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寻历史古迹, 品味千年底蕴, 共享天府文化。

2018-04-14 四川学联

      四川学联|四川学子最值得关注的公众号


探寻历史古迹,

品味千年底蕴,

共享天府文化。

四川大学中华天府行系列实践课程

为天府文化战略助力


千年的瑰宝


“沃野千里,号为陆海”,神秘的太阳神鸟、寸锦寸金的蜀绣、壮丽精湛的都江堰……成都这座有着32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有神秘的金沙遗址,有三国时期的忠孝义悌,有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浪漫爱情,有传唱千年的蜀道难。李白、杜甫、陆游等人更是造就了“天下诗人皆入蜀”的传说


图1 明月村陶艺现场制作


顺着遗留千年的瑰宝,我们漫步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巴蜀文化的盛衰不息。


成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正如赵雷所吟唱: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新时代天府文化


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传承巴蜀文明,打造天府文化,由此形成天府文化战略。


天府文化战略的根基在于继承和发扬巴蜀文化,以传统文化作为的发展引擎,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要扬城市之韵、固城市之根、立城市之品、铸城市之魂,形成一种“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文化氛围。


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健全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为天府文化助力


2016年,四川大学为全力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聘任了丁肇中、哈佛大学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著名大学校长、著名专家,组建了一个四川大学发展战略国际咨询理事会。


会上提出川大要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学生们的品德要好、学习要好、能力要强,同时要有心怀,也要有人文情怀。目前针对于本科生的中华文化课程已经形成良好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氛围。


四川省委王东明书记指出,经过了120年的历史积淀、薪火相传,四川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布局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研究型综合大学之一,文理工医等学科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更加明显,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呈现出厚积薄发、生机盎然的良好发展态势。


图2 四川大学120周年庆祝大会


今日之川大,已是莘莘学子向往汇聚的神圣殿堂,是探究真知真理的学术中心,是创新创造人才的成长沃土。可以说,正是有了四川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四川千年文脉才有了更好的传承创新,四川蓬勃发展才有了更好的智力支撑。


“中华天府行”系列实践课程


在“天府文化”战略和四川大学第二课堂实践战略的指引下,四川大学研究生会提出打造“中华天府行”系列实践课程。


对学术的追求一直是川大研究生的不懈目标,然对中华文化、天府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仍然是一门必修课程。十年蜀地学习,却不了解她的发展历程,这不应该是当代研究生的常态。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认知天府文化、巴蜀文化,“中华天府行”系列实践课程采用以“中华天府文化专题系列讲座”(以下简称“文化讲座”)与“文化天府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照巴蜀文化发展历程建立课程体系,利用成都地区的文化古迹和非物质文化景点对同学们进行蜀地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教育熏陶。


图3 四川省博物院院章魏学峰教授讲座


目前已开展“感文化之深厚,叹蜀绣之唯美”之蜀绣博物馆专题文化活动,在名师和巧匠的带领下体会蜀锦之精妙绝伦;“溯中国千年文化,赏陶瓷艺术之美”陶艺系列活动,用双手体会千年前的智慧与荣光;“中华瑰宝-百草集”中医药文化活动,让大家了解,从神农到李时珍再到现代,传统中医的神奇,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多么的紧密;更是有“丝绸之路•敦煌艺术”探索活动,千年沙漠中的敦煌,是那么的神奇,具有魅力。


图4 蜀锦博物馆参观


在本学年,以成都为中心,覆盖周边历史文化遗迹,设置了历史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条线,每月各一场活动,在上学期和下学期分别以四川省博物院和成都博物馆作为历史总览性代表。系列化、系统性、多层次的特点让同学们更加熟悉自己参与的课程,更加清晰的去了解天府文化,从之前的片段化了解到系统性的认识成都、感悟成都历史。详细见下表。


表 “中华天府行”系列文化课程地点初步安排


在2017年下半年,四川大学研究生会顺利进行了四川博物院、金沙博物馆、蜀锦博物馆和文化村陶艺中心等课程,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包括四川省博物院院长魏学峰教授在内的多名专业教师人员,以他们的渊博知识让同学们对巴蜀文化更加向往崇敬。


图5 金沙遗址参观


作为文化行活动的领头,在四川省博物院课程中,魏教授以书画艺术为切入点,将巴蜀文化艺术的起源发展娓娓道来,结合院内丰富的馆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深切感受巴蜀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魏教授表示希望和川大建立良好的联系,欢迎学生积极的去参观、了解、认识巴蜀文化,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巴蜀文化,为中华文化的继承发扬做出贡献。


四川大学前校长谢和平曾提出,如果课堂是学习的主渠道,教授传统知识,培养思维能力,鼓励独立思考;那么学生活动作为第二课堂就是兴趣、爱好、个性化培养的载体,成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方式。


如果一个学生要么在课堂实验室,要么在图书馆,要么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这样的大学就有一流大学应具备的潜质、环境、条件,那就是真正的一流大学的校风学风。


图6 四川省博物院门前留影


四川大学研究生会作为研究生学生组织,将会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同学走进天府文化,培养天府底蕴。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查看全文


1壮哉!南海大阅兵高清大图震撼来袭!(文末中奖信息公布)

2、话题 | 抽空过来插个旗吧!

3、腹有诗书气自华, 川大才女韩墨言获《中国诗词大会》季军

4、大学里的10大“潜规则”,你还不知道?

5学联送福利丨许嵩!汪苏泷!还有电竞!动漫!cos!IGS超级娱乐盛宴免费带你去!

编辑   周玮洁 

主编   尚海冬 常圳宇

责编   赵玺媛

 转发请署名原作者

欢迎勾搭小编:myscxl


 四川学联新媒体

 scxlxmt2017@163.com

 学联资讯 时事热点 成长指导

喜欢就会点赞⬇️| 但爱就是转发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