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自己下过狠手吗?我有
在《一年挣千万,我为什么让孩子读公立》一文中,有读者说文章一针见血,我说天下大大小小的事情,底层逻辑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
这些底层逻辑是什么呢?今天和大家好好摆一摆。
在我看来,底层逻辑就是:资源、稀缺、进化。
人生的关键,就是围绕这几个底层逻辑,不停对自己“下狠手”。
01
关于资源
一个人怎么认知资源,决定了他跟这个世界的交互方式。
一个人能不能变通的对待资源,决定了他的财富获取方式。
能创造财富的人,往往具备看待和对待“资源”的不同方式。
15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人称霸世界,在各个方面吊打欧洲人。
当欧洲人开始了他们的大航海之路时,土耳其人嗤之以鼻,在他们眼里,海洋有个屁用,既无法种植庄稼,也没法养马。
而当时的明朝,虽然有郑和下西洋,但是,政府同样看不到海洋的用途,反而看到海洋可能带来的各种走私之类的麻烦,于是明政府选择封海。
可是,这些靠着陆地资源的大国都没料到,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未来世界五百年。
这就是不同的对资源的认知。
我曾经看Trump搞的一起商业真人秀节目《apprentice》的时候,就深深被一组学员重新定义资源的方式震撼。
当时那期节目里,两个组被分到的唯一资源是一辆人力三轮车,最后看第二天晚上谁赚到的钱最多,谁就获胜。
一组就是立马骑车上路,招揽客人,拉客人上路,赚取“运费”,很勤奋对不对?
而另一组兵分两路,一部分队员也是骑车载客,另一部分队员去联系商家,他们把三轮车当作一个移动广告位去推销和售卖。
有几个商家分时段买了广告位,这部分广告收入进账结结实实的吊打了另外一组。
同样的三轮车,你是把它当成一个载客的资源,还是一个广告位资源,认知的不同就决定了完全不一样的收获。
其实,人类的历史,抽象出来看,就是一个不断定义资源的过程。
而微观到具体的个人,对资源的精准认知和有效利用就会成为他最强大的武器。
我经常看到有人为了2块钱的优惠券和商家掰扯1个小时,特别惋惜。
因为对于一个个人而言,时间是比金钱还重要的多的多的资源,可惜,就被生生糟蹋了。
有人说,诞姐,那是因为你有钱了,所以可以不在意钱。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在没钱的时候,我就更注重时间的价值,所以才会变得有钱。
我中学时代在情人节的时候去卖过玫瑰花,当时所有卖花的学生都是“个体经营”,一个人去买,赚到的所有钱也都是自己的。
只有我号召了一群人,我分给他们钱,让他们一起帮忙卖花。
为什么?因为情人节这个时间窗口很重要,过了时间窗口,你的花就一文不值。所以抓住时间多卖花,就必须学会把钱分出去。
再比如工作刚毕业,我律所工资1万8,我拿三分之一的工资在公司附近租房住,每天上下班只需要十几分钟;而不是花五分之一的工资租在郊区,每天通勤一个多小时。
这其中体现的仍然是对时间这个资源的认知。
多花点钱,省下通勤路上的时间,我用来自我提升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充沛,能力提升才会比很多同龄人更快。
在一个人一穷二白没有资源的时候,那就必须站在更高维度去看老天爷给你的,但不被别人重视的资源。
就跟欧洲人没有陆地资源,苦哈哈的时候,他们利用海洋,开拓海洋一样。
02
关于稀缺
经济学的基石是稀缺。
人生想要过好的本质,也是去创造稀缺。
围着本质打磨自己,人就越来越强;在本质的周边不痛不痒的划圈圈,人就废了。
为什么中年社畜很辛苦?就是因为没有稀缺性。
一个活儿你不想干,或者干的不好?那不好意思,分分钟换个新人,又年轻又能吃苦。
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里说:
公司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创造价值——这些环节叠加在最后的产品上,形成了整体的客户价值。组织可以从整体价值分拆出每个环节的价值。
这是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说的,老板想要获取更大价值,就要尽量将每一个环节标准化,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去优化零部件,而干工作的人就是其中一个零部件。
哪个员工不行,在标准化的环节里,可以一眼被识别,从而被更优秀的部件替换掉。
那作为员工你怎么办?
首先你要对单一保持警惕,如果你的工作非常单一,非常流水线,那你废掉的就越快,你越容易被替代。
其次,努力提升自己工作的复杂性,那些复杂的,有技术性的活,别因为它难就能推则推,你推掉的,其实是提升自己稀缺性的机会。
我原来在律所实习的时候,这一点的感受就非常明显。
初年级律师在律所里的活,基本就是查法条、案例,或者修改文件中的错别字。
很多律师特别喜欢干修改错别字的活,因为一个公司上市文件里能有一推车的文件,而律所是按照小时收费的,所以律师的考核也是按照小时数来定的。
这样就意味着,找错别字这种事情,不用怎么动脑子,还能赚取大量的小时数,除了费眼睛之外,轻轻松松超额完成KPI。
但这个过程,说白了,就是通过高薪把一个人修剪成单一零部件的过程。
所以我从来不主动揽这样的活,有律师把这种事情分配给我,我一定会干好。但除此之外,有些中年级律师为了偷懒,把他们手里的活分配给我的时候,我甘之如饴。
我记得在实习期的时候,一个中年级律师就把老板分配给她的工作,大部分都布置给我。那段时间,我基本每天加班到凌晨3点多,早上6点起来继续干。
抱怨吗?抱怨你就输了。初年级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合伙人怎么给中年级律师拆解问题,这就是“偷师学艺”,将来在中年级的时候能干高年级律师的活,这种稀缺性全是靠自己打磨出来的。
一个人的生存空间取决于两条线,下线是忍人所不能忍,上线是能人所不能。一个人的稀缺性就在这两条线之间,下线越低,上线越高,竞争力越强。
所以,牛人和富翁不是批量制造出来的,你要是仔细研究他们,会发现他们都是在这两条线中折腾出来的人。
为什么好学生其实混的都比较一般?
因为他们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按照计划,习惯了按照老师或者老板的预期去走,很少冒险也很少折腾,这类人在中年就会陷入停滞期,说白了,就是稀缺性没了。
03
关于进化
我在前面说了,人类的历史,抽象出来看,就是一个不断定义资源的过程。
所以,资源是在不断被动态定义的。
同样,稀缺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越稀缺,赚取的价值就越高,于是更多的人会去填补这个稀缺,最后,曾经稀缺的东西,就会变得不稀缺。
不变的东西,最终一定会归于死亡。
这是为什么,一个人,一个组织,必须要进化。
那些曾经带你去过很远地方的东西,最终也会变成你进一步向前的阻碍,所以,进化意味着你要敢于打破自己。
举一个柯达的例子。
在胶片相机的时代,柯达占了2/3的市场规模和90%的利润。而且柯达在1975年,就做出了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但是柯达雪藏了这项发明。
2000年,在胶片市场出现萎缩的时候,柯达继续不变,眼睁睁看着市场拐点被推到眼前,然后一个倒栽葱摔下去。柯达市值从310亿美元跌到1.75亿美元,在2012年破产重组。
为什么柯达明明提前20年看到了未来,却最终绑在旧市场的船上沉下去?
因为组织缺失了进化的能力。
就是我前面说的,曾经带你去过很远地方的东西,最终会变成进一步向前的阻碍。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建立在陆地上的,所以它把陆地资源当作最重要的资源,陆地资源带给它的极大利益,它不主动去打破,就会被外界打破;
柯达同样如此,柯达的高管、专家很多都是化学家,化学带给柯达无上的荣光,如果柯达从模拟走向数码,公司从上到下的能力,都要从化学改为电子,它不敢主动去打破,就会被外界打破。
有人说,我不开公司,不从商,怎么保证进化?
最简单的,就是不要看到孩子或者年轻人玩的东西就嗤之以鼻,你不一定要喜欢他们喜欢的事物,但一定要试着去理解,甚至去学习。
保证自己的视野不闭塞,保证自己的思想不关门,保证自己不只是肉体上活着,精神上还活着。
维珍唱片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做唱片起家的,对唱片有着一辈子的热爱。
可是,当他看到自己的孩子业余时间都不听唱片了,而是玩电脑,打游戏,他敏锐的觉得唱片是夕阳行业了,于是,卖掉了唱片公司,收购了游戏公司,这就叫进化。
我自己有一个“癖好”,如果有很长一段日子,生活过得过分安逸,任何事情都得心应手,我就会觉得哪里不对劲不舒服,于是就会给自己找一些新的事情去做,比如研究一个新的行业,或者看新类别的书,或者学习些新东西。
说白了就是不想让自己被安逸给钝化了。
总结一下,资源,稀缺,进化,就是人生的底层逻辑,琢磨透了,人生就活通透了。
好吧,今天的文章严重超字数了,小号里很少写长文,如果你觉得对自己有用,就给辛勤码字的我点个在看吧。