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场次多、票价高,春节档票房为啥还是降了?丨鲜观

老九 烹小鲜 2022-08-03




这是鲜喵的第 1857 篇吐血原创


  喵族码字员:老九


解决票价和题材问题,春节档仍有光明的未来。


2022年春节档有点特殊。


一方面,档期内60.35亿的总票房,能排在影史春节档第二,仅次于2021年的78.22亿。实打实地捂热了平日低迷的电影大盘,为整个电影行业提振了信心。


在疫情的影响下,来之不易。


另一方面,314.4万场的总场次、52.8元的平均票价和6.9的豆瓣平均分(仅统计真人电影),都比往年高,但观影人次和总票房却在下降,让人摸不着头脑。


图自「影视独舌」


其实出现这种“水火不容”的情况,并非无迹可寻。


从预售算起,即便《长津湖之水门桥》(简称《水门桥》)空降,大大提升了影院的信心。但相比2021年《唐人街探案3》预售的火爆场景,2022年春节档一开始就不温不火。


而随着超级头部《水门桥》票房没有达到60亿的预期,黑马《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简称《冷静》)也没能延续喜剧的票房量级。


后劲儿不足,最终让2022年春节档票房定格在了60亿左右。


话虽如此,2022年没能实现“最强春节档”的预期,实则有更深入的原因。烹小鲜(pengxx01将结合数据,尝试从票价、题材与市场等角度分析。


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或许春节档也将再次打破天花板,真正成为支撑中国电影市场的“定海神针”。




电影票涨价不是从今年开始的,但刚刚过去的春节档,确实打破了不少票价记录。


根据猫眼数据统计,2022年春节档平均票价52.8元,同比2021年贵了4元左右,位列影史春节档票价之最。


而从实际情况看,票价何止提高了4元。


春节期间,北京等一线城市,一张电影票能买到100-150左右,比平日贵2-3倍。二三线城市的票价也提高了10-20元。


举个例子,如果在北京的一家四口想看场电影,不算吃喝,光票价就要花400-600块钱。虽然和其他娱乐方式比,不算太贵,但仍远在观众的预期之上。


《冷静》春节档随机票价,《水门桥》只高不低


按理说,票价是市场行为,春节档需求量大,几部电影成本高,涨价还算合理。


加上过去几年,疫情给影院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观众观影习惯的丧失,也拉低了平日票房。所以出品方、发行方、院线,试图提高第一大档期的票价,弥补亏损。


但一方面,一大部分观众的观影习惯,都是靠票补后的低价电影票培育起来的,短短几年,票价从15.9元变成159元,很难接受。


另一方面,春节档电影的口碑虽有上升,但质量和定价还是存在差距,这就导致观众有货不对板的感觉,影响口碑发酵。


两相结合,过高的涨幅,成了观众和影院间的天堑。


同样是猫眼的数据,2022年春节档共放映314.6万场,不仅比2021年同期提高25.4万场,还超越了2019年疫情前的数量。


影院的野心可见一斑。


但从出票量看,2022年的1.14亿,在近五年中垫底。如果对比2021年的1.6亿,可以得出4400万人“放弃”春节档的结论。


上座率上,2022年的30.3%还可以,却是近七年最低的。


图自灯塔专业版《2022春节档电影市场数据洞察报告》


所以影院和电影行业的“竭泽而渔”,确实在最高场次、最低上座率的情况下,仍拿到了影史第二的好成绩,给新年开了个好头。


但超高的票价,却劝退了4400万人,并无形中给观众留下了负面的心理暗示。


春节档电影票涨价不是问题,问题是需要根据电影的品质与日常价格,合理计算涨幅。


毕竟2009年《阿凡达》在中国上映,票价吵到1、200元,仍是一票难求。


只要观众愿意走进影院,并且看完觉得不亏,院线电影才有继续扩大市场规模,在大档期与日常吸引新观众,留住老观众的可能。




除了票价拦了春节档一道,题材上,观众也需要看到更多类型。


春节档的五部真人电影,《水门桥》《狙击手》是战争题材,《四海》是打着喜剧名号的伤痛文学,《奇迹·笨小孩》主打励志、温情,《冷静》为纯喜剧。


五部电影几乎兼顾了所有观众的口味,当然在初始排片上,《水门桥》无疑是绝对头号种子。


影院排片的原因有迹可循,作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长津湖》的续作,《水门桥》期待值极高。一些网站甚至将电影的预计票房抬高到60亿。


但或许是上、下两部的间隔太短,或许是春节更需要欢乐元素,《水门桥》顶着不小的压力,拿到了25亿的档期内票房。


在牢牢坐稳春节档票房冠军的同时,距离行业的预期仍有差距,没能将春节档票房带到2021年的高度。


《长津湖之水门桥》剧照——图自豆瓣


《狙击手》的情况类似。


作为春节档豆瓣评分最高的电影,《狙击手》在口碑发酵、导演张艺谋执导冬奥会开幕式为国争光的双重Buff下,仍在五部真人电影中票房垫底。


除去选择太多的客观情况,电影题材或许是拉低电影票房的原因。


票房下滑的《四海》,是该观点最好的佐证。


这部韩寒的新片,打着喜剧的旗号,把观众拉进影院,结果却上演了一出郭敬明似的青春伤痛文学。角色的去世,更加重了观众的厌恶。


对影片的讨论,甚至上升到了剧情之外。


图自豆瓣


而在上述三部颇严肃的电影之外,《冷静》和《奇迹》两大主打情绪的类型片,反倒异军突起,分列总票房的第二、三位。


数据显示,《冷静》次日票房与首日持平,第三天开始小幅逆袭,成为2022年春节档的黑马,最终一路逆袭,拿到了仅14亿的档期内票房。


即使电影有诸多逻辑漏洞,但作为春节档唯一的喜剧片,好笑和轻松两个标签,已经足够说服观众进场。


《奇迹》则是把小人物的奋斗史和群像戏拍的比较到位,讲好故事的同时,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在多部大片的围剿下,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图自豆瓣


两部作品的厚积薄发,证明阖家团圆的春节档,笑和燃才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


如果再在情感上,加上品质的“佐料”,或许才是春节档的票房密码。




虽然有些许遗憾,但60多亿的春节档票房,仍证明了中国电影不错的市场规模和生产能力。


所以找出问题的原因,还是希望行业能解决问题,在60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对于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而言,在春节档的喧闹之后,强化几大头部影片的长尾效应,在票价下降后,发酵《奇迹》《狙击手》的口碑,持续吸引观众入场,才是新年的第一步。


这步走稳后,解决平日电影大盘低迷的问题,才是影院能够重回正轨的关键。


而这一步,需要片方、影院共同努力,生产出对得起票价的好内容,定好合适的票价。


如此之后,哪怕冬奥会、女足亚洲杯“环伺”,当下影院仍是观众不可忽视的重要娱乐选择。

 

- END -





招募令

国内首档明星茶类故事文旅大型纪录片招募令


挖掘真实茶人故事,摒弃传统纪录片乏味,让纪录片真正走近年轻人


明星新老茶客带队,中国网全程报道,铸造高品质纪录片IP系列打造


诚邀有相关需求的品牌、政府、茶商,相关商务团体、个人加入其中!


联系电话:15101064324

微信:1510106432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