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终于能在大银幕看到伍迪·艾伦的电影了

小明 烹小鲜 2022-08-03

 



  喵族码字员:小明


伍迪·艾伦的新片值得继续期待

伍迪·艾伦已经87岁了,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虽偶有中断,但他基本保持着每年制作完成一部电影的创作速度,直到2019年他因“me too”事件丑闻缠身、而被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抛弃。

 

他前年的电影《里夫金的电影节》已经没有了美国公司和演员的加盟与支持,转而投向欧洲制作。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创作力的退步,他可能会以此为契机,逐渐淡出电影行业。

 

不过单就电影事业来说,这股惊人的创作能量可谓是老当益壮的范本,在好莱坞能与之匹敌的应该只有92岁的“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去年他才上映了他的新片《哭泣的男人》。

 


《纽约的一个雨天》是伍迪·艾伦职业生涯拍摄的第48部电影,也是他在中国大陆公映的第一部电影。尽管某些刻薄的北美影评人曾评价本片“就像香烟、人造黄油或阿特金斯饮食法一样,伍迪·艾伦的电影也曾经被认为对人体有益,但是现在看来,显然是危害更大” ,但是他毕竟是伍迪·艾伦,就算他的创作能力确实有所下滑,这种影坛“活化石”级别的人物还在拍新片,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影迷群体关注的事情。

 

毕竟,现在能在电影院看到的、认真拍出来的电影已经不多了。

 

 



好莱坞名导昆汀·塔伦蒂诺曾明确表示,他这辈子只拍十部电影,如今他只剩最后一部电影的份额。昆汀很重视自己的名誉,他自觉已经过了创作巅峰,如果再接着“无节制”地拍下去,恐怕他的“职业生涯曲线”会非常难看。

 

但总有导演不管这一套,影迷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法国的让-吕克·戈达尔,韩国的洪常秀,中国的张艺谋,美国的伍迪·艾伦、马丁·斯科塞斯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等。他们过了导演的黄金年龄,却依然笔耕不辍,几乎每年都会推出新作,继续在导演岗位上发光发热。


 

这些老导演的精神固然可敬,但是他们中间很多人的作品水平确实已经与年轻时候相去甚远。如果说张艺谋、马丁等人依然是类型片匠人,可以保质保量完成电影,那么像伊斯特伍德、戈达尔等人则明显已经力不从心了。

 

如今的伍迪·艾伦就属于后者,虽然他的新片《纽约的一个雨天》集结了“甜茶”蒂莫西·查拉梅、艾丽·范宁、赛琳娜·戈麦斯等美国当红的年轻演员,以及全片依然充斥着他那“资产阶级话痨味”,但是如今的作品已经锋芒不再,老梗和套路化的情节轮番出现,难免也让伍迪的老粉失望。

 


尽管如此,《纽约的一个雨天》还是有它的亮点,其中大部分要归功于主演甜茶,他很好地诠释了最典型的伍迪·艾伦电影男主角的做派:一个神经质的、瘦弱的、聪明的、挑剔的纽约人。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因为毕竟甜茶还是在演伍迪·艾伦本人,他并没有自己对角色的诠释。《好莱坞报道者》杂志曾很损地说过:伍迪可以去演这个角色,就像《爱尔兰人》里的德尼罗和帕西诺那样,通过CG减龄,在银幕上回到年轻的样子,这样就为投资方省了额外请演员的钱。

 




相比于写剧本,伍迪艾伦更喜欢创作喜剧段子。他自己认为他的主业一直是喜剧演员。

 

伍迪艾伦也在关于他的一部纪录片里面坦诚,他对自己前五部电影很满意。而前五部电影正是他从脱口秀演员到电影导演的转型期,那段时期他的电影里缺少电影结构,通篇都是喜剧段子和冷笑话。

 

伍迪·艾伦职业生涯的分水岭来自于《安妮·霍尔》(1977),这是一部极具突破性的作品,并且在上映后极大地提升了他作为电影人的地位。

 


本片讲述了安妮(戴安·基顿)和喜剧作家艾维(伍迪·艾伦)之间爱情的兴衰。本片是伍迪·艾伦第一次尝试将爱情片与他所擅长的荒诞剧相融合。尽管伍迪·艾伦本人否认该片源于他的真实故事,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几乎可以肯定反映了基顿和他之间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些关系。

 

这部电影也宣示了一个新的经典银幕形象的诞生:一个神经质的、博学的、俏皮的、有道德感的、有恐惧症的悲观主义者,他对自己的死亡很着迷,但在艺术和爱情中找到了对生存绝望的慰藉,以及,他是个好人。

 

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伍迪·艾伦生活中的真实样貌。

 

伍迪·艾伦对任何的电影奖项都不感冒。当《安妮·霍尔》在奥斯卡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女主角四项奥斯卡奖(他还获得了最佳男主角的提名)的那个晚上,他却在曼哈顿的迈克尔酒吧,与他的新奥尔良爵士乐队演奏单簧管。

 


两年后,伍迪·艾伦带来了他的另一部经典作品《曼哈顿》(1979),本片由《教父》的摄影师戈登·威利斯掌镜,精致的黑白影调和无处不在爵士配乐,是伍迪对纽约这座城市唱的颂歌。与《安妮·霍尔》相比,《曼哈顿》更加精炼,虽然还是“出轨”那点事,但是不那么多愁善感,且兼具深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伍迪最好的电影,尽管它后来在电影奖项上没有获得《安妮·霍尔》那样广泛的成功。

 


《西力传》(1983年)是伍迪·艾伦的另一座高峰,它是第一次宣告“伪纪录片”这一电影表现形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启发了无数后来的导演。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期到后期,《开罗紫玫瑰》(1985)、《赛末点》(2005)和《午夜巴黎》(2011)三部电影无疑是他的作品集中,叙事能力(职业行活)和喜剧段子(个人趣味)平衡得最好的三次。其中《午夜巴黎》也被很多影评人认为是伍迪·艾伦“最后的杰作”。

 

这三部电影虽然故事发生的年代不同,主人公们遭遇的困境也不同,但是它们有一个核心词,那就是“穿越”。《开罗紫玫瑰》是电影银幕和观众之间的穿越,《赛末点》是阶级的穿越,而《午夜巴黎》则是真正的时空穿越。不论何种穿越,只要它存在,就说明叙事是存在“对立与冲突”,那么自然在通俗意义上就更加好看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情人节上映的《十年一品温如言》也与伍迪·艾伦有点关系。

 

这部电影豆瓣评分仅有2.7分,它的导演赵非是著名的电影摄影师,曾掌镜过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并在伍迪·艾伦执导的《甜蜜与卑微》(1999)、《业余小偷》(2000)、《玉蝎子的魔咒》(2001)三部电影中担任摄影指导。

 

虽然连续合作了三部电影,但是他们可能合作得不太愉快。


在《玉蝎子的魔咒》上映仅一年后,伍迪·艾伦就在他导演的新片《好莱坞式结局》中嘲讽了一位来自中国、不会说英文的摄影师,不知道这是否是一个巧合。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