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在平凡的工作中 如何“自我成长”的清单

绿会 中国绿发会
2024-08-23
关注中国绿发会,订阅绿色未来


1、抱有热情

上班的第一周,遇到一位神奇的到访者Fred。会后送他下楼,他问我你为什么来这里?他说恭喜你,这可真是一个非常有趣(interesting)的事业。受到感染,那天我暗下决心:虽然俺是一个打酱油的人,但咱这酱油也得向他这版充满热情地打,争取打成李锦记。

再说了,认真对待工作时间内的那朝九晚五,本身就是在养生——锻炼大脑。为什么要让拖延和消极怠工让自己的大脑生锈呢?

2、研读政策

干一行,了解这行的方针政策、主流话语、趋势走向非常重要。研读政策法规,能给你带来大局观,让你知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出现的情况在战略上孰轻重。作为文科生,专业跨度大,我入职之前才第一次听说“生物多样性”这个词,因此刚入职就遇到大难题。我找到了这行的关键政策文件,如环保法、野保法、《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等详细逐条阅读,标出关键词(对俺这个菜鸟来说都是新词)一个个查定义。由此来熟悉这行的主流话语、关键概念。

但看一遍不够,因为人类的大脑无法在短期内记住大量的信息。所以需要把这一行重要政策文件编撰成一个“政策文库”,用一个word文档来做,且编制目录,这样方便日后进行关键词查找。比如有一次看到澎湃一篇关于“极小种群”的文章觉得写得好,转载过来并且给加了一个编者按。写的时候查政策文库,发现它跟生态红线、行动战略的优先领域都有关,这是之前没有想到的结合点。另一个例子是,前两天跟某专家开电话会议,对方问到刚刚实施的《中医药法》,此前我完全没关注过,一片茫然。此后它被列入了这个文件库,今后不会再小白。

3、积极参加培训

入职之后发现不少培训,一些是不小心微信上看到别人转发的,更多的是被领导安排的。不妨认真对待每一次培训。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维:这不是单位派你来完成一个任务;而是你走狗屎运,碰上了一个不用掏钱的学习机会。去年曾有幸参加号称新闻发言人黄埔军校的传媒大学搞的“社会组织新闻发言人培训”,那场培训下来收获不小。特别是敬一丹讲到的一些原则和方法,是我从未有过的思考角度,也让我反思之前一些错误的做法,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后来的一些工作方式。

4、认真对待参加的每一次会议

加一次会议,相当于接受一次培训。往往一个为了办好一个会议,主办方会邀请该行业顶尖的专家做报告、有影响力的人出席,否则它这场子就撑不起来。因此,参会往往可以接触到这一行最牛的专家学者,认真听他们所讲,反过来又能提升你对于行业trend的理解

会前,做有准备的人。每次参加会议和活动,预先确立目标。先跟boss沟通,此行目标如何?若boss没布置任务,就做些research,自己定目标。从结果导向来看,最好能找主办方预先了解会议的主题、出席嘉宾。这样可以提前研究,这个主题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很重要?我们单位的业务在这个主题上有哪些结合点?带着目标、问题和困惑去参会。提前至少20分钟到达会场,因为这往往是你进行社会交往的好机会,充分social。准备好单位宣传材料和名片,找到机会向与会人员介绍我们工作,探讨双方可能感兴趣的领域,寻求合作。如果你迟到,往往会错失这些好机会,因为keynote speaker讲完后就被众星捧月了。会场认真听,做好笔记,争取提问、与keynote speaker形成互动。会后,主动跟进,建立联络,建立单位与对方的可能合作机会

5、集腋成裘:把零散的东西系统化

人类作为碳基生命,跟硅基AI没得比,人类大脑容量和注意力时长相当有限。那么,怎样把挤牙膏版的碎片阅读,变成为日后系统的积累可用知识?我觉得有一个词非常贴切:集腋成裘。

首先,做好素材的积累,做好笔记,这是基础。建立一个word文档,先初步搭建一个框架,不同的笔记放到不同条目下。随着积累多了,你就发现需要增强条理性,然后再慢慢搭建/调整框架,把不同类别的知识点放入。不怕阅读的材料汗牛充栋、也不怕碎片阅读,随时可以往框架里面填充。这样做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你的文章产出既快又好(剪刀浆糊,能不快嘛)、而且不失全局高度。

其次,在针对某个问题/主题/项目时,可搭建类似于SWOT框架:如设置4个象限,针对优势、缺点、机遇、挑战,把相关内容往不同象限里面填。随着阅读的增多、工作经验的日积月累,这个主题你就研究得比较透彻了。那么,接下来,完全可以写文章、进而推出publications,促进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性自我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过程,是相当有趣的一个探究的过程。没有人逼你,没有谁管你,你也仅仅只是习惯了这么做而已。但随着水滴石穿,自己能收获一种蓦然回首、见灯火阑珊之成就感。

p.s. 今年3月我参加了UNDP“项目管理能力工作坊”,印象最深的是来自UNDP的张卫东博士的“如何按时按质地提交报告?”的分享。在项目管理工具上,他特别建议,我们项目管理者在每一件事情结束之后,就写一句话上去,再短都不怕。这样reporting每天都在更新。别忘了中英文都写。别赶到月底再写。Reporting要随时输入,最后的delivery会很好。本人深以为然。

6、锻炼你的速记能力

你整理过录音吗?若yes,你一定知道录音整理是多么费时费力!一个小时的录音,如果你事后再去整理的话,得四个小时的工作量。所以,开会时尽量用电脑现场做笔记,当场事当场毕。不建议用纸笔,因为后者效率太低。

我念书时导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在任何一场会议之后,当天马上要把会议记录整理出来。这样一条看似不近人情的要求,造就了她的学生一个个出来都是“速记员”。基本上,第一年熬过去了,第二年打字速记就没有问题了。所以,现在任何会议,我基本上都是会议一结束、电脑上的会议记录同时也就出来了。此项技能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会议记录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确定待办事宜。因此,把word笔记中需落实的事情,随时用背景色highlight。这样有助于高效的进行后续跟进。事情落实了,会议的效果就出来了。

7、珍惜每一次翻译的机会

我们单位国际部的工作常常需要翻译,其实翻译是特别能够锻炼人的。上次王博士在绿会能力培训坊中提到这一点,我深表赞同。因为在认真做翻译的过程中,往往要经历推敲思考,查阅知识背景,等等。这些反过来促成了你的知识积累。

去享受翻译这个过程。几年前,我在参加一本培生教材的翻译时,曾经遇到一个词叫bullying”,是指学校里面的以强凌弱的欺负行为。当时那个词国内尚无标准译法,我思考那个词的翻译,如切如磋,“僧敲月下门”般反复斟酌。近两年这个词在中文里面有了这样一个翻译“霸凌”,我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这个译法时,简直是拍案叫绝!既谐音,又准确体现了内涵。那种欣喜不已,至今还记得。

经历过大量严格笔译训练的人,往往能为英文写作、语感、口译、甚至是中文写作打下一些的基础。对于我们非英语专业的小伙伴来说,或许没有机会进行专业的翻译密集训练,但是我们可以珍惜日常工作中每一个翻译的机会,认真对待。

8、管理好你自己的日程

建立自己的calendar。确保不丢活儿。怎么管?手机自带日历app虽方便,但是不便统览。还建议另外单独设一个文件、随时update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暂时已经阶段性完成的事项,是否彻底删除?不急。不妨先分析它是否需要后续过一段时间值得再跟进、或进行后续拓展。如果可以,争取让一个事情产生持续效用、让一个事项变成一串事情,层层上台阶,这样反而观之,当初完成的那个事项的意义就更加丰满了。

9、走出你的心理舒适区

人之初,性本弱,趋乐避苦,喜易恶难,所以大家都愿意待在自己的心理舒适区。不过,驴子拉磨,一年到头原地踏步踏;而骏马于途,敢风雨无阻地向一个方向迈进,终年或能行千里之远。

有效的学习是什么样儿的?不是天天待在心理舒适区做自己早已擅长、得心应手的事情,而是适当地去挑战一些新事物,主动找抽。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最近发展区”(不赘述,请自行渡娘)。如果希望工作中实现个人快速成长,不妨给自己设立一个“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目标。

10、保持高度自律,坚持一两件枯燥无味的事情

其实我觉得,学东西最好老实一点,别抱投机取巧的心态。比如英语什么速成法啊,多是骗钱的狗屁。马尔科姆曾提出一个10000小时定律”:只要在任何领域认真练习10000小时,每个人都能从平凡到超凡。在口译里面,也讲究一个100小时”定律,当你口译训练的有效练习时间积累到100小时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做个自由译员了。

一言以蔽之:投入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功毕成。在这个信息爆炸、娱乐极为丰富的时代,不妨见素抱朴,闭目塞听,自律一点,每天给自己留下一段时间(哪怕只有半个小时),去坚持一两件枯燥无味的事情。

虽然我现在仍然水平很烂,但是我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因为,某良师益友之赠言犹在耳边:你今天的日积月累,早晚会变成别人的望尘莫及。

11、借助外力,建立自己学习的反馈机制

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很努力,天天背单词,却没进步?很可能缺失了反馈/考核机制。不信,你试试拿“有道单词本”每天做测试,保证高效的多,因为它的系统程序对于你每一个错误会事后追加再测试。这就是有效的反馈。

有效的学习,不是漫无边际把你夸成一朵花,那些太轻飘飘的东西没用。做得对就肯定,做错了马上指出来、要求立即改正,建立起形成及时、准确的反馈机制。就这么简单。

外力,可以是工具(见#12),也可以是人类(如父母/教练/辅导老师)。我曾经接受过球类训练,教练的方法很简单:像机器人一样的重复一个动作地练,无聊极了。但是任何一次有偏差或者错误,他一定会指出来,要求你马上改正。接下来继续。无聊至极,但是非常有效 肌肉记忆力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12、非能者善假于物,推荐几个好用的App

minimalist优点:免费,界面简洁,可以完成一项就删除一项,干完了就断舍离。而且可以根据重要程度调换不同task的位置。可以对一个既定项目进行定时,监督自己不受干扰地、在限定时间内去集中攻克一项任务。推荐用途:每天用来做日程规划。

打卡程序:iHabit。推荐用途:培养习惯。这是一款简单打卡软件,能帮助你养成一种勤于打卡的好习惯,每一天的计划,每一天都打卡记录,当你制定了你的计划之后iHabit app就能为你做最好的记录,每次完成都打一次卡,记录你的努力历程。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还有一个不错的APP叫做“iHour”。推荐用途:积累时间。如想挑战10000小时定律?这个app很好使。每天把自己当天在一个事情上花的时间输入进去,它会自动统计总的时长。且提供数据分析,可查看自己过去的记录、努力的趋势等等。

本文为即兴之作,仅代表个人观点。该去打酱油了,看官请自便……

/Linda  /绿宣  责编/Angel



ღ濒危野生动物是指在其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主要部分中处于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

阅读原文↓:【募捐项目】环保下乡公益行


—环境投诉—

电话:010-68484230


—投稿、建议、项目合作—

 邮箱:v1@cbcgdf.org


中国绿发会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ChinaGreenExpress



戳原文,更有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绿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