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 | 血淋淋的真相,竟然是从一部韩国电影中读出来--也看《寄生虫》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这个封面海报透着一丝诡异的电影,到底是怎样惊世骇俗的作品?
从去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小偷家族」开始,亚洲电影就已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今年的「寄生虫」,再次延续这个“戛纳传奇”。从起初的“被禁片”,到现在已发展成豆瓣评分8.8、26万人参与打分的电影——禁与不禁仿佛没有任何区别。
不止在民间如此,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中,寄生虫获得了主竞赛评委9票一致通过。外媒评论本片时用到的修辞是:“用毛骨悚然的方式入侵”,说这是一部关于社会地位、抱负、唯物主义、父权家庭的黑色喜剧”。无论是媒体还是戛纳评委对电影的评价都非常之高。
再加上由韩国的名品导演奉俊昊指导,能为韩国搬回电影史上第一座金棕榈大奖也是不足为奇了。在这重重的耀眼光环下,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由于这部电影人物关系的复杂性,很难用一两句话进行概括—简单来说,「寄生虫」这部电影主要涉及了两个家庭之间的故事。顾名思义的,这两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相差悬殊,所以才造成了后面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宋康昊饰演的无业游民父亲基泽,让寄托全家人希望的大儿子(崔宇植),前往富人家庭朴社长家应聘英语家教,随之发生的一连串意外事件。
「寄生虫」中的三组人物,一组是宋康昊为首的穷人家庭,另一组是李善均为首的富人家庭,剩下的则是作为富人附庸的老管家。这三组人物之间形成的小社会生态,像是一个社会实验,导演巧妙地控制着变量,通过三组人物对于“聪明”、“情绪”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理解来展现阶级之间的巨大差异。
我们先来做一做人物连线题——
穷人一家:金基泽一家四口是一群住在半地下室的穷人,家庭成员有父亲金基泽、母亲忠淑、儿子金基宇、女儿金基婷。
富人一家:IT公司老总朴社长,他的妻子和一对儿女。
两家人从素不相识到亲密接触,再急转直下,双方都突然发现维持这种关系不仅心累,还要牺牲很多宝贵的空间和距离,穷富两方的矛盾一触即发。所以说,这部电影中描述的矛盾并非人与人或家与家之间的,而是代入穷人与富人的视角来讨论阶级矛盾。
电影的前部分有足够多的细节和幽默桥段,都是在为后面深刻的阶层思考做铺垫的。
为了表达这种阶级差异,电影中出现了许多象征,比如“气味”,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代表的却是下层人对自我身份深深的自卑感,阶层性也就像气味一样,时时刻刻存在。所以最后男主角出奇的愤怒和所作所为也就可以理解了。
(图:朴社长捂鼻子的动作深深刺伤了穷人一家)
电影中草蛇灰线,不吝于为了最后的爆发作出各种铺垫。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扎心场面是:
穷人家儿子在高处看富人的野餐时,对着富人家女儿发出感叹,认为上层阶级的人参加这样的活动显得很从容,仿佛家常便饭;而对于下层阶级的人来说却是不可想象的场景。说到此处,他年轻的脸庞显得那么悲伤。
儿子之后问富家女儿,我站在这些上流人中间,显得合群吗?
想必这时的穷家儿子已深深感受到了自己与富人家庭的格格不入。
即便已深知阶级的差异,如果问穷家儿子是否想融入富家,他一定回答是的。但那种阶层意识已经在他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他也只能像抱着石头一样蹒跚地负重前行,这也注定了后面悲剧的发生。
(图:石头是电影中又一隐喻象征)
影片结尾处,儿子把本是“好运”象征的石头放进了水池里。这可以解读为是一种认命的表现,他心知无论再怎么改变,终究褪不掉身上下等人的标签,索性接受现实罢,也接受自己的生活。
在这部电影中,穷人寄生在富人大宅中,然而富人同样依赖穷人的服务:做饭,开车,教育,房间打理等。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其实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富人与穷人本可以各安其事,进行着不同的社会分工——然而,深深根植于内心的自卑、嫉妒和冲动终究是化成了心魔……
这种冲突的原罪是金钱吗?
是也不是。
在电影中,相信很多观众都很难忘却这一幕:富人家庭短暂外出时,穷人家庭一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姿态,盘踞在富人豪宅的各个角落,一边享受生活一边还不忘对老板一家指手划脚一番⬇
不是“有钱却很善良”,是“有钱所以善良”。
这句话足够震撼人心,不是因为它的正确,而是因为它赤裸裸地揭开了穷人的内心世界:他们或许心里默默想着:如果有钱,我会比他们还善良。
然而在旁观者看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借口呢?将自己一切邪恶的念头、过激的举动都归咎于金钱的匮乏,这套说辞恐怕是于情于理都难以被接纳的。
那么既然穷不是原罪,什么才是?
大概是“阶级”二字吧。这个仿佛古老得只能从鲁迅文章中看到的词语其实还鲜活地存在于现今社会,尤其是近两年来,我们又无数次提到了它——它是无法消弭的,因为它与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制度息息相关,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像一个牢笼一般,切切实实存在,将我们每一个人都禁锢其中,除了坐看悲剧发生,我们其实什么也做不了,甚至连思考也抓不到头绪,终究会陷入迷惘之中。
一个最为通俗易懂的表达是,
你更想成为“搬砖工人”还是坐在空调屋里的白领呢?
我想大多数人会想成为后者,即便前者有更丰厚的工资。
人们自动将工作分成了三六九等,而在这些等级中,“搬砖工人”就是人们羞于提起的低等工作。
就算如今我们已明白搬砖工人与白领区别也只是工作环境的不同罢了,但又有多少人心甘情愿地选择前者呢?无他,只是因为这两个职业象征着“天上地下”的两个阶级,这是哪怕金钱也无法消弭的差异。
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一个赤贫子弟可否实现梦想成为富豪实现阶级跨越?“寒门”与“豪门”之间似乎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就如电影中的这两个家庭。就像他们居住的地方:地下室与别墅;他们身上的气味:穷人地铁上的味道。“穷人味儿”就像他们身上阶级性一样,无法掩盖。
从一部虚构的影视作品中看到真实、产生共鸣,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从「寄生虫」的大火可以看出,有那么多人在焦虑:为金钱、为成功、为是否能跻身“上层阶级”。
本期互动
您看了这部电影是否在某方面也有深刻的感受?
敬请留言 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