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公益慈善|“翼行天下 一生守护”慈善项目捐赠仪式圆满举行!
何炅突然高调官宣喜讯,网友恭喜:30年了,终于等到这一天!
哈里斯女粉搞4B运动、毒杀丈夫,回旋镖能否让美国“血流成河”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北影节3项大奖,极低成本,导演详解艺术战争片幕后创作
导演帮
烹小鲜
2022-08-03
喵族码字员:孟浪
如果你是一个身经百战但已经身处绝境的战士,当上级交给你一个至关重要的军事任务,而这个任务必须在48小时内得以执行完成,否则整个战局都会因此受到影响,面对重重困境,你会选择怎么做?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可能无法想象这样的军事重任,但是在电影《云霄之上》中,战士洪启辰就经历了这种非凡的生命体验。
6月17日,由刘智海导演,浙江影视集团、中国美术学院共同出品,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战争片《云霄之上》登陆全国艺联专线与观众见面。
该片讲述的正是在战争废墟的慷慨悲歌中,年轻的红军战士洪启辰接到军令,必须在48小时内炸毁敌人弹药库的故事。
《云霄之上》官方定档海报
在本片中,男主角洪启辰面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开始在危机四伏的群山里集结战友,带领伤残的同泽和敌人殊死搏斗。同时洪启辰还时刻经历着战友们对于为何赴死的拷问,和大家相继死去的困境。时间一点点过去,任务似乎越来越不可能完成。有人因为信仰而选择坚持,有人忠于使命而毅然牺牲。
《云霄之上》以发生在1935年浙江丽水、温州等地,浙西南挺进师战略转移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蓝本,用别具一格的视听美学将一次富有革命忠诚的军事行动幻化于诗意,为观众呈现了一部视死如归、忠于使命的战争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制作成本只有300万人民币,但即便是在如此有限的条件下,导演刘智海依旧带领他的团队完成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创新之举。
影片不仅在摄影层面大胆采用“消色处理”,而且在场面调度层面亦多用运动长镜头。此外,在造型和美术层面,影片也尽量还原80年前真实的历史语境,为演员的表演和场景塑造制造充分的时代氛围感。
《云霄之上》官方剧照
而就在2021年9月举办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影片《云霄之上》也成为最大赢家,一举斩获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三项大奖。
在现如今所谓“新主旋律电影”或“新主流电影”近乎泛滥成灾的社会环境下,《云霄之上》的出现无疑给这个类型和题材增添了几分亮色,其对电影美学和电影语言的创新,以及对主旋律价值观的重新解读,相信都会对当下乃至以后的电影人产生极大的借鉴意义。
近日,导演帮记者有幸采访到《云霄之上》的导演刘智海,在他近两个小时的耐心解读下,这部影片的创作思路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以下为此次采访正文,因篇幅较长,故分章节呈现,建议读者收藏后阅读。
导演帮:看到关于这部影片的一些公开报道,据称本片是以1935年浙西南挺进师战略转移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蓝本而改编的,请问这个历史事件的真实始末是怎样的?
刘智海:
浙西南挺进师战略转移其实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的一部分,只不过它只发生在浙江。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他们先后从江西到福建到广西,后来又经过甘肃和青海,最后走到了延安,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这是主线。
但是在1934年的12月左右,当时的苏维埃中央政府派了粟裕和刘英,由他们组建一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从江西进入浙江的丽水、温州等地。
当时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意图一是想让红军展开战略游击战,二是想在浙江发展建立一批新的革命根据地。
曾山、刘英、粟裕与即将开赴皖南抗日前线的浙南红军合影
因为浙江是国民党蒋介石的老家,所以浙江一直都很少出现红军。当年粟裕他们来到浙江是以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名义来的,这支队伍刚刚来到浙江时只有300多人。之后就驻扎在丽水、龙泉这一带,从300多人发展到3000多人。
后来蒋介石知道自己的老家竟然有3000多红军建立了根据地,而且都是在深山野林里面,所以他就派了国民党十八军来围剿这支红军。
十八军也是蒋介石的一支嫡系部队,他们的军长就是陈诚。这支国民党部队都是德系装备,算是蒋介石的一支王牌劲旅。他们被派到浙江和福建这一带,就是想以丽水为主战场,把我军的3000人红军部队给消灭。
面对围剿,大部分红军壮烈牺牲,而粟裕只能带着第三纵队撤离(当时已经发展了五个纵队),走的时候只有2、300人。但是浙江本土在那时候还剩下其他几个纵队的100来人散落在丽水和温州。所以我们电影里的故事其实就是从这个时间段和背景下展开的,其中就有一位队长接到一个军令,说要去炸毁弹药库,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导演帮:所以这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即电影里所呈现的,一位战士得到一个军令,然后让他们几个人去炸毁弹药库的事情,也是真实发生过的吗?
刘智海
:都是从幸存者的一些口述史中采集到的,当时有很多红军战士都去炸过敌军的弹药库或者是粮仓。
其实所谓弹药库都是一些很小型的军火库,一般只有10平方米左右,里面会存放一些炸药和枪支。我们就是把这些零散的故事收集起来,有些细节就变成了电影里的一个情节,最后我们是在此基础上架构了一个炸毁弹药库的故事。
《云霄之上》幕后创作纪实
导演帮: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事件去做改编?而不是像其他红色革命题材电影选择更宏大且更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刘智海:
我们在剧本创作前,以及筹备前期多次去了丽水当地的博物馆,还有一些乡镇纪念馆去调研,包括还去过一些红二代、红三代家里实地走访。其实这支红军队伍从3000人被打到只剩下2、300人,这个战役是很惨烈的,而且在当时来说这场战役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因为粟裕也是一代名将。
我们在那里调研的时候,就发现了很多小故事。包括很多红二代、红三代也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他们父辈的真实事迹,我觉得特别感人。我自己对历史是非常感兴趣的,
但是在中国现有的历史教科书里面,这部分历史其实从来没有出现过,甚至在我们浙江本地的历史课本里也没有记载过这些事件。
因为在整个中国革命史中,大部分人只会记住那些伟人和知名的历史事件,这些小人物、小事件都被忽略掉了。后来有红二代把我们带到80年前发生过战争的一些地方,他们告诉我自己的父辈或叔辈就牺牲在那里,就是在送信的过程中被国民党军队发现的,好几场小型战役都在丽水那边发生。
我就是在这些实地调研中被感动到的,80年前这批年轻人只有20多岁,他们在浙江面对战争和死亡,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的一群人。我听到他们的事迹后很受触动,就感觉必须把他们的历史拍出来。而且因为这部片子的成本也很低,所以没法展开宏大叙事,我还是希望从小故事切入,特别是想还原出80年前的一些真实情景,因此就开始了这部电影的创作。
导演帮:影片画面采用了黑白摄影,但是在观看的时候又感觉不是全画幅或全比例黑白,好像是7-8分成色的黑白,包括一些植被、动物的颜色还是能辨认出来,请问在摄影方面你们是怎么创作的?
刘智海
:其实这个片子不是黑白的,只不过是做了消色处理,它的色彩是被消减到 10%——20%的色彩比例,是根据每个镜头场景进行消色处理,最后才形成这样的影像质感。
之所以采取这种摄影方式,是因为我们在采风的时候发现浙江本地的山川树林,它们的颜色就是近乎墨绿的,尤其是在清晨或雨后,一阵风飘过来,马上就烟雾缭绕,一片朦朦胧胧的感觉。现在这种原始山林已经越来越少了,但是80年前是很多的,而且那些红军战士就在这种山林里打仗,我相信那时候的环境应该比现在更加萧瑟,更加原始。
《云霄之上》官方剧照
我希望观众在看完这部片子以后,能够感觉到它拍摄的环境、人物、台词、表演都特别真实,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所以我就要求把这个色彩尽量还原到80年前的状态。而且我们给这个历史事件的设定是,上千人人被国民党军消灭之后的一场硝烟弥漫的丧礼,它从始至终都弥漫着烟雾、雨水、湿气。
整部影片的影调是想给人一种隐隐绰绰的感觉,像是有色彩又感觉没有色彩,始终处在一个朦胧的状态。
导演帮:这种消色处理是在前期阶段就进行的,还是在后期制作中转制的?
刘智海:
两种都有。我们在拍的时候,其实都是正常拍。但是正常拍的话,那个地方的山林都充满了烟雾和水气,相当于已经把很多色彩消掉了。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在江南的这些地方见过,早晨起来的时候,那个烟雾就会让你看不到色彩,色彩总是会被这些烟雾给遮蔽。
但是也有一些镜头,可能我们会到正午或下午拍,烟雾没了,它的原始色彩马上就出来了。所以我们在后期调色时,每个镜头都会再去做调整。有的镜头我们可能会给它消色多一点,
有的镜头可能就根本不用消色。所以最后是通过调色的方式,从第一个镜头到最后一个镜头,把这种主观的影像质感打磨出来。
《云霄之上》幕后创作纪实
导演帮:影片的声音在很多时候都有一种“离场感”,再加上追求客观视角和运动长镜头,人物的台词有时感觉已经失去了“主体性”,会给人一种后期配音的感觉,关于声音部分的设计理念是怎样的?
刘智海:
确实是想追求你说的这种视觉效果,所以就没有聚焦到人物的主观视点,或者某个人物的嘴部、脸部的特写或近景。我觉得目前观众的观影习惯是适应了好莱坞的那种类型电影。比如正反打镜头和特写镜头,谁只要一说话,就会把镜头切过去,已经养成了这种视觉习惯。但是《云霄之上》这部片子不管是视觉还是声音,都是想反类型反传统的。
我想要制造一种完全真实的情境,也就是说不仅是画面上的真实,声音上也是要制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部片子的台词并不多,配乐也用得非常克制。
整部电影的声音都是由音效构成的,比如风声、雨声、脚步声、知了声等等。所以就是以音效建构起整部电影的情境,观众必须要仔细地听才可以感受到。
你有没有记得在祠堂里白匪攻进来的那场戏?丁松柏的手被炸了,一般来说这个人物肯定会在那里哭。但是在这场戏里我们是对声音做了一个主观化处理,一直是嗡嗡地响,相当于让观众进入到丁松柏的心理状态中,由观众自己想象那种痛感。
此外,我极少用到特写镜头,正反打镜头更是几乎没有,就像你刚才说的,镜头都是在运动的。而且观众在看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一个群体,而不是男主角一说话镜头就要怼过去,男二号一说话就要反打镜头过去。
而且我们这部片子的夜景特别多,其实对光影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所以我特别希望观众可以去IMAX影厅感受一下,在普通的电影院里,我们所作的这些视听设计就很难被体现出来。
《云霄之上》官方剧照
导演帮:影片的美术和造型是怎样还原时代细节的?感觉这两个方面和当下流行的主旋律电影做得不太一样。
刘智海:
首先,这个片子的所有美术都是在真实的场景里做出来的,当时有人建议我去横店拍摄可以省钱,因为横店有2500亩地的红军长征博览城,关于长征的影视剧有80% 都是在那边拍的。我到了那边之后,一开始感觉确实很方便,白天拍完戏10分钟就能回到酒店休息,还可以在横店逛街什么的,挺舒服的。
但是后来我在看景选景的时候,才发现横店那些景全都是假的,根本激不起我的创作欲望。我就觉得如果我的镜头、人物、台词全部发生在这些虚假的景观里,我是受不了的。
因为我无法接受这种假,而且我觉得演员也无法在这种虚假中沉浸式的表演。我后来就跟制片人商量了一下,我们必须要回到80 年前红军战士们战斗过的真实历史场景当中。
其次,说到人物造型,我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一开始接触到的红军戏服,也是从横店那边租过来的,确实很便宜。但后来我一看那些衣服全是现代工艺,而且根本没有被人穿过的印记,不仅很轻,而且很新,完全没有年代的质感,甚至于它的纽扣都不是80年以前的衣服所使用的纽扣。
80年前的衣服布料,穿在身上是紧紧的,但是现在的衣服很宽松,而且使用的针线也不一样。所以当我看到那些租过来的服装和道具,我实在受不了,后来就让他们用现有的衣服做改装,重新定制,尤其是几个主角的衣服,我必须让他们还原到80年以前的状态。
目前很多电影,一拍革命战争题材,那些衣服全是新的,真是一点质感都没有。但是你想,人穿着衣服,即便只穿一年两年,它也会有折旧感,会有人的味道。但是那些租过来的衣服根本没有这种质感。
包括我们使用的枪支,一开始他们也是建议我去租用那些道具枪,我后来一看那些道具枪根本不符合要求,所以我就说必须得是真枪,租用真枪不仅让经费立马抬高,而且还需要层层审批。但当演员们拿到那些从清末时期生产的文物级别的枪支时,那种感觉立马就出来了。虽然花费了一些成本,但是我觉得还是值得的。
导演帮:美术和造型确实有先声夺人的感觉。但是有些段落会看到一些剪影式、雕塑感的画面,有些段落又会给人一种舞台腔调,你觉得这样做失真吗?
刘智海:
这个问题可以以一场戏为例。比如在祠堂里那场戏,大家到了那个地方,要谈事情的时候,都是尽量到月光下说话,而不会躲到某个角落交谈。而且那个祠堂它本身就是一个传统四合院的结构,它有一种原始的对称构图,所以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聚集到月光底下。因此当镜头拍出来,就会形成一个对称景色的场面。其实不是故意要呈现一种舞台感,我觉得是在那种环境里自然发生的。
《云霄之上》官方剧照
导演帮:但是碍于消色摄影和运镜调度,演员的表演和辨识度也相应的降低了,一开始看的时候甚至无法分清演员的模样,群戏段落也会有脸盲的错觉,这种取舍您是怎么考虑的?
刘智海:
实际上我想拍的是一个群体,即便是男一号也不会特意给他一个特写,我不希望把这一群人中的某一个人特别突出。
如果我全程都聚焦在男一号,从头到尾我给他三十个特写,你马上就记住他长什么样了。但是我用到的特写非常少,因为特写会影响观众的情绪。
几乎是到了影片结尾我才给到男一号一个特写,就是那场红色雨水的场景,镜头是慢慢推到他脸上的。整部电影的镜头设计,其实都是反传统、反叙事、反类型的,所以这可能也就导致观众很难看清楚他们的脸。
另外,在现场的时候我跟所有的演员天天叮嘱的一件事儿就是“不要表演”,一定要克制,一定是融入到设计的这些情境中去。我们在拍摄的时候也不会让剧组人员过多地去干涉演员,或者影响演员。
所以每拍一个镜头,开机之前现场的剧组人员能少尽量少。不要演员只有两三个人,但是剧组里几十号人看着演员,这样马上就会影响演员的表演。
这部戏有七个演员,大家一起表演,一起进入到80年前。有意思的是,在参加北影节的时候,巩俐、陈坤、乌尔善,他们都觉得很难认出来这部片子里的人是哪个人,但是他们又觉得每个人都非常真实,最后干脆就给了七个男演员一个团体最佳男主角。
《云霄之上》在第11届北影节获得团体最佳男主角奖
导演帮:影片在剧情设定上让我联想到《一个和八个》和《集结号》这两部作品,比如《云霄之上》也是呈现一个集体内部不同群体意志和力量的对比、转变,还比如《云霄之上》也是讲述一个情报或军令对不同人的影响。关于影片的剧情你们是怎样考虑的?
刘智海
:
这部片子的编剧周佳鹂和团队们是先到丽水现场调研,搜集了很多素材回来,包括很多真实的情景,我们是一个个把它整理出来。后来就是利用编剧技巧,把它形成一个完整的剧本。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编剧团队日日夜夜想做出一种新的东西来,或者是做出新的叙事手法。我也一直希望要反戏剧、反类型,但最后做着做着,它的类型化就出来了。
而且你要是完全反戏剧、反类型的话,我感觉观众可能也接受不了,我也需要有一点妥协。我是希望叙事上要有可看性,要抓住观众的心理,但是不能消解掉我对电影艺术的追求。
另外,你说到《云霄之上》和《一个和八个》《集结号》有类似情节我觉得是纯属巧合。《一个和八个》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就看过这部电影,但是到现在很多具体的剧情我都忘记了。我只记得那部电影也有一群人,还有它的构图非常有形式感。
《集体号》这部电影我当然也非常喜欢,但是我们编剧当时在创作这个剧本的时候,还真是没有想到《集结号》。《集结号》给我的感觉是它开场战役的拍摄做到了好莱坞级别的效果,十分震撼。
但是《云霄之上》并没有去借鉴这两部电影,当时根本没有想到它们,我觉得还是一种巧合吧,因为电影的叙事模型就那么多,刚好大家都能想到这种呈现方式。
《云霄之上》官方剧照
导演帮:看其他报道,您说中间有三场戏都是男主角的幻想,当时我在观看的时候并没有看出来。
刘智海:
其实整部电影的剧作都是一个线性叙事,没有用插叙、闪回或者倒叙的手法。我特别喜欢那种简单的故事。
但是这部片子确实有三次幻觉,而且这三次幻觉都是主人公面对死亡的临界点时发生的。
第一次幻觉是在男主角洪启辰被国民党兵追击,不小心被枪打中跳崖到水里面,其实男主角自己也不知道这个水到底有多深,但他要是不跳崖,他就被国民党兵一枪打死了。所以就在跳进水里之后,他在生死临界点发生了一场幻觉,在幻觉中他好像看到自己的战友。
第二次幻觉是小哨子被打死后,洪启辰去埋小哨子,他在那挖土,突然感觉有另一个自己出来,所以当时有两个洪启辰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其中一个洪启辰把另一个自己一枪打死了。因为洪启辰面对小哨子的死,他是极度悲伤的,小哨子是他最为亲密的小兄弟,他带小哨子来到部队是寻找父亲,但是还没找到小哨子就死了,所以洪启辰非常自责,因此才出现幻觉。
第三次幻觉就是结尾时的红雨,这一次就比较好理解,因为洪启辰这一路经历了那么多战友的死亡,他在情绪上一定是压抑且内疚的,所以那场戏是一种诗意性的象征,希望能把整部片子的主题做一个升华,也是想让观众自己去理解这种感觉。其实拍这一场戏非常难,我们补拍了四次才完成。
导演帮:死亡临界点的说法您是有过考证还是纯属自己的创作?
刘智海:
关于死亡临界点,一是我查看过相关的医学资料,确实有这种说法;二是我的爷爷奶奶包括我父亲,他们在去世的时候,我感觉他们都会经历那么一次,尤其是他们临死前的那种眼神、表情,都促使我思考人在死亡前究竟会想些什么。当然目前电影里男主角的三次幻觉实际上都是我这个导演赋予给他的,这也是我自己对死亡的一种理解吧。
导演帮:《云霄之上》也是一部主旋律作品,但其整体调性和创作思路都和当下主流的主旋律电影有所不同,您觉得《云霄之上》在主旋律探索方面有什么样的价值?
刘智海:
我自己是不管什么样的电影题材都会去尝试,我想任何类型的电影都是需要创新的,要对以前的片子进行提升,这是我一直希望去做的。
我希望每部电影都能在电影语言和叙事上有所创新,而且在风格和气质上也要尽量做到高级。
《云霄之上》官方剧照
今天的主旋律电影,只不过是我们对它的一个定义,我没有把它在类型上分得特别细,但我希望即便是主旋律电影也可以拍得艺术化,这种艺术化一定要做出全新的探索。
就比如我们在处理人物死亡的时候,他死了就死了,我也没有像那种商业片让他在镜头前留下什么遗言,
我觉得没必要,因为在一场战争中,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做这些事情,真实的战场上是不会有人有时间留下遗言的。
导演帮:您觉得这部电影有哪些创作上的遗憾?
刘智海:
电影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我相信每个导演他都知道自己的电影有哪些细节没有做到,导演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如果《云霄之上》这部电影的创作经费再充足一点的话,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就不会这么赶,因为现在只用一个月就拍完了。
众所周知,哪怕是拍一个现实主义的社会生活片,都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我们这是一部战争片,它需要的时间本来是更多的。但我们最后是为了保证质量牺牲了剧组成员的休息时间。我对这部片子的美术、调度还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可能观众未必发现,但我自己是有很多遗憾的。
《云霄之上》幕后创作纪实
导演帮:拍摄这部电影究竟花费了多少钱?这个可以说吗?
刘智海:
没什么不能说的,这个片子的成本只有 300 万。最大的开销基本都花在了爆破、炸点、枪支的费用上。
像国民党军使用的那种机关枪,它打出去一个子弹就是十块钱,打完一枪几百块钱就没了,所以我们在剧组的时候,都是告诉演员尽量不要乱开枪。
还有一部分开销是花在了后期制作上,包括特效、音效、混音这几个方面,因为这些都是手艺活儿,需要一点点去做,而且做音效都是租用别人的场地,人家都是按照小时算钱的。假如有更多的经费,我是希望能把混音做得更加精致一些。
其实我们这部电影最需要花钱的地方就是上映时的宣发,但凡能有点宣传经费,我们的片子就有可能破圈,让更多的普通观众进入到电影院里面去观看。
但是目前都没有出圈,还是在圈里面。现在的宣传都是媒体朋友们义务帮忙,那种商业片性质的全范围宣传推广,我们根本做不起。
《云霄之上》幕后创作纪实
导演帮:影片在片头有“中国美术学院作品”的字样,对外宣传中也多次强调群体创作的属性,这部作品和中国美术学院之间有什么关联?
刘智海:
首先还得感谢出品方之一的浙江影视集团。因为这个片子是他们找到中国美术学院,希望我带着团队来创作。刚好跟我们的产业教学相互结合在一起,所以创作团队绝大部分是由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组成的,浙江影视集团作为第一出品方,中国美术学院作为第二出品方。
一般电影的署名都是导演刘智海作品,但是我认为这部片子特别特殊,是所有的师生,大家无私奉献,让自己的思想和知识融入到电影当中。所以我觉得要是单独给我署名不太合适,还是要归类为集体的作品,这是最好的。
导演帮:您在创作这部电影之前,一直是以教师身份在学院里进行电影教育工作,平时您在学校主要教授哪些课程?
刘智海:
我的导演身份只是一个业余身份,我的专业身份就是老师。我原来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后来进入到中国美术学院教书,给学生教的最多的是视听语言课,电影导演课以及摄影课这三个课程。我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我也在学习,因为学生拍片子的时候,我自己都是跟他们一起拍,我觉得对我自己的创作,对我理解电影都会有很大帮助。
《云霄之上》幕后创作纪实
导演帮:这部电影目前正在艺联专线上映,但是票房好像不太好,对这部电影您现在最希望做的事情是什么?
刘智海:
我当然是希望这部电影能够让更多的尤其是零零后的观众进入到电影院里面,让他们接受一些不一样的电影语言和电影美学,让他们更加感受到艺术思维的影响。对于票房实际上我没有特别期待,因为目前全国的电影市场都不行。还有疫情的影响,好多城市的电影院现在都没开。
这部片子反正也没有太大票房压力,因为已经拿了很多奖以及政府的补助。我觉得后续假如有新的票房收入的话,最好是能给目前的创作团队一点补助,因为他们拍这部戏至今都还没有拿过报酬。
这部电影,它不是以商业为目的的,它是中国美术学院师生们集体创作的一部作品,我希望最好电影院都能够免费让所有的零零后观众进去观看,能让他们接受不一样的电影美学以及不一样的人生价值,这就是我的诉求。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