多私人办手工卷烟作坊和小型卷烟厂。解放初,因新四军烟厂下迁蚌埠,与许多公私合营的后烟厂合并,组成“东海烟厂”。


当时,南岗也是市区与郊年的分界线。解放后,在这个路口向东西修成一条道路,称“南岗一路”。最初从经一路迁建了建华肥皂厂。随后,东海烟厂就在建华肥皂厂对面,新建了全国较早的第一个现代机器卷烟厂房,后更名“蚌埠卷烟厂”。可以说,太平街又成为蚌埠烟草工业的诞生地。


抗战胜利后,为了修建胜利路经过蒋岗巷时,又引发一阵风波。最终使这条当时设计最宽的道路,只能到此为止。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开通胜利路。


更使人难忘的是太平街进入大马路之前的那段太平街,它从大舞台开始,到大马路口,是当年回民经营各种小吃的地方。今天还能够引起人们回味的蚌埠小吃,恐怕只能从这条街去寻找了。


当年的太平街上,为了方便外地客商进入蚌埠街市前后的人吃饭,从中平街大菜市向北,一直到蚌山路口,两边的平房,沿街开着门面,或在街边摆着摊点,挂着带有清真标志的牌子,经营各种小吃。他们多是来自正阳关、寿县一带的回民,传入了最为正宗的淮上风味。小饭店门前的汤锅子,那牛羊肉汤煮得翻滚,飘浮着红艳艳的干辣椒,盛到碗里,撒上香菜蒜苗,香味扑鼻。更有味的是牛羊肉的杂碎,真是下酒的好菜。如果烩汤,下把馓子,或者配上才出炉的缸贴馍,就是最顶饿的一顿美餐。油条、面筋泡、糖糕、麻圆、麻花,哪一样都炸得金黄、油亮、香酥,还有那些用香油炸的,老远就让你闻到飘去的香味了。油茶、马糊、辣汤、豆腐脑,绿豆稀饭、圆子汤,哪一样都是最正宗的口味,没有一点小窍门,绝不到味。那看似清淡的油茶,喝上一口,你就会感到鲜味无比,而香味又醇厚,其中就有祖传的秘方!太平街与中平街十字路口向北,紧挨着打炕馍、卖豆腐脑、马糊、稠(粥的一种,大米与黄豆制成的食物,从阜阳传入)等。那时,从这里上大马路还有座木便桥,桥头卖元宵敲着清脆的梆子,那声响传遍了幽静的夜晚。 


太平街今貌(田万荣拍摄于2023年12月)


今天人们还能见到的油茶、面筋泡、牛肉煎包、荤汤豆腐脑、牛肉盒子,很多都从这里传下来,保留着蚌埠的特色,而更多的美食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了。



下期预告:天桥,敬请期待…



更多信息请下载“蚌埠发布”APP


往期精彩回顾



我在二马路,等你…
拟遴选人选公示
干部任前公示公告(2023年12月29日)
元旦假期安徽高速公路出行提示
明确了!发3倍工资
人民网、新华社、新华网、央广网等媒体又“报料”蚌埠了……
刚刚变更!
跨越2023·蚌埠答卷丨幸福蚌埠暖心头!
中共蚌埠市委组织部公告蚌埠一地最新通告!皖C车主速看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最新任免
降雨将抵蚌埠!新一轮剧烈降温将在……
跨越2023·蚌埠答卷丨诚邀蚌埠发展合伙人


来源:蚌埠日报社

特约撰稿:郭学东(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蚌埠市博物馆顾问)

特约供图:王新民、田万荣

编辑:侯靖  校检:成凯  审核:朱素贤

监制:王静

总监制:孟儒存


今日推荐


点亮 转发扩散给起早贪黑的蚌小布加加油打个气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